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军流星锤教学:《医案聊斋》咽痈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19:53
   

《医案聊斋》咽痈案

  爱书斋 收录于2011-05-01  

师兄:过去东北有个张大帅,出身绿林,大字不识。

师弟:这是张作霖。

师兄:当时他掌握东北数省的军事财政大权,花钱拨款都得经他审批。

师弟:他不识字怎么批呢?不至于画圈圈吧?

师兄:比画圈还简单,点点儿。

师弟:哦?就点个点儿呀?

师兄:这可是红点儿!

师弟:红点不也是点么!这也太没有个性了。

师兄:有秘书给他说明内容,他若同意,大笔一点,凭条子上的红点就可领白银。

师弟:若是如此,别人冒充他点个红点儿,岂不是可以骗钱?

师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当时有个下级军官就动了这心思,他伪造了一张领钱的批条,自己点上红点,到金库准备骗取大洋一千元。

师弟:要取到了,那就是暴富。

师兄:管金库的人接过条子,凑近仔细看看,说:“你在这儿等着,我给你拿钱。”

师弟:看这钱马上就要被骗。

师兄:钱没骗走,过来两个人把他给抓走了。

师弟:这怎回事?

师兄:他和你一样,也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就地正法了。

师弟:看来这一红点儿并不那么简单。

师兄:当然了,张大帅点纸成金,他这一点命就归阴。

师弟:这红点儿里面到底有什么暗道机关呢?

师兄:当然有了,他是死不清楚,你是活不明白。

师弟:这让我想起一段故事,说是一个死刑犯要在雨天被执行,他抱怨说:就这样冒雨去刑场?押送他的法警说:你替我想想吧,我事后还得冒雨回来呢。

师兄:就是说那军官一死了之……

师弟:我还得淋会儿这不明白的雨。

师兄:等咱聊完这则医案,你自然就明白了。

师弟:应该与这医案有相当的关系,要不你说它干嘛。

师兄:要是那军官听咱聊过这则医案,也不至于白丢了性命。

师弟:闲话少说,你开聊吧。

师兄:宋代有个太傅姓程,其母亲咽中生痈,阻塞难通。

师弟:咽喉要道,非同小可,这得赶快开痈放血呀。

师兄:当时他请的医生们也是如此建议,可这母子就怕用针动刀,只让用药。

师弟:咽喉欠通,岂能咽药?即使勉强咽下一些药,也不能速效。这太傅所为实属太史公所言之“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师兄:故群医束手告退。

师弟:群医退当高手进。

师兄:这高手就是范九思,他看了病人,说:“此病无须动刀,何必用针,只消取我的新笔沾药一点,痈即可消,咽喉即通。”

师弟:莫非张大帅笔中亦沾有药?那管事的凑近不是看红点,而是闻药味?

师兄:程太傅松一口气,请范大夫速施高术。

师弟:是得速施快施,我这里也等着呢。

师兄:但见范大夫持笔沾药,点于痈肿,下笔之处,紫血涌出,痈肿即小,咽喉渐通。

师弟:嚯,破痈放血,此笔如刀,其药赛针。

师兄:岂是此笔如刀,而是笔中藏刀。

师弟:原来如此,不愧为名医巧思。

师兄:那张大帅笔中机关,你也应该明白了吧?

师弟:我推想应是笔中藏针,点纸留痕,无痕是假,有痕则真。

师兄:传说是单日单针,双日双针。可见作霖虽然出身绿林,亦是粗中有细,绵里藏针。

师弟:如此说来,这军官若是早知这则医案,举一反三,也不致于命归黄泉。

附原案--

    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稀。传曰:嘉中有太傅程公,守任于江夏,因母之暴患咽中有痈,卒然而长,寒气不通,命医者止可用药治之,勿施针以损之。医曰:咽中气尚不通,岂能用药,药即下之,岂能卒效,故众医不敢措治。寻有医博范九思云:有药须用未使新笔点之,痈疽即便差。公遂取新笔与之,九思乃以点药上痈,药到则有紫血顿出,渐气通而瘥。公曰:此达神圣之妙矣。公命九思饮,而求其方,九思大笑曰:其患是热毒结于喉中,塞之气不宣通,病以危甚。公坚执只可用药,不可用针,若从公意,则必误命,若不从公意,固不能施治。九思当日,曾以小针藏于笔头中,妄以点药,乃针开其痈而效也,若非如此,何如紫血顿下也。公方省而欢曰:针有劫病之功,验于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