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先启院士的老婆:矿难变寂静岭 “领导先走”新篇-搜狐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23:27:39


领导升井,固然是草菅人命的表现,但领导与矿工一起淹死,也无法对大的行业环境有所改进。不从产权制度上理顺煤矿产业,事故仍然会接踵而来。但既然有“同上同下”的规定,那么领导如能把自己与矿工视为一体,至少会减少事故的可能性。【详细】【网友评论】
矿难发生了,领导先升井了
矿难发生,领导“同下不同上”
7月31日,黑龙江鸡西市恒山区恒鑫源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井下共有26人,除生产矿长和值班井长成功升井外,24人被困井下。从这则新闻来看,貌似恒鑫源煤矿的确有领导下井了,这却不能让人感到有丝毫欣喜,因为除生产矿长和值班井长成功升井外,24人被困井下。这比没有领导下井更为苦涩,若没有领导在场,还可以想象,“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是杜绝矿难的法宝,如今现实却让这种幻想清醒,法宝失灵了。
一纸命令,领导与工人同时下井
矿难发生的几周前,安监总局也专门发文规定矿领导要与矿工“同上同下”。可以想见,在这个规定出台之前,矿长和井长是不必下井与工人同呼吸、共命运的。当时之所以要对领导提出身先士卒的要求,乃是因为之前在领导的眼里,矿工的人命,不过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几张人民币而已,如果大家都是一条绳的蚂蚱,就好办了。【详细】
“同上同下”令本是一纸空文
这个要求变为一纸空文几乎又是必然的。因为除了矿长、井长的上级,矿工是没有权利要求跟领导一起下井的。在中国的煤矿,矿工是一个个分散的个体,毫无自身的组织,不可能跟企业对着干,权利保护无从谈起。而领导从不来不受约束,因为,他是领导。他不对下级负责,只对上级负责。至于上级,往往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出现。【详细】
防“领导先走”,矿工怎么办

“让领导先走”心照不宣的成规
著名的克拉玛依大火时,一句“让领导先走”,成为这十几年来不能被忘记的名言。而让领导先走,确实又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默认的成规。
台湾有个记者曾讲过在当年在台北时,连战的车队一出来,普通老百姓的车子就要被拦下来等候。后来,吕秀莲的车子先走时,被传媒一致批评:为什么要浪费公众的时间?而在祖国大陆,各种场合“领导先走”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详细】
“让领导先走”背后是特权思维
让领导先走,表明我们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还停留在前现代时期。领导是高大的、光辉的,群众是渺小的、黯淡的。正因为渺小、黯淡而不被重视,甚至被牺牲。其实矿领导在矿难中能成功升井,本不该备受质疑,矿难面前,领导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不是倚仗“领导先走”的特权而免于被困,本当庆幸才是。但领导升井后 、独留下24名仍被困井下的工人,其中值得追问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
矿工下井务必团结在领导周围
既然指望不上别人来监管,那矿工们请明哲保身,下井时请务必团结在领导周围,与领导步调一致,领导不到就不下井,领导不深入就不工作……非要逼着相关负责人确保万无一失。可惜,这句善意提醒没有几个矿工能看到,他们下井前甚至连培训也没有,根本不知道任何自救的举措,也不了解任何出事的征兆。当人们对预防矿难黔驴技穷后,“同时下井”的策略仿佛又看到希望。而当这些法宝纷纷失灵后,还拿什么拯救井下矿工的生命呢?【详细】
请“先走的领导”直面质疑

杜绝矿难需要的是产权改革
领导升井,固然是草菅人命的表现,但领导与矿工一起淹死,也无法对大的行业环境有所改进。不从产权制度上理顺煤矿产业,事故仍然会接踵而来。矿难的原因固然有权利不对等、忽视安全、违反政策、监管缺失、设施老化等常见因素,究其深因,则是因为产权改革不到位,不彻底,地方政府把煤矿抓在手里,无法引入外来资本对其进行改革与改造,这又与大的制度背景相关。小煤窑事故频发多是因为矿主在官商勾结之下试图实现利润最大化,国有大煤矿事故频发则是因为行业垄断。
还请先走的领导尽快直面质疑
以往的矿难中,如果矿工安然被救,那么媒体一定会说“被救工人目前情绪稳定”。此次鸡西矿难,反而是升井逃生的矿长、井长,情绪非常非常不稳定,以至于无法接受媒体的采访,民众的质疑也因此无法得到解释。以后,矿工出工下井的时候,有必要拿出国家安监总局的规定,大家集体对领导说一声:请领导先走。【详细】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李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