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圣剑 要求:四十年教学的二十条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2:33:25

            一位40年教龄的名师的20条经验

一、综合的经验

        1、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3、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4、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二、上课的经验

        5、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6、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7、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8、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9、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备课的经验

        10、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11、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包括各次考试的题目,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12、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三、考试的经验

        13、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14、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5、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6.、每次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7、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8、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19、“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20、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老师要怎样搞好教学

  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老师的就要这样一种志当存高远的博大胸怀,一个朴素的爱国爱家爱教育爱学生的人生境界,具备超越个人得失的狭隘天地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高尚的世界观和深厚的幸福观,唯有这样的真正懂得幸福之道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之道的学生,唯有这样才能使老师轻松从容搞教学。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要有一个优秀的心态和心情去搞教学

    任何一个在事业上成功的人,遇事都能保持轻松从容的心情。成功的人甚至在碰到逆境的时候,他的脑筋也会保持沉着、冷静的状态,从而随时准备好捕捉和发掘新机会,以及了解和对付新的问题。高明商人那种心境轻松的情形,就像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一样。当球员传球的时候,假如球意外地落到他的手中,他并不胆寒或惊慌。而高明的商人也是一样,面对突发的新情况,并不会手忙脚乱。他能灵敏地反应,他有办法掌握或对付新情况,他会紧抱着球跑过去,或者警觉而放松地转个方向,以免对手扑过来。一些伟大的人物都是“镇静”的高手,面对突然变故,仍然镇定自若。因为他们懂得,不能慌,慌则无法思考应对的妙招。如果他们慌了,那么周围的人更没有主见,那就慌作一团了。因此,他们大都大喝一声:“慌什么?”这一半是对别人说的,一半则是自我暗示。如果老师的讲课感到慌张,他的大脑就会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他就会丢三落四、语无伦次。许多人掉了重要东西,或者说话说漏了嘴,就是因为心里有“鬼”,慌里慌张。这种时候,他要有意地放慢他的动作节奏,越慢越好,并在心里说:“不要慌!千万不要慌!”动作和语言的暗示会使他慢慢镇静。他的大脑就能恢复正常的思考,以应付周围发生的事情。当每个新老师刚开始搞教学的时候,真有点像突然沉溺在湖中央的人。如果能保持镇静,生存的机会就较大,否则就很可能溺死。不管在任何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么,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这一点对面对讲课新老师和参加考试的学生尤其重要。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要保持老师良好的心境

    良好的心境形成的基础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在课堂上应创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活跃的学习气氛,其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微笑。微笑是抚慰学生心灵最甜美的语言,表达了老师对学生真诚、友好、理解的感情,体现了老师良好的心境。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教学,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的情况,能让课堂充满温馨快乐,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使之对学习充满兴趣。而只知维护自我却不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作为老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搞好平等调控,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个体。学生常常会被心事、家事、学习成绩等搅得心神不安,甚至失魂落魄,带着这种不良心境来上课的学生常会跟老师闹别扭,从而将不良心境“传染”给老师。这时,老师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防止感染上不良心境。老师不能盛气凌人、趾高气扬,要平等看待自己和学生的地位,为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班级有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有各种问题和困难共同分担的氛围。这样老师就会减少内心压力,身心始终保持良好舒展的状态。应该这样说,老师心境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心境是人情绪状态的一种具体体现,而情绪则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人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如果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良好的情绪;相反,情绪就会变坏,不良心境就会产生,从而影响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需要得到学校领导的尊重、鼓励和帮助。学校要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团结、相互尊重、富有人情味的工作环境,根据老师的需要改善老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减轻老师的工作负荷和精神压力,减少老师的后顾之忧,制定能满足老师各方面心理需求的制度措施,并让老师也参与到学校管理决策当中去。要增加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使管理者和老师形成一个整体。这样老师就会认识到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从而促进老师心境的优化。学校领导要优化自身的心境,不把消极、愤懑的情绪带到学校,以免对老师的心境产生影响。要处世待人坦白、光明,不恐吓、不虚情假意,情感真挚,与老师心理相容,相互理解,保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校管理必须秉着“以老师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老师的才能,满足其方方面面的需求。学校领导要公平地评价老师,建立客观公正的老师评价机制,及时疏导老师的情绪。学校领导应全面地掌握每一个老师的多方面信息,包括师德修养、科研水平、工作量、教学效果等。坚持赏识教育理念,评价与奖励相结合,对老师进行动态管理,对老师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为老师专门开设文体活动室、心理咨询室,建立领导信箱,让老师以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形成管理者与老师之间的正常对话机制,使广大老师在愉悦的环境中成熟、成长。国外老师情绪研究视角转换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把老师情绪置于学校文化、管理、权力关系、人际交互作用之中,而不再单纯从老师自身素质的角度对老师情绪进行研究。同时,对情绪的政治特征、老师情绪与教育中领导和管理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也表明,文化层面上的深层次转变才能为情绪的执行过程提供良好的背景,减少老师情绪对某些规范的抵制。我在这里强烈呼吁全社会都要对老师群体的心理健康给予关注,要从老师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所教学科领域的差异等方面促进老师心境的优化;更重要的是老师自己要学会心理保健,学会积极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确保自我身心健康发展,这样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老师对自己的一种挑战

   老师情感素质是一种对老师智力和能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它在老师心理素质结构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随着教育的改革,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以情感人,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培养技能与能力,而且要对自身的情感智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一节教学质量高的课堂,除了需要老师拥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授课艺术及教学能力之外,还需要老师拥有饱满的情绪和热情。而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会伴随着一定的情绪,诸如愉快、苦恼、不安、忧郁、焦虑、紧张、愤怒、恐惧、悲伤等,这些复杂的心理情绪纵横交错,构成了老师心境。心境就是人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背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心情”,它往往会影响人们当前所从事的活动,同样,教学心境是影响老师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积极乐观,笑对人生,容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容易使学生性格开朗、乐观。心理学研究表明,拥有良好心境的老师,由于心境的渲染作用,会觉得此时班上的“调皮生”也不再那么嫌眼,对“差生”的态度也会好起来,因而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课堂气氛活跃高涨,学生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处于兴奋激活状态,利于知识的吸收、消化和强化。良好的授课心境,不仅利于老师的知识输出,而且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输入。老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简单地说,老师心境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拥有良好心境的老师,激情饱满、语言流畅、思维活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信心,有益于身心健康;拥有不良心境的老师,会降低认知活动效率,丧失信心和希望,经常焦虑,有损于身心健康。因此,老师在良好的心境下教学,就会心情愉快、态度亲切、面部表情丰富,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兴趣,语言表达自然流畅,就会在学生中树立起一个和蔼可亲、具有活力和自信的形象,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敬。这时学生就会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使课堂教学有好的效果。相反,如果老师在心境不佳的情况下教学,往往会流露出忧愁、烦恼、愤慨的情绪,表情上让人有一种压抑感,语言表达严厉、缺乏理性,举止动作也会有失分寸。这时受老师情绪的影响,学生会感到紧张、沉闷、无所适从,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反感和厌学情绪。处于积极乐观心境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深入钻研教材,仔细查阅资料,精心设计方案,认真分析学生情况,会高效率地作好教学准备工作;相反,处于消极悲观心境的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责任心丧失,或者应付了事,或者根本就不作准备,使得教学效果很差甚至一塌糊涂。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需要具有很多品质,如良好的性格、高水平的教学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等。在众多的品质中,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情绪自控能力是十分重要的。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能够理解自己心情的老师,有更多的学生喜欢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老师。
  

  老师要搞好教学,学生才能轻松从容读好书

   自古以来的师道尊严,形成了老师那种严肃、呆板、不苟言笑的形象,也让一些老师总是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学生,好像自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圣人,其实,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庸人、愚人,他都是人,只要是人,他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不论心情如何,在课堂上老师都应该拥有愉快的心情、甜美的笑容。课堂上,老师的心情与课堂气氛影响极大,如果学生看到了老师的笑容,就好像一束阳光,学生就不会神经紧张,小心翼翼的。学生因老师的笑而变得无比轻松,课堂气氛很活跃。如果老师的心情每天都这样愉快,每天都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那该多好啊!古人言: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老师自己心情不好,不应该把这个坏心情传染给学生,学生也没有义务来承受这种遭遇,这样做,对学生来说,不论从接受知识,还是从身心健康方面都不利于发展,对老师而言,这个坏心情不但会影响他传授知识的质量,而且会影响自己的良好形象。因此,老师在课堂保持愉快的心情既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又在学生心中树立崇高的形象,何乐而不为呢?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要具有博大胸怀,高尚情操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灵。”?其实人的胸怀完全可以拥有无限的广阔,具备无限的能量,可以自由自在的选择自己更加完美,更加完全的真正的人生幸福的道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说过;“我的幸福属于全人类。”。他的这种思想也恰恰是他高尚的幸福观的表现,他的一生也就是以此为目标,为人类的不平等,为人类劳苦大众的解放事业,为崇高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我们的教育,我们的社会绝不能只为一己,不能只为一己之得,一己之私,一己之利,一己之快乐,那样的一个社会只能是一个悲惨的世界,那样的人生只能是一个没有摆脱动物本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生,他她活得除了拥有自己作为物的一段自私自我的释放,不会再有别的意义。世间的任何事情,凡是走到极致,都会有伤,都会有痛,其实这都是因为爱,都是因为人生的大爱,是属于爱的伤和痛,所以,我们痛并快乐呵。爱过方知情浓,品过才知酒烈,虽然大家来此的目的不尽相同,但在这里流连忘返的原因却都是难舍这一份淡淡的,轻松的情境,难舍这一份从容的相知和相悦呵。要明白生的幸福和快乐永远只存在于幸福的未来和努力的现在,永远只存在于轻松从容的淡定的人生态度之中。我们不要奢谈为祖国,为人民着想,但最起码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幸福同祖国和人民的幸福连结在一起,同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基础连接在一起,这样我们才能够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这是一种高尚的幸福观,具备这样的人生观的师生是完全可以轻松从容地度过辉煌的人生。
  

   老师要搞好教学,就是老师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上心情舒畅

   教学中师生双方的情绪更容易影响对方,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情绪如何,对学生来讲,是能否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关键点。在课堂中,如果老师带着善意、真诚的微笑注视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等提问或回答完毕,老师亲切、赞许地点点头,然后面带微笑地答疑或纠正学生的问答,这必然会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师生关系和谐了,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学效果能不好吗?在课堂中,适当的鼓励,也可以调节学生心理,拨动学生心弦,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交融师生感情,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在课堂中,如果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有感染力,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听课集中,感受深刻,还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老师既让课堂保持高涨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又要善于察言观色,做到收放自如,以此起到沟通师生感情的作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老师还要提醒学生,自己也要努力进行调节和自我控制,消除消极情绪,保持愉快的心境,轻松从容搞教学,学习情绪愈高,教学效果愈好,这才是提高学生素质、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何管理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       作为教师,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外,控制好课堂纪律非常重要。如果课堂纪律乱糟糟的,备课备得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不如人意。搞好课堂纪律,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但是,新老师在经验有限,教学水平尚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应该怎样控制好课堂纪律呢?
第一,敢于嬉笑怒骂,树立教师威信
       刚任课时,学生和老师都处于一种相互观察期,这时候的课堂纪律问题不大。但很快就会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者出来挑战新教师的权威,这时新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因为其他的学生都在看老师会如何处理。处理得好,虽然不能一劳永逸,但对于树立威信很有帮助。处理不好,学生可能群起围攻,新教师就要疲于应付。对待老师,学生的趋向是欺弱怕强,所以新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扮演硬朗的角色。这可从细节作起,例如声音要响亮,表情比较严肃等。对于公然挑战权威者,新教师不可软弱、逃避,并且一开始就要敢于正视、教育,体现自己的原则。否则等到学生都欺到头上才发难,已经很难再扭转不利局势了。但是这要求新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部分学生外强中干,大声斥责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有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屡次公开批评,有可能导致师生的对立。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就算是批评了课后也要及时安抚;对于特别难对付的学生,不要在课堂上与其对峙,一者教师没风度,二者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暂且冷淡处理,待下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慢慢教育,必要时候还可联系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

第二,以爱感化,以情动人

      当然,新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所以还应该多关心学生,以爱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平时上课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可先找学生了解情况。有时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某段时期思想出现问题或是情绪比较低落。如果学生真有问题,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学生没有问题的,也可找学生谈谈,让他知道老师很关心他重视他。对于关心重视自己的老师,学生就算是不想听也会给面子。此外,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多接触。和学生沟通最好是在教室里,办公室里的师生对话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上完课不要马上离开,在教室里多呆一两分钟,就课堂内外的话题聊聊,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也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除了多关心学生还要多关心所任教班级的事务。由于分工的不同,任课老师不是班主任,对于班里的事务关注较少。但是从搞好课堂纪律的角度出发,新教师作为任课老师这一点应该要做好。我所教的某个班级,桌椅总是摆放不整齐。上课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他们做好这些事。班里面得了荣誉我及时鼓励,出现问题我提出建议或帮忙解决。学生感觉得到老师不是只关心所任教科目的成绩,对自己班级也很关心,情感上就愿意接近老师、配合老师。这个班有几个学生确实比较爱讲话,但是很多时候不用我出声其他的学生会马上帮忙制止。

第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新教师在控制课堂纪律时普遍遇到的问题是 “一放就乱”。根据课改精神,课堂必须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难免会人多口杂,而一些爱讲话的学生也往往趁机捣乱。如果不加以制止,这种现象极可能愈演愈烈,课堂纪律放了就收不回来。针对这种情况,新教师要在平时就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具体而言,就是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发言纪律,有秩序地发言,不随意插嘴和打断别人的发言。操作时按照年龄特点,初一举手发言。只要教师鼓励得好,刚上中学的学生还是爱举手发言的。初二、初三的学生积极性较差一点,可用点名或轮流发言的方式。全班讨论时,则要求新教师能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一发现有不符要求的苗头就要及时处理。尤其是刚任课的时候,更要如此。久而久之,学生自自然然就形成了尊重他人的意识并强化为习惯。而学生一旦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课堂纪律就有保证。

第四,省时度势提问,灵活处理回答

       提问,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控制好课堂纪律的需要。如果是教学需要,提问肯定要精心设计,而在课堂上如果纪律出现问题,也可随机提问。对于爱走神的学生,提问是提醒;爱讲话的学生,提问是警告;爱睡觉的学生,提问是惩罚。利用好提问,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巩固课堂纪律。学生的回答正确的要给予肯定、表扬,但要暗示其专心听讲。对于回答不知道或者回答不正确的,不要轻易放过学生,否则达不到警告或惩罚的目的。对策是可以循循善诱,从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提问,或是给予提示,让每一个站起来的学生都要开口。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离题的情况,离题万里肯定不好,但是如果可以借题发挥的话,新教师不要怕影响课堂纪律或教学进度而一棍子打死或者马上将学生引回主题。这种情况下,引导得好能够激发更多的智慧火花,还能够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从而优化课堂纪律。例如在讲述八年级关于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我提问为什么国家禁止使用童工,有学生回答的是为什么社会上会有童工。我抓住这个机会让学生讨论,进而再抛砖引玉提出应如何解决童工现象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个话题积极发言,教育效果显著,课堂纪律也优良。

第五,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新教师可与班主任建立亲密的“联盟”关系,借助班主任的力量来搞好课堂纪律。可经常向班主任反映该班上课的情况,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只反映不好的情况,别说学生不爱听,就是班主任也反感。发现好的现象及时反馈,班主任更乐意帮忙。一些棘手的问题,可让班主任帮忙解决。当然,并不是说事无巨细都要班主任出面,这样反而让学生认为这个老师无能,适得其反。学生看到这个科任老师和班主任关系不错,怕老师随时会告状,上课时候就不敢捣乱。

       可以说,每一个新教师都要经历一段磨练,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工作。所以新教师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尽快地提高业务水平,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