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基础教程2视频教程:问佛 如何才能快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48:08

   人因为没有真实的智慧,便常做愚痴的事,并以此为乐,还不知惭愧。做了就要受很多苦,苦海因此而来。佛陀悲悯众生,讲了三藏十二部,于是读经,使人明白了很多道理,但不忘佛的教言的人还是很少,能行佛的教言的人就更少了。读经后,真是记住的少,忘记的太多太多了。其实,人健康时,去医院也会很受益。当您去问,一位绝症患者时,您就会生起很大的感悟来......问病患者:你还要美丽的衣服吗?他会摇头!你要很多很多的钱吗?他会摆手!你要当官拥有地位让无数人崇拜你吗?他会叹息,说一句:不!你要美女来陪伴你吗?他会瞪你一眼,低下头去。你要华宅豪车吗?他会无力的长叹一口气!你要荣誉吗?让无数的人礼敬赞叹你,他会说:这些已经与我无关了。那你想美食吗?为了吃美味,去杀别的可怜的小生命。他会痛苦的一笑:我见了都够了,还去想美味吗?那您想要些什么啊?病患者灰暗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用低沉苍老的声音说:我什么都不要了!于是,那一刻,你的心灵被触动,早要是明白这一点,根本不可能会有今天啊?今天的苦痛,不就是为了想要这么一丁点的东西吗?而这么一丁点东西并没有长久得到,却得到了无穷的苦涩。去医院看看,说不定您的沉重的心灵,也会轻松片刻!

 

 

二僧遇诸途,一参禅,一念佛。参禅者谓:“本来无佛,无可念者,‘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者谓:“西方有佛,号阿弥陀,忆佛念佛,必定见佛。”执有执无,争论不已。有少年过而听焉,曰:“两君所言,皆徐六担板耳。”二僧叱曰:“尔俗士也,安知佛法?”少年曰:“吾诚俗士,然以俗士为喻而知佛法也。吾,梨园子也。于戏场中,或为君,或为臣,或为男,或为女,或为善人,或为恶人。而求其所谓‘君臣、男女、善恶’者,以为有,则实无,以为无,则实有。盖‘有’是即无而有,‘无’是即有而无,有无俱非真,而我则湛然常住也。知我常住,何以争为?”二僧无对。

 

有位满腹心思的贵族拿了两只花瓶到佛佗前献佛,佛说:‘放下!’贵族放下左手中的花瓶。佛又说‘放下!’,他放下右手中的花瓶。佛还是对他说:‘放下!’贵族说:‘我已经是两手空空了,没有什么可再放下,你还要我放下什么?’ 

 

佛说:‘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心与念想,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什么了,你才能从桎梏中解脱出来。’贵族终于明白了‘放下’的道理。 

 

俗话说‘拿得起,放得下。’‘放下’恰恰是我们在生活中很难做得到的。有了功名放不下功名,有了金钱放不下金钱,得到了就不想失去,还想得到更多;人生在世不如意有八九,遇到碰到的常常想不开放不下,什么失败、失恋、失落、失望、挫折、痛苦、哀伤,恐惧、忧虑常常被藏在心里压在心头,在心中发酵闹腾,弄得心神不宁、困惑猜疑、烦躁不安。有的更是一味痴迷偏执,越陷越深,不能自拔,钻进了精神的死胡同。正如庄子所言:‘荣辱立然,后睹所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往往使人出现心理障碍、精神失常、神经病,有的更是感到绝望而走上不归的自杀绝路。 

 

人常常喜欢为自己定下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往往会千般努力、万般追求,甚至不择手段,处处以是否达到目标来衡量生活的胜败得失。且不论以自己的情感恶好定下的目标是否正确,过于执着去追求,去强求,给自己原本轻松无染的心加上重压涂上重彩,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无穷无尽的忧愁和烦恼。 

 

我们常见有些人性急易怒,火气很大,小事冒烟,大事冒火,一不如意就拍桌跺脚、勃然作色、破口大骂。其实,没有人天生就是易燃易爆的火炮筒。‘人之初,性本善’,你看刚出生的婴儿个个纯真可爱,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纯净无染的心。只不过长大了为周围妄执所惑,污染了本性,造成坏脾气。同样,我们常听到‘官大架子大’、‘财大气粗’一说,官当大了,钱多了,并不是导致人的脾气变坏火气升高的直接原因,而是有的人自以为当了官,有了地位不能与普通人一般见识,放不下心中自设的架子和框框,走到哪都要昂首挺胸、迈着八字脚、哼着重感冒的鼻音、板着一副老婆偷了人般的长脸;有的人有了钱,放不下心中强烈的优越感,总以为有钱连鬼都可户来推磨,还有什么事摆不平搞不了的?所以有钱人能理直气壮,敢气壮如牛也就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了。这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那些达官贵人为何对人对事总是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缘故。他们放不下自以为尊贵的架子,什么时候什么场合都要装出一副人模狗样的脸面,不但别人看了生厌其实自己活得也是挺累挺苦的,长期这样撑着不得个急症落个慢性病才怪呢。 

 

古人说,‘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就是说,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敢作敢为。不论什么事,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所以要当机立断,该放下的也要坚决放下。当然,放下并不是要你身如枯树、心如古井、万念俱灰、百事莫为、一穷二白。而是要你睁开心灵的眼睛,珍惜心里最美好的东西,舍弃一切偏执的心外之物。因为‘人生如舟’,负载过多过重,不沉船也难免要搁浅。放得下,是为了能拿得起。当你为生活的种种烦恼感到困惑、受到压力时,请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放下你心中的所思所想,没有负担,海阔天空,你将会变得轻松愉快、活得旷达洒脱。正如古诗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镕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放下,你将解脱生命的烦恼,享受轻松自在的人生。 

 

放下,你的生命时光都将成为‘人间好时节’。

 

 

存好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说好话: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 

行好事: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做好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不与任何人结怨仇,这是真正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人;对于冤家债主极力忍让,忍一 

辈子就还清了;所以要学着忍让,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吃亏是福,不是祸害,往 

往消灾灭罪,忍让决定是正确的。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厂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 

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 

修净土的同修,专修的人很少,很多人是杂修,杂修不能成就。¨¨¨凡是妨碍清净的 

心的,都是夹杂。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念佛之境孤寂最佳! 

邪淫为万恶之首,犯之必身败名裂,福被天削,辱及祖宗,祸及子孙,因果报应,不可 

思议!不论信与不信,都在因果法则制约之中。

 

一个小和尚要出门远游,但日期一推再推,已经过了半年了,还迟迟不肯动身。 

方丈把他叫去问:“你出门云游,为什么还不动身呢?” 

小和尚忧愁地说:“我这次云游,一去万里,不知要走几万里路,趟几千条河,翻几千座山,经多少场风雨,所以,我需要好好地准备准备啊。”方丈听了,沉吟了一会儿,点了点头说:“是啊,这么远的路,是需要好好地准备准备。”又问小和尚说:“你的芒鞋备足了吗?一去万里,道路迢迢,鞋不备足怎么行呢?”方丈吩咐寺里的僧人,每人帮小和尚准备十双芒鞋,一会儿就送到禅房里来。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就纷纷送鞋来了,每人十双,上百的僧人,很快就送来了上千双芒鞋,堆在那里,像小山似的,方丈又吩咐大家说:“你们这师弟远去,一路要经不知多少场风雨,大家每人要替他备下一把伞来。”不一会儿,寺里的僧人便送来了上百把伞,堆放在方丈和那小和尚的面前。看见那堆得小山似的芒鞋,还有那堆得小山似的雨伞,小和尚不解地说:“方丈,徒儿一人外出云游,这么多的东西,别说是几万里,就是寸步,徒儿我也移不动啊!” 

方丈微微一笑说:“别急,准备得还不算足呢。你这一去,山万重,水千条,走到那些河边,没船又如何到达彼岸呢?一会儿,老衲我就吩咐众人,每人给你打造一条船来。” 

小和尚一听,慌忙跪下迭声说:“方丈,徒弟知道您的用心了,徒儿明白了,现在徒儿要上路了!” 

方丈会心一笑说:“一个人上路远游,一鞋一钵就足矣,东西太多,就走不动了。人生一世,不也是一次云游吗?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又如何能走得远呢?轻囊方能致远,静心方能行久啊。” 

小和尚一听,心里惭愧极了,第二天天刚昏昏亮,他便手托一钵立刻上路了。 

心灵感悟:轻囊才能让一个人走远,心静才能让一个人行久,谁见到过一只拖着蜗壳行走几万里的蜗牛?谁又见过一根漂浮不动的轻盈羽毛呢?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在人生途中就会很容易感到疲乏,何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