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朴素歌简谱:村干部亲属“流行”吃低保的讽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28:48
村干部亲属“流行”吃低保的讽喻高福生     “低保”是“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是国家对度日艰难的低收入群体进行社会救助的最后一道“安全网”,我国于1999年和2007年先后建立起了城市和农村低保制度。这项作为施予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满含着各级政府对困难群众的温情关怀,更折射出以人为本的熠熠光辉,广受好评。     但在基层特别是农村,低保制度从一开始就走了样。据12月10日《新京报》报道,在海南省部分市县,一些真正的困难群众却没有享受到这项惠民政策。相反,当地很多生活殷实的村干部家属却一度成了低保对象。万宁市大茂镇群爱村村委会5名成员,每家曾经至少有1人享受农村低保。(新闻链接: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guonei/2008/12-10/008@021158.htm     这种村干部家属靠关系吃低保的现象,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关系保”。人们禁不住要问,作为“活命钱”的温情低保,咋频频被一些有着隐性收入的“假困难人员”和四肢健全、但不愿改变现状的“懒汉”们“截流”,甚至异化成了村干部显摆权力、优亲厚友的的良机?     低保金不是“唐僧肉”,不应该什么人都想着吃一口。让该享受低保的人吃不上低保,不该享受的人却拿着低保,这种咄咄怪事,无异于是对生存资源的浪费,是在困难群众的饭碗里抢饭吃,是腐蚀我们救助机制的一颗毒瘤,既伤害贫困老百姓的感情,又影响政府的形象,甚至使贫困百姓对国家的惠民政策产生怀疑。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些迹象表明,低保打假已是刻不容缓。当务之急,一是要从制度层面上保证低保申请、审批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避免“漏保”、“错保”、“骗保”和暗箱操作,最大限度地实现“应保尽保,不应保坚决不予保”的程序正义;二是要把评审作为农村低保的关键环节来抓,制定村居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操作规程,在行政村包括村民小组公示,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三是推行低保听证制度,申请人通过听证后方可获得入保资格。     除此以外,民政部门也要主动出击,决不能对低保金一发了之,而应经常到群众中走一走,到低保户家中看一看,让那些“李鬼”及时现出原形。如此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方能确保这项德政工程的公益性和纯洁性,让“人情保”、“关系保”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