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到昆明飞机票价:中美石油利益之争是场持久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40:48

中美石油利益之争是场持久战

    邱 林

    美国财政部前高官保罗·克雷格·罗伯茨日前在接受中东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利比亚统治者卡扎菲犯了两个错误:一是阻挠美军非洲司令部,不加入该机构;二是让中国带着大笔能源投资进入利比亚。现在,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英国、法国要对利比亚实施空中打击,并支持反政府武装推翻卡扎菲政权,他们的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把中国企业从利比亚赶走。

    有数据显示,中国在利比亚有50个大型项目,总投资约90多亿美元。该国是中国在海外比较完整的石油投资,涉及到覆盖勘探、采油等领域。不过,这个投资额仍比中国在安哥拉、尼日利亚和赞比亚的投资要少。从利比亚的角度看,中国是一大金融合作伙伴——利比亚石油的第3大买主,仅次于意大利和法国。但就能源贸易而言,中国的主要非洲石油供应国是安哥拉、苏丹和尼日利亚,他们均排在利比亚前面。

    尽管如此,中国在利比亚的战略利益仍不亚于上述非洲国家。随着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的不断上升,近十年来,中国的海外石油投资项目有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在政治风险比较高的地区和国家,利比亚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之所以在利比亚投资,主要是着眼于其石油的长远开发,因为这关系中国在整个非洲石油开发战略。只要中国在利比亚站稳脚跟,就可以将此作为基地,将中国的非洲寻油之路一点点地延伸。

    然而,中国的这些举动自然引起美国的“特别关注”。在美国眼里,中国是在它的势力范围争夺石油利益。美国能源部称,过去10年来,美国石油生产量和消费量出现巨大缺口,并且储量也在持续下降,预计2015年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70%。因此,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利用多种手段保护海外石油来源的安全就成为了重点。

    事实上,进入21世纪,美国已经成功地调整了新的符合石油利益的地缘战略。“9·11”以后,美国发动了两场战争,陆续控制了世界石油的主要源头。特别是推翻萨达特政权的成功,为美国控制中东石油资源打下了基础,美国通过扶持亲美的伊拉克政府,以经济和军事、外交等手段引导沙特阿拉伯、巴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朝着有利于美国利益方向变革。

    美国为了扩大地盘,现在该轮到推翻卡扎菲政权了。作为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是全球第12大产油国,其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消费的1.8%,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的6%;超过85%出口欧洲,其余多为亚洲,美国只占5%。为此,美国十分不满,总想找机会收拾卡扎菲。如今,这个机会终于来了。美国利用联合国在利比亚设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怂恿法国、英国以及北约成员国发起对利比亚的空中打击,并支持其反政府武装,试图一举推翻卡扎菲政权。

    从表面上看,中美在利比亚问题上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但人们也许忽视了一点,正在当前在利比亚发生的战事可以与美国、英国在上世纪40年代初对日本所做的事情相提并论。当时,美英两国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矿石等的来源,这就是二战中太平洋战争的起因。现在,美国和英国、法国正对中国如法炮制。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市场上的一个战略性买家,而且由于本身石油生产量的不断下降,预计到2030年,每天将需要进口一千万桶原油,占全球石油需求量的8%以上。正如此,中国为了应付在未来几年内迅速增长的石油需求,将与美国展开一场竞争全球能源资源的争夺战。当然,中美两国如果在石油安全问题上采取对立和对抗的态度,会陷入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

    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后,已不自觉地卷入了与美国在全球的石油利益之争,这将是一场持久战,且不会有尽头。由美国等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排名前20家大石油公司,垄断了全球已探明优质石油储量的81%,中国要想在他们苦心经营了上百年的全球石油格局中分享现有的石油利益,必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和制约。而且,今后中国在全球寻求石油资源方面将不可避免地与美国展开竞争,其间是否会发生武装冲突也难以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