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龙和霸王龙谁厉害:中德媒体高管激辩互联网自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9:17:44

 

  • http://www.huanqiu.com
  • 2011-05-20 08:50
  • 环球时报
  • 我要评论
字号:T|T

    图为论坛现场(刘远达摄)

      本报赴德国特派记者 段聪聪报道 第二届中德媒体论坛5月18日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20位中德主流媒体负责人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中欧关系的未来”坦诚交流。双方的讨论展开面很大,反复触及政治体制、言论自由等中德媒体人都十分关注的话题。双方畅所欲言,激荡脑力,认真倾听对方意见,增进了彼此之间的理解。全体参与者都对论坛的成果感到满意。


      人民日报社长张研农等10位中国媒体人参加了此次论坛。德方与会者包括德新社总编辑沃尔夫冈.布什纳、 第21频道总监、制片人、主持人萨彼娜.克里森等10人。中德媒体人用一整天的时间,就 “数字化中国与世界”;“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中东动荡与世界能源安全”和“2020年的中国与欧洲”4个话题进行热烈讨论。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出席了论坛。他赞赏中德媒体论坛有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他说,“论坛应定期举行,至少一年一次”。


      中德媒体论坛由环球时报社和德国博世基金会联合主办。第一届中德媒体论坛于去年5月在上海举行。


      互联网与言论自由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影响。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网民已经近5亿,中国成为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口最多的国家。互联网给了每一个网民话语权,如何负责任地用好这份话语权,每个人都需要学习。他认为,互联网为民众提供了新的发声平台,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课题。中国政府对互联网这个新平台持开放的态度。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信息自由流动和意见充分表达。互联网对经济发展、政治生态、社会生活的渗透与影响前所未有。对它的适应、理解与研究,是所有媒体人都回避不了的时代课题。


      张研农社长认为,公信力是世界所有媒体的共同价值观。媒体要履行在这个国家和这个时代进步中所承担的责任。媒体和广大人民,不应成为撕裂社会增加仇恨,制造不同群体之间纷争。中国媒体的工作是要在中国的现实中找到社会对一个问题的最大公约数,促进社会团结和和谐。


      德国媒体人对中国互联网的开放性提出质疑,并对中国互联网的监管表示不满。《南德意志报》副总编沃尔夫冈.克拉赫说,中国有一批“五毛党”,他们得到微薄的收入,帮助政府在互联网上发帖,引导舆论。新浪网总编辑陈彤回应说,“五毛党”是网民们互骂的一个绰号,中国网上还有一个相反的绰号,叫“五美分党”,指的是那些支持西方特别是美国价值观的网民。但他从没有实际碰到过一个“挣五毛钱”或者“五美分钱”的网民。


      与会德国媒体人非常关注“艾未未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认为,“艾未未案”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他是个出名的艺术家,就在法律上享有豁免权。中国媒体人还指出,西方媒体不应把这个法律问题政治化。


      德方媒体人对中国媒体“不报道”中东、北非的“革命”表示不满。中方参会者澄清说,中国媒体经常在头版报道中东、北非的动荡,很多媒体都不回避“革命”这个词。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指出,这些年来,不仅中国社会在变化,中国媒体也在变化。中国媒体正在不断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它们是参与者,也承担着道义上的责任。而欧美媒体缺乏对当今社会和世界变化趋势的反思和思考,一味固守西方的既得利益,无法客观地看待中国媒体,拒绝变化。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柏林的特殊历史告诉人们两点:一是宽容和包容造就了这座城市的今天;二是柏林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远不是完美的,但它一直在进步的路上走。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说,在中国发表不同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而德方对中国的报道并非都符合新闻的专业标准。中德媒体人应该用新闻专业主义的尺子来衡量彼此的报道,看做得是否专业。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认为,双方应该学会相互尊重,不应该用既有的思维定势看待对方。这个原则适用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上海文广传媒集团总裁黎瑞指出,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驱使在西方媒体把中国变成刻板的模式化、定型的形象,而这种形象往往是不太健康的。


      双方对媒体责任进行了探讨,都认为自己的工作存在不足。德新社总编辑沃尔夫冈.布什纳表示,听了中国媒体人的介绍后,了解到中国媒体也有富有批评精神。一些德国媒体人表示,在德国曾经因为资金等一些原因发生新闻自由受到限制的现象。


      中国发展惠及欧洲


      双方还探讨了经济问题。北德广播电视台总编辑安德雷亚斯.奇可维兹认为,中国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成功的国家,中德两国有很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新华社欧洲总分社社长刘江认为,中德政治关系近几年起伏动荡,而经济关系就像是两国关系中的锚,有了它这艘船不会翻。中德双方应联合起来共同争取国际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可以在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德国《日报》总编辑因内斯.普尔说,中国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欧洲的衰落,中国的发展会给欧洲带来新的机遇。北京日报社社长梅宁华认为,中国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惠及全世界。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个像中国如此规模的国家以这样快的速度发展。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以很快的速度实现了现代化,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必然惠及全球,特别是欧洲。中国与德国的双赢就是在利益上找到共同点。中德经济互补性最强,发展最好的两大经济体。希望这种势头能够保持下去。


      德国《世界报》出版人托马斯.史密德指出,与中国相比,德国的决策过程慢,经常出现议而不决的现象,斯图加特火车站改建工程已经讨论了15年。如果是在上海,估计20个月就可以完成了。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说,决策迅速是中国的优势,但中国也应该向德国学习决策的谨慎性和科学性。他说:“中国有5千年历史,但50年以上的建筑不多。”


      论坛德方代表对中国和印度两种体制进行了探讨。德国ProSieben Sat.1电视公司信息总监彼得.林伯格认为,在理论上,印度的体制与西方比较接近。看实际生活,印度贫穷人口众多,阶层隔阂很大,社会急剧分化。而中国给我们的感觉是整个社会带动所有人一起往前走,符合和谐的理念。德国中部电视台总编辑沃尔夫冈.肯特密什教授认为,印度和中国不能简单直接比较。他们的历史不一样。印度有贫民窟,但是也有发展很好,很有活力的地方。


      中方代表提出,对于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民富国强”的具体梦想支撑着他们向前走,而德国已经完成现代化,并实现统一,现在的德国是被怎样的梦想推着向前走的?德国电视二台总编辑彼得.弗雷认为,德国新一代的年轻人已经进入“后物质时代”,物质的需求相对在减弱。同时婚姻家庭观念在逐渐回归。德国年轻人更加国际化。人们希望从竞争的复杂关系摆脱出来,回归田园生活。


      博世基金会管理董事会成员汉姆女士在论坛结束后表示,对于中德关系来说,没有比相互间平等、坦诚和持续对话更为重要的了,中德两国媒体高层的定期对话在其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她说,“我坚信,中德媒体论坛是避免和消除误会的良好途径。”


      白岩松参加了两届中德媒体论坛,他在会后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过程,其中媒体扮演者塑造彼此形象的重要职责。在中德媒体对话中,中国与世界的对话变得很具体。它不仅仅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彼此的现在,也让我们面向未来。距离感和先入为主的判断让双方,特别是德方对中方的想法会有偏见。作为德国媒体的高层人士他们不一定会改变想法,但是这样的讨论可以引起他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