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代尔棉背心:挖掘细节:让重大纪念性报道真实可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8:32:26
挖掘细节:让重大纪念性报道真实可信


高吉全


  什么是细节?

  前两年有一本《细节决定成败》的书卖得很火,这本被年轻白领们视作职场进阶宝典的书所讲的细节,跟我们要讲的细节并不搭界;而我们要说的细节更靠近“文艺作品中对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的细致描述的最小组成部分”一说。

  重大纪念性报道中的细节,却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后者。我个人认为,“细节”除了后者中的意思,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该加上“一场综合报道中的纪实小故事、小情节、小画面、小人物等”。说综合报道,是因为既然是重大纪念性报道,必然是多形式的,全方位的,因而可以说是综合的。为什么要强调“小”?因为细节本身必然是细小的,特别是相比重大纪念性报道而言更是如此,大了就不叫细节了。为什么要“纪实”?因为细节本身就是要靠一丝一毫勾勒得清清楚楚来取胜,因此必须要纪实,如果只交代个概念或凭空煽情一番,那就不是细节,牵不动读者心中那根期待共鸣的弦。

  怎样用细节?

  一句话,就是“选准人,写小事”。

  红军长征出发70周年那年,新华社军分社和北京青年报社合作了“寻访70位健在老红军”系列人物专访。这是一个对国内仍健在的为数极少的老红军战士的人物专访,报道用平民化的视角展现了老红军战士现在的生活状况、当年亲历长征的故事和数十年的人生故事等。

  在这样一个重大纪念性报道的大氛围里,70名老红军战士的传奇在我看来就是最难得、最生动、最能直击人心的细节。

  又比如解放军报纪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特刊头版,《那一天,这一年》。如果说是细节,那整个版都是细节———没有用一篇综述或主打稿来概括这一年汶川地震灾区都发生了什么,而是扑上去就写———那条从都江堰到映秀的路马上就要通高速了,那个20岁生日时获救的女孩领了第一个月的工资,那座被毁灭的北川城已经选好了新址,包括那头创造了奇迹的猪也过上了独门独户的“幸福”生活———这样做其实有些冒险,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在重大纪念性报道里第一眼先看到一篇主打稿,或者起码也是一篇楷体字的言论,让这些零碎、琐碎甚至根本谈不上完整叙事的人或事排满一个版,行吗?

  事实说明行。放在“5·12”这个大背景下,因为选的都是那些让我们牵挂的人,写的都是那些我们曾经熟知的事。循着这一根根线索,我们终于能在一年后的平静心境下重回那一天,重温那种情,重新审视灾区这一年的风雨兼程,重新被自己内心缓缓释放的那种情感打动。

  还是这期特刊头版,版面中间那座纪念碑(设计成了阿拉伯数字1的形状,同时象征一周年)上面,并没有请高手撰写可能是悲情、煽情、激情或深情的文字,而是直接采用了一位受伤群众写给救他的解放军的一首长诗。而这首诗,因为朴素,因为叙事,更因为作者是这次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重要纪念活动报道”要报道的对象,因此也巧妙地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细节。

  该用多少细节?

  如果你问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该画多少人物?假如他能回答你,可能也要等画完之后数清楚了再说。如果你问范曾,《老子出关》里的老子该画多少根眉毛?喜欢辩证的他可能笑笑回答你,多也是少,少也是多。

  重大纪念性报道如何处理细节和整体的关系?反正我不喜欢通篇看不到一个精致面孔的综述,更看不惯正襟危坐的高谈阔论。

  相比之下,我更爱看那些刻画入微的小人物的小故事,那些生动、有趣、感人的故事。如果碰巧做成了大块头,我会更加认认真真、恭恭敬敬地对待它,小心翼翼、一字不落地从头读到尾,生怕漏掉一丝一毫的感动,错过一分一厘的快乐。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时事部国内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