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基本额定寿命:哈尔滨民国建筑亟待保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5:32:18

 

 

    这座建筑坐落在文庙南侧的后慈兴胡同,五开间的青砖瓦房,东侧戗檐尚有一块保存完好的砖雕,上刻有鱼戏莲花的图案。东侧门旁有一个精致的小佛龛。然而,窗套的风格显然受欧式建筑影响。西侧的一位居民刘先生已经买下这一侧房产,他告诉记者,这座老房子原来都是一家姓樊的,他将房主电话告诉记者,于是,90岁的房主樊继光和他的妻子特地回到老宅给记者讲述历史。

    原来,这处房产是樊继光的父亲樊万春大约在1928或1929年从阿城幺统领的三儿子手中购置的。当时,樊万春在阿城经营出售布匹等日用品的世兴号货店。这座院落原有一个木质门楼,房前还有砖砌的台阶,门前的街道原来也都是院落的一部分。室内格局也是中西合璧,一进门可看见中式建筑的梁架,东屋有一个隔扇,但是门和窗包括窗台、拉手却都是欧式的,并且铺有地板。室外房檐下还有四块分别刻有“平安是福”四个篆字的木板。他说,这都是原来的,只是“福”因后来损坏更换了。

    记者询问樊继光本人的历史,他说他在16岁时是傅天飞介绍参加地下工作的,现在早已离休,享受老红军待遇。记者忙问:“是那个抗日烈士傅天飞吗?”老人点头称是,并说傅天飞跟他的二哥樊继才都是东北商船学校的同学,他二哥也是傅天飞介绍参加地下工作的。东北商船学校?记者急忙再问:“您知道冯仲云吗?”他说:“当然知道,冯仲云是商船校的老师,教过我二哥。”

    真是太巧了。作为共青团满洲省委委员的傅天飞曾在1933年将磐石抗日游击队的战斗记录讲述给萧军,是萧军创作《八月的乡村》的素材。他在1938年壮烈牺牲时为抗联第一军一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冯仲云抗日时曾任中共满洲省委秘书长,光复后曾任松江省政府主席。

    老人接着叙述,1934年,他曾被派到苏联,1935年回国在哈尔滨继续从事抗日地下活动。1936年,他和二哥相继被捕,被关押在道外监狱,后来又转到香坊监狱。光复以后,他曾与出狱的同志们一起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所在地东光寮工作。这些与哈尔滨的历史紧密相连的人和革命旧址的名字,竟在这里会聚了。

    记者回到家中翻阅张福山、周淑珍所著《哈尔滨革命旧址史话》,在《东光寮与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一文中果然提到这段史实,“樊继光”的名字就在那些革命志士之中。看来房主的历史也有待挖掘整理。而这座曾居住过清代统领后人、民国年间老字号商人、抗战时期革命志士的建筑更显其珍贵价值。

    哈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邢晓莹介绍,这座建筑是在阿城文庙原有用地范围内的,从建筑的形制来看估计是民国年间的建筑。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很独特,现状较完好,已决定将其列入第三次文物普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