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溪司机最新招聘信息:偶然创造历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36:15

初冬,去了一趟襄樊隆中。这里曾是诸葛亮出山前的隐居之地,也是刘备的三顾之地。住在隆中的诸葛亮和走出隆中的诸葛亮,同一个人,生存方式一变,竟造成天地之变;一个山野村夫,闹出个天翻地覆慨而慷来。

住在隆中的诸葛亮,只不过半耕半读、喝酒吟诗的平常活法,时不时还大白天睡懒觉(“草堂春睡迟”),这在孔夫子眼里,是要挨批语的“昼寝”之人;若生在今天,去城里打工不被老板炒掉才怪。然而一旦走出隆中,与刘备一结合,整个天下都成了诸葛亮的棋盘,任他纵横捭阖,生生地创造出一段历史来,而且是中国最知名最生动的一段历史。

细想一下,这段历史的创造,其实是几个偶然带来的。其中如有一个偶然起变化,历史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试想,如果当初徐庶的老母没有被曹操扣为人质,他便不会离开刘备;这样他就会坐军师之位;如此,徐庶大约再不会引荐诸葛亮了,因为这不是引进竞争对手给自己添麻烦吗?这是第一个偶然。接下来:如果徐庶因走得急忘了推荐诸葛亮,那么史书上恐怕从此没有了《三国志》(他本来是忘了的,走出老远后才想起来,方回马向刘备荐贤,所以才叫“徐庶走马荐诸葛”),这是第二个偶然。诸葛亮此人有点好作清高秀,刘关张去了三次才见到他,第二次刘备还差点冻病了;如果刘皇叔没有那么好的耐性,去了第二次不再去第三次,或者因为关、张投反对票(二顾茅庐差点被他俩阻止),刘为了维护领导班子团结和哥们义气而就此作罢,以后史书上也就没有了《三国志》;因为当时诸葛之能还只是耳闻,是骡子是马还没有遛过,而关、张是现成的龙虎之将和哥们,也是不好因彼失此的;刘备一生中也不是没有把哥们义气放在首位而决策失误的例子,如后来为了给关羽报仇不听诸葛亮之劝伐吴而致夷陵之败的。还有第四个偶然:诸葛亮虽然走出隆中,当上了二把手,可如果关、张不服,认为咱俩革命资历比孔明那小子长得多,和一把手的关系也比那小子铁得多,咱俩凭啥要听他指挥?于是二人处处给诸葛亮找别扭,闹得他只好再回隆中,那么史书上也还是不会有《三国志》了。

翻检史籍,可知一些滔天的历史巨澜,最初的掀动往往是一条“偶然”的细流。就说李自成起兵吧,那也是起于一个偶然:李自成原来是个吃皇粮的驿卒,捧着铁饭碗,本可以安老终生的;然而明末朝廷为了减少财政支出,出台了裁减驿站的政策,李自成因此下岗;没了生活来源,加上几个哥们一怂恿,于是起而造反了。后来事情越闹越大,不仅推翻了明朝,还招致清兵乘乱入关,造成明清更替。以后的什么康乾盛世、慈禧太后等等今天电视上百演不厌的清朝故事,都和明末一个驿卒的偶然下岗有着隐隐的因果关系。清末则出了一个洪秀全。他本是一个一心考功名的读书人,可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都没考上;前途无望,只得上街闲逛,一日在闲逛中偶然得到一本传教士送上的基督教书籍,他拿回去进行了一些改造,创立了“拜上帝教”,竟聚众造反,闹出个“太平天国”来,差点灭了清朝。假设一下,把以上的两个偶然变个样子:假设李自成依旧当他的驿卒吃皇粮终老,假设洪秀全考试顺利金榜题名,明末和清末的历史会不会是另一个样子呢?

历史的吊诡,历史的魅力,或许正因于历史的偶然。一个稍纵即逝的机缘,一个不期而至的遇合,甚至一个误打误撞的差错,都有可能创造历史(或者叫改写历史)。过去史学界争论过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我看各有道理,就看从什么角度讲,就整个历史进程而言,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这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就某一历史时段或某一历史事件而言,说英雄创造了历史也不错,这体现了历史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