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奇 神农鼎 那里:为三峡树立的纪念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5:24:16
为三峡树立的纪念碑 http://www.ctgpc.com.cn (2003-07-13 09:01) 中国三峡总公司网站
自然风光篇
一位作家说,就美的密集度和对中国人影响的强烈度而言,三峡是独一无二的。要在中国找一个最值得一去的地方,那必然是三峡。
长江三峡以山的巍峨,水的急湍,以及舟行峡谷的跌宕奇险,很自然地引发文人内心的激荡。“人类可以理性地耕种土地,规划城池,但面对高山、大海、沙漠这些无法认识来头、无法将其撼动、无法假其操作的东西时,人类最初只能以情感对之。”三峡壮美的山川孕育、熏陶、激励着人们的情感。三峡成就了中国古代太多的诗人,中国诗歌史上最沉重、最深刻、最痛快、最雅致的诗篇似乎都写在三峡。
三峡是诗的三峡、画的长廊、美的摇篮。
然而,江河并非不变。人类撼动自然的能力今非昔比。公元2003年6月10日22时,三峡水库水位达到蓄水目标135米。随着这近70米水位的上升,长江三峡经历了由河到湖的沧桑巨变。弹指间,高峡出平湖,翻天覆地的变化静静地在这里发生,一个巨大的狭长湖泊渐渐取代了长江河道。我们如何看待变化了的三峡?
三峡水库水位上升的幅度,对于大部分在千米以上的峭壁悬崖来说,三峡原有的景观特色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蓄水后的三峡,历史人文景观绝大部分也依然屹立长江两岸,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还在向游人展示千百年遗留下来的文明古迹。而被淹没的云阳张飞庙、秭归屈原祠、瞿塘峡沿岸的摩崖石刻、古栈道、孟良梯、粉壁墙以及大宁河岸的大昌古镇等都已原物原貌迁建到距原址不远的江岸。
三峡蓄水,对水势的改变多于山势。
三峡水库蓄水135米水位,回水末端在涪陵上游,水库长达600公里,坝前水位抬升了近70米,使峡江面积大大展宽,江水流速变小,流态改善。文人骚客讴歌的天堑险绝的三峡风景似乎少了一些神韵,而对于航运,则意味着自古川江不夜航的历史从此结束。
三峡水库蓄水后,形成了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由于三峡两岸支流雍水,其幽谷深洞还将形成新的景区。据统计,水库蓄水后将形成峡谷及漂流河段37处,溶洞15个,湖泊11个,岛屿14个,这些岛湖风光将极大丰富三峡旅游的内容。
如果说″旧″三峡是一个自然风光险峻、人文历史丰富的旅游胜地,那么新三峡就是以世界第一坝为核心的极具影响力、号召力的复合产品。有专家评说,蓄水后的长江三峡仍是世界同类景观之最,加上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枢纽,无疑将使三峡在世界同类景观中更加雄伟。
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杜宪在对蓄水前后三峡风光作深入了解后感言  :三峡永远是蓄水前应该尽量看一看,蓄水后还可以看一看的地方。
三峡蓄水,改变的不仅是三峡的自然风光,也将改变着一条江的命运。
新三峡就是新财富。国家有关部门已开始联合对未来“三峡旅游经济圈”进行筹划,三峡将形成以观光旅游产品为基础,以生态与休闲度假旅游、移民文化旅游、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体验旅游、科学考察和探险旅游等生态化、个性化和专题化的多元化旅游为主体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旅游区。
也有人担忧,对旅游资源急功近利的开发,比如建设中的那些粗糙的仿古建筑,舶来的小洋楼,是否会将一条具有七千年历史积淀的深厚而迷人的长江改变成一条浅薄的、庸俗的、旅游化的长江?对于新三峡的规划,是否还应该有一个文化法规。
也许,三峡发生的江湖之变,对中国人精神领域的影响将更为深远。那些千百年来俯视滔滔长江的古老村镇,那些迎送过无数船舶和商旅的码头,那些刻在峡江两岸上记录一代又一代三峡纤夫血汗的纤痕,那些一批又一批移民永离故土家园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创伤……旧三峡留下的思念如此沉重。三峡象一个世纪大考场,它要人们回答对历史、人文、自然和现代及未来的根本态度,它要对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能力进行考验。
地理学家说,在地理环境中,不可能存在没有破坏的建设,破坏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主题。对于旧景的记忆与感怀,每个人都不可避免。有力量的人可为旧景在故地树立纪念碑。
旧三峡的许多记忆都已淹没在水位线以下,但没有人会怀疑,三峡的历史会因此抹掉。千百年来三峡船工面对艰险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的探索激情正是三峡最浪漫的乐章。三峡文化留给我们与急流险滩博斗的″闯滩″精神,将永远成为三峡文化的精髓,这也是我们要为旧三峡树立的纪念碑。
三峡是变迁的。三峡又是永恒的。          撰文/周双超
新城建设篇
镶嵌在峡江两岸的颗颗明珠
1956年,毛泽东同志畅游长江,以壮丽的诗篇,描绘了兴建三峡工程的宏伟蓝图。约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三峡工程经过10年的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建设成果。如今的三峡库区,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新城,仿佛镶嵌在峡江两岸的颗颗明珠,与高峡平湖的美景交相辉映。
三峡工程淹没涉及湖北省和重庆市共20个县(市、区),包括涪陵、万州2座城市和11座县城。其中秭归、兴山、巴东、巫山、奉节、云阳、开县、丰都等8座县城全部淹没或基本淹没,需要易地重建,其余部分淹没的城镇要就近后靠迁建。三峡库区城镇搬迁从199  3年全面展开以来,新城建设进度达到了预定目标。从三峡大坝到重庆,在长达600多公里的三峡库区,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城建设带。
“屈原故里”秭归县,老县城归州有1700多年历史,曾因长江洪水、山体滑坡和战乱,先后6次迁城。1991年,为了三峡工程建设需要,国务院批准秭归县城由归州迁至茅坪剪刀峪,与三峡水利枢纽毗邻而建。1998年9月,秭归率先在三峡库区13个搬迁县城中完成整体搬迁。
作为中国一座年轻的县城,秭归新县城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行高起点、严要求,体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其规划曾获湖北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秭归新县城不仅创造了“净、亮、绿、美”的人居环境,而且城市环境质量一直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6.8%,获得了国家建设部授予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2002年5月29日,兴山人民告别已有1013年历史的高阳镇,将县城整体迁往新县城古夫镇。兴山是汉明妃王昭君的故乡,昭君故里就在高阳镇。高阳镇建在香溪河畔的山坡上,面积只有0.98平方公里,街道狭窄,人口密集。高阳镇距新县城16公里,这16公里,兴山人走了近十年,但是如今,却从落后跨入了现代。
兴山新县城1993年10月1日奠基,1994年10月正式动工。兴山人对新县城精心规划,1.67平方公里的中心区已基本建成。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座崭新的美丽县城。
巴东素有川蜀咽喉、鄂西门户之称。1500多年以前始建的巴东县城最初是在大江对岸,后来称作“旧县坪”。千百年来,小城随着时代的沉浮而兴衰。有一条被人叫做“扁担街”的独街,还有十多条被称为“天梯伸”的小巷,从江畔一直攀沿到高高的金字山上,这些小巷又延伸出许多小小巷,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密密麻麻的木板房,夹杂着新建的高楼,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巴东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1997年的夏天,人们开始向老县城告别。巴东人曾经先是准备将县城建在离老县城最近的黄土坡,可是不久就出现了滑坡体,于是又进一步西移到大坪、白土坡、营沱,但随后又发现了同样的问题,只好再一次经过长委勘测队勘测,最后移到了西壤坡。这里离老县城已有十多里之遥,这一步步西移的历程艰难而又曲折。
经过几年的建设,这座新县城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十多座彩虹般飞架的桥梁勾连起从黄土坡到西壤坡的十里长街,数不清的车辆来往穿梭,宽阔的马路两旁高楼林立,广播、通信、医院、文化娱乐场? ?一应俱全。
渝东门户巫山是个旅游名城,闻名遐迩的4A级景区小三峡就深藏其间。巫山是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因三峡蓄水而进行的一系列建设给巫山带来了巨大变化。一座依山而建的美丽巫山新城已展现在世人面前,与旧城相比街宽了,灯亮了,布局更合理了,移民们的住房面积已大大增加,达到了人均35平方米。
三峡蓄水给巫山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蓄水将给巫山增加静态有效水面2.5万亩,形成规模巨大的内陆湖;由于水位抬升,湿度增加,“巫山云雨”将更增魅力。未来巫山旅游将形成以峡谷奇观为主体、三峡文化为内涵、湖光山色为基调、生态旅游为发展方向的发展格局。
建在长江巫峡口的重庆巫山长江大桥今年年底将建成,届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将极大地改善巫山的交通状况,巫山人也将结束汽车轮渡过江的历史。
奉节在地质学上称“巴东破碎带”,地质极不稳定,历史上多次发生崩山滑坡。奉节新县城三易其址,最后移到旧城西侧,被分成8块。奉节县城新址方案却在后靠还是上移――莲花池片区和朱衣口前片区之间举棋不定,历经13年,1996年年底才最终敲定,成为三峡库区最后一座选定新址的县城。
奉节新县城选址最终只能劣中选优,将城市中心定为坡度25度至30度占47.4%的三马山一带。然而施工现场那种“后来居上”的建设场面和罕见的速度却使人叹为观止。奉节新城尽管拍板最晚,且城址山体破碎,但仅半年时间就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云阳的老县城夹在长江与五峰山之间一个狭长地带。《云阳县志》记载,公元568年就开始在这里设县,距今已有1400多年。旧云阳的格局基本上就是平行于长江的一条老街、一条新街,交叉着一些纵向的小巷,只有1平方公里左右。
新的云阳县城在老城的上游30公里处。走在新县城的大街上,两边尽是造型别致的崭新建筑。街上见不到任何管线,车流如鲫,街上的噪音监视装置不断地变换着数字。单位之间,都被一丛丛绿树分隔,没有围墙。云阳人称他们的县城为生态移民新城,新城排水系统实现了雨污分流,设置了现代化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新城绿地面积占45%,城市中的中心绿地、广场、公园就有5个,正在修建的两江广场有6万平方米。
云阳的新城当初规划时,规划者很有眼光地利用了移民迁建这个难得的机遇,将3个淹没镇组合搬迁成1个,形成了如今5.37平方公里的移民新城,是旧城的5倍。按规划全部实施完毕后,云阳的新城将达到15平方公里,包括行政、商业、文化、工业等8个小区。
从重庆市顺水而下,丰都县是长江流经的第一个库区移民县。迁建后的新城镇隔江遥望旧城废墟,对比十分鲜明。从名山城顶放眼望去,长江南岸,栋栋新楼排列井然,沿坡而建的中心大道宽阔整洁,街心绿地生机盎然。丰都县新城镇的建设非常注重总体规划和环保,商业广场、公园、体育中心等公共设施都同步建好,移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众水会涪万。地处三峡腹心的万州是库区最大的移民城市,三峡工程为它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万州区从原来的4平方公里面积、10万人口增长至接近40平方公里,总人口逾50万,城市形成了“一江两岸三大片七组团”的新格局。到2020年,万州主城将达到10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百万大关,成为西部地区除省会以外的最大城市。         撰文/黄华
文物保护篇
留住哺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
长江三峡独特的峡谷地貌和地理环境,造就了当地居民特有的人文风貌和历史过程。从数万年前开始,三峡就是人类的一个重要活动区,孕育了一些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族群。他们历经了岁月沧桑,朝代更迭,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峡的那一头是江汉平原,这一头是成都平原,三峡就担着两个平原文化的沟通要道。三峡文明的内涵是极其深厚和丰富的。距今六七千年的大溪文化遗址,峡江沿线比比皆是,向东影响到江汉平原的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并成为楚文化的先声;楚文化又通过三峡西进,影响巴蜀文化,三峡成为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通道。如果没有这个通道,中华民族文化史就是残缺的。有诗人说,百里三峡是一根哺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
那么三峡蓄水后会涉及到哪些文物古迹呢?
国务院三峡建委会审批的保护项目有1087个(重庆库区752,湖北库区335),其中地下发掘项目723个(重庆段506,湖北段217),地面文物保护项目364个(重庆246,湖北118)。
涉及135米淹没线下的文物保护项目共有680项,其中地下文物发掘项目468个;地面文物保护项目212个。
截至2003年4月20日, 468项地下文物田野考古发掘工作已完成。212项地面文物中,77项搬迁保护项目已完成落架拆除,其中12项已完成复建,135项留取资料和原地保护项目已完成相应的保护任务。135米水位淹没涉及的680项文物项目,均按《验收工作大纲》要求基本完成了任务,满足三峡二期工程蓄水要求,终验合格。
从三峡库区已发掘的文物看,上迄数万年前的旧? ?魇贝?,下至明清时期的古遗址和古墓葬,越来越多的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三峡地区是华夏文明的一个摇篮和重要通道。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对三峡文物的价值进行了认真分析。他认为,三峡文物具有十大价值:
(1)6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古生物化石地点是解决我国旧石器文化南北分界的重要地区。
(2)80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解决长江流域江汉平原至三峡以西至四川盆地的东西两大文化系统分界线的关键地区。
(3)100多处古代巴人的遗址和墓地是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主要地段。
(4)数十处可说明楚、秦文化进入三峡地区历史过程的遗址和墓地。
(5)470余处汉至六朝的遗址和墓地是说明中原文化和当地巴文化如何逐渐融合的重要地段。
(6)6处古代枯水题刻和数十处宋代以来洪水题刻组成的举世罕见的古代石刻水文记录长廊,其中的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7)两处东汉石阙和数十处唐以后的摩崖造像、碑碣、摩崖诗文题刻,有些是著称于世的珍贵艺术品,有些可说明当地的重要历史情况。
(8)结合三峡自然风光特点的近300处明清建筑物,包括庙祠、民居、桥梁等,是自然风貌和传统文化的荟萃点。
(9)古代的栈道、纤道等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航运遗迹。
(10)大量土家族等民族民俗文物,是四千年来巴文化等遗痕延续至今的活化石。
为了妥善保护好三峡水库淹没线以下的三峡文物,从1997年开始,国家正式启动三峡库区文物抢救保护工作。六年来,全国20多个省市70多个单位的文物专家和科研人员,10多所高校师生投入到三峡文物保护工作中,三峡库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考古现场。国家为抢救三峡文物投入了空前的人力和物力。考古工作者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三峡库区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探地雷达等,无需大面积开挖土地,就能找准遗址方位;为保护已有1200多年历史,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古水位站的白鹤梁石刻,专家们采用“无压容器”的概念,构思兴建世界一流的水下古水文博物馆的方案。为给出土文物“安家”,可保存30万件文物,投资达5亿元的中国三峡博物馆在重庆兴建。
白鹤梁水文题刻是二期水位涉及的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原地保护项目,专家提出的“无压容器”水下原址保护方案已在实施,目前有关方面已完成了题刻表面加固及梁体加固保护工程,并完成了前期准备的工程施工。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异建筑”之一的忠县石宝寨已列入三期移民阶段任务,将建防护  墙就地保护。目前已开展了测绘、地质勘察工作,基础工程计划年内开工。
云阳张飞庙是搬迁最远的保护项目,从云阳长江南岸飞凤山的北麓搬迁至离原址30公里处的云阳新县城长江对岸。目前已完成搬迁,正在加紧实施古建筑群的复建工程和环境工程。
有近千年历史的瞿塘峡壁摩崖石刻已切割搬迁至合适的地点。
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摇篮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国家和文物工作者都尽力了。曾经见证过长江大河文明的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仍然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撰文/周双超
生态环保篇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水产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效益。其中防洪是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也是其最大的生态与环境效益。三峡水库具有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通过水库调蓄,配合堤防,加上分蓄洪工程和其它非工程措施,可使长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在遭遇特大洪水时,可避免荆江两岸堤防溃决、大量人员死亡或流离失所的毁灭性灾害;对长江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巨大清洁的能源
三峡工程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三峡水电站每年可提供846.8亿千瓦时的电力,相当于15座装机120万千瓦的火电站和3座年产1500万吨的大型煤矿,相当于每年少燃烧原煤4000?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硫120?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物37万吨以及大量飘尘、废热水和废碴。三峡水电站不仅能大大缓解华东、华中和重庆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而且避免了修建火电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对陆生植物的妥善保
三峡库区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在珍稀植物中,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称》的47种,属一类保护的4种,二类保护的21种,其中只有一种既为濒危植物,又是库区特有植物,即属于国家二类保护植物的荷叶铁线蕨。除此以外还有疏花水柏枝、川明参两种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对于珍稀植物,有关部门已选择适合的区域和一定的面积分别建立特定的植物保护点,保护点内禁止采挖和其他耕作活动,采用有性、无性以及人工栽培等办法扩大种源数量。对上述3种珍稀植物,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已在湖北秭归县四溪珍稀植物繁育基地成功繁殖和栽培。
对库区野生动物的保护
三峡库区野生动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26种,其中一级保护动? 铮粗郑?鹚亢铩⒈?⒃票?⒒?匣????级保护动物22种,还没有发现仅分布于三峡库区的种类,水库形成对这些种群影响不大。
长江流域有9种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水生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白  豚、中华鲟、长江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江豚、胭脂鱼、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松江鲈鱼。其中白  豚和江豚为哺乳动物,其余均为鱼类。
对于三峡库区陆生动物,国家采取坚决措施保护现有植被,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以保护和扩大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实行强制禁猎。建立自然保护区,结合地形、地貌、植被、水源条件和食物链开避人工放养区,使珍贵动物得到较快繁殖。
对于长江中的珍稀水生动物,特别是中华鲟,葛洲坝工程截流后阻断了回游的条件,为救护中华鲟专门成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采用人工方法培育鱼苗,每年向长江投放大量幼鲟,已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繁育技术。1982年10月,在葛洲坝坝下已采到中华鲟鱼卵孵化出的鱼苗,证实中华鲟已开始适应坝下产卵和繁育的环境。
对于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  豚、江豚、白鲟、长江鲟、胭脂鱼等珍贵水生动物,国家已分别建立了多处自然保护区,专门规划设计了各种珍稀鱼类人工繁殖放流站,以人工繁育放流方式来扩大种群。
总之,国家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生物的多样性,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物种资源保护措施。规划建设了3个自然保护区,3个珍稀植物保护点,4个珍稀水生动物保护区,1个珍稀水生动物半自然保护区和3个珍稀水生动物人工繁殖放流站。
下决心冶理水库污染
水库蓄水后,由于流速减缓,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水质污染问题十分重视。除颁布法规严禁向江水中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之外,在蓄水前组织了大规模的库区清理、消毒。国家还专门拨付专款,规划建设废危处置场4座、垃圾处理场20座、污水处理场28座。库区2003年应建成的2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已有20座已经在2003年6月前建成,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9万吨/日;有6座将在年底建成,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9万吨/日;重庆市主城区的2座污水处理厂将在2004年建成。应建成的20座城镇垃圾处理厂,有18座在2003年6月建成并投入运营,其余两座也将在年内建成。三峡水库水质有望在近几年内得到明显的改善。这是为长江两岸人民和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                                 撰文/史振寰
灾害治理篇
地质运动鬼斧神工般地在川  东鄂西造就了雄奇险峻的三峡风光,同时也孕育着严重的地质灾害。从湖北巴东至重庆奉节,地质构造极为复杂,被地质学家称为“巴东破碎带”。三峡库区自古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崩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量大面广。目前已查明在三峡库区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2490处。库区5300多公里库岸线中,可能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库岸总长440多公里,需实施工程防护的库岸139公里。此外,移民新城镇迁建及公路等专业设施复建过程中,高切坡和基础超深问题较为突出。初步统计共有高切坡1428处,部分高切坡稳定性较差,需要实施工程治理。
严重的地质灾害威胁着库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1982年以来,库区两岸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近百处,规模较大的有数十处。1982年7月17日云阳县城东鸡扒子大滑坡,面积达0.77平方公里,1500万方土石坠入长江,1700间房屋毁于一旦;1985年6月12日秭归县新滩大滑坡,新滩这个千年古镇顷刻滑入长江,激起江中巨浪达39米,上下游各110公里江段的96条船被倾覆,至今令人心有余悸。三峡水库蓄水成库后,水面的波动在30?40米之间,会对一些坡体原有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率有可能会增加。这些坡体如未在蓄水前得到防治,将来治理的难度和投入的费用将更大。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问题极为重视。
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暴雨、洪水频繁,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为此,根据国务院的要求,由国土资源部牵头,湖北省、重庆市、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水利部、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和移民局组成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到2003年6月,两年内安排40亿元资金用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同时决定组织编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规划的范围是三峡水库坝前175米蓄水影响区和库区内的移民安置区。规划的对象是规划范围内的滑坡、崩塌、塌岸、高切坡和深基础。规划的类别按防治方法分为: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监测预警和不需防治4类。规划时间为10年,即2001年至2009年6月,并结合水库蓄水进程,确定了防治工作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包括5项主要内容,一是崩滑地质灾害防治和塌岸防护调查评价规划。2003年以前重点完成崩滑体调查评价484处,库岸调查184公里,高切坡调查1428处。二是崩滑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年6月135米蓄水前完成规划近期工程治理和搬迁避让的崩滑体429处。三是塌? 兜刂试趾Ψ阑す婊??003年6月以前完成防护塌岸79公里。四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规划。在三峡工程大坝135米水位蓄水影响范围内,增加崩滑体监测预警152处。五是高边坡防护和深基础处理规划。防治重点是移民迁建城镇和重要交通等复建设施所形成的高边坡和深基础。其中高切坡防护1428处,深基础防护处理以奉节、巫山、巴东等新城区为主。
为了确保三峡库区135米水位按期蓄水,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按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倒计时的计划执行。
2001年8月,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负责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联络沟通。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作为领导小组和国土资源部在湖北宜昌的派驻机构,具体负责三峡库区重庆、湖北两省(市)实施地质灾害治理的指导、检查、监督和协调等工作。
2001年9月6日,湖北省成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随后,省国土资源厅对巴东、秭归、兴山、宜昌等地的地质灾害及库岸崩滑体进行了全面调查,出台了《三峡库区湖北段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规划》。
重庆市政府于2001年12月29日宣布,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全面启动。该市提出,142处崩滑体、55处(47公里)防护库岸及高边坡项目,在2002年3月底前完成地质勘查、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并分期分批完成市级审批和转报工作,4月底前完成初步设计并分期分批报批,5月底前全部完成审批任务;2002年12月31日前,完成绝大部分项目施工;2003年5月30日前,完成全部项目的防治工程施工任务。
至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分别在绵延600公里的沿江两岸陆续展开。
蓄水期逼着工程管理部门和广大建设者与时间“赛跑”。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一场“只许赢、不许败,只能提前、不能拖后”的地质灾害治理“遭遇战”,在湖北、重庆库区10多个县打响。135米蓄水线以下的近200处滑坡、80余处塌岸以及巴东、巫山、奉节三座县城的高边坡等地质问题进行防治处理。位于鄂渝交界的巴东县,因为地质问题县城搬迁几移其址。据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工程技术部张德全介绍,巴东进入国家投资治理的项目有15个,不仅涉及到县城,还涉及到江北的官渡口镇等地。目前,所有135米水位以下的治理工程全部峻工并开始发挥功能。乘船行驶在巴东县江面,长达几公里的黄土坡人造库岸格外引人注目。
巫山县城新址位于大巴山弧形构造、川东隆褶带及川鄂湘黔隆褶带三大构? 旖岷喜浚?刂是榭鍪?指丛印T谡饫锝ǚ棵慷奥シ康牡鼗?都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平均每根桩基达到17.45米,最深处为41.9米。而地基每超深一米就要多投入183.3元。巫山县仅治理高边坡和处理房屋地基就多耗资3亿元,使每栋楼房质量验收合格率达到了100%,创造了滑坡体上的奇迹。
防治三峡地质灾害除必要的工程措施以外,还要根据灾害的危险性、防治难易程度及危害对象的可迁移程度,分别采取搬迁避让和监测预警方式。目前已有232处可能发生灾害的地段采取搬迁方式避免灾害,还有151处则处于严密的监测预警体系之中。密如蛛网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库区全面启动。“群测群防”是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奉节县21个滑坡治理项目,时刻处在两家专业监测单位的监控之下,建立了覆盖老县城至新县城20公里范围的监测网。万州区仅去年就购买100多万元的监测设备,包括GPS卫星定位测量系统、钢筋预应力传感器等。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巫山、奉节等县,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已进入国土资源部的卫星监测网。           撰文/黄华
企业迁建篇
三峡工程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难点在移民,关键在移民。国家改变了过去水库移民中一次性补偿的惯例,在三峡库区推行开发性移民方针。这一方针从我国实际出发,吸取了国内外赔偿性、补偿性水库移民的历史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开发性移民,是指统筹使用移民补偿资金和其他发展经济的投入,依靠科学技术合理开发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变生活救济为扶持生产,逐步增强移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使移民的生活水平达到或超过原有生活水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性移民方针的实质在于,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移民搬迁与发展的关系,搬迁项目的移民补偿资金通过计划下达并包干使用,搬迁条件的改善和库区经济的发展通过市场吸引各方投资(包括对口支援的各种投入),从而不仅妥善安置好移民,而且为库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推动和促进移民搬迁安置,逐步使移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企业搬迁方面,对污染严重、产品无市场和资不抵债的淹没企业将不再搬迁,坚决实行破产和关闭。库区1599户淹没企业中,1013户将陆续破产关闭。
135米水位淹没涉及工矿企业820家,到2002年底,820家企业已经全部完成搬迁和结构调整。其中,破产、关闭494家,一次性货币补偿销号20家,通过技改、联合、兼并等途径实施迁建306家。目前,135米水位线下12区县和中央直属的工矿企业已经全部拆迁,生产设施、设备均已完建和安  装,绝大多数恢复了生产经营。关闭企业依法完成了破产关闭程序,职工一次性安置费全部兑现,职工住房已完建并已入住,居住条件显著改善。
库区工矿企业迁建与结构调整相结合,对效益差、污染环境、技术落后的企业实行关闭和破产;对基础较好的企业,通过对口支援,引进具有名优产品的企业进行合作、重组,实现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达到优化组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百多户移民搬迁企业利用搬迁的机遇,进行技术改造、转产或与其他企业“联姻”,搬出了一批效益佳、潜力大的企业。
十几年前的涪陵中药厂陈旧的厂房里,全部家当只有3间土烘房,7口糖衣锅和2台破旧的粉碎机。而今,涪陵中药厂已成为中国中药制药企业排名第一的太极集团,2002年工业销售总额突破55亿元。
中国最大的苎麻纺织集团――金帝工业集团原是长江边上一个亏损多年的小纺织厂,属三峡工程淹没迁建企业,三峡移民企业的搬迁使这个小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实现销售收入16741万元,创汇650万元,实现利税1815万元。
成立于1994年的娃哈哈涪陵公司是娃哈哈集团公司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的成果,由三家属三峡工程淹没迁建特困企业组成的娃哈哈涪陵公司,已经成长为一个年产值6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大型食品企业。
奇迹般的发展源于三峡移民企业迁建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三峡移民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各地纷纷出钱出力帮助移民搬迁,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除妥善安置三峡外迁移民外,目前各省市和国家部委已为三峡库区引入资金80多亿元,实施经济合作项目近1700百个。北京汇源果汁、云南红塔、广东万家乐等全国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三峡库区,有力地带动了库区经济发展,并直接安置了大量三峡移民。
实践证明,开发性移民方针符合三峡库区实际和库区人民的长远利益,是使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正确方针,它不仅使库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而且为移民发展生产、逐步致富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库区经济的迅速发展。2002年,三峡库区21个区、县国内生产总值达786.8亿元,是1993年的3.85倍。三峡工程建设的十年堪称是库区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     撰文/黄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