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源插口在哪:北京一夜歌谱&[转载]石干成:侗族大歌探源:三龙侗寨与侗族大歌 - 明星俱乐部 - mi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14:41
侗族大歌探源
  ——三龙侗寨与侗族大歌
  
  
  吴学桂和毛联起来,使这片谷地形成了山水、田畴、村路、人家的调和格式——这就是三龙谷地和三龙侗寨。
  西南高原上这块窎远的谷地,一直流传着1个古老的传说故事:相传在窎远的年间,山水秀媚的黔湘桂接壤地区的各平易近族都能歌善舞,部落村子里人材辈出,歌谱成箱,歌的种类不仅事物名称繁多而且风格独异。持久过着平等、自由、调和、自给自足糊口的土著人,养成了爱唱、善舞的习惯,他们以唱歌为乐,以会唱更多的歌为荣。但是,到了明洪武年间,朝廷对这片土地上的土著人实施了一种叫“拨军下屯,拨平易近下寨”圈占土地的“屯军”和“移平易近”政策,土著人的肥沃的田地好土、坝地村庄被官军和官方移平易近大量地占有,导致了当地土著人的强烈不满,暴发了由土著人吴勉为首的农平易近起事。明王朝派兵弹压义兵后,不仅给当地的政治经济造成了程度高的灾祸,地方文化古籍也难逃其祸。阉许多人把他们看不懂、听不明白的歌谱和歌唱也视为反官的工具,凡缉查到的歌谱都一本本地烧掉,更不允许土着土偶聚众唱歌。
  为全保歌谱不被劫难,并能代代相传,土著人采取各类手段保护他们深爱的歌和歌谱。一名名叫四也的年轻歌师,受当地各歌师所托,暗暗地挑着歌谱往阔别战乱的遥深山区里转移,每一到一寨都要教歌送谱。一天,四也挑着歌谱来到三龙的沙计寨(今九龙大寨)村,正逢天下大雨,雨水把歌谱全淋湿了,极重繁重的歌谱压断了四也肩上的扁担——歌谱撒了一地。
  这当儿,沙计寨的歌师龙转嫩正好路过,瞅见歌谱淋湿于地,他既激动又深感惋惜,便急忙帮助四也歌师一路收拾歌谱,并领四也进屋热情地款待他,四也十分打动。爱歌如命的龙转嫩与四也叙谈之中,虔敬地拜四也为师,四也考了转嫩几首歌后,发明龙转嫩的记性使人吃惊,有过眼成诵、熟记于心的本事,于是四也开心地采用了龙转嫩为徒。因为四也认为把歌和歌谱传给这样的人安心靠患上住,纵然歌谱被官军缉查走并烧掉了,各地歌师的精华也不会失传,以是四也就把全部的歌谱留在了沙计寨龙转嫩歌师的手里。从此师徒二人持久合作,切磋技艺,并在前人创作的根蒂根基上编创了更新、更好听的嘎老——大歌,即今依然传承着的侗族大歌……
  以上所述虽则只是三龙侗寨里的1个传说故事,但龙转嫩歌师简直是真正的三龙人,他的宅兆至今无缺无损地保存在九龙寨的半山腰上,三龙人也一直敬拜着龙转嫩和四也歌师。并把他们视为侗族大歌的始祖。
  我深信这是1个真正的历史故事,也深信四也和龙转嫩是真正的侗歌歌师。至于逃官躲难的歌师是不是真地挑着歌谱到三龙侗寨“断了扁担”或者说当时的土著人是不是真正有“歌谱”的疑难题目,可另当另外的对待。但是侗族大歌吸取各地歌种之精华而形成本身独异的风格和歌种,这又是无可疑义的。再则,在明洪武那个众所周知的侗区大骚动变乱的年间,谁也没有办法排除各地歌师遁入深山深处逃官躲难的历史有可能,而三龙侗寨恰恰地处深广,便于躲藏,当然是骚动变乱年间土著人遁迹的安全地区。以是,各地歌师聚三龙就不仅是有可能,而且是肯定的究竟。那末,他们在三龙侗寨的大山深处切磋技艺、共立异歌,也是有可能和可托的了。否则,怎么会有《侗歌扁担断三龙》的讲法和故事呢?
  似的,兴许正因为三龙侗寨神秘感人的传说故事和业已唱响八方的侗族大歌的缘故吧,2002年6月21日,我走进了三龙侗寨,并在深山谷地上的侗寨听了一晚上的侗族大歌,走访了一些著名的歌师和歌手——显然,我想做的工作正是:考察和应证关于侗族大歌的“源与流”的疑难题目。
  首先接受我采访的,是三龙侗寨著名的女歌师吴品先白叟。这是一名58岁的歌师,1958年11月她被招入黎平县侗族大歌合唱团然后,于1959年7月又被招人寿央平易近族歌舞团唱侗族大歌;1964年调回凯里州歌舞团后,因为文革而于1970年回家庭事从事农业生产;文革竣事恢复在三龙小乡工作,直到1996年3月退休回家至今。只管她的履历盘曲、坎坷,但我见到她时,她却康健而又健谈,性格开畅而热情好客。她说她现在还被村上的小学聘为音乐教员,每一星期为孩子们上三节音乐课,既教唱侗歌又教唱汉歌。她说文革时期大歌少唱了,到79年后才恢复演唱。说三龙侗寨婴儿三朝时要唱侗歌、起房树屋时要唱侗歌、走众亲做众客等活动都要唱侗歌。她说在三龙侗寨,侗族大歌完万能够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三龙人爱唱侗歌,每一年村上都有三四次大型的节日活动,都要唱侗歌,端五节啦,吃新节啦,甲戚和春节等,都唱,三龙人都参加唱,且许多人都热肠参加村上的唱歌活动——以是,侗族大歌在三龙不会失传的,不会。
  三龙的歌师多吗?我问她。
  吴品先歌师乐着说:“多,歌师很多!象我这样年纪的歌师还总算年轻的歌师呢!”她说仅两个大寨,70岁以上的老歌师就另有十多位,象萨胡英(吴廷慧)、萨婢林、萨运江、吴怀义等;70岁以下的歌师更多,象吴学桂、吴美芳、吴志成,等等,“吴学桂还受到毛主席接见呢!”吴品先不无骄傲地说。那是1964年的12月,学桂到北京参加全国少量平易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团演唱侗族大歌,12月27日受到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首长的接见——现在,吴学桂家的墙上依然挂着她们与毛主席合影的那张大相片而引认为荣!似的,这是学桂歌师的荣誉,也是三龙侗寨和侗族大歌的荣誉!
  品先歌师热情详尽的先容,导致我泼天的乐趣。于是我向她提出了哀求:能带我去见吴学桂歌师吗?她肯定地说能。但很不凑巧,当我们去到吴学桂家门口时,白叟却到坡上讨晚餐菜还没归来。这样,吴品先歌师带我进了鼓楼边上的萨胡英老歌师家。这是一幢庖厨已经搬到一楼里来的吊脚木楼,但楼下光线其实不暗淡,那时辰:78岁高龄的老歌师到山冲里提泉水刚进屋,看去白叟家的背有些驼了,但辞吐却还十分清晰。她说在她之前的老歌师很多,有如奶全相、奶右思、吴广和等等,他们城市唱很多的歌,都唱“嘎登”(泉源歌),亦即四也和龙转嫩传下来的侗歌。白叟还说,听老辈子人讲,是四也和转嫩把三龙的大歌传到山那边的竹坪、坑洞、双江、口江和黄岗、小黄及皮林和肇兴一带去的。四也和龙转嫩是“登嘎老”(侗歌师祖),三龙也是“斗嘎”(歌的发祥地)。萨胡英白叟的这一席语,显然不是她本身的观点,她说过她也是“听老辈子人这样讲的”。那末,老辈子人讲的,即是古人传说的。众所周知,历史上侗平易近族是没有书契记事记史的平易近族,而“传说”在侗族地区,很洪流平上有“历史”的成份。有的传说甚或就是历史本身。诚然,从学术意义上讲,我们不能把平易近间传说纯粹当成历史,但三龙的侗族大歌在全般侗族地区是大家公认的最有名、走出大山最
  早的大歌,而三龙走出来的侗族歌师歌手也是最多的。不说古时辰的四也和龙转嫩,也不说50、60年代走出山外的吴品先、吴学桂,仅就近的历史时段讲,由三龙侗寨走出的年轻的新生代的侗族大歌歌师歌手就有吴玉莲、吴秀芳、吴现莲、吴现梅、吴现英等等,加之三龙侗寨里另有一大批40岁以下的歌师如奶胜国、奶云祥等等,就完全可以说明三龙歌师队伍的庞大和实在的力量。三龙歌师真可谓是老、中、青相结合,山里山皮毛呼应的队伍——这是侗族村子罕见的现象;也是三龙侗寨独占的现象——这就是“三龙大歌现象”。
  三龙侗寨,不仅歌师队伍庞大,实在的力量雄厚,而且三龙大歌的成绩和影响也大。除50年代吴晶先考入中央平易近族歌舞团,60年代吴学桂受到毛主席接见这样的荣誉之外,1986年以三龙新生代歌师吴玉莲为主的三位侗族歌手参加了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她们演唱的“侗族大歌”轰动了具有“世界艺术之都”佳誉的巴黎城,被西方知明星士誉为“清泉闪光的音乐”并转变了西方持久以来一直认为“神州无多声部合唱音乐”的观念。究竟上,“侗族大歌”唱响巴黎,为主的还是三龙人;2000年,侗族大歌队又盛大出席了新加坡“中秋游园”表演活动,受到了纳丹总统的亲切接见,此中歌手之一吴秀芳就是三龙人;2001年,侗族大歌队盛大出席中央电视机台春节文艺晚会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解散式演唱侗族大歌,也有吴秀芳、吴现莲、吴现梅三位三龙侗寨大歌歌手;2002年3月三龙歌手吴秀芳、吴现梅再次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机台“音乐厅”举办90分钟的侗族大歌专场音乐晚会,向世人周全地展示了侗族大歌的精神韵味和魅力……以是三龙的歌师、歌手,不仅把三龙推向山外,也把侗族
  大歌推向了世界。
  三龙——这是一片神秘而富有的土地。
  这次的三龙侗寨之行,我是应现任永从乡党委书记田景辉同道之邀成行的。此次三龙之行,使成为事实了我多年来未能使成为事实的“三龙梦”。但在未见到三龙名望最高的歌师吴学桂白叟之前,我是一直担心此行见不到她。谁知白叟却出现在晚上由田景辉书记事先通知的三龙侗寨参加县“七一”歌咏大赛的选拔赛现场。这位年近70岁的老歌师一直坐在原乡政府大会议室的后排的靠背椅上,她精力很好,依然还是一头青丝,脸上也没有过多的皱纹。当吴品先歌师打着打球工具组织姑娘儿们和年轻的已婚女子们演唱大歌时,吴学桂歌师在后边座位上认真地听着,许多人唱完一首歌后,她就与同坐的其它歌师讲着点啥子。晚会一直延续到半夜之后丑时,并选出了参加县“七一”活动的歌队才告竣事。当晚会散时,我们走到白叟的跟前向她祝福祝寿,她显患上很开心,用侗话向我们表示感谢。当然,能够见到当年毛主席接见过的老侗族歌师,我们比白叟更开心、更餍足……
  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旅行。这一晚上,三龙侗寨新老歌师们会聚一堂同唱侗族大歌,而大歌柔美、高雅、调和、宏亮之声,一直鼓荡在大山深处的村子里许久没有消逝,那歌声之纯洁、美妙、神圣又是我在别地所没有领教过的,而世人参与唱歌的热情之高、意识之强、氛围之浓融等,同样是我在其他地方所没有感受到过的。于是我就想,这兴许就是三龙侗寨、三龙侗族大歌了。以是,不管是古老的传说故事也好,现实的三龙情势也罢,如果没有充实的证据和足够的理由,现在和将后我都不会思疑三龙侗寨是侗歌的集散地、侗族大歌的发祥地和始播区这样的观念和观点——这也是我的侗族大歌研究的难解情结……。
  诚然,关于侗族大歌的具体“发祥地”的考证疑难题目,是1个十分严峻的学术疑难题目,我们不强人为地轻率作出定论,不能忽视我们平易近族祖先们留下来的传说故事和歌谣所记叙历史的真实性。毕竟,侗族历史上没有书契记史,侗族的历史沿革大多是靠传说故事与歌谣。就侗族大歌流传和漫衍地区范围的疑难题目,今朝侗学界有了较之统一的观念,即“六洞”、“九洞”、“十洞”、“四脚牛”和“千二”、“千三”、“千五”、“千七”、“二千九”地区及与之相邻接的地区村子。但大歌的“发祥地”疑难题目,却一直找不到靠患上住而充实的依据。三龙侗寨地处“十洞”,是“六洞”、“九洞”和“十洞”的结合部,于此我提拟大歌的发祥地是三龙侗寨。主要依据是三个方面:一是“六洞”、“九洞”和“十洞”地区平易近间普遍流传着的四也和转嫩的传说故事以及《四也挑歌传八方》的歌谣记事;二是三龙所处的地理区位及三龙老歌师们代代相传的“侗歌传向说”;三是三龙侗族大歌的历史与现实的盛大的状况等。
  兴许,关于侗族大歌的“发祥地”疑难题目底子没有必要提出,即便提出了,有可能也永无定论。但作为侗族大歌专门的学术论著,似乎也不应该回避这一泉源性的疑难题目,思量到学术的完整性,以是提出来了,仅供侗学界同仁配合探讨求患上证实……
  (选自中原文化艺术出书社石干成著的《调和的密码》)
  毗连:吴学桂和毛主席合影
  ----我们在黔东南黎平九龙侗寨的支教支乡履历续
  2008年8月6日,我们采访了当地最有名的歌师——吴学桂,她在1964年受到毛主席的接见,那年她才18岁,是她把侗族大歌唱到了首都北京,她的较重要的事在侗乡广为流传,很受大家的尊敬。现在吴教员已经60的人了,但喜好唱歌的她,依然神采奕奕,正如侗家人所谓“饭养身,歌养心。”
  吴教员的家住在村委会的背面,是一栋典型的侗家木楼。我们去造访她时,她正在用织布机编织侗家的特色腰带,腰带五颜六色的线编织的,很精彩的图案。我们很欣赏她的手艺,原来侗家人都这么心灵手灵巧,对吴教员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吴教员的文化水平不高,平凡话说患上不怎么好,但基本上能和我们较好的交流,我们像摆家常那样子聊了好久,她给我们说了很多关于侗歌的故事,她对侗歌的将来也是很忧虑。她提到了一些有趣的事,以前村里的房族对歌,若那方唱不赢,输家就要买糖给赢家,感觉挺有意思的,把我们乐了一下。使人打动的是,她说侗族大歌有很多教诲意义的叙述事情歌,有教诲人不要当小偷,有教诲子女要孝敬白叟的等等。她曾经唱过一首关于孝敬尊长的歌,很多人都打动患上哭了起来。听她的讲评,我们都很受打动。
  吴学桂歌师弹词说唱了几十年的歌能坚持下来都是本身的喜好,今朝她教了很多人唱侗歌。可见她对侗歌的贡献功不可没,然而从她家里的摆设可以看出吴教员家道其实不好,糊口很朴素。真希望政府能为这些个对侗歌的保护做出贡献的许多人一些奖励,多多体贴她们,让她们糊口患上好一些。
  
  (图为1964年12月27日,吴学桂教员和全体少量平易近族演员受到毛主席、刘少奇主席等老一辈工人阶级革命家在人平易近大会堂接见并合影留念。)
  
  (图为吴学桂歌师接受我们平易近俗风气查询拜访小组的采访)
  (很抱愧,我开学来忙这样又忙那样子的,一直没有时候间更新我的博客,很多相片需要收拾整顿,现在终于放假了,我要把我在侗乡的所见所闻,那些曾经打动我的事情都写下来。)
  ----------------------------------------------------------------------------------------------
  以下是网络媒体对吴学桂歌师的报道
  吴学桂:受毛主席接见的侗族女歌手
  http://www.gog.com.cn 贵州平易近族报 2007-03-09 10:52
  每一当想起协议起46年前在北京参加全国少量平易近族平易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受到毛主席和刘少奇主席等老一辈工人阶级革命家接见并合影留念的情景,现已年过60岁的侗族女歌师吴学桂仍心潮澎湃,难以忘怀。
  吴学桂,系贵州省黎平县永从乡三龙侗乡农平易近。1964年10月,只有18岁的吴学桂代表全般侗族地区到北京参加全国少量平易近族平易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拍成电影在全国上映。那次会演,她没有辜负侗族人平易近对她寄与的希望,她出色地将侗族平易近歌这朵深藏在大山里的平易近族艺术奇葩揭示在党和国家首长面前,揭示在全国人平易近面前。12月27日,她和全体少量平易近族演员受到毛主席、刘少奇主席等老一辈工人阶级革命家在人平易近大会堂接见并合影留念。那一天,是吴学桂终生难以磨灭的影象。
  1946年8月生人的吴学桂,是当地几十年来极具影响力的本土侗族歌师之一,和浩繁本土歌师歌手一样,是三龙这块侗族歌手辈出和侗族原生荒孕育、熏陶和成绩了她(他)们。
  三龙,是永从乡九龙村和中罗村的合称,据传,发源于平脉山的三龙溪有3条龙,故称三龙。正是这条玉带般清澈的三龙河,孕育了300多年来经久不衰的三龙侗歌。从生人于康熙年间的侗族大歌始祖吴传龙偕老一辈仍健在的吴廷慧、吴卑求、吴卑五等名声在外的歌师、歌手人材辈出,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侗族歌师、歌手整体。
  自小跟当地有“活歌本”之称的吴卑求、吴卑5、吴廷慧等三位歌师学唱侗歌,吴学桂就显露出演唱天赋。13岁时,她参加黎平县举办的平易近间音乐会演崭露头角;1961年代表黎平县参加黔东南平易近间音乐会演时更惹人瞩目;1962年参加贵州省平易近间音乐会演,使侗歌唱响省垣。
  因为吴学桂的侗族平易近歌演唱成绩和她的演唱天赋,从北京会演归来后,黔东南州歌舞团要留她当专职演员,她因留恋故土而婉言谢绝,她认为,要学唱侗歌,随便在哪儿,都比不上在三龙跟本地歌师学,本地歌师那里本来就有学不完的工具;要唱侗歌,任何地方都没有家乡的气氛浓厚,因为在家乡险些人人会唱侗歌。
  近些年,吴学桂上与吴品仙、吴美芳两位摰友,组织“三龙侗歌队”,举办业余侗歌班,造就侗歌人材。2002年,黎平县举办侗族大歌大奖赛,“三龙侗歌队”一举夺冠;2008年8月,黎平县申请报告“侗族大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时,她与“三龙侗歌队”一行10人到贵阳参加申请报告表演,再次唱响省垣;2003年10月,“三龙侗歌队”参加黔、湘、桂三省(区)16县的侗族大歌大奖赛获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