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犬黄狐阅读题目:《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一天课程:辨声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6:03:10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一天课程:辨声律 转载自 冷月所闲愁最终编辑 junjun小屋





《七天学会格律诗词》之第一天课程:辨声律


      格律诗词:满足平仄(声律)、对仗押韵(韵律)、定句定言节奏章法七大要素的诗词,称为格律诗词。
  其中,定句、定言、节奏相当简单,100字就能说清楚,而平仄(声律)、对仗、押韵与章法是格律诗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又以平仄(声律)为入门的拦路虎,只要攻克平仄(声律)关,其余问题,基本迎刃而解。
  声律其实是学习格律诗词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功夫,因为在所有的古典诗词中,除了格律诗词、曲之外,基本上对声律是不甚要求的,因此,声律就成了格律诗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声律的核心就是“讲究平仄”,因此,我们通常用平仄来替代了声律的称呼。
  讲究平仄。这是初学者最头疼的坎,但是头疼的并非是水平问题所限制,而是自己的地方语言发音的惯势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以及古今的发音的区别。只要初学者上过小学一年级,应该都能过得了这道坎:
  1.发音的问题是由南北区域差别和方言的制约导致的,南方人发音多不准,北方人多变调,都有自己的死穴。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一本新华字典就可以解决所有的疑难。  

       2.古今发音的区别,对学写诗没有影响,要到开始欣赏古人的作品时才用上。

     第一个要掌握的内容:何谓平仄?

  小学里面都学过拼音,拼音念下来都有四声。 

       譬如aoe中a的四声读法:
     ā    á    ǎ     à 
俗称: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书称: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去 声
     └─┬─┘     └─┬─┘
诗称:   平声        仄声

简单地理解,念第一声(又称为阴平)和第二声(又称为阳平)的汉字,统称为声字;
      念第三声(又称为上声)和第四声(又称为去声)的汉字,统称为声字。
      至于仄声字里面还有一类称之为声字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欣赏古诗和写古诗时虽然要用到,但我们现在是入门,没必要掌握那么多。
  因此,熟悉平仄,其实就是发音的四声归纳,小学老师会用“妈,麻,马,骂”这四个字来进行区分。 

    学习平仄的主要障碍就是:一、汉语拼音不过关;二、南北区域差别和方言的制约;三、记忆力不好。克服这个障碍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查字典!&O1514;。

      总 结:鉴于很多学员缺乏归纳和仔细阅读的耐心,编了些打油诗在后面,作为总结,如果看了上面的还不是很了解的话,就仔细朗诵以下打油诗,相信会有帮助的:

学诗词,很简单,
想入门,找网络。
进学堂,跨门槛,
初学者,用七天。

诗词格律有七点
平仄占半边。
平仄小学已普及,
不懂就要再复习。

妈麻马骂四声调,
反复朗诵别着急。
妈是一声麻二声,
马是三声骂四声。
四声还有书面名,
仔细辨别要分清。
一声也可叫阴平,
二声自然叫阳平。
三声还可叫上声,
四声也可叫去声。
第一二声称平声
第三四声称仄声
平仄一点不深奥,
翻翻字典就学成。

一、熟悉平仄的发音,请大声朗诵。所有字的排列都是按照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组合规律来安排的:
八拔把罢  搭达打大  家夹假嫁  妈麻马骂  聋龙拢弄  
劈皮匹屁  汤唐趟烫  烟研演雁  香详想像  汪王往忘  

二、写下你的网名,把平仄列在下面,看是否连你的名字也分不清平仄呢?
[例]:潜川  平平——北方人的发音就容易犯音调不准的毛病,潜字,发音为平(qián),但很多人容易发成仄(qiǎn)。所以不明白错的时候,还是要翻字典。

找出符合下列平仄的成语或四言来:
[例]:
仄仄平平  仄仄仄仄
万水千山  奥运火炬
(成语)  (四言)


关于音节和粘对

 

 第二个要掌握的内容:何谓音节?

  1.音节即是格律诗的最小单位,通常表现为1个字、2个字和3个字,而以两个字(我们通常把这两个字当成一个词来看待)出现比较多,至于词里面的音节变化就很多,但格律诗里面的音节就很单纯。
  譬如:红军不怕远征难
  拆开来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 3个音节                                          1+ 1+  1 = 3个音节
  或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  4个音节
               1+ 1+ 1+1 =4个音节。(这种分法也没错,但不常用,而且对理解平仄没有帮助,所以我们后面都用上面第一种分法)


  2、两个字的音节往往是两个平声字或两个仄声字组成,朗诵的时候着重点基本上是落在第二个汉字上,因此对于音节的第二个汉字也就很注重,要求比较严,对于第一个字呢有时候就马马虎虎了。有关平仄的一句重要的入门口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就由此而来的,但要准确地理解这句口诀,还得要看后面的课程,因为这句口诀的运用是有局限性的,在这里,仅仅只为入门者好记而用。
  [强调]看一个双音节,重点看第二个字,是仄,整个音节就是仄音节,是平,整个音节就是平音节。

    第三个要掌握的概念:何谓粘对?

3.然后我们来掌握三个小小的概念:同句;对句;邻句
同句——同一个句子里,也称之为本句。
对句——格律诗往往以两句为一个单位成为一组(在律诗中专门称为一联)的,那么这一联里面的第一句,称之为上句,第二句称之为下句,而任何一句都叫做对方的对句。也就是说,上句就是下句的对句;下句就是上句的对句。
邻句——继续根据对句的理论顺推,那么在一联与一联挨着的两个句子(也就是上一联的下句和下一联的上句),它们是相邻的,那么它们互相称之为邻句。
  当然,这样说,估计有人还是不明白的,举例如下:

关于同句的例子

七绝&S226;为女民兵题照1961.02
                               作者 毛泽东


①飒爽英姿五尺枪,——①为同句。
②曙光初照演兵场。——②为同句。
③中华儿女多奇志,——③为同句。
④不爱红装爱武装。——④为同句。

关于对句和邻句的例子:
七绝&S226;为女民兵题照1961.02
                               作者 毛泽东


①飒爽英姿五尺枪
 仄仄平平仄仄平 ━━┓
 1234567   ┣━注意,①②互为对句
②曙光初照演兵场 ━━┛     ━━┓
 仄平平仄仄平平           ┃
 1234567      ┣━注意,②③互为邻句
③中华儿女多奇志           ┃
 平平平仄平平仄 ━━┓      ━┛
 1234567   ┣━注意,③④互为对句
④不爱红装爱武装 ━━┛
 仄仄平平仄仄平
 1234567

4.格律诗词中,音节出现的规律是:
同句平仄相间:几乎每句格律诗的单句中,仄音节和平音节都是相间的,即第一个音节是平音节的话,第二个音节就是仄音节,这个规律称之为“平仄相间”。
[旁白]——当然,一般从开头第一个字到最末三字之间,都是平仄相间的规律。至于到了末三字,虽然也满足这样的规律,由于末三字的最后一字要考虑押韵的问题,所以会有小小的调整,这个以后会讲到,所以别太较真。

对句平仄相反:对句上下相对应的音节,平仄是相反的。术语称之谓“对”,如果你没做到,就算犯错误了,称之为“失对”。
[旁白]——同理类推,最末三字也不要管它,只看前面四个字(这是指七言律诗、绝句或排律)或两个字(这是指五言律诗、绝句或排律)

邻句平仄相同:第一组的第二句和第二组的第一句,称之为邻句。邻居上下相对应的音节,平仄是相同的。如果你没做到,就算犯错误了,称之为“失粘”。
[旁白]——同理类推。同上。

再来看上面的例子:

[例]同句平仄相间: 

七绝&S226;为女民兵题照1961.02
                                     作者 毛泽东

①飒爽英姿五尺枪,——①为同句。注意观察12为仄,34为平,567先别管它
 仄仄平平仄仄平
 1234567
②曙光初照演兵场。——②为同句。注意观察12为平,34为仄,567先别管它
 仄平平仄仄平平
 1234567
③中华儿女多奇志,——③为同句。注意观察12为平,34为仄,567先别管它
 平平平仄平平仄
 1234567
④不爱红装爱武装。——④为同句。注意观察12为仄,34为平,567先别管它
 仄仄平平仄仄平
 1234567

[例]对句平仄相反(对);邻句平仄相同(粘)

七绝&S226;为女民兵题照1961.02
                                     作者 毛泽东
①飒爽英姿五尺枪
 仄仄平平仄仄平 ━━┓
 1234567┣━对句①②句的12、34的平仄均相反,称为对
②曙光初照演兵场 ━━┛ ━━┓
 仄平平仄仄平平       ┃
 1234567┣━邻句②③的12、34的平仄均相同,称为粘。
③中华儿女多奇志       ┃
 平平平仄平平仄 ━━┓ ━━┛
 1234567   ┣━对句③④句的12、34的平仄均相反,称为对。
④不爱红装爱武装 ━━┛
 仄仄平平仄仄平
 1234567
[旁白]:观察粘对,主要以前面四字(针对七言,若为五言,则以前面两个字)的状态来评判,后面三个字,另有解释,不做粘对的判断依据。

  来个顺口溜打油诗,便于记忆。
平仄还要懂音节,
音节也是基本功。
往往两字一单位,
重点读音在后头。
不管前面怎么变,
盯住尾字不放松。
尾字是仄就算仄,
尾字是平就算平。
故有一三五不论,
专记二四六分明。

音节排列很有序,
细细观察有规律。
同句平仄依次排,
逐个推理不用猜。
一直推到后三字,
小小变化要注意。
无非就是换秩序,
前后调换不难记。

关键学会看粘对
类似格律身份证。
检验真假多靠它,
不是同类请后退。
邻句平仄总相同。
这个规律称为
对句平仄总相反,
这个规律叫做
邻句不粘叫失粘
对句不对叫失对
失粘失对是大忌,
初学者,要牢记。
刚学诗词别犯错,
否则老师很生气。


  一、下面是杜甫的作品:
1.写出全部的平仄来。
2.分析平仄的粘对情况。
 九日蓝耕会饮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二、这是闲云出岫美眉一进学堂就扔出来的习作,作为案例分析:
斋中诗唱诵
园里蝶莺追
绿荫扶风笑
闲云踏日窥
1.请写出全部的平仄来。
2.请分析其是否符合粘对的规则。

  三、这是潜川首期学堂的学生凝眉一笑的习作(可惜凝眉现在英国留学,已经失去联系,睹物思人呢),题名《思妇吟》,潜川把它弄散打乱了。
       思妇吟
           作者:学堂学员   凝眉一笑
  只恨七夕短
  蛾扑蜡炬幽
  衾凉嫌夏浅
  相逢少鹊鸥
  徘徊霜鬓谢
  鸟泣残蝶散
  惆怅锦书收
  雁过懒迎秋

1.写出全部诗句的平仄来。
2.根据现有掌握的平仄、粘对知识,加上对诗句及标题的理解,将本作品还原,变成秩序正确的一首习作。

学会平仄的一些小运用

案例一:
    平仄是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东西,是所有文字的基础,懂得识别平仄,就可以初步欣赏很多传统的文化了。
  譬如,过年了,要贴春联,现在很多人会把上联、下联贴倒的。  

    区分对联的上下联有一种比较简单的办法,合乎规律的对联常规是这样安排上下联的:
  上联:最末一字为仄声字。按传统方式它是要贴在面对门的右边的。
  下联:最末一字为平声字。按传统方式它是要贴在面对门的左边的。
  横批:当然贴在门楣。而且是面对着门,自右向左写。
  如以下春联,显然:
  上联:风和日丽春常驻
  下联:人寿年丰福永存
  横批:物华天宝
  如果贴在门上,就应该是:

              宝天华物
           ┏━━━━━━━━┓
          人┃        ┃风
          寿┃        ┃和
          年┃        ┃日
          丰┃        ┃丽
          福┃        ┃春
          永┃        ┃常
          存┃        ┃驻
           ┃        ┃
           ┃        ┃
           ┃        ┃

  可惜现在很多人都不去重视这些细节,渐渐地就会消亡了。各位学友如果细心的话,就会发现,中央电视台,也曾犯了这样的错误,而被不少专家指责。  

    有关对联,后面也会讲到,这是顺便带过的,一旦学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怎样去运用。

案例二:
其实,在写作中平仄是很重要的  

    无论古诗也好现代诗也好,对平仄都有一定要求的。好的诗句,也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在平仄节奏上达到了一定的和谐
  譬如顾城的名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们初步给它断句(有四种断法,选一种)。
        黑夜  给了我  黑色的  眼睛
        平仄  仄平仄  平仄平  平平
        我却用它 寻找光明
        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
  又如我最爱的泰戈尔的诗句: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可我已经飞过  一般断句为:
        天空  没有  翅膀的痕迹
        平平  平仄  仄仄平平平
        可我  已经  飞过
        仄仄  仄平  平仄
  你们注意看它们其中平仄的变化,在每一个节奏的音节落点处,基本上都是平仄相互间开的,这样才造成了朗诵时候的抑扬顿挫,所以好句子不仅是意思到位就可以的,更需要形成平仄的起伏和间隔。基本上写得好作品的人,都受过相应的训练。

初识格律诗的基本句式

     第四个要掌握的内容:格律诗的基本句式

  上述内容,明白了诗词的平仄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就开始学习第四节的内容了。也就是前面的平仄仅仅只是针对音节来看待,也就是相当于房屋的砖块,现在我们开始把砖块垒成墙——学习格律诗中的句子,最后我们把墙筑成房子(运用章法),那么你自己的第一篇规范的习作就诞生了。
  垒砖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不过我们还是一起来垒吧:
  首先我们先垒块砖:
  1.先放第1、2块砖(有人要问,为何要放两块“平”砖?反正不是“平”砖就是“仄”砖,总共就两类砖,哪个开头都没有关系的。)
  平平
  2.再放第3、4块砖(有人要问,为何现在要放两块“仄”砖?“同句平仄相反”的规则。)
  平平 仄仄
  3.再放第5、6块砖(道理同上2)
  平平 仄仄 平平
  4.再放第7块砖,虽然砖块都是两块两块的(因为音节一般都是两个汉字组成的呀),但这里只能放一块砖,所以只有把第四次放的“仄”砖拆开,单独放一块: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A

  第一堵墙已经垒砌完毕,再接再厉,先扔两块“仄”砖下去:
  1.先放第1、2块砖。这次当然要放“仄”砖。
  仄仄
  2.再放第3、4块砖(原理同上)
  仄仄 平平
  3.再放第5、6块砖(道理同上2)
  仄仄 平平 仄仄
  4.再放第7块砖,虽然砖块都是两块两块的(因为音节一般都是两个汉字组成的呀),但这里只能放一块砖,所以只有把第四次放的“平”砖拆开,单独放一块: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B

  于是,藉由上述两个几乎重复的垒砖块游戏,我们看到了格律诗词最基本原始的句式,也就是: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A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B

  请牢牢记住这两句句式,因为在整个格律诗词的学习当中,你要记忆的核心,就是这14个字!其他所有的格律诗词的句式变化,如七言的16种律句,16种拗句五言的8种律句和8种拗句,均来自于这两句!记住这14个字和粘对的规则,你就可以推理出全部格律诗的体裁。
  当然,由于随后谈到的游戏规则,这两种句式由于在整首诗篇中所处的位置不一样,他们最后一个字的要求也不一样:
  如,基本句式A: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A
  当要求末字必须是平声字的时候,那么就要把砖块搬动一下,调换一个位置:
           ┏━━━┓
           ↓   ┃
      平平 仄仄 平平 
  结果就变成了基本句式的变种:
      平平 仄仄  平平——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A的变种A1

  又如,基本句式B:
      仄仄 平平 仄仄 平——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B
  当要求末字必须是平声字的时候,那么就要把砖块搬动一下,调换一个位置:
           ┏━━━┓
           ↓   ┃
      仄仄 平平 仄仄 
  结果就变成了基本句式的变种:
      仄仄 平平  仄仄——格律诗词的最基本的句式B的变种B1

  请注意观察,A1和B1句式,由于调整,我们可以看出,其实在这两个句式的第五个字是原来基本句式的最末一字调换过来的,因此,这第五个字,就跟别的位置上的有些不一样。如果不一样呢?这就要谈到前面所提到的记忆平仄的一句很重要的口诀: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本来这句口诀旨在让初学者明白音节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平仄的关系重点注意音节的第二个字,也就是诗句的奇数字,是可以不怎么计较的。所以就“不论”,而二四六的位置也就是数位置上的字,比较重要,所以要“分明”。这是初学者很容易掌握的口诀。
  (当然,这个口诀是针对七言格律诗而言的,古人在传授教学格律诗词的时候,都选择七绝下手,因为五言字容量太小,要求就更高,不容易上手,所以口诀如果要针对五言的话,就必须改成“一三不论,二四分明”了)
  但当初学者明白这个规律的时候,这句口诀就开始显现出来它的局限性,尤其是体现在第五个字,因为基于上述的搬砖原因(还有随后要讲到的原因,押韵中的知识:白脚和韵脚),所以有时候必须“论”,不论还不行;有时候就可以“不论”。严格地说,要使这句口诀相当准确,就必须改为:
               一三不论,二四六分明
  (当然,针对五言则须改为“一不论,二四分明”了)

  最后要解答各位学友的谜团,那么""到底论不论呢,有时候可论,有时候不可论,它会带来不同的变化,造成不同的句式,有些是病句,那是不可以的,有些则没有问题.所以"五"(也就是第五个字)的变化,必须分不同的情况来对待。
  因此,总结上面两个最基本的句式A、B以及因此衍生的变种A1、B1,由于它们是最原始、最纯洁、最标准的句式,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并且符合律诗的标准,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律句

格律诗的句式大全

    第五个要掌握的内容:格律诗的句式

  事实上,我们根据上述垒砖的原理将格律诗里面平仄的搭配以后,就有且只能形成三种句式:律句、拗句和病句(不拘句)。
  1.律句,也就是上述那几句标准的句式。可以随意地普遍地使用,非常标准,如同名门正派。
  2.拗句:是指不标准但还算“合法”的句式。拗,“不合”的意思。几种特定的不合声律要求的格式成为拗格,这样的句子称之为拗句。后面要做专门叙述。
  3.病句(不拘句):不符合律句标准,又不符合拗句标准的句子,就称之为病句,或不拘句,也有叫古句的,在古体诗中可以任意运用,但在格律诗中不允许使用,不过由于某种局势或需要而不得不运用的,那也只好用了,可以得到谅解!
  譬如杜牧的: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平平仄仄仄仄仄(不拘句)
             多少楼台烟雨中。
  因为在数字当中,“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零个十百千万”中,唯有“零、三、千”才是平声字,“八、十”在过去也是仄声字,杜牧总不能为了符合平仄的需要,而把南朝的“四百八十寺”说成是“四百零三寺”吧。这个时候就必须不拘,就必须“舍声而取义”,也值得大家原谅和不计较的。
  也就是说,其实格律诗中所有的句式,就是16种,归纳后,列表于其下,若不知道自己写的句子到底是律句、病句还是拗句,到此一对照就知道了:
  基本句式A的演变(其实就是后三字的演变):
     平平仄仄┃平平平 病句×(也叫“下三连”或“三连平”)
         ┃平平 律句√——基本句式A
         ┃平仄仄 病句×
         ┃仄仄仄 病句×(也叫“三连仄”)
         ┃仄仄平 病句×
         ┃平平 律句√——基本句式的变种A1
         ┃平仄 拗句√,五不论导致的
         ┃平仄平 拗句√。五、六本句自救
  基本句式B的演变(其实就是后三字的演变):
     仄仄平平┃仄仄仄 病句×(也叫“三连仄”)
         ┃仄仄平 律句√——基本句式的变种B
         ┃仄平平 病句×
         ┃平平平 病句×(也叫“三连平”或“下三连”)
         ┃平平仄 病句×
         ┃平仄仄 律句√——基本句式的变种B1
         ┃仄平 拗句√,五不论导致的
         仄平仄 拗句√,五、六本句自救

[旁白]:先前的学员经常会问,那么这些律句啊、拗句啊、病句啊什么的,什么时候用哪一种句式呢?其实很简单,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律采用律句,拗句不许用,病句用了直接打板子。因为一开始一定要很标准地去运用基本句式,这就好像练武之前必须学会扎马步、冲拳那些最基本的动作,道理是一样的。
  古代字画行训练正宗的真品鉴别家的时候,也是源于这样的方法,先把找好的苗子——就是那种天资聪慧的徒弟,从小时候开始,譬如12岁开始,就关在挂满、贴满、放满真品的房子里生活,举手抬足皆是真品,也不用太刻意去强调真品的真伪,只把知识按系统传授给他。当这位未来的鉴赏家出师的时候,但凡伪品,一眼便知,甚至连理由还没想好的时候,单凭藉直觉就已经判断这是膺品了。这就是前面和真品厮混在一起打下的基础。
  因此,刚开始学习写诗的时候,无特殊要求,一律采用律句进行。



  一、赏析这两首大家都熟悉的作品,写出来它的平仄,把里面的句式按照律句、拗句和不拘句(病句)的归类找出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白云去
    此地空馀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试着自己分别写一句律句和拗句看看,不拘句(病句)就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