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无尽之刃加点:军科院专家:中国战略通道如何破解“扼喉”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23:22
军科院专家:中国战略通道如何破解“扼喉”之痛

2011年01月26日 08:55
来源:科技日报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不久前,美国运输司令部2011战略计划公布。该战略计划指出美国需要拥有“畅通无阻的通道”并“随时可到达全球各地”。计划专门指出,“敌人可能会扰乱和阻止我方(美国)在全球拥有自由进入的能力——阻止我们通过它们的空中和海上通道,削弱我们在全球展开商业活动的能力。”联系近几年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而日益凸显的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问题,破解“扼喉”之痛迫在眉睫。为此,科技日报特约军事科学院专家就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问题进行解读。

谁拥有“五把钥匙”,谁就拥有世界海域的控制权

国际海上战略通道是海洋流域的战略咽喉要地,即海上运输线中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峡,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日,美国、日本和印度决定创立“美日印战略对话”机制。通过该机制,三国将主要围绕亚太地区及印度洋的安全保障等问题展开定期协商,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对话和协商海上重要通道安全问题。

据介绍,全世界适于航运的海峡有130多个,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有40多个,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这些海峡绝大多数是天然形成的,极少数是人工开凿的,如基尔运河、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有的是一国领海的重要门户、海上防御的战略屏障,如英吉利海峡;有的是海上交通的生命线、贸易运输的大动脉,如马六甲海峡;有的则是一国对外联系或扩张的出海口,黑海海峡。

通俗来说,它就是联结陆地之间或大洋之间的捷径,是国际海洋运输的必经之道,是国际经济往来的“主动脉”。据美国《航运杂志》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海洋运输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占80%以上。

更为重要的是,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对军事行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了解,在实施作战行动时,美军超过90%的装备和补给都是依靠海运来完成的。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开始时,军事海运司令部的船只共投送了接近1100万平方英尺的作战物资,这些物资可以装满从纽约开往洛杉矶的一列补给列车。军事海运司令部的船只还投送了超过150亿加仑的燃油——这些燃油可以填满一个长1英里和宽95英尺的湖泊。

为此,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价值,常常牵涉到一国或数国的战略利益,从而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

纵观历史,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历来是国家间战略利益争夺的焦点,是国际争端的发生地,国家间为争夺战略通道的控制权往往引发国家间乃至国际间的冲突或者战争。例如,俄罗斯为争夺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发动了多次战争;英国为夺取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展开了惨烈的争斗,终于成就了上百年的海上控制权。

20世纪初,一位英国海军将领曾形象地将英吉利—多佛尔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和好望角形象地比喻成“五把钥匙”,谁拥有这“五把钥匙”,谁就拥有世界海域的控制权。

海盗活动、海上恐怖主义成为新的安全威胁

新的历史时期,国际海上战略通道面临的安全威胁发生了新的变化,海盗活动、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和海上运输繁荣的同时,国际海上战略通道的海盗活动日趋频繁,使世界海洋运输的正常运行受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统计,2005年全球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事件达266起,2008年全球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事件达306起,2009年全球海盗与武装抢劫船舶事件达406起。1996年前全世界因海盗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5亿美元左右,2002年达到了160亿美元左右,2009年则超过了250亿美元。当前,海盗活动异常猖獗,手段非常凶残。他们配有卫星电话、全球定位设备、枪支武器、各种手雷等装备和武器,并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严密的盗抢、销赃链条,行动时多为5—10人组成的团伙,而且常常是数个国家的海盗联手作案,呈现出高科技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特点。

但目前,全球打击海盗非常乏力。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许多海上战略通道的沿岸国家因受到资金、技术和设备的限制,不具备打击海盗的能力,以及进行追捕的代价过于高昂,并涉及国家主权及管辖权等复杂因素,不愿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另一方面,打击海盗的国际合作存在着一些法律障碍,许多国家担心国际合作会损害其主权,加之许多相邻的沿海国之间存在着主权和海洋资源等争议。

“9·11”事件之后,在国际社会反恐合作的打击下,恐怖分子活动逐渐转移到防备比较薄弱、监管比较困难的海上。海上战略通道因其受到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普遍比较脆弱,便于恐怖分子加以利用和发动袭击。从当前全球海上恐怖活动的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从非洲通往亚洲的航线上,主要有西非海岸、索马里半岛附近水域、红海和亚丁湾附近、孟加拉湾沿岸和整个东南亚水域五大区域。其中,东南亚水域最为危险,世界上有超过半数的海上恐怖事件发生于此。

海上恐怖活动不仅给相关国家乃至世界造成严重的经济和治安危害,更为严重的是海盗与恐怖势力联手将对世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但目前,世界各国对于海上战略通道的恐怖主义活动也还没有形成一致的有力打击。

国际合作是打破安全瓶颈的关键

笔者认为,海上战略通道安全,涉及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需要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除应该建立国际合作机制、国际合作组织,并制订和完善相关国际法外,还需要各国在信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建立一些行之有效的合作方式。

首先,可以建立联合军事演习机制,以增进彼此了解,强化相互间的合作,形成强大的威慑力,在海上通道安全事件发生时能有力地进行打击。其次,可以建立重点区域联合巡逻机制。例如,2009年2月,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在马六甲海峡500海里区域进行联合巡逻,并在泰国南部普吉岛建立新监控点。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地监控和处理海上战略通道的安全事故,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再者,可以建立军舰互访交流机制,增进国家间的了解、信任与合作,为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问题进行对话和磋商。最后,可以建立技术交流与合作机制,以提高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的能力。

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必须有强有力的海上防卫力量,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但目前世界各国无论是近海还是远海作战力量都多少存在薄弱环节,需要世界各国根据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防卫需求和本国海上作战能力实际,有针对性地发展海上防卫力量,以确保维护海上战略通道安全。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着手,第一,发展具有较强攻防作战能力的海上保交力量,建设一支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适应本国和国际海上战略通道安全需要、具有强大威慑能力、攻防作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的海上保交力量,主要包括大中型航母、大中型舰艇、驱逐舰、护卫舰、舰载直升机、拖船以及勤务支援舰船等。第二,发展海上战略投送力量,提升海上兵力投送能力,主要包括发展一定规模的远海型、大型化海上投送武器装备,以及以大型、多用途两栖攻击舰为骨干的两栖作战力量及其支援护卫力量。第三,发展海上综合支援保障力量,建立海空天地一体的海上作战综合支援保障力量,将预警、侦察、导航、气象等保障的范围由近海拓展到远海。主要是建立以天基通信系统为主干,以海上合作方地面和海上台站为补充的全球通信指挥网;建立以舰载空基和海基系统为重点,以天基系统和合作方国家海上监视系统为补充的远海侦察预警网;建立以海上后勤保障系统为主体,以合作方岸基和海上后勤保障系统为补充的远海作战后勤支援网。 (冯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