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特纳身高:坦然应对“中国强硬论”--中国共产党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5:57:02
坦然应对“中国强硬论” 高祖贵 2010年11月24日07:2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坦然应对“中国强硬论”--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近一段时期,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论调,认为中国“过分自信”、“咄咄逼人”、“日趋强硬”,有的甚至质疑中国是否会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中国原本的正当立场和表态均被刻意解读成“强硬”。

  客观地看,国际对华舆论以及一些国家对华政策出现的微妙变化,与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紧密相关,与中国实力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紧密相关。所谓“中国强硬论”主要来自主导国际舆论的西方发达国家。它们之所以散布如此论调,原因多重:对中国国际地位快速跃升以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国家地位“重新洗牌”不适应;对比中国的发展成就,对自身长期享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优势及优越感有所下降产生不满和抱怨;片面简单、“惯性”地将所有中国与外界的摩擦都归咎于中国;甚至故意“妖魔化”中国,以迫使中国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妥协屈从,从而确保其自身的利益。

  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强者面对弱者走强、既得权势者面对新兴崛起者等现实利益和复杂心态纠结的体现。面对中国持续稳定的和平发展态势,这些人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那就还会继续陷入类似的“困惑”与“不满”之中,中国也将因此继续面临“强硬论”或者别的什么论调的舆论氛围。

  这些年来,西方舆论制造了不少类似的“中国威胁论”,其中有的已经“土崩瓦解”,有的改头换面后重又跳了出来,但总体看来,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事实使得这些论调的效应在不断弱化。越来越多的人们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尤其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宽领域、大纵深和高频度互动的现实情势下,中国发展,世界得利;中国受损,世界无益。那些不符合事实、极具损毁性的论调和思维不仅不利于中国,更不利于整个世界的发展。

  对中国来说,国际社会中“中国因素”的日益突出,标志着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正步入新的阶段。中国与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均需站在新的基础上,调适相互关系。在此过程中,中国与某些国家在某些方面的摩擦、碰撞乃至冲突难以避免,有时还可能变得很激烈。加强危机管理,防止矛盾失控,在磨合中推动相互关系朝积极方向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且紧迫。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各种涉华的不利论调与中国日趋强大紧密相关,它可能伴随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全过程。在世界转型和国际体系转换的大背景下,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具有特殊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和敏感性。因此,我们既要坚定自身战略选择,顶住压力,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坦然应对,主动公关,影响涉华国际舆论的发展。

坦然应对“中国强硬论”--中国共产党新闻 越南如此强硬中国将何以应对? 【特别关注】如何看待和应对复杂的就业形势--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应对骑摩托返乡农民工免收过路费--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正确应对行业收入差距--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破解官场“游戏”的机制应对--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模式的特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未富先老”催生中国养老新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 输出通胀vs.应对通胀: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共产党新闻 薄贵利:加强公共服务并非应对危机的权宜之计--中国共产党新闻 应对危机的根本之道(理论热点面对面(2009)⑤)--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张峰:应对西方价值体系冲击?应具备两个根本态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刘伟:怎样应对“十二五”期间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日本民主党上台后可能故意对中国采取强硬姿态-搜狐新闻 中国如何追赶超越美国--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肖贵清:“中国模式”热议中的几点冷思考--中国共产党新闻 张可云:中国将迎来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中国共产党新闻 综合治理,保障社会平安的中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玛雅:中国不可能复制美国模式--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竹立家:中国模式还在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景治: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中国划时代的伟大思想家--中国共产党新闻 党员名言--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