韩国wifi:最新分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30:46
历史惊天秘密:毛泽东和蒋介石都是王阳明《传习录》心学粉丝
文章提交者:南霸天798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心学探索

心学是什么?
你知道《西游记》是对心学的艺术解读吗?
孙中山为探索救国之路曾潜心研究王阳明的心学!
一个让蒋介石最崇拜的人:心学大家王阳明,蒋曾三到阳明洞参悟!
少年毛泽东曾服膺王阳明,对《王阳明全集》、《传习录》逐句逐字做批注!
心学是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大旗,现在日本的儒学就是阳明心学!
心学在日本的影响力,就像尼采的超人哲学之于德意志!

曾经遍读百书,历史、哲学、名人传记、管理学等等,家里的书塞满几大书柜,每本书都是看时精彩感动,读完却发现没有几个能够真正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直到最近看到明代王阳明心学的一些介绍,兴趣大增,不断深挖,居然挖出一个大宝藏来。

“心学”是明代王阳明继陆九渊创立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想,陆启蒙发端,王发扬光大,合称陆王心学,但是现代人知道或了解的人却太少,心学的思想和智慧,对中国的潜在影响之巨大更是很多人所不知。王阳明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他认为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的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说知的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已的行为实践。何为心学,即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心,心就是天理。

王阳明,名守仁(注:以下文中“王阳明、王守仁”皆是此一人),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明正德三年,王守仁任兵部主事因得罪大太监刘瑾,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发配到贵州龙场,王阳明惨遭此祸,心境孤独、寂寞、苦闷、悲戚,后看淡尘世,转为淡定寂然,潜心参悟天地心理,心境日益明朗。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他从睡梦中跳起来,欢呼雀跃地大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明朝的一种主流哲学思想,引爆了明朝后期思想解放的大潮流。心学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封建社会后期异端思想的产生、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阳明先生从此成为我国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创始人。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还是一头雾水,这个人是谁?心学有啥神奇的?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心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研究心学的人出过多少伟人:

王阳明:中国三大圣贤之一

王阳明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打法诡异,他从来不与敌人正面交锋,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走,他偏往北,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而且甭管敌军多出他多少倍,他都敢出兵,还喜欢使阴招,什么挖坑、造假、虚张声势,到最后,许多人都被他的骗术吓跑了。更为奇怪的是,即使他占据优势,把对手围得水泄不通,也从不轻易进攻,而是把敌军困在里面,饿个半死,再诱使敌军突围,钻入伏击圈,才开始发动总攻。基本上这几招一路下来,神仙都顶不顺了!先后打败了多处令朝廷头疼的山贼盗匪,22天就平叛了预谋8年之久的宁王造反,创造了军事奇迹。但这位王兄却并没有师出名门,全是自学成才。可谓是军事天才;

王守仁这个明代的大圣贤创导“知行合一”的“心学”,大家都明白了要对付奸人只有比他更奸才行,而那些仁义礼仪道德是不适合用来对付小人的,这也是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的中心思想出处。

王守仁虽为文武全才(射箭相当准确),先后清理匪寇,平定叛王,但政治手段一点不比那些大臣太监弱。当时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江彬、张永,都斗不过他,死的死、跑得跑、降得降,连内阁首辅杨廷和都斗不过一个王守仁。反倒好多人被王守仁的正直大度而打动,成为他的学生。 王守仁还是一个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才能突出,许多诗句至今流传。

最重要的是,王守仁一生为官清正,从没有收过礼、也没有送过礼,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尽管他军事才能突出,但他多次希望能不发动战争就不发动战争。

王阳明的哲学贡献很大,他突破了朱熹的理学理论,心学的精髓在于“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守仁就做到了,这从他的军事才能中就可以看出。而且他不论门第,广招学生,诸如王艮、李贽、徐阶等。他认为朱熹理学要求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是没有道理的,不符合现实社会的客观实际。他认为“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要求人们“知行合一”,通过提高自己内心的修养和知识水平,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教化人们,应将道德伦理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中去,以良知代替私欲,就可以破除“心中贼”。

明朝两位名相徐阶和张居正都是心学传人,王守仁创立心学几年之后,不世奇才张居正更是将心学艺术发挥到极至,他左右逢源,架空皇权,以力挽狂澜的政治改革,为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延续了整整半个多世纪的命,被誉为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阳明心学其门生后学遍天下,如王艮、徐爱、方献夫、黄绾、王畿、聂豹、罗洪先、何心隐、李贽等人,也影响了明中后期、清代、民国乃至现代的许多人。王阳明学术及历史地位之崇高,似乎是令人惊讶的。比如,有一个说法,中国有三个人可以称为圣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也有人说,中国历史之中,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一是明代的王阳明,一是清代的曾国藩,一是当代的毛泽东。明史曾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且不论这些说法是否准确,但能与孔子、曾国藩、毛泽东等人相提并论,至少说明了王阳明先生声名高隆的历史地位。

从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到维新派主要人物梁启超,国学大师胡适、再到早年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革命先驱孙中山,以及毛泽东,他们对王阳明先生,均十分敬佩。比如,梁启超先生便著有《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因受 “知行合一”学说影响,毅然改名陶行知,郭沫若先生也是王阳明的崇拜者,著有《伟大的精神生活者王阳明》和《王阳明礼赞》等文。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少年时就曾读过王阳明的《王阳明全集》、《传习录》,并逐句逐字做了批注,另据王元化先生的说法,早年毛泽东的很多思想本来就同王阳明比较接近。他年轻时曾服膺王阳明,“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阳明。后来毛泽东对王阳明的思想更是有所批判与创新,结合中国的实际,领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其发明的游击战打法,貌似和王阳明神出鬼没的军事打法如出一辙。八路军纪律严明,要求干部清正,处处为老百姓着想,“为人民服务”“精神文明”等思想和心学致良知的精神不谋而合。可是,1949年建国以后,王阳明的光环,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或许就是现在的年轻人,不知王守仁为何人、王阳明有何思想的原因之一。

蒋介石也是崇拜王阳明的超级粉丝,在中国古代思想家学问家中,蒋介石最敬佩王守仁(王阳明)和曾国藩二人。蒋介石甚至改名蒋中正,中正的名讳出处来自王阳明心学中的“大中至正 ”。蒋介石曾经三次到阳明洞参悟,败退台湾后他对王阳明的研究愈发痴迷,甚至把台湾草山改名为“阳明山”,要求儿子蒋经国苦学阳明心学。蒋经国学后亦佩服之,要求其部下以王阳明与蒋介石并列为最值得尊崇的导师。蒋介石和蒋经国用心学的道理治理台湾,几十年下来台湾经济获得高速发展。

心学不但在中国发扬光大,还飘洋过海到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特别对日本学术界以很大的影响,日本一位八十三岁的高僧拄着拐杖颤悠悠地把阳明学说带回日本,没想到竟风靡一时,学者云集,还分成了不同的学派,阳明学说更是间接地为日本明治维新起了思想上的铺垫作用。小日本奉心学为圭臬,心学在日本的地位,几乎相当于文艺复兴之于中世纪,尼采超人哲学之于德意志。日本用心学理念教化日本国民,去除私欲讲究团队精神,改造国民素质,短短几百年从中国一个属国发展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强国。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海军的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刻了一块印章,一直佩戴在身,上面刻着“一生伏首拜阳明”。

据称王阳明纪念馆的雕像,在兰亭的墓地都是日本人捐赠修建。足见日本人对阳明先生的崇敬之情。

总结下来,王守仁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隐形的大牛人,集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目前被公认“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明朝第一牛人”, 他创立的“心学”,提出了“致良知”学说,在世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哲学思想发展史基本概况为:孔子的儒学淘汰了百家学说,朱熹的理学淘汰了儒学,王守仁的心学淘汰了理学!这就是为什么阳明先生能够位列中国古代十大思想家,而且被当代很多人评为明朝第一牛人的获奖理由了。

心学起点:良知是心之本体

大致介绍了阳明心学的牛人牛事,接下来估计很多人又和我一样开始迷茫了,心学看起来似乎真的很牛,“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有点玄奥,很难理解心学的奥义。

我也一样曾经迷茫过,反复琢磨心学到底是什么东西,却一直不得要领,仅仅只能认知这些话的字面意思,以为“心即理”就是我心即世界;“知行合一”就是理论结合实践,认真研究事物的原理,并认真的实践,不要做好高骛远的理论家;“致良知”就是做人要讲良心,不害人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其实假明白真糊涂,直到有一天,梦见几幅情景,朦胧中看到几句诗,突然惊醒过来,恍然大悟,起来搜集了一些资料印证,终于明白了日思夜想的心学的一点点皮毛。

首先明白阳明先生所说的:“良知是心之本体”的真正涵义,良知是人人生而俱来的,先验的,普遍的“知”就是说,人类自生下来就具有良知,而且“良知”是外在的社会伦理道德与内在的个体心理欲求的统一。

假设有一个人在无人看见的情况下,遇见一箱价值上百万的“黄金”,很显然,黄金肯定是有主人的,不是天然的,也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此人此时大多会进行复杂的思想斗争,内心潜在的良知告诉他不要贪财,要把黄金还给主人,但内心潜在的贪欲却又时不时产生趁无人知晓而独吞的念头。如果此人真的拿走黄金,以后的日子往往会面临良知的自我谴责,精神紧张而内心歉疚。如果没有拿,以后的日子里又有可能后悔,觉得自己有点傻。

这就是心学所说的:“心中贼”。 以此类推,人一辈子会遇到无数“良知”和“欲念”做复杂思想斗争的过程,无数的恩怨是非故事都由此而来,由此产生了复杂多变的社会。因为人类内心深处与生俱来存在“良知”,所以人们大多会由衷赞赏拾金不昧的人,而鄙视独吞金砖的人,极少有独吞了金砖而到处宣扬的人。因此,良知是隐藏于每个人心中的神灵,如果一个人多做善事,人们会发自内心的支持他喜欢他,而若缺少良知,大多会人神共愤之。

当然,这不是宣扬“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而是侧面说明“良知”对人类的潜在影响力远超我们想象。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心学希望人们要努力的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最近看央视一套的一个采访节目,说有一个山东奶农收留了十几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和智障孩子,感动了一个无意路过村子的乳业公司老板,大为感动,赠送奶农价值500万的生产设备,几乎捐出老板的全部固定资产。连我这个观众都被奶农和老板的善举感动而落泪。这或许就是人对良知的一种天性反应。

再比如汶川地震之后,人们对踊跃捐款的个人和企业都致以崇高的敬意,捐款一亿的王永庆去世,大陆民众给予极高的关注和评价,捐款一亿的王老吉销量大增。从古到今,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变化发展,人们内心向善的天性未变。如果一个人倒行逆驰,作恶多端,虽然人们敢怒不敢言,迟早必被唾弃。

因此,认知和证明为什么心学认为“良知”是人之本体,这一点非常重要,“良知”是心学的出发点,心学之一大特点即是“扩充法”:找到善根良心,然后让它象核裂变式的、极限挥发,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所以阳明先生说:“至善者,心之本体。本体上才过当些子,便是恶了。不是有一个善,却又有一个恶来相对待也,故善恶只是一物。”建议人们“致良知”,在“过与不及之处”多下功夫以致“中和”,才能使美丑、善恶自融,显现出“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水无缺”心灵莹彻的“至乐”境界。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一旦通晓了这个道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万事,胸怀宽广,宠辱不惊,无惧无畏,可修身,可齐家,可治国,可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