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天罡称骨算命法不准:基督教与现代资本主义,儒教与四小龙,穆斯林与石油,油价与经济衰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5:35:33
短评:基督教与现代资本主义,儒教与四小龙及中国,穆斯林与石油,以色列与中东战争,油价与经济衰退

以前与同学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说了一句:“找石油,跟着穆斯林;找发达国家,跟着基督教新教;找发达城市,跟着海外华人。”

你看,找石油,跟站穆斯林的步伐就会找到世界上的大部分石油,中东,北非有大量石油,印尼有石油,连新疆和中亚那些某某某斯坦国家,也有石油。
  找经济发达与法制完善两者兼备的国家,顺着基督教新教(Protestant),基本就可以了,德国,英国,以英国国王为元首的英联邦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北欧四国(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四大社会主义国家),以及美国,都是基督教新教占主体的国家;(当然曾经以天主教为主的法国,意大利北部也比较发达)。
  很多人所说的基督教,其实主要就是指英美的新教(Protestant)。
  
  找发达地区,则顺着海外华人的步伐就可以了,凡是华人聚居的地方,基本都是发达城市与地区,基本都是房价高的地区。
  
  ######
  西方研究新教与经济的关系的书,已经有很多本了。
  其中之一是马克思韦伯,其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近代资本主义的最初发展便得益于宗教改革中所形成的新教伦理。
  宗教改革是由16世纪德国牧师马丁路德领导发起的,所以新教只是个统称,是指16世纪以后脱离罗马天主教的各种基督教会的统称。宗教改革是以反对“救赎券”开始的,“救赎券”其实就是变相的税收,搞得很多人破产,也算是一种抗税产生的改革,结果是天主教权力和影响力的下降。(美国的建立,也是从抗税开始的。当时口号就是“没有英国议会的代表权,就不交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在有些场合,人们所说的基督教,其实就是指新教。新教里那些积极传福音的,也被叫做Evangelical。
  广义的基督教,则包括东正教,新教和天主教。
  
  在我看来,新教大致有几样共性:
  一个是更多平等的思想;新教大多主张谁也不是解释圣经的绝对权威,大多主张互相学习,所以新教国家的民主与法制的程度,一般高于天主教国家。天主教国家的法制与民主情况,要逊色不少。
  
  二是人的能动性;天主教主要是教众去听神父的讲道,注重仪式而不太重视教众的内心;而新教,着重于教徒本身的圣经学习,注重与教徒与神的直接对话(通过祷告),教中的长老,更多只是学识经验更丰富而已,于普通教徒经常以“兄弟姐妹”相称(当然天主教神父有时候也这么说)。
  
  
  现代社会的沟通能力。
  天主教传教,主要是培养正规军,一些人专门接受训练,然后被派遣去传教。
  新教传教,自发的多。新教更多培养普通年轻人的演讲能力,说服能力,自我经济独立能力(传教的经费一般不足),合作能力(一般建立一个新的教堂,需要各方的努力)。传教的经过,很多时候也是松散的,教派的中央,也更多是个协调机构,强制力不太强,很多新教教派实行选举长老制(议员制)。
  
  三是新教的多样性和容忍度。新教教派非常多样,人们经常要遇到与自己同样信耶稣与上帝,但具体信仰有出入的其他教派,这个慢慢使得新教国家不得不包容各种不同的思想,求同存异。
  总之,天主教相对更是金字塔结构;而基督教更多是网格互联网结构(大的新教教派就有几十个)。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比较粗浅的表面看法。深层次的,用几本书都不一定说得完。
  
  
  除了肯尼迪总统,其他美国总统,都是新教徒Protestant。
  小布什和切尼都是圣公会United Methodist Church的(脱离了英国国王的美国圣公会)。
  克林顿是baptist church 浸信会的。这两个教会,是美国教众最多的新教基督教教会。当然这两个教会,都不认同总统为正宗的本教教徒,因为他们的一些做法,与他们所属教会的教义相违背。
  最多总统的,自然是从英国国教Church of England里面独立出来的Episcopalian,出了11个总统,因为美国建国的时候,这些人最多。其次是 Presbyterian 长老会,出了6个总统,它的总部,就在首都华盛顿特区。
  
  台湾南部,在威权体制消退的"民主进步"过程中,基督教长老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韩国,在威权体制消退和争取劳工权利的过程中,韩版的基督教,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韩版的基督教,对原西方的基督教,据说改动很多。(当然,韩国大学生大量深入基层,发展工人jun动,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很多父母被气得吐血,因为韩国比中国还鄙视“蓝蚂蚁”,崇尚名牌大学)
  
  ######
  儒教+市场经济的合力,与亚洲四小龙及中国
  广泛意义上的儒教,大致在华人(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与韩国(CJK)影响比较深。当然这个儒教的定义极难,学术界我估计争个100年,也不会有结果。
  
  儒教注重教育与家庭观念,有利于教育与科技水平的提高,而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是教育与科技的竞争。
  儒教也比较乐于接受“大河有水,则小河满”的道理,愿意为了国家强盛而节衣缩食(或者说,愿意被强迫接受这一点),有利于经济发展初期,中期的高积累,高储蓄率,高投资率。花得少,建设多,社会积累的财富,自然越来越多(水,电,公路基础设施,厂房,生产资料,也是财富)。
  
  儒教文化,注重于辛勤工作,节俭和财富积累。这些国家的经济,只要是市场经济,并且有一定的法制做保障,在投资率高的情况下,发展一般比较快。因为这些国家的投资,来源于储蓄,经常还是愿意接受负利率的储蓄。
  这些国家的人,吃得少,花的少,自然积累大量财富,公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房子等,都是财富积累的表现。所以儒教国家,容易发生以房子这种财富代表为焦点的房地产泡沫。
  
  
  
  东南亚华人多的马来西亚和泰国,经济发展程度,优于华人少的印尼和菲律宾等。
  
  二战以后,经济和整体社会发展,进入发达国家的,除了四小龙(都是儒教思想浓的地区),就是以色列。
  而四小龙和以色列,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程度上实行了一下规划与计划,比如韩国1962年开始五年规划,7个五年规划后的1996年,进入OECD,算是入了发达地区的门,台湾有十大建设,新加坡,则更像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共同体。亚洲四小龙,普遍实行政客精英化。大量海归进入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的政府部门。
  
  
  新加坡与香港,实施英美法(有别于大陆法体系的案例法)体系,在法制上与英美等世界发达地区接轨。
  韩国,台湾发展过程中,“美化”的痕迹很浓,台湾从劳动密集型向电子产业转化的发展过程中,张忠谋等大量海归的影响非常大。韩国好像也出现过一个类似的人物与群体。这与60,70,80年代大量韩国台湾留学生在美国学成后回国发展有很大关系。实际上,电子产业上,台湾韩国,德国日本,美国三者出现了明显的分工。大陆主要是组装,这个从iphone和Blackberry黑莓手机里,各个地区的产值比重就知道。(大陆的比重都不到5%,虽然都记在大陆的出口总值里)
  
  
  ######
  当然,其实很多亚洲国家人们的勤劳,其实与儒教不一定有关,而更可能与“被动勤劳”有关。
  人均资源的贫乏,生活的艰难造就了一个个“被动勤劳”的亚洲民族。由于资源短缺,人与资源的紧张关系,有时候就转化为人与人争夺资源造成的紧张关系。在文化上,则表现为痛恨懒惰与浪费,崇尚节俭和财富积累。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后,人们终于有了更多的自由,就是从被贫穷和有限的耕地奴役,变为被市场经济和全球市场需求所”奴役“。显然,后一种”奴役“,给予人们更多的选择自由。全球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也使得效率大大提升,贸易的发展,往往伴随着经济效率的提升和财富的大量创造。
  
  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是两个问题,很多人经常把两者混淆了。中国1994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大量原来的农民,转变为工人(即使他们还是农业户口),加上进口的设备与技术,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创造了巨大的财富。贫富差距也急剧扩大。
  
  贫富差距扩大在经济不断增长过程中,不会产生什么大的问题,因为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在提升。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年需要靠发展来缓和社会矛盾,2003年以来长期不得不实施低利率的原因之一。
  
  
  ######
  ######
  
  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Protestant work ethic,全称基督新教工作伦理)是一个关于西方基督新教的社会和经济理论的概念。它基于加尔文主义的看法,即强调努力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世俗的成功可以作为个人超度的一个标志。新教徒在马丁·路德的时代开始重新定义世俗的工作,将它作为不仅有益于个人而且有益于整个社会的一种责任。因此将天主教对于工作的概念,转而认为勤奋地工作是一种光荣的标志。
  
  新教伦理的概念最早由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出。韦伯认为,新教伦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是国家繁荣的基石。这种观点认为,基督新教徒比天主教徒更注重实效工作,例如,和基督新教占主导的地区(包括北欧、德国、英国、美国、加拿大等)相比,天主教占主导的地区(包括意大利、法国、葡萄牙、西班牙、拉丁美洲等)的人们对待工作更加懒散。
  
  批判
  意大利北部地方、巴伐利亚、莱茵河地区、西班牙和法国等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常被看作资本主义发展单一因素决定论的反例,包括地理的、政治的或者其它单一因素的决定论,也包括基督新教伦理决定经济发展的理论。一般认为历史上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力在于财产权的加强、交易成本的降低、封建主义的衰落和瓦解等。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日本等地在经济上取得了繁荣,而这些地区是具有儒家价值观的社会。
  东亚地区的成功,和基督教没有关系。马克斯·韦伯关于基督新教伦理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和这一事实相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