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妙玲刚出道图片:阿拉伯街头风暴 中国如何应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19:20
阿拉伯街头风暴 中国如何应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08 00:06:12  

埃及是中东最大的阿拉伯国家,也是以色列唯一保持外交关系的两个阿拉伯国家之一,其内部局势无疑更为引人注目。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评论员 张智新)就在全球华人沉浸在浓浓的年味中,欢天喜地度过兔年春节之际,由北非阿拉伯国家突尼斯2010年底所谓“茉莉花革命”的民众运动开始,在地处中东的也门、约旦、埃及等国也先后爆发规模不等、时间不短、影响不小的群众街头抗议,俨然有引发阿拉伯国家政坛多米诺骨牌效应之势,国际社会均给予高度关注。其中由于埃及是中东最大的阿拉伯国家,也是以色列唯一保持外交关系的两个阿拉伯国家之一,其内部局势无疑更为引人注目。

  对于阿拉伯世界这场如火如荼的民主风云,美国无论是官方、智库抑或是媒体等各方,关注度无疑是国际社会最高的。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从里根总统开始,在全球输出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美国价值观是其一以贯之的外交要点之一,所以对于这次阿拉伯世界的民主风潮,美国整体上无疑是欢欣鼓舞的,故而对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给予了全力支持。但美国由于忌惮穆斯林极端势力,多年来一直全力支持穆巴拉克威权政府,一方面由此确保始终拉住埃及这个最大阿拉伯国家,从而使自己能始终主导中东和平进程,另一方面也能获得自己需要的经济等领域的利益。所以对于此次埃及民众以要求穆巴拉克下台为核心诉求的街头抗议,美国就不是直接支持那么简单,而是一方面施压穆巴拉克,要求其妥协并推进国内政治改革进程,另一方面又要求埃及能实现和平有序地民主转型,既全力避免埃及政权落入极端势力之手,又确保埃及局势保持总体平稳。

  长期以来,中国同中东阿拉伯各国都保持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同以色列的友好关系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中东在地缘格局上一直是美欧俄等的战略重点,相形之下,对中国的重要性似乎远不及周边、亚太和其他区域。按照常理,无论是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出发,还是从国家利益的重点出发,中国似乎都应置身事外,充当隔岸观火的看客是最轻省的选择。

  但是,作为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经由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崛起,尤其是2008年全球经济金融危机以来的影响力剧增,不仅自身同全球每一个角落的利益交织在加深,而且早已被视为全球大国而承载着改革重建国际秩序、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角色期待,更承担着更多更高的道德权威期待。所以,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可能也不必要在如此重大的地区变局面前袖手旁观。那么,此番阿拉伯政局风云激变中,中国的利益诉求到底有哪些呢?

  首先,埃及保持一个平稳改革的共和政权,无论其最终掌权者属于何人,都更加符合中东和平进程需要,从而也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诉求。尽管埃及这次民众街头运动持续时间较长,死亡人数也已上升至近百人,但执政30年的穆巴拉克当局不仅对示威民众始终保持了克制和理性,始终并未采取大规模强力镇压措施,而且通过任命副总统、改组政府以及执政党高层总辞职等方式一步步妥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穆巴拉克当局还在不遗余力地同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等国内政治派别寻求谈判妥协。中国应同有关国家一道,共同鼓励支持埃及国内的和平改革进程,防止其国内局势失控或陷入混乱。
  埃及保持一个政教分离的世俗政权,无论其属于西式民主政体抑或精英威权政体,都更加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穆斯林兄弟会这一长期被埃及当局认定为非法组织的政治团体,其宗旨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复兴伊斯兰教,建立伊斯兰国家,实施伊斯兰教法;并谋求以哈里发为统一象征,建立不分民族、不受地域限制的穆斯林世界社团,摆脱外国援助,清除外来影响。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埃及议会选举后,穆斯林兄弟会不仅在埃及政坛登堂入室,而且势力不断坐大,成为目前唯一能填补埃及军事政权势力空白的政治力量。一旦这一势力在此次民运后掌权,不仅阿以和平进程将面临危机,中东局势将更加复杂,而且还将极大地鼓舞包括东突等三股势力在内的中亚、南亚极端势力,不利我国西部边陲安宁和南亚局势和平稳定。

  当然,中国对此次阿拉伯国家政局激变的介入方式,可以通过外交上表达关切,通过既有管道与埃及当局慎重沟通,借助阿盟、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及多边外交渠道来表明立场并施加影响。

  美国百姓正在对一年一度的豪华橄榄球盛宴“超级碗”翘首以待,但美国当局和媒体等却对阿拉伯的政治激变全神贯注,有兴奋、期待,也有担忧、警惕,可谓五味杂陈,但总的来说是对其民众街头运动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中国民众正在一年一度的最重要节日春节气氛里享受团聚之乐,但我们没有理由对阿拉伯政局的激变袖手旁观,仅仅充当看客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全球利益、大国责任期待,也不符合“韬光养晦、有所作为”这一外交战略方针要求。在全球化进程日趋加速,“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这一愿景日渐由口号变为现实的今天,全球任何一个角度的任何一个细微变化,都值得中国关注、研判和全力应对,以最大限度、更加长远地维护中国国家和人民在当今世界的利益。中国外交界、学术界和智囊机构,也应和美国同行一样,和各类新闻媒体一道,紧密关注并研判阿拉伯政局变化,及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