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荷花:黄老师《阿炳在1950》教学实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20:31:08
一、导入 
    师:先请欣赏名曲,注意用心聆听,最好闭上眼睛,看能从中听出些什么? 
    (播放《二泉映月》)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许多同学还沉浸在美妙的旋律中,请谈谈你听曲子时的感受。 
    生:我感到悲伤和沉重。 
    生:我感觉到一个人在抗争。 
    生:我仿佛看见一个空旷的巷子,有个艺人在孤独地拉琴。 
    生:这支曲子可分三部分来听:有时低沉,有时激越,有时回环。低沉是诉说不幸,激越是对命运的抗争,回环表示对理想的思考和向往。 
    师:(惊)噢,这位同学说得很内行,欣赏能力极好,我知道你在学钢琴,在这方面很专业。(众人鼓掌)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让我感觉到大家都能听其曲而知其意,欣赏水平很高。的确,这支名曲意境深邃,旋律哀婉、深沉,蕴涵了作曲者对人生的感悟、对命运的抗争。我们应该感谢作曲者,为我们创作了这么神奇的乐章!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作曲者——阿炳,了解他的事迹,了解《二泉映月》。 
二、感知 
师: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想听一听大家读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 
    生:我感到遗憾,因为只录了六首,其他的我们再也无法听到了。 
    生:太惨了,阿炳太不幸了,多活几年多好。 
    生:我感到庆幸。 
    师:哦!能具体谈一谈吗? 
    生:我终于能听到《二泉映月》这么好的名曲了。 
    师:这得感谢谁? 
    生:感谢杨荫浏、曹安和等几位教授,是他们的劳动使这么好的名曲得以保留。 
    生:还得感谢阿炳,给我们创作了这么神奇的乐曲。 
    生:我看还要感谢新中国的成立,给他们带来了机会,带来了音乐的春风。(众人鼓掌) 
    师:这位同学的口才真棒!我看还要感谢一个人。看145页,在他的过问下,《二泉映月》才得以制成唱片,流传天下,名扬中外。 
    生:(醒悟)哦,吕骥先生。 
    三、探究 
    师:现在我们一起更深入地探讨课文。请同学们互相质疑解疑,讨论两分钟,然后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生:为什么课文标题是“阿炳在1950”而不是“阿炳与《二泉映月》”?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看哪个标题好。 
    生:我认为“阿炳在1950”好,突出了时间,正是在这一年抢救了这支名曲。 
    生:我认为改为“阿炳与《二泉映月》”要好些,这样突出《二泉映月》的地位,它是阿炳的代表作;因为文中最后也说“《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 
    生:他这个说法不妥,用“阿炳与《二泉映月》”作标题,与内容不一致。因为文章内容主要是写阿炳在 1950年的情况和《二泉映月》的录制经过。 
    师:好,这个同学从内容与标题相统一的角度来解答,值得我们学习。 
生:(辩解)那么课文的后半部分是写《二泉映月》的地位和在世界上的影响,应该突出《二泉映月》,改为“阿炳与《二泉映月》”也不错啊? 
师:我也想谈一点看法,我认为文章还隐含了对新中国的赞扬。请设想一下,没有新中国的成立,会有这一切吗?正是这个大前提,给了阿炳抢救作品、改变命运的机会。鉴于此,我认为该突出“1950”。 
    生:文中提到阿炳有三百多首乐曲,却只抢录了六首,太遗憾了,为什么不在1950年以前就录制呢?为什么不多带些钢丝?(众人点头,沉思) 
    师:(点拨引导)这个问题有深度。哪位同学在预习时了解了更具体的情况?能否从历史背景的角度去思考? 
    生:我认为是阿炳的地位低,是一个卖艺人,开始没有被发现。 
    生:我认为旧中国没有条件,录音机要进口,文中 140页说录音机都要从外国进口。 
    生:我认为是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的解放给阿炳带来了好运。(众人笑)文中140页不是强调说,由于阿炳自编弹唱《金圆券害煞老百姓》,国民政府地方官员指使人殴打阿炳,不准他卖艺了吗? 
 
 
    师:(笑)这位同学的回答很精辟,大家的掌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补充一下,录音钢丝也需要进口,那几位教授可能也没料到阿炳不久就会去世。 
    生:(迟疑)老师,这篇文章跳来跳去我没看懂。(老师惊讶,众人大笑,这位学生的脸一下红了。) 
    师:这位同学很诚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篇课文确实很特别,有难度。大家发现了没有,它与以前学过的课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生:(齐点头)是。 
    师:看一看,哪些地方不同? 
    生:插叙、倒叙很多……有点乱。 
    师:(纠正)是错综复杂,同时穿插了许多内容。 
    生:有许多小体字。 
    师:(追问)那是什么语言? 
    生:(思考)……是一些人说的话。 
    师:(继续追问)这些人是什么人? 
    生:……被采访的人。 
    师:(引导)大家看过“今日说法”“东方时空”“实话实说”等电视节目吗?这些话叫什么? 
    生:同期声,上学期学过《生命之舟》这篇课文,老师您讲过。大体字是正文(解说词)。小体字是同期声 (采访同期声)。 
    师:(喜)谢谢你记得这么牢。课文为什么这么写? 
    生:课文是电视专题片的文字稿,作者通过采访几个人来回忆这件事。 
    师:(引导)这叫什么写法? 
    生:从多个角度来介绍阿炳,这样更全面。 
    师:好,现在一起把文章内容梳理一下,思考:你从这篇报道材料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我了解了阿炳悲惨的一生。 
生:我了解了《二泉映月》的录制经过。 
…… 
    师:好了,请一位同学把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整合一下。 
    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内容:阿炳的悲惨一生、阿炳的性格特征、《二泉映月》等六部作品的录音经过、《二泉映月》的地位。 
    师:不错,我认为还应把录制的意义归纳进去。 
    (课件展示:人物事迹及性格  录音经过及意义《二泉映月》地位)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他了解了阿炳的性格特征,现在我们来谈一谈,阿炳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来分析。 
    生:他是一个对音乐有着执著追求的人,文中说他眼瞎了还坚持创作音乐,还经常与其他艺人切磋。 
    生: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敢于用音乐反映人们的疾苦,如文中写他自编弹唱《金圆券害煞老百姓》。 
    生:他是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他靠卖艺赚钱维持生活,不同于纯粹寄生于社会的乞丐;他从不计较多少,不给也行。 
    师:好,不错,这一点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生:坚强不屈。 
    生:不好,不能用这个词语,应用“有志气,有骨气”。 
    生:前面有同学说阿炳是一个正直的人,我认为用“忧国忧民”更好。阿炳为老百姓着想,用音乐反映人间悲苦,道出人们的心声,更体现他的忧国忧民。 
    师:(笑)你说的只是忧民,哪里体现忧国了? 
    生:(激动)老师您说得不对,国家是由千家万户组成的,是由一个一个的人组成的,忧民就是忧国。您在讲《岳阳楼记》时说范仲淹心系天下,就是爱国爱民,就是忧国忧民。(众人喝彩,鼓掌) 
    师:妙,这位同学胆识过人,敢于面对几百位听课教师挑战老师。(笑)请让我表示歉意。 
    师:我们对阿炳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请大家快速筛选材料,删繁就简,写一篇100字左右的阿炳小传,时间3分钟。 
    (学生写) 
    师:好了,许多同学已经写完了,现在请几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对照自己写的评一评,好吗? 
生:阿炳(1893~1950年)中国民间音乐家。本名华彦钧,江苏无锡人,自幼随父华清和道士习音乐,十五六岁时已成为无锡道教界出色的乐师。35岁双眼失明,世人称瞎子阿炳。由于社会动乱,阿炳开始了流浪生涯。人们称阿炳有三不穷:人穷志不穷(不怕权势),人穷嘴不穷(不吃白食),人穷名不穷(正直)。正是这样,阿炳创作了大量著名的乐曲,如《二泉映月》《听松》《昭君出塞》等。 
 
 
    (生评略) 
    师:我们在了解了阿炳的同时,还了解了《二泉映月》等的录制经过及意义。现在请抓住相关语句,用两句话将《二泉映月》等作品的录制情况概括出来。 
    生:杨荫浏、曹安和在1950年利用假期回老家为阿炳录下了《二泉映月》。 
    师:他把哪个内容忽略了? 
    生:把录音的缘由丢了,应在前面加上黎松寿先生偶然拉起阿炳的乐曲,引起几位音乐教授的重视,决定录下后研究。 
    师:好,把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整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录制意义呢? 
    生:改变了阿炳的命运。 
    生:挽救了阿炳的艺术生命。 
    生:为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财富。 
    师:古人云“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我想,从这一点来说,阿炳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杨荫浏等几位知音,名曲《二泉映月》得以抢救,流传千古。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悟到什么,得到了什么启迪呢? 
    生:阿炳的坚强不屈、执著追求让我感动。 
    生:阿炳……位卑不忘忧国,让我敬佩。(鼓掌) 
    生:……这里面有许多偶然的巧合,却创造了奇迹。 
    四、延展 
    师:(惊喜)精彩!请记住,把握偶然,创造奇迹。也许你的一个偶然,也会在历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这篇文章让我想到另一则电视访谈。请看屏幕。 
    (白岩松与冯骥才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一段访谈) 
师: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准备花十年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抢救民间文化艺术,大到一幢建筑,小到一个荷包。那么,我们也能为我们民族文化做点什么。别做旁观者,行动起来吧。也许你的一个偶然,也会创造一个奇迹。请大家课后搜集整理家乡的民间艺术,譬如嘉禾的民歌、桂东风味小吃的制作…… 
评  点 
    《阿炳在1950》是中央电视台系列专题片《记忆》的文字稿,应该说容量很大,内容繁杂,但黄老师的教学很成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整个课堂是在一种相互尊重、和谐友好的氛围中进行的,师生之间始终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听《二泉映月》后,教师首先问学生“听出些什么”“谈谈听曲子时的感受”。看似平常的一句话,恰恰是艺术性的、提纲挈领式的。整堂课上学生发言踊跃,准确率高。出现这一场面,主要是因为黄老师缩短了对话距离,教师的亲切提问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感觉到,老师也是课堂成员之一。 
    二、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了组织引导作用。整堂课,教师所刻意设计的问题只有三个:听音乐后谈感受,预习课文后谈感受,分组讨论后提问题。课堂上黄老师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的确不愧为一堂示范课。 
    三、课堂合理处理了个性化阅读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如在谈预习课文后的感受时,一般学生都说,感到沉重、遗憾、悲惨”……可是,有一位学生竟感到庆幸,而且庆幸的理由说得很充分。这样进一步丰富了主题思想。在评价人物性格时,学生认为评价阿炳用“忧国忧民”更好。当黄老师提出质疑时,学生大胆分辩,直到把老师说服为止。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成果。 
    四、课堂上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筛选信息、整合信息,卓有成效。这篇文章是部专题电视片的文字稿,其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叙事繁多,涉及众多人物。然而,黄老师引导学生从中筛选整合信息,仅用20来个字就整合起来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筛选材料、整合信息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且学生还注意了日常生活中的信息。这是可喜的局面。 
(执教:黄定意(湖南省郴州市一中);评点:王莲芝(湖南省郴州市教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