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灵恶魔猎手变身图:[转载]人工繁殖能拯救东北虎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38:44
人工繁殖能拯救东北虎吗?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 来源:新京报

  谁也没想到,在前不久的第14次《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上,中国的老虎繁殖计划引起了国际动物保护界的关注。这项最初是为了保护野生老虎的繁殖计划,没想到在20年后却因为繁殖过多而演变出许多不利于野生虎保护的因素。虎多成患,一些虎制品以各种方式进入了消费市场。

  在那次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与会国家通过了决议:饲养虎的目的不应该是虎器官和虎制品贸易。各成员国应该采取措施限制圈养种群的规模使其仅被用于野生虎种群的保护。然而争议还在继续。中国老虎的繁殖计划依然争议纷纷。9月初,国际两大科学期刊《自然》和《科学》连续发表文章对中国野生虎的保护情况进行聚焦。在专家看来,简单繁殖与物种保护之间并非能轻易地打上等号。

  1 初衷 人工养虎,保护野虎

  

  中国的虎繁殖基地对虎进行了许多野化训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横河道子虎林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饲养繁育虎基地。虎林园是1986年在原国家林业部、濒危动植物种管理部门及黑龙江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成立的。建立这个基地的主要目的,是繁殖东北虎,生产虎制品以满足中药市场对虎骨的需求。他们相信,人工饲养虎生产虎骨,可以间接起到保护野生虎的作用。

  就繁殖来说,这个基地20年来的努力称得上是成功的。虎林园负责宣传的边世峰介绍说,1986年成立之初,虎林园的全部家底只不过是8头东北虎。而现在,这里已经有多达800头虎。仅今年前8个月,出生的虎崽就接近100只。《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从这一点不难看出,该基地已经完全掌握了东北虎的人工繁殖技术。

  事实上,中国的虎繁殖基地并不仅横河道子虎林园一家。1988年,我国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鼓励个人和集体驯养保护动物。正是出于营利的目的,在上世纪90年代,一批中国企业家投资兴建了养虎园,形成了一股“养虎风潮”。

  在老虎繁殖技术日益成功的现在,养殖场内老虎成群并不是罕见的现象。即使是在一般的城市动物园类似的情景也很容易看到。“东北虎繁殖技术是比较成功的,但最近几年我们都没有进行繁殖,原因就是考虑到之前繁殖的数目太多了。”北京动物园饲养队队长王泽重表示。不过,老虎繁殖基地不是动物园,观赏与教育作用并不是它们维持运转的方法。制作虎制品才是出路所在。

  不久后,中国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93年,中国政府发布《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取缔虎骨的一切贸易活动,并禁止虎骨入药。

  中国在对保护野生老虎上的工作一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虎骨是重要的中药材,但中国还是决定禁止虎骨贸易。“这样一来,中国损失很大,虎骨在市场上消失了。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给世界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国际濒危物种贸易研究委员会中国项目协调人徐宏发指出,中国同时开展了大量野生虎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区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大的工作。

  然而,今年以来的一些调查发现,一些繁殖基地依然在制作虎制品,并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了贸易环节。今年6月,北京某媒体揭露,桂林部分酒店公开贩卖虎肉,而当地的虎繁殖基地也可能有虎骨酒流入市场。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张立清楚地记得今年6月海牙《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大会上的情景。这次大会上,相关调查报告被公布出来。中国的虎类繁殖计划原本是为了保护野生老虎的初衷出发,现在却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这场因老虎养殖场而引爆的争议以最终决议的达成而告结束。各国协商通过了关于圈养老虎和野生种群关系的决议。这项决议中明确指出,人工养殖虎的目的不应该是虎制品贸易。各成员国应该采取措施,限制圈养虎的种群规模使其仅被用于野生虎种群的保护。

  

  在一些虎繁殖基地,可以购买到这样的礼品。虽然未直接标明为虎制品,但瓶子的造型已经够说明问题了。

  2 争议 人工繁殖虎制品应该“解禁”吗?

  不过,老虎繁殖基地引爆的圈养老虎之争依然在科学界蔓延。国际调查组织发现虎骨等虎制品在贸易流通的同时,“解禁”的声音也在不断响起。

  事实上,“解禁”一说在2004年就一直没有停过。“解禁”的要求主要是从事虎人工繁殖业的人士提出的。CITES大会上,中方代表表示:老虎养殖场主希望重新开放虎骨滋补酒市场。因为保健滋补在中国非常盛行,而那些含有珍贵成分的补品,例如含有濒危物种成分的滋补品,是最受欢迎的。“老虎繁殖得越来越多,而饲养老虎的费用也不菲。这些养虎场就要求能开放虎制品贸易。”徐宏发指出。目前,虎林园这样的繁殖基地除了出售活虎,开发旅游外,似乎已经没有其他收益途径。然而繁殖、饲养老虎却需要大笔资金。

  支持“解禁”的人认为,“解禁”以后,进入贸易通道的只是那些圈养老虎,这不会对野生老虎带来什么影响。相反,所得的效益经费还能用于保护野生老虎所需要的开支上。

  反对者则针锋相对。以迪纳斯坦(Eric Dinerstein)为首的动物学家在6月份的《生物科学》上发表文章指出:“重新开通人工饲养老虎虎制品贸易,将会对野生老虎种群造成压力,野生虎的虎制品也因此有了‘洗钱’的渠道。毕竟野生虎捕食所花费的成本比起繁殖一头虎来说要低得多。”

  但“解禁”赞同者还是认为他们的提议并非要求重新开启野生虎贸易之门:如果政府同意对人工繁殖老虎虎骨的使用,病人将只能从指定医院购买这些虎骨药。

  不过,中医药界似乎并不支持“解禁”。徐宏发介绍,在此次海牙大会上,美国中医药研究协会就表示,14年来多数中医从业者支持中国的虎骨贸易禁令。几乎没有中医以任何方式要求重新开放虎骨贸易市场。

  事实上,研究者已经找到很多虎骨的有效替代品。去年5月,唐古拉制药公司旗下的一个国家实验室(由西北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支持),公布了一份历时10年的研究结果:在治疗风湿病的疗效上,鼢鼠的骨完全可以替代虎骨。

  在徐宏发看来,一旦开放的话,那么将来产生的影响怎样,都需要科学的评估。“一旦开放了,肯定会刺激对野生老虎的捕猎。现在野生老虎这么少,只要犯一点点错误,东北虎就可能真的陷入野外灭绝的境地。此外,‘解禁’可能会让公众形成错误的认识,刺激其对虎制品的需求。”

  3 观点 放虎归山无法避免灭绝

  在边世峰看来,繁殖基地的目标是为了保护野生东北虎。为此,虎林园从1996年开始就进行了野化训练。目前,虎林园的野化训练已经从横河道子迁移到哈尔滨,边世峰解释说,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之前的场地实在太小。目前虎林园在进行放归野外的前期准备。边世峰指出,虎林园繁殖的目的就是保护,但是国外野生动物保护与国内的不太一样,所以这种大量繁殖、进而进行野化训练的方法,国外可能不太赞同。“我们也已经了解国外对我们这种保护策略的看法。”

  但在一些科学家看来,放虎归山无法挽救野生东北虎的灭绝命运。张立指出将圈养动物放归野外的过程,往往忽视了动物自身的行为是否还能适应野外生存的环境。徐宏发说得更精确:“野生虎要经过2年的适应,才能独立生活。圈养虎根本没有这种本事。”

  在自然条件下,老虎的很多行为都是通过从双亲那里学习而得来的。除了捕食行为外,老虎如何繁育和哺育后代等野外生存行为的学习过程也是不可少的。然而这对圈养老虎来说则实在太陌生了。张立指出,现在的放归计划往往只片面地考虑增加在野外个体数量。然而,这种被放归圈养老虎,很难适应野外的环境,自然环境中一旦没有足够的食物供给该怎么办。

  事实上,对某些濒危珍稀动物圈养繁殖个体的野化及放归野外我们一直在做,也一度被认为是有效的保护措施。不过,情况或许与我们想象的不同。我国首只放归野外的人工繁殖大熊猫“祥祥”野化训练近3年,然而放归野外后,只生存了不到1年。今年5月31 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就向新闻界公布了“祥祥”的死因:与野生大熊猫在领地和食物争夺中,从高处摔下造成严重内伤致死。

  徐宏发指出,放归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一种方法,但对于食肉动物,尤其是大型的,现在还不太适宜。

  4质疑 基因混乱,阻碍放归

  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界不认可“放虎归山”的保护方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人工繁殖的条件下,老虎种群遗传结构较为错乱,无法明确标识。“国内老虎养殖场的种群遗传结构是受到普遍质疑的。”张立指出。

  《自然》杂志也提及了这种质疑。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物种保护学家罗书进(Shujin Luo,音译)说,如果能够详细记录谱系,那么人工繁殖的行为也能为东北虎的物种保护作出很大贡献。遗憾的是,包括虎林园在内的几乎所有中国虎繁殖基地都没能做到这一点。 虎林园的两个情况引起了专家的质疑。一是“狮虎兽”。这是狮与虎杂交的产物,尽管它们缺乏繁殖能力,但却因为奇特的来源而引起游人的关注,成为虎林园的明星。然而,在科学家看来,这样的杂交实验却存在很大的危险。虎林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尽管这里繁殖的虎以东北虎为主,但却饲养着虎的另一亚种孟加拉虎。这两个不同亚种间的杂交使虎林园的虎谱系非常混乱。

  《自然》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养殖者的)繁殖策略与西方国家相比非常原始。”欧洲和美国的动物园在挑选交配个体的时候,会使用计算机模型来辅助,并参考每个个体的详细谱系登记簿。

  此外,虎林园也很少与其他虎繁殖基地进行交换。而美国动物园的做法是定期送虎去其他地方交配。美国动物园东北虎谱系簿管理员特雷勒(Kathy Traylor)说:“大家都不敢接收来自黑龙江虎林园的虎,因为担心它们已经携带了其他亚种的基因。如果不严格管理虎群,遗传多样性会自动消失。”

  对于国外科学家的质疑,边世峰表示自己无法回答这个专业的问题。徐宏发也指出,虎的材料不太容易拿到,所以很难判断这些质疑是否正确。但依据一般常识,在饲养条件下,如果不是非常科学的家谱保护,很小心地维持其遗传多样性,那么遗传多样性确实会很少。

  而让家族谱系不明的圈养老虎进入野外,显然不能让科学家放心。“我们说将一头华南虎放归野外,前提是我们要能确定它真正是一头华南虎。”张立指出。

  5结论 保护物种先保护栖息地

  

  野生虎历史分布与现今分布对比示意图。

  在张立看来,以上的困难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大的问题是适宜栖息地的问题。如果不做栖息地的恢复及改造,即使放归野外也很难成功。”

  上世纪初,全世界野生老虎的数量在10万只左右。最新的调查却表明,这一数字已经降至5000只左右。《生物科学》6月号发表的论文指出:“老虎在其分布区内已濒临灭绝,特别是在里海和爪哇及巴厘岛区域,在中国的南部也可能灭绝了。”研究人员发现,目前老虎分布区域仅占其历史性分布区域的7%。仅在过去的10年间,人类所知的老虎分布区域就减少了41%。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这样大面积的减缩,警示我们必须阻止栖息地丧失,发起恢复老虎栖息地的工作,以保证维持现有的老虎种群。

  而就东北虎来说,即使是在19世纪中叶,分布范围仍然很大,但在近一个世纪里,分布区不断下降。1993年,我国境内估计有东北虎250—300只,但到1999年的考察只发现了不足20只。2000年以后,监测项目表明,东北虎仅仅在中俄交界区有一些活动范围。

  事实上,老虎活动范围很大,一头抚育幼仔的雌虎大约需要450平方千米的森林才能满足它及其幼仔的生存需要。而1头雄虎则要覆盖3—5只雌虎的领域。维持一个拥有20只的可繁殖雌虎的种群,需要9000平方千米的保护良好的连续栖息地。然而,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保护区有如此大的面积,最大的珲春国家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平方千米。

  在张立等研究人员看来,圈养老虎的适量野外放归也是可行的。毕竟类似野外习性的习得可以经过一系列的野外训练得到,遗传多样性等问题也可以通过科学监测等方法加以改进。可如果没有栖息地,即使把圈养东北虎放归野外,它们也无法很好地生存。“通过新闻报道可知,自2000年到现在,有三四只东北虎因为捕猎陷阱而死亡,看上去数量很小,但对于不足20只的野外东北虎种群却是很大的打击。”由此适宜栖息地的建设迫在眉睫。不过,张立还是强调即使要放虎归山,目前中国的各繁殖场的东北虎数量还是太多了。

  新知补丁

  虎Panthera tigris

  大型猫科动物。北方虎的体形大,颜色较浅;南方虎的体形较小,颜色较深。雌虎平均每胎产仔2.46个。

  1758年,林奈将虎定名为Felis tigris,模式产地为孟加拉国。1929年,波考克把名称改为今名。虎被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已经灭绝。

  东北虎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也叫西伯利亚虎,是体形最大的虎。目前野生的仅150-400只。

  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最后一只野生华南虎在1994年被射杀。分布在各地动物园中的约60只华南虎皆繁衍自上世纪50年代捕捉的6只华南虎。

  巴厘虎 Panthera tigris balica

  巴厘虎是身上条纹最多最密的一种虎。最后一只巴厘虎是在1937年被猎杀的。

  印支虎Panthera tigris corbetti

  也称马来亚虎,体形较小。目前仅分布在马来半岛。

  爪哇虎 Panthera tigris sondaica

  爪哇虎被认为灭绝于上世纪80年代。

  苏门答腊虎

  Panthera tigris sumatrae

  苏门答腊虎是体形最小的一种虎,目前大约还有400多只。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

  孟加拉虎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虎,约3000-4600只。该亚种有白虎变种。

  里海虎 Panthera tigris virgata

  最后一只里海虎是1968年被记录的。

  

  

  

  已灭绝了的三个虎亚种:爪哇虎、巴厘虎和里海虎。

  新知专题采写 本报记者 李健亚

  本专题感谢:

  徐宏发(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张立(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王泽重(北京动物园饲养队队长)

  边世峰(哈尔滨横河道子虎林园宣传人员)



--------转载













其实,生活就是一种幸福,是生活教会了我感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