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电厂吧:弃“形”求“效”——治理教研“沙漠化”之有效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4:01:13

弃“形”求“效”——治理教研“沙漠化”之有效策略 2010-06-26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顾启洲 邮政编码:224600 电话:0515—86986132)
【内容摘要】: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发展,科研先行,学校发展,教研先行,以教研为先导,走“教研兴校”之路,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观往察今,盲无目的的教研是形式教研、无效教研、伪教研,应需而“研”是有效教研。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只有摒弃形式教研,进行有效教研,才能为学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才能有效避免教研活动的“沙漠化”;才能引导教师真正走上研修之路,从而让教育走得更稳健更久远。笔者在此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如下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选对选好教研领头人;第二,在教师群体中形成积极的教研风气;第三,以制度助推“有效教研”成长。
【关 键 词】:形式教研 实效教研 教育质量
教研,即教育研究活动,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性活动,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教学评价、学法指导等方面,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专题讨论、集体备课、专题讲座、观摩教学;研究的内容要注重实际;研究的结果要便于实践操作,要能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能利于教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能最终实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
教研活动,应该在教中研,研中教。只教不研或只研不实践,是无效教研、空洞教研、形式教研、伪教研,是教研“沙漠化”的表现。正因为这种现象在多数学校存在,所以整体看来,目前的教育教学质量仍呈现止步不前的状况。
那么,我们目前该如何治理这种受污环境,引导教师走健康研修之路呢?
一、选好领“研”人
形式教研的存在,原因之一是学校缺少真正有教研能力的领头人。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主任,如果一旦缺乏教研能力,就很难搞好教研活动。教师个体再有能力,也难形成整体的教研氛围,只有凭借学校行政力量,才能助推学校教研活动全面真实有效的开展。目前,绝大多数主抓教学的领导,普遍存在教研能力不强,水平不高,不及有些普通教师教研水平的情况,而且还存有不虚心听取教师教研建议的情况,认为自己是抓教学的领导,搞什么,怎么搞,比普通教师懂得多,清楚得很。这种教学业务上的“形式干部”,严重地阻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今,学校要想通过提升教研活动的有效性,来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研究水平,就必须配好一个真正能教研的“领头人”。
教研领头人,最佳人选应该是教务主任,教务主任身兼教研领头人,能有助于推动学校教研活动全面真实有效的开展。从理论上讲,教务主任就应该是教研的强者,也只有教研的强者才能担任教务主任这一职务。教务主任应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过硬的业务本领、精细的组织能力、踏实的工作作风,同时,还要有虚心学习的品质。只有这样的教师做了教务主任,才能有效推进学校教研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学校教研工作才会有活力。
二、创和谐研究氛围
形式教研的存在,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群体中缺乏一股教研风气。据笔者观察了解,教研风气缺乏,多是因为教研活动形式单一、方法陈旧造成的。当前,众多学校的教研内容仍是局限于教法介绍、听听课、评评课、读读文章,导致教师每次都抱着应付的态度参加教研活动。一所学校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思想不断更新,实践不断创新的教师群体。因此,打造一批科研型教师,实现科研兴教,教研兴校,特色活校的目标,培养浓厚的教研风气是关键。如何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呢?首先要在广泛听取教师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学校教学计划和教研工作计划及每次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在工作中要认真执行计划,切忌无计划的搞教研,更切忌临近教研活动,随意想一个主题或内容搞一下就算完事的做法。教研活动的内容必须建立在教师的主观需要基础之上。只有内容是教师主观需求的,教师才能真心参与,积极参与,真诚交流,虚心借鉴;二要扎扎实实落实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教科研常规,形成不拘形式自觉强化的习惯;三是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和科研方法,培养教师自觉教研的能力与行为;四要抓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理论能指导实践,让实践有理论支持;五要每次活动提出一个明确的教研目标,并确保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要想形成良好的教研风气,教师还得要有良好的教研意识和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敢于讲真话的素质。教研活动中进行理论探讨时,尤其是教师发表观点或建议时,要敢于说真话,只有说出了真话,教研活动才会有成效,才能达到真正教研的目的。目前,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生怕说出缺点,别人对其有意见,都是挑优点说,不足的地方根本不提,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评课目的,而是把评课活动搞成了表扬活动,这种不说真话的教研活动是阻碍有效教研的最大“杀手”,我们必须要彻底遏制和摒弃;其次,教师还要有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或建议的素质。任何一位教师教学能力、业务水平不可能是完美的,即使是专家、名家,他也会有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任何教师都应有善于听取别人意见或建议的素质,在听取别人意见或建议时,要有耐心,要虚心,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好的课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为上课者或其他评课者一定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意见,如果与之观点有异议,可以提出来共同探讨,切忌对别人观点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更切忌说风凉话——我不行,你行!第三,全体教师要有“共享”意识。教研活动中教师争着发表观点,是一种真正的教研,是一个有效的教研活动。不管观点是对是错,都是一种分享,有效教研就应是一种争辩的活动。观点不辩不明,只有在相互争辩中,才能形成正确的观点。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毫无保留的畅谈,是一种和谐、有效的教研表现,教师能从中各取所需,实现资源共享。
有效的教研活动,应该是以解决现实教学中需要改进的问题为切入点。比如,备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教学中需要改进的环节和细节的处理,以及教育教学中难点热点等,教研活动中要紧紧围绕这几方面进行探讨,切忌从理论到理论的“空对空”教研。只有这样,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才会高涨,教研的风气才会越来越浓。
往日的听几节课,评几节课或写几篇反思文章,教师的专业成长根本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不但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还使得教师形成了职业倦怠。要想教研活动真正从“形式教研”、“伪教研”中彻底走出来,就必须做到变教师被动教研为主动教研。教师是教研的主体,只有作为教研主体的教师处于主动、积极、能动的状态,才能实现有效教研。要确保教师主动教研,必须赋予教师下列权利:第一,教师要有确定教研主题的权利。教研活动的主题应在教师亲自参与下确定,应从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教学实际问题中选择,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应确定教师的教研主体地位,让教师清楚这次教研活动的意义、目的,变“要我参加教研”为“我要参加教研”;第二,活动内容的知情权。确定了主题之后,要让教师提前知道活动的时间、地点、要求,以便教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避免教师在活动中处于茫然状态,让教师在活动中能有话可说,发言更有理有据有深度。第三,教师要有观点表达的选择权,在教研活动中,主持人或管理者不能规定教师说什么,怎么说,应该让教师自己选择说什么,怎么说,只有选择权真正掌握在教师自己的手中,教师才能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有了参与教研讨论的积极性,教师们的思想才会有碰撞的机会,观点才能得以交流,真正的教研目的才能达到。
三、建好教研激励机制
要确保教研活动能在学校开花结果,除了要选好领“研”人和在教师群体中形成浓厚的教研风气外,还需要有一定的制度来助推,如,教研成果奖励制度、教研实施细则、教研考核细则等,以期达到规范教师教研行为,指导和引领教师自觉参与教研。教研奖励制度中要成立考评考核组织,建立监督机制,做到确保成果的真实性。考核细则中要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以及具体操作程序和各类成果的奖励标准等,以激励促进更多的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助推学校教研工作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要全面促成有效教研形成,就必须始终把教师知识的增长,理念的提升,行为的转变,能力的提高等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要努力促成教研的内容与教学实践紧紧相扣,做到教中有研,研中有教,让教师在教研中能够真正感受到研之有效,研之有果,研之有用。
通联:
姓名:顾启洲
职称:小学高级教师
职务:总务处主任
工作单位: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邮编:224600
电话:0515-86986132
电子信箱:15061670970@139.com / guqizhou888@sina.com
个人简介
顾启洲,1974年生,1994年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本科学历,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曾任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导主任、德育处主任,现任总务处主任。近年来,先后被表彰为教育系统“优秀党员”,“德育先进个人”,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获市县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各一次。《强化师德建设 提高育人水平》等二十多篇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在《中国农村教育》、《中国教工》、《现代特殊教育》、《现代特教研究》、《基础教育论坛》、《学校管理》、《江苏教育参考》、《盐城教育研究》、《盐阜特教》、《特教月刊》等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且被多家网络媒体转载。《夯实基础 狠抓建设 用“心”构建德育教育平台》、《“一、二、三齐步走!”》、《全力构建三位一体感恩教育体系》分获第、四、七、八届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我盼〈规划纲要〉着力解决的七个问题》在教育部《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文活动中获得三等奖,《聋人违法犯罪之管见》、《和谐校园创建实践之三——矫治聋生常见心理问题》、《浅谈如何做好聋校德育工作》等二十多篇教育研究成果分别在国家、省、市、县教育学会获奖。县级课题《课外阅读在聋儿语言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负责人,市级课题《特殊学校中、高年级聋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主要成员。市级课题《耳聋学生自主德育教育体系的研究》负责人。个人事迹先后在《盐城晚报》、《盐城教育网》、《响水报》等媒体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