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康唑乳膏是达克宁吗:《中华孝道·朱翔非》笔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18:41

中华孝道·朱翔非(北京师范大学)

中华孝道01_孝经传世-朱翔非.2011.02.01

一千八百多字的《孝经》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孝经为纲,以孝道为线索,来谈孝,看历史中前人如何认识孝道和实践孝道的。

在我们今天,大家也不陌生。青年人敬老,孝顺,大家都赞赏。当然,现代人遵守孝道时,也有问题。像家长教育孝道时,都说自己当年付出了多少,丢工作,损失多少,让孩子有了压力,孩子要还人情,这样的说教多,很多家长都用这种方式,这是功利式孝道。用商业原理来教育,这种说法有问题,效果也不好。没有人会为此打动,压力在心中。这个困惑在《孝经》中得到了解答。教育孩子,要孝顺,因为我付出多。人类的孝道似乎在还债。《孝经》说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孝道像日月一样是永恒的,每个人对子女要慈爱,对父母要孝顺,这是本性的自然流露。人就得这样做,不是要求回报的。

《孝经》谈的内容实际是站在之前的孝的基础上。倡导家庭伦理的一种结果。

中国人孝的历史得推多远?很远,能推到夏商周前的原始社会,父系社会。传说时期,有中华的祖先生活。最著名的圣王舜。舜是第一位值得重视的孝子。当时并不是世袭,是禅让制。母亲早年去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失明,有继母,生了一个弟弟,叫象。一家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父母偏心小儿子,对他怨恨。一天,父亲让舜修谷仓,高,舜就上去了。正忙着呢,父亲悄悄把梯子撤了,点火,谷仓着了。舜发现火上来了,赶紧逃,看到梯子没了,跳吧会摔死,戴着草笠,成了降落伞了,活了下来。一家人不高兴了。二计来了,父亲叫他修一口井,挖呗,井挖深了,头顶的天小了,忽然天空塌了黑了,上面的土正填着呢。井被填满了。上边的人以为可以了。回家了。一家人开始分财产了。象得到宅子和琴。象正弹琴呢,哥哥回来了。刹那间,象说,哥,你回来了?舜,一看,没说什么。舜不知道这些事针对他吗?不知道要害死他?他肯定知道。

进入文明社会,周到了春秋时期,社会道德状况礼崩乐坏,社会恶劣,大教育家孔子出现了。他看到社会秩序混乱,心疼。想重新恢复秩序,拯救民众。他要把孝道传递下来,让人间充满天伦之乐,选哪个弟子来传呢?没有选最聪明的。他挑了一个不太聪明的。他曾评价过,有点“鲁”的曾参,也称曾子。说他个性迟钝。孔子选中了他来传孝道。他平时不机灵,但是内心有数。《论语》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人以为己任,不宜重乎?死而后已,不宜远乎?”这都是曾子讲的。表现他刚健笃实的个性。他孝顺,父亲也是孔子的学生,父亲曾叫他锄草,把瓜秧搞断了。父亲严厉,勃然大怒,抄起粗棍子打过来,打在后背上,当场昏迷,好久才缓过来,看到父亲着急,曾参跑到房间里把琴拿出来,弹琴,弹的曲子告诉父亲自己没事。让父亲高兴,这事后来传到孔子耳中,他不高兴,并不认为他孝顺。曾子来了,孔子说,打你如果是小木条,无所谓,能打昏迷,你得跑。这不是不孝顺,打了你,父亲犯罪,他不对,让父亲背上罪名,有责任。不要陷父亲于不义。何况你是天子之民,父亲没有资格处理你的生命。尽孝不仅是家事,这回曾子明白了。后来,对孝道理解为子不得不死,这不合儒家教导,孔子并不认同愚孝。曾父去世了,曾子吃鱼,没吃完,把鱼收拾,放起来,打算过一段吃,拿东西腌上,正这样做时,朋友说,不能这样做,不能用酱来腌,朋友说,拿油炸一下。曾子听了,心情沉了下来,不高兴了。想起父亲当年吃鱼,舍不得就拿酱腌,说明他活着时吃的都不新鲜就吃了。我早怎么不知道呢?他是孝顺的。跟母亲也一样,去砍柴时,母亲在家,客人来了,母亲不知道怎么招待,母亲下意识地咬了手指,曾子感觉心口一动,想到家里可能出事了,赶紧跑回家。是不是出事吧?母亲说只是咬了手指。这是生理上的感应。感情深厚可能真有心电感应。

他跟年轻的妻子一起逛街,想买东西,小儿子非得跟着玩。老婆不想带,就跟孩子讲,不去就给你吃猪肉。同意就别跟我们去。回来就让你吃猪肉。二人去了。老婆好高兴。曾子不高兴了。一路上不说话。问他怎么了。她说就那么说,骗他的。曾子说,孩子怎么能骗呢?连父母都说话不算数,既然说了,得杀。因为你答应了。她听了,也理解了,教育孩子就得言必信,行必果。曾子正是这样的人,被孔子选中了。《孝经》十八章,曾子是站着听,听到高兴处,激动。记下这些,形成了这本书。

《孝经》产生于春秋末年,进入了战国时期,这时是杀人盈野的时候。民不聊生,谈孝道有困难。社会动荡,没有更有力的组织能传孝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盼天下统一。天下统一了,到了秦。百姓想社会风气该好了吧?没有。秦始皇颁布命令,经典不能读了,尤其《孝经》,认为讲孝道是对国家的威胁。人口多了,必须分家。认为孝会影响忠。不允许家庭讲孝道,互相告密才好,没人敢谈孝道了,这本书在社会上消失了。听说读《孝经》都得揭发。这推行下来,全国的道德急剧恶化。家庭没有了温情,秦始皇觉得这样的皇帝才安全。人民凝聚力不高,才有更高的效忠。这个算盘错了,他的统一才十四年。破坏了人伦,能走多远?其实灭亡的原因是他破坏了人伦,起义只是导火线而已。

有一个却让人感到尊敬。他藏了《孝经》,这是河间人颜芝,他觉得以后的历史还会用。人类的道德会回归。汉初,他的儿子颜贞献了出来,用当时的通行文字写的,用隶书写的。若干年后鲁王在修自己的屋子时,发现了许多儒家经典,又发现一部《孝经》,文字是战国时的文字。对当时的汉人来说,叫古文,流行的叫今文。于是历史上有两个版本的《孝经》,今文版的影响更大。这是2500年前的特殊课堂。我们要跟着曾子一起听孔子怎么讲孝道的。

 

中华孝道02_孝的力量-朱翔非.2011.02.02

被称为十三经的内容最少的就是《孝经》,内容深厚,影响深远。前后有许多皇帝为此做注解。这本书当然讲的是孝道。

先是开宗明义章,是汉代人写的。“仲尼居,曾子侍”,孔子这一天在家里清闲地待着,曾子在边上侍奉他。这是一幅图画。儒家师生在生活中正是这样相处的。这与我们接受的教学内容不太一样。我们课堂上是台上讲台下听。儒家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教学特点。孔子说,“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历史上的帝王,有大道,有重要的高尚的品德传出来可以使天下民心归顺,百姓生活安定和睦,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但没人抱怨。这种真理是什么,你知道吗?曾子一听,站了起来。弟子要侍坐,要有弟子礼节,这时站起来,“避席”,说“参不敏,何足以知之?”我不知道。这不完全是谦虚。曾子平时反应就不快,请老师来讲,这也是礼。孔夫子就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化从孝开始展开的。孔子一看曾子还在避席呢,就叫他坐下。曾子就落座了。这又是礼,他就安心地来听。

孔子会从哪里讲起呢?孔子说,要仔细听我来讲,他说,孝道从自己人身体开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不要让自己被伤害,这是孝道的开端。曾子曾有一事,曾被父亲打昏了,是不是对症下药?但主要的还是针对所有人来说,首先要保护自己的生命。道理是,生命固然是父母给的,一代代人向上追,追到家族之初,再追就追到宇宙与人类。宇宙给人的印象是敬畏与伟大。个人,渺小的身体是宇宙力量的反映。就不可以随便对待。儒家讲的正是这个道理。曾子被触动了。中国人都爱惜自己的身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讲的正是这个理。因为下边会有生命危险。

举例来说,汉初汉文帝,淳于意小官不适合与上下级沟通,就觉得不如去给人看病来谋生。行医也不顺利。给大商人夫人看病,这病没好,死了。来一个医患纠纷。控诉了他。淳于意被抓,判有罪,要执行肉刑。残害他的身体。正要用刑时,他垂头丧气,跟自己的孩子告别,五个孩子都是女儿,小的叫缇萦,听到父亲抱怨,就说要帮助父亲。父亲直摇头。缇萦一直跟到长安,她托人写状子,递进皇宫,汉文帝看到状子写,父亲要被施以肉刑,要知道这是痛苦的事,要改过都难,能不能宽大一些?我可以无偿地出力都行。薄太后曾有病,汉文帝很孝顺,他特别地认同孝经的内容。看到这个状子,他决定把国家的肉刑废除掉。因为这残害人的身体。

儒家讲了,在关键时,应该挺身而出,《论语》中也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关键时要为正义敢于牺牲。曾子也有这种看法,曾子也说过:“战阵无勇,非孝也。”临阵脱逃,不是孝。汉朝时,汉军能作战,著名的卫青等远征大漠,像李陵表现出来的勇武也是让我们触动的。李陵的祖先是大将军,李广。父亲也是军人,后来去世后,他才生,是遗腹子。李陵对军事也热爱,曾带士兵训练,他做过射箭总教练,他的兵都是精兵。一心想图报国家。这一年,汉武帝执政,决定北伐匈奴,李陵搞运输,他觉得没什么意思,想上前线,就找到汉武帝,打动了武帝,有条件,你要带步兵才行。李陵就带了五千步兵北上。遭到了对方三万骑兵。他被包围。匈奴一接近,射杀了五千多骑兵。匈奴就动员骑兵八万,对五千汉军的步兵。这场仗打得激烈。汉军每次都杀几千匈奴。一天能躲五十万箭。后来,匈奴准备撤退了。出了个叛徒。是李陵手下的,告诉匈奴,这边箭快没了。匈奴一听,加紧进攻,李陵想突围,没成功。最后他长叹,手下只要再有几十支箭,就能杀出去。最后只四百多人回去,其他覆没了。汉军强大的战斗力,敢从容作战。有人讲,孝子(汉代最重视孝)能让人懦弱,这完全是无稽之谈。

再来看,孔融四岁能让梨。孔融让给兄弟,了不起,身上有特殊秉赋。悌是对兄弟的感情。在孝上,十六岁的孔融,家里来了客人,发现客人是朝廷的缉条犯,张柬得罪了皇帝与宦官,亡命来到他家,找他哥哥孔褒,但他哥不在,张柬为难。他就想走,孔融说,我可以作主,你待着吧。你是天下闻名的义士。张柬就在这里住下来了。后来,接着逃跑,风声还是走漏了,朝廷知道了这事。要追究责任。哥哥说,我在家是长兄,这事我来承担。孔融说,哥不在家,我来承担。办案犹豫,抓谁呢?妈妈来说,是我教育出来的,我来承接罪责,抓我吧。这叫一门争死。谁顶谁死罪,震动了社会。最后,朝廷把孔褒杀了。这家人的温情得到充分体现。再后来,孔融长大了,他刚正不阿,到曹操手下当差,曹操不喜欢他,找借口说孔融不孝,杀了他。孝道不仅仅是保护自己,有动人的力量在。

一个人一生不见得一帆风顺,有些人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没有朝气了。有些人会自残甚至自杀。这是不合适的。这是损害了神圣的生命。这是什么心理呢?孔夫子分析是人一时的糊涂,表现为一种强迫性心理。“一朝之愤,忘其身,以及其亲,非过以。”这是最糊涂的事。每个人要对自己自残,有自己的原因,你应该再坚强一些,不应该因一时挫折走这样的路。中国人珍惜自己生命的传统。一个人要爱护自己的身体,要到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格,这是“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终点是对自己的生命有一个交待。许多学者也关注这个永恒的话题。像陶渊明有诗:“纵浪大话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整个宇宙起伏呀都像波浪一样,起起落落,小的生命在这样的起伏中表现着存在着,这样的状态,我们谈不上高兴与畏惧,应以平常心来对待,应该豁达看待的。生命就应该有生有灭,得豁达对待。有些人想不开,压抑自己,实际这是问题。没必要。张载《正蒙》也说过:“存吾顺事,末吾宁也。”

行孝道是个人的问题吗?父亲之上还有列祖列宗,下边还有儿孙,家族怎么发展才算维护了家族的荣誉呢?

 

中华孝道03_家有家风-朱翔非.2011.02.03

一个人是否孝,不是个人的事,是整个家族的事。孔子对曾子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做的事要让人觉得你显出了父母的名声,这是最终完成了孝道。这在历史上影响极大。许多家庭靠的正是孝义传家。有些一传就传十几代几百年。这样的家族也不少。我们起名为义门。这个家族有孝义的门风,像浙江浦江的郑氏家族,也叫义门郑家。南宋初,郑绮文化程度不太高,也没什么地位,但是极孝顺,有一年,大旱,母亲正生病,要喝溪水,郑绮刨溪水,深仍没有水。母亲病难好了,他大哭。这时,水来了,这只是传说。说明郑绮是孝子。这个孝子郑绮给家族带了个好头,传到第四代,郑德珪郑德璋,哥哥被诬陷,告官。有死罪,弟弟想替哥哥出来。行动没效果时,哥却死了。他决定不管代价也要抚养好哥的后代。家族团结。就这样传了下来。到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重视孝道,他父母去世早,安葬的地都没有。朱羡慕郑家的温情,心里有情结,他请来天下义门,特意找江南郑家,当时是郑濂是家长,称他为孝义之首。这成为对郑家的赞扬,江南第一家。朱元璋给朱允玟物色老师,选了二十四家。最后选了郑家的郑济。叫他教孙子,不要学法律去治人管人。而是要他讲郑家几百年为什么过得好,人与人间的亲情与温暖。

但是,不久,郑家招祸了,被牵扯到了大案中,谋反的主要人物是胡惟庸。牵扯三万多人。朱元璋不手软,像宋濂的儿子都被杀。宋濂都是马皇后保住了。这事朱元璋非常严厉。凡是跟此沾边的都是死罪。办案时,查到郑家介入了,胡惟庸有三千贯钱在郑家,这大约相当于三千两银子。上报了,郑家当然知道厉害,郑濂与郑湜兄弟俩也开始争死了。希望家族能保全。朱元璋知道了,决定对郑氏家族赦免。原因是争死吗?打动朱元璋的另有原因,叫来郑濂,原因是你们是受害者,朱元璋有道理,说胡惟庸放三千贯钱,胡的目的是什么?要生利息。最后人家垂涎你家的财产。他心里对郑氏家族当回事。你们家不仅仅没参加谋反,是受害者,当然无罪。朱元璋去世,朱允玟继位。但朱棣篡位。怎么处理江南郑家呢?因为他们参与了抵抗。这是朱允玟的老师呀。据说十大柜里都是兵器。朱棣打下天下后,对反对的人赶尽杀绝,历史罕见。江南郑家也有名单之中。涉入政治极深。但是处理结果上让人出乎意料。明成祖下令赦免江南郑家无罪。这家之所以这样,就因为他的这种地位是皇权要格外关注的。皇权羡慕,明成祖也是。皇帝的权力,有多长时间,不过几十年。几百年的王朝也充满刀光血影,掌握了最高权力又能怎么样?所以他们对郑家非常向往。

郑家的家规有哪些呢?有文献叫《郑氏规范》,有168条。不是一时一人所写,是多少代人一条条汇编而成的。这才是真正使郑家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讲几条对今天有用的内容,像一条规定结婚一定看道德人品不能单看经济实力。个人操守有问题,大家族离分裂不远了。还规定对所有成员,三千多人一视同仁,有些分支生活差一点,在过节时,要由整个家族提供保障。增强了亲和力。这个家族还规定所有人都要守法,尤其是做官的人。有贪赃枉法的家族除名。不得进公墓祖坟。从亲情上开除。出过一百七十多高官没一人贪官。早晨起来,敲钟声,所有人起床,梳洗,响八声钟时,所有人去祠堂,由族长宣读家族家训。家训有这样的内容:“爱子孙者,遗之以善,不爱子孙者,遗之以恶。”如果真的爱后代,要把善良传下去,不爱呢,你就把不良的习气就传吧。常讲这个,对家族影响极大。这种发展对当时社会风气带动极大。我的一些朋友跟我探讨问题,我也羡慕这个家族,但是要这样做会不会有副作用,孩子是否不能适应恶劣的社会环境?要不要学这样的家族呢?

另一个大家族似乎没有郑家那么大。这是湖南曾氏家族,曾国藩是著名人物,晚清重臣。他家并不是从他开始,家里几代传承而来,像爷爷爸爸等,爷爷曾告诉整个家族,曾家家风不能改,要朴实。曾国藩做大官,影响家族时,他特意说,青少年们,钱不可多,衣不可多,助长奢侈之风。他培养孩子还有独特处,他教育儿子时,大儿子曾纪泽小时就聪明,一点就明白,曾国藩忧虑了,他觉得气质中缺乏更根本的内容,浑厚是男孩应该有的东西,否则不能自律。他一再跟他说,说话举止要养成厚重的风格。后来长大了,成才了,是重要的外交家。晚清外交弱,但是曾纪泽签的条约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二儿子是曾纪鸿喜欢数学,曾国藩告诉他不要太苦,不必殚精竭虑,告诉他从乐趣入手。这仍然继承了祖父打下的家风。曾氏家族在近现代史经历了许多社会转型。但是,曾家并不像一些家族过眼云烟,曾家能做到人才辈出,今天仍有影响力。像他的家书,我们仍然能获得智慧。

如何培养良好的家风呢?孔子也注意到,他特别谈父母在教育上要有分工。父亲要像父亲,母亲要像母亲。父教该怎么做呢?孔子说,父亲重要,“资于事父,以事君,则敬同。”社会责任,面对社会怎么做,父亲得做表率。古代讲母亲家慈,称父亲叫家严。时代变化了,家族变故了,怎么办?没问题,现代社会女性也有社会身份,母亲也同样可以讲社会教育这一部分。强调的父教不仅仅是父亲能说,而是一种社会教育。父亲承担得多一些。像儒家孔子孟子早年都是孤儿,父亲去世得早,两位母亲培养的是儒家的宗师,像孟母三迁就是如此。就表明社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华孝道04_孝的真相-朱翔非.2011.02.04

《孝经》中孔子的一句话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让人怀疑这本书不是孔子所写。

在这书中,孔子在力阐扬的正是孝道。但是长辈做的一切都对吗?这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不好回答。却常在心中。曾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他父亲脾气不好。我们可以推想,曾子心里有点压抑,就问老师,“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请问做子女的一切都听父母的无条件服从是不是算孝顺?孔子一听,火了。“是何言与?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孔子激动,你听了这么久,却还问这样的问题。一切都听怎么可以呀?儒家讲孝道,因为长辈是从祖先的链条延续到我们,最近的是父母,要对宇宙有敬畏心,这是儒家立场。不是因为父母十全十美才听的。孔夫子决断的语气把他的念头打断了。他接着讲:“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父母也会犯错误。甚至会犯罪。这种情况下,孝子应该怎么做?当父亲不仁不义时,一定要争,不能沉默,把意见说出来。不争就不算孝道。这是非常明确的。民间流传说,天下没不是的父母。这是讲父母的爱心,而不是说什么做法都对。有些事是不妥的,因此做子女的可以去争。可是,有人对此怀疑。孔子怎么能说这种话呢?这是清一些学者,一些考据家说的。他们认为孔子应该是温文尔雅的人,说话含蓄。不会这么直接。还有《论语》的依据。“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谈的也是父母做事认为不合适时,可以提自己的意见,但是用的是“几谏”,用含蓄委婉的方法来表达不满,“敬不违”是不要违背父母的意志。还得“劳而无怨”。这句与“必争于父”矛盾。这种判断是不是对的?今天要讲的正是这个。这句话对吗?对一部分。仔细来看,《孝经》中讲的是父亲不义时,不一般。“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儿可以知道,不义是严重的问题。事父母几谏,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儒家的规矩讲,作为子女,在家里对父母长辈应该有一个原则,有隐无犯。“有隐”就是有很多分歧,没必要谈得清楚。有些得含混地过去,“无犯”是不要表现在脸上。我送大家“居家是非勿太明”,居家过日子,家里的是非不要太清楚。家不是是非的辩论场。家是亲情,不是是非的共同,亲情至上。不要动不动上升到原则上分清孰是孰非。

中国历史上,有跟父亲争的,民族英雄郑成功,清初,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父亲叫郑芝龙,拥兵几万,作战勇猛,对抗清没什么信心。他决定投降。有一乞求,希望当个官,当闽浙总督。他投降了,写信给儿子,劝儿子过来。信到了郑成功手中,父令来了,要你投降。郑成功心情沉重,回信说,“从来父教子以忠,未闻父教子以贰”,从古到今没有父亲教儿子做判徒的。他告诉父亲,危机四伏了。要注意了,不幸有那么一天,被清杀了,我给你披麻戴孝,我要忠孝双全。时间不长,北京,父亲连十一人被杀死,历史上没有人说他不孝。他追求的是大孝。他没从父之令,是我们景仰的英雄。而他父亲却为人不齿。但是如果没有原则性问题,就不应该这样地争。

《孝经》中孔子要求大臣们怎么做呢?要与天子争。“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有人敢提意见,局面或许可以挽回。最糟糕的是没人提意见。这里有明确人信号,要与天子说清楚。《孝经》影响大,汉有汉章帝,天下学者聚集到一起,要讨论,班固记录,有一句说:“诸侯之臣,争不从,得去。”君主不听你的,就要辞职。不听我的,想法无法落实。“屈尊伸卑”,让尊的低下头来要让卑的抬起头来。这是《白虎通义》。这解释为“孤恶君”让犯错误的君主孤立。这是了不起的作法。

曹操有一个故事,这时当上魏王了,手下许多大臣,在聊天,曹操说,各位,从小背过《孝经》,现在几十年了,对哪句话最有印象呀?有人就记不起来了。大臣们沉默一下,想想怎么说。这时一个大臣说,记得一句,“匡救其恶”,帮助君主改正错误,曹操不高兴了。另一个补充记住一句,“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他高兴。不喜欢人提意见,把这人撤职了。听不进前者的话。曹操后来对中国历史对道德都产生过许多负面作用。比如孝顺不孝顺不重要,有才能就行了。这些人有权有势了,给草根百姓起什么榜样呢?家族伦理败坏,成绩就成了过眼云烟。他不讲孝道是有原因的。对道德强的人让他觉得不安。他得天下不正,他篡汉。诸葛亮讨伐的正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曹操得天下不正,就得提防道德水准高的人。他用人就用那些道德一般的,形成不好的风气。他安全了,中华道德危险了。陈寅恪指出他功劳是大,但是对后代道德负面影响极大。这个值得注意。

中国历史上,要想跟君主争是非,难。大臣们前仆后继,九死不悔。付出的代价极大。汉成帝把老师封了侯爵,张禹骄奢淫逸,容不得人,天下人怨声载道。有儒生朱云在青少年时代有侠义作风。后来认真读书,成一代儒者,上书皇帝要求单独召见。机会来了。朱云到了皇帝面前。周围百官都在。朱云说一个意思,请赐的宝剑,要斩一人谢天下。这是安昌侯张禹。张禹正站着呢,皇帝一听火了。你这个罪是什么,知道吗?是不赦之罪。拉出去。朱云也来了脾气。两手攥住栏杆,栏杆断了。朱云说,我告诉你一句话,我死,与比干等在一起了。今天算什么时代算什么时代?自己想去吧。一位左将军跪下了,说,无罪不该处死,如果有罪,应该宽容。提意见的人不应该处死。明知不可而为之。朱云感动了他。这位大臣拼命磕头,血流满地。汉成帝心里也不是滋味。火气有点降下来。大臣们这样为什么呀?还不是为江山?好吧,饶了吧。宫人们上来修栏杆。汉成帝一看,修那个,别修了,断了,就那样吧。也是一道风景,对忠臣要有胸怀。要让人知道这儿曾有忠臣冒死直谏。这叫朱云折槛。近代鲁迅曾有文章《中国人失去处自信力了吗?》曾深情地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我们应该记住他们,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

 

中华孝道05_非常底限-朱翔非.2011.02.05

一个想实现抱负与理想,本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不择手段,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按孔子的观点,孝道适用于所有人。天子、诸侯、庶人怎么做,没有人可以不尽孝道。“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如果孝道没始没终,一定会有祸患。有人不在乎,有人觉得不孝顺,但我立了大功,用功来弥补。我们来看吴起这个典型。他年轻时告辞母亲找曾子学本事。曾子跟他讲,他学得快,因为他有天分。家里有噩耗,曾子想他应该回家吧,没动静。曾子一看,问他怎么想的。他回答,我得学习,家里的事,管它去。曾子一听,透过勤奋的外表看到了冷酷的内心。你走吧,你不是我的弟子。儒门没有这样的弟子,劝退了。吴起觉得差不多了,自有留人处。鲁在用人。邻国是齐。齐国准备进攻,鲁备战。吴起去了,他可是有军事天才的。写过《吴起兵法》,鲁国用了。但是出事了,准备用他时,发现他妻子是齐国人。挂帅,你妻是齐国人,能忠诚于鲁国吗?鲁国不放心,这可以理解。吴起着急了,成功不了,怎么办?做出了骇人听闻的,杀妻求将。亲手杀了她。用人之际,可以,带兵,打完胜仗,没有升官。鲁毕竟是孔子故乡,鲁认同孝忠义。这人不义,对妻子不义,为功名这么干。鲁国不适合,走吧。无官了。找,下一个。魏国。当将军,打仗,政绩依然卓著。

吴起多才少德,他想,百官中第一名,新君主继位,决定任命新宰相,吴起想,谁能赶上我呀?等着任命呢。没等来,别人当宰相了。他倒直爽。找人家去了,新任宰相,凭什么当宰相?你能赶上我吗?不行。管理民众你行吗?也不行。外交行吗?不行。真不如你。你什么行呀?赶紧辞职吧。这人说,这些都不如你,可是,现在君主小,主少国疑,举国都怀疑,大臣忠心也受到怀疑。这样的情况下,谁能给魏国带来信任?我觉得我可以。你不行。所以我做了宰相。吴起是利欲熏心的人,但他不糊涂。一听,他不说话了。半天,才说,的确我不行。人品不行,也不反思,到楚国,又成功了,官大了。被人乱箭穿身,死得惨。至死不悟。吴起当然是成功人士,大军事家。能赢得敬意吗?如果不按成功来,按人格能赢得尊重吗?这是法家,像韩非,李斯,都没有好死,对道德虚无,不当回事,只看立功,实力是一切,他们想错了。孔子早就说过:“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只为建立功业,不择手段,虽然得到成功,君子也不会佩服。

孔子讲,孝是德之本也。离开孝道,其他道德会化为问号。忠?算道德吗?许多皇帝看准了。朱元璋规定百官父母去世,把手中工作立即放下,火速奔丧,上级是不是要交接呀?接的人来没有?朱元璋说不管,立即奔丧。迟一步可能见不到了。朝政为这开绿灯。有人也想试。像张居正就是不走,万历初年,权倾朝野。他的权力大于宰相。仕途一帆风顺时,父亲去世。他开始内心斗争。结果是不回去奔丧了。这一下,满朝掀起风浪。许多人激烈争议。包括学生这些年轻官员都反对。他痛苦。大明近三百年,没有门生弹劾座师的,要有,从我开始。内心痛苦可以想象。张居正对此处理也是千古谈论。这样的人物对百姓起怎样的作用。后果不堪设想。宰辅道德的表现力为万众瞩目。民众看着他们呢。“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民众看着他们行事。好时代都有着道德底线。

《二十四孝》中两个故事,一个叫蔡顺的人对母亲孝顺,赶上饥荒,没吃的,他采桑葚,一天,碰上了贼,看到他背两个筐,一个是黑紫的,成熟的可以吃的,一个是红的酸的。前者给我妈吃,后者我吃。这些贼被感动了。给他粮食。又给他牛蹄。汉代一个人叫江革,与母亲相依为命。他母亲可能是脚不好,跟母亲走总是背着母亲跑,社会太乱了,强盗拉人入伙。一天,跑时跑不快,被逮着了。怎么回事?这些强盗也被感动了。放了。这两件事,相同处在于两人遇着强盗,强盗都敬重这样的孝子。盗亦有道。社会边缘人物也会尊重这样的孝子。这是社会的道德底线。

汉代能背《孝经》,有些人用这事能救出自己的哥哥,不至于死在外国。这是汉才女班昭。班昭,一个哥是班固,一个是班超。班超是杰出的外交家与军事指挥。她怎么救班超呢?当时班超年近七十了。想当年,班超带着外交团队到了鄯善国,在匈奴与汉朝中间。是汉一定要争取的国家。是非常危险的使命。他带了36人,刚开始谈得不错,后来不行了。匈奴使节来了。这是汉敌。情况危急,班超还是代理负责人,决定动手,36人急行军,武力解决匈奴使团。从此班超有了地位。汉在边疆的外交交给了他。他立下汗马功劳。年复一年,当年的战友都去世了。他还活,年近七十了,想回国了。这是本能。思乡是本能。这是一种内在的深沉的要求。他要求皇帝回去。请允许回去。如果不回去,请允许踏入玉门关。向家乡眺望几眼也行。这样的小小要求。让孩子回去。这个要求皇帝是严辞拒绝,不允许。什么原因?哥哥班固,介入了谋反案。他有连带责任。就在那待着吧。这事,班超也告诉了妹妹,她决定要向皇帝再陈述。她写信,相当感人。她举例“子方哀老”。田子方有仁爱之心,走在路上看到马,老得不得了。马的主人不想再费事了,不想喂东西了。它成了废物了。让它自生自灭吧。马奄奄一息了,田子方牵回来了,找东西它吃。人们不理解。活干不了,肉不能吃。子方说,它壮年时干了多少呀,这是最忠实的朋友呀,所以,等它动不了,就残忍地对待,多残忍呀。我心不安。一定要喂它,我的心才安。这是人性。消息传开了,大家觉得他厚道。许多大臣投奔他,因为他值得信任。人要的正是这种尊重。这个故事流传广。班昭是想让皇帝知道哥哥当年叱咤风云,现在老了,就不管了,历史怎么评价皇帝怎么评价这个时代?上疏中,她还说,“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后汉书))孔子在《孝经》里说过“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公侯伯子男乎?”在这里,才女巧妙地用了这句话。《孝经》里说过呀,怎么能视若无睹呢?用圣人的经典来施加压力。“帝感其言”,受触动了,想起班超一辈子不容易,就允许他回国来养老。定远侯回来,一个月就溘然长逝了。这是动人的一件事,从这里可以看出经典的力量。

 

中华孝道06_人际的温情-朱翔非.2011.02.06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儒家认为人与人间应该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仍能吸取有益的成分吗?

一个人在家里要尽孝道,要有家人的配合。一个人的影响力会扩展开来。整个社会会形成良好的影响。孔子说:“教以孝,”会扩展天下都对自己的长辈尊重孝顺。这是逐层扩展的效果。儒家看重这一点。孟子有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能在家里孝,在社会上也会表现出良好的修养。最后会波及到整个社会。孟子说这话,也注意到不同人群受这影响,像他曾举例,战争年代郑国与卫国作战,郑打卫,郑将领是子濯孺子,百发百中,没想到卫国不容易打,被打得落花流水,他回跑,生病了,弓也拿不起来。紧张地奔跑,卫军追赶,也被人家眼看着要撵上了。现在身体不好,不行了。他就跟人们打听,追的人是谁呀?是庚公之斯,是神箭手。咱们大概没命了。一听说,他反而放松了,这回我们安全了。怎么可能呢?不要担心,这人我了解。他跟我有渊源。他老师叫尹公之他,也是卫人。尹公之他的老师是我。他来追我,应该没问题。两军阵前,应该不讲这些感情呀?得讲武艺呀。有用。战时都能打,得真本事。我现在生病了,拿不起来弓。尹公之他是高尚的人。我知道他道德好,教学生一定是他认同的人,我推断,这人品德不错,不会杀一个拿不起武器的人。这是战士的底线。我估计他下不了手。庚公之斯追了上来。一看这时,不还击,子濯孺子说自己生病了,拿不起弓,庚公之斯就心理斗争了。他想办法,把箭头去掉,躲箭,四支,伤不了人。子濯孺子说,表示战争情形下我为国尽力了,我不能用真箭伤你,说明我的尊重与爱护。你教我的老师,他教了我,我不能趁机杀了你。古代讲师徒如父子,这里涉及更宽泛的孝道。完成了国家任务,又让良心获得了安宁。射完,回去了。这是孟子讲的故事,说的是有道德的人行事是可以预测的,他们有自己的底线,对社会有联系有影响。当时庚公之斯说,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这是他的主张。这种做法在整个社会应该有良性的发展。儒家特别注意这一点。这种人际温情会让社会更加温暖。

儒家也看到,亲人间的互动。人间的互动,有更有效的联系。〈孝经〉中说,“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意思是,社会上尊重一个人,这人有自己的亲属的关系,会有善意的回报,许多人都对你有一种善意的态度。这是孔子说的。历史上这种现象普遍。中国人特别注重这一点。像敬辞的使用。令堂令尊,令妹,令郎令爱。这是对亲情关系的认同。社会交友很看重这一点。

晚清曾国藩也曾因此拉近一个同事的关系。曾国藩是湘军统帅,另一个是胡林翼,两人想成为朋友。曾国藩在找机会。胡林翼的母亲去世了。曾想,他内心肯定脆弱,得安慰他。曾要写挽联。曾是学问好的人。下了不少功夫,认真写。写成,对弟弟说,胡林翼母亲去世,我不知道我写的能不能进前五。挽联是这样的:“武昌居天下上游看郎君新整乾坤,纵横扫荡三千里;陶母是女中人杰叹仙驭永辞江汉,感激悲歌百万家。”有文采。以后胡林翼关系拉近了。两个统帅没有那种老套的拆台。通过亲情来获得了友谊。这不完全是利用,认同对方也得有恰当的方式。这种人际交往,社会空气得到有效的净化。这是突出的通过孝来治理国家的思想。

这个思想就是君子之教以孝,非家治而日见之也。不像政府派人来告诉你怎么做并且定时检查的事。孝道不是如此。那样只能是劳而无功。历史上有一个人用强力来管理百姓,有隐患。这是汉人赵广汉。他在颖川做官,到处是豪族,他管理他们有办法。事先找人谈话。把他们放出去,说这些人揭发了一些人,一放风出去,大家族就对这些人不满意。又发展几个卧底,各家族形成了互相揭发的风气。不团结,就好办了。到处有眼线,他什么都知道。居然这儿维持了一定的统治,百姓不敢闹事。人与人间没有了信任,但是,这番治理把这儿伦理道德破坏得厉害。他被调走了,来了韩延寿,来做官,刚好相反,把老先生请来,告诉他们好好过日子,不要互相揭发。不要损害伦理。大家开始时将信将疑,人家来告密,他也不听。官府也闲得没事了。让民众自治自理,有人提议去视察一下。他说不行。扰民。要让百姓好好过。偶尔去一次发现百姓生活不错。碰到一家兄弟争田产,他碰到了,没有处理,他走了。回去后,闭门思过,想自己不足,手下人传话出来,说你们不顾情分争财产,是他的失误,没引导好。这两人受不了,良心发现了,把自己头剃了。说自己有罪,并且来承认错误。韩延寿感化人,时间不长民风回来了。百姓非常讲孝道了。他走时,百姓聚起来挽留,感情深厚。这是自然的行为,不需要额外加什么力量的。这是无为而治。儒家讲治国,不是要你去做人性外的事,要自然向往并提供这种环境。

还有一个更突出的,是西汉末年的卓茂,开始在丞相府做事,后来去做县令,用的是人性治理,本来很好,一天,一个人到这儿来告密,说要举报亭长。收我的礼了。问他收礼是你主动的吗?还是索要的?还是因为他有助于你你想感恩?这人说,不是索要也不是感恩,我主动给的,倒是。那你为什么告呢?不主动给万一不好呢。放在赵广汉手中,肯定会抓起来。那只能是人心惶惶。这个理由牵强。他就讲,这样不合适,这是礼的往来,先别举报,先安定一下。这人听了。走了。他这消息传了出去,亭长听到了,就来承认错误了。只要你不过分就可以了。卓茂把这事就稳了下来。慢慢地,“教化大行”。据说想骗人的都不好意思了。这种好的效果就是儒家的无为而治,是民众的自治,是发自内心的亲情流露。

再推广来,就有感应了。孔子专门讲,“孝悌之志,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感应是这个,人的自然本性的流露一定能传遍四海。到民间,走型了。举例来说,〈二十四孝〉中有几个故事,实际上是民间传说。像卧冰求鲤,王祥母亲去世早,侍奉后母尽心,后母想吃鱼,这是冬天,山东人。冬天河冻着,他就把衣服解开,用身体来融冰。传说鱼都蹦着出来了。这表达一种善良的愿望。这显然有传说性质,不是实际写照。还有哭竹生笋。吴国孟宗冬天母亲要喝笋汤。他孝顺就找,哪能找到呀?对着竹子哭,效果有,长出了竹笋了。这仍然是传说。哭出竹笋这类故事只是善良的愿望。这与儒家讲的感应不同。那讲的是周围人在你影响下会互动,有了感应,是人为的,是理性的。

具体在做时,还要有形式,有许多固定的,否则难切实推广,到底有哪些呢?

 

中华孝道07_长大成人-朱翔非.2011.02.07

要在生活中推广孝道,得有形式,孔子用的是礼,这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孔子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中国人注重礼,像弟子礼。今天有许多人在学《弟子规》,这也是出于孔子的话。“弟子入则孝”,推广开就形成了《弟子规》一书。把对孝道的认同落到实处。中国的礼博大精深,方面都有。今天先来说冠礼,成年男子二十岁加冠,代表成人了。女孩子笄礼,这都是成人礼。成人不成人当然不同。成人要承接家族兴衰的重要责任。经过成人礼的人社会会另眼相看。古人相当看重,孔子也一样。有一个故事,当时是鲁哀公十一年,战争不断,鲁国力弱小,没办法,动员抗敌。一个小孩叫汪踦(音qí),也参与打仗,在战争中,战死了。尸体运回来,鲁国人觉得为难。怎么处理呢?一般是按成人礼隆重的葬礼,他只是孩子,在未成年去世,当时有殇礼。鲁国人觉得这不足以表达表彰。所以困惑,找到孔子,他说,这孩子现在能够执干戈以卫社稷,担负了神圣的责任,可以不用殇礼,而用成年礼。这少年英雄享受了战士的葬礼。

那么婚礼呢?对一个家族也是非常重要,与孝道关系也极密。鲁哀公曾请来孔子,说自己的感想,婚礼有些细节不合理,像男方去接女方,我是国君,我去接她,有必要吗?孔子说,不是这样的。一定要接呀,妻子是重要的。“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历史优秀圣王,统治时就留下好传统,对妻子要好,要敬,这是从家族的神圣祭祀来说的。多重要呀。得郑重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历史上许多贤惠的妻子常起到重要作用,能提出自己坚定的态度,让丈夫把道德修养一以贯之地表现出来。像汉代王霸隐士,品德高,不愿意伺候达官。年轻时就归隐了。不愿意给人做事,耕读,度日。妻子看到佩服他。两人一直是相敬如宾,日子不错。妻子也没有怨言,甚至自豪。有孩子,常去干活。日子平静,但有一天不平静了。好友令狐子伯选择做官了,当年曾分道扬镳,现在令狐的儿子也做官了。令狐告诉孩子去看王霸。来了。穿着华丽,举止潇洒。到这儿来,儿子正干活,跑回来一看,对比看出自己儿子的朴实,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不比较,还没觉得,一比差距这么大。人家走了,夫人就看到王霸的沉默,知道他有心事。就跟她说咱儿子这样的结局跟人家能比吗?妻子说,当年选择的路是对的,你是了不起的,今天仍然是。我们过得自在,不受外在束缚,不应该这样。这样一说,王霸想通了。感谢妻子。要是妻子抱怨,王霸就不同了,人生或许就不同了。应该说在历史上有名声,与妻子有关。

再看一个丈夫帮助妻子的例子。丈夫是宋弘,是东汉初的人,官大。有妻子,仕途也顺,皇帝刘秀也器重他。有人看上他了。他帅,而且有正气,是长公主湖阳公主,是皇帝的姐妹。刚刚丧偶,特色上了宋弘,两件事,一是曾给刘秀推荐高级参谋,这是桓谭,谈话时发现桓谭还多才多艺,会弹琴,刘秀更愿意听他弹琴了。皇帝欣赏桓谭,可是宋弘不愿意,叫来桓谭,必须政治上提出主张,发展,不能老玩这个。宋弘地位不低,让桓谭压力不小。再让他弹琴,桓谭也不敢不弹,在宋弘瞪视下,弹乱了,刘秀责备他,宋弘承认是自己的事。这事传开了,耿直名声有了。另一件事,刘秀还喜欢美术,屏风上,全是美女。感觉心花怒放。跟大臣们论事,老看屏风,宋弘来一句,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直接指责皇帝。皇帝一听,撤了吧。自嘲了。这事让长公主觉得非他不嫁。但是人家有妻子。不做大夫人,心里也不能接受。跟刘秀说,让他离,光武帝感情深厚,感觉难办,就跟宋弘商量。刘秀想了一个办法,跟宋弘说,听说,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许多有战功的人把自己的妻子换了,富易交,贵易妻。这话似乎有一定道理。身份变了,妻子得换,当时流行这样的谚语。他就跟宋弘说,试探一下。可是,宋弘断然说了一番话,“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患难夫妻绝不能离开我。这话让刘秀脱口而出,这事完了。倒也更加佩服宋弘。成人礼、婚礼都是成长过程中重要大礼。得隆重地对待。

孔子接着说:“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做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据”,容颜举止进退行为一定要有理由,没什么道义的力量在支持是不行的。子路这人是“野人”,没受什么教育,做事粗枝大叶,好勇,孔子教他“礼”。子路到老年六十多岁,为一国君服务,这是卫国国君,出公辄。做父亲的带着晋国的兵秘密进入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应该为出公辄服务,但出公辄大势已去,许多人跑,城内被控制了。子路听到消息了,从外往里跑,要解救他们。仓促间,拿了宝剑去,造成了杀身之祸。冲进去时,大家都觉得他傻。冲进去,看到叛军,一人对多人。都心有余悸,因为他勇冠三军。子路也老了。最后寡不敌众,围住了他,要下手了,他伤势很重了,搏斗时,帽子的绳子散了,帽子歪了,他把帽子扶正,重新系上帽子,边说,老师孔子讲,君子的帽子是不能掉的,刹那间,兵刃齐发,他成了刀下之鬼。他死得如此惨死。这个礼,精神一直贯穿,最后的一刻都不忘保持自己的尊严。

南宋时也有人临终扶冠,一位大儒叫朱熹,思想影响中国几百年,可是活着时是饱受迫害,当时被看作是伪学。当时许多人要升迁,就得跟朱程理学撇清关系,甚至故意去青楼。可以看出他们的孤立处境。他却始终讲学,临死前几天还在改《大学》,临死时,穿好衣服,板上要写字,笔拿在手中,落不下去。拿走笔时,把帽子刮了一下,歪了。他精气神体现在眼睛上,瞟着它,弟子们帮着扶正,他溘然长逝,把帽子戴正体现自己的尊严。这是内在的一种精神。

没有礼的孝是空谈,礼时为大。要根据时代采取相适应的形式,不要泥于古代的形式。礼的含义也重要。像表现庄严,没有古代的方法,可以自己创造起来。这是祖先也认同的。

 

【读后】:祝愿普天下的受教育者,以孝为成长之本,拓展自己的成长舞台,增强个人实力,用伟大的孝心来面对父母家族乃至国家,弘扬中华传统文明,做个地道的有着伟大孝心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