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板防护要多厚:语文高考指挥棒该指向何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8:21:42
附照片)    今年7月14日,本报刊发《“标准”答案扭曲语文教学》、《高考语文非改不可了》等一系列文章,分析学生语文素养的现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问题,讨论语文高考改革的方向,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强烈反响,他们纷纷给本报发来文章,针砭教学弊端,提出改革建议,呼唤语文高考改革尽快到来。
   
语文命题应扣住“四个多少两个怎么样”
    不妨假设一下,两个资质相近的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一个读了十几部名著,背上几十篇文章,几百首诗词;另一个学生,却把时间耗在肤浅架空、重复无用的习题和训练之中,最终哪一个语文素养会高些?答案不言而喻。
    黄玉峰  复旦附中
    语文教学关乎民族素质,关乎国运。
    高考于个人是前途所系,于国家是抡才大典。谁能不跟着指挥棒转?!但是,如此重要的指挥棒如果指错了方向,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后果。
    专家关于“踩分点”、“变异”的分析,深中肯絮。那些形式、技巧、框架,本来不过是为理清思路、方便学习和表达而总结的工具,最初这一套东西是为了学习、教学、评估提供方便,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子。它是辅助的东西,是拐棍,不是语文本身。如果辅助的拐棍代替了学语文本身,形式反噬了实质,框架框死了创造力,技巧扼杀了真正的思想,这岂不是一种异化?
    现在,语文学科不是在教“语文”,而是在教“考语文”。语文问题的“结”就在于——考的是“非语文”。用答题技巧来代替语文本身,还冠冕堂皇地称之为“科学”,这种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已到了集体无意识的地步!语文是一门关乎人文的学科,人文人文,剥离了“人”的元素,还剩下什么呢?而如今的语文试题却把一篇篇活生生具有生命力的好文章用标准化模式化的套路,流水线一般地将其拆解。而且还要蛮横地规定:“你们只能按我的要求标准答题!”无怪乎有人说这不像在学语文,倒像是学外语。其实,就算是外语,这样学法也是学不好的。语言的魅力正在于它是活的,承载着人的爱与恨。读书是很个性化的事。从来没有人按那种套路去读。林妹妹见花谢流泪,辛弃疾梦金戈铁马,读这些的时候,哪有人用那种模式来“理解”、“分析”的?测验最要讲求的是信效度,而语文考试考的却不是语文素养本身,而是被强加在语文身上的某些人的“知识点”“伪知识”,是连写作者自己也没有想到过的,自己也做不出的东西。对这样的题目,考得好,并不一定素质高;考不好,未必素质低。答错了不知为何错,答对了也不知下回能不能对。低信效度,自以为“科学”,却违背了测量学最基本的规律。
    把“标准答案”说成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公害”,确实是点中了要害。这是教学专制主义的集中具体的表现。笔者教学数十年,见过太多蛮不讲理、莫名其妙的标准答案。从小学到高中,我们的孩子就在这样蛮不讲理更不讲清的霸道的“指挥棒”下生活。他们宝贵的时间就耗在费尽心机揣摩出题人的心思上,根本无暇去关注“真正的语文”。而多年来淤积下来的莫名其妙、与真正的语文水平几乎无关的试题,已经形成了一套荒唐的、蛮横专制的考试形式和题型模式。如此“公害”不除,语文还有什么希望!
    有人说这一切荒谬应归罪于高考制度。其实根本问题并不在考试本身,考试是必须的社会人才选拔途径。制度并没有大错,关键在内容,考什么,怎么考。
    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是什么?古人有个传统,我们似乎已经抛弃了。这就是最最简单的“朗读”和“背诵”。青少年时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此时记住的东西将终身不忘,至于分析能力,往往要在已有大量积累的基础上才事半功倍,作文更是如此。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他直到晚年,依然能背《汉书》全文,而且可以从任意一个地方朗朗地背起。有人轻视最简单的读和背,认为“死记硬背”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不妨假设一下,两个资质相近的中学生,在同样的时间里,一个读了十几部名著,背上几十篇文章,几百首诗词,而没有人喋喋不休地分析唠叨,也没有人逼着他必须这样而不是那样理解。另一个学生,却把时间耗在这套肤浅架空、重复无用的习题和训练之中,最终哪一个语文素养会高些?答案不言而喻。当然,今天的语文教学在古人的死记硬背之外,应当有一些变通,多一点启发引导。
    我以为,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应当抓住两个关键,一是要保证积累,质量质量,有足够的量才谈得上“质”。二是要培养兴趣,这就要把独立思考和理解的自由还给学生,让语文教学早日摆脱莫名其妙的标准答案的噩梦。那么,考试改革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呢?
    十六年前,也是在《文汇报》上,我曾发表了一些文章,其中有一篇题目就叫《语文究竟应该考什么》,在文章中我提出语文应该考“三个多少”与“两个怎么样”。现在我仍然这样认为,不过加了一个内容:“识了多少”。在教学实践中,我越来越感到“识字”的重要。凡学母语都应该首先重视“识字”。可惜我们现在上海的中学语文教学却完全不重视。其实,中国文字是中国文化的基石,它包含的文化信息,超乎一般国人的想象。深入了解一些文字构造的规律,对理解文章,提高人文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能收事半功倍之效。有人认为字词成语这些基本单位在中学里学习太“低级”。可是,如今错别字满天飞、用词不规范、语言不通顺的现象已到了不可容忍的地步。这实实在在的基础,应当在考试中有所反应,比如给一段文章让学生找出错字,还有成语的正确使用等等。
    另外几条:
    第一是考“背”了多少。周宏说得好,“规定100-150个背诵篇目……就算是送分,只要学生背了,送给他们的可是一生的素养和底蕴啊。”
    第二是考“读”了多少。“考精读”可以规定必读篇目,针对内容出一些选择、填空;“考泛读”可以列一系列中外名著的书目,让学生挑选其中一本或几本写出基本提要。这样不可准备、也无需准备,腹笥充盈与否,一试便知。
    第三考“懂”了多少。所谓“懂”,不必与“标准答案”一致,而是要求考生能在短时间内,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比如可以要求写一篇提要,一篇评论。提要必须抓住基本内容,评论可以各抒己见。这样考,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立即显现无遗。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平时多读书,具有真才实学。
    所谓“两个怎样”,一是考“文章”写得怎样,一是考“字”写得怎样。作文最能考查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阅读的成果也可以反映在写作中。为此,有人甚至提出只考一篇作文就够了。这有一定道理。但毕竟写作与阅读还有区别,何况在目前条件下,防止猜题押题在技术上还是很大的问题,批改评分上也存在问题。在阅卷队伍和阅卷时间都没有充分保证的情况下,尚不可行。否则如现在这样匆忙草率,测验效果是堪忧的。至于写字,也绝非无关紧要的事,字是一个学生习惯、思路乃至气质的反映,认真写字可培养一个人的静气,克服浮躁,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
    至于具体的题型,倒可以保留部分已有的东西,选择题、是非题、填充题、简答题都不妨。但一定要扣住这“四个多少两个怎么样”。
    任何改革都需要大家齐心合力去做,希望这一次不要再让人失望。因为,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已经承受不起了。
   
功利环境下,寻找语文学科的出路
    学生形象地说语文是:平时学习的是“1”,复习的是“1”和“2”,考试的内容却是“3”。找不着方向,难有成就感,还有什么兴趣可谈呢?
    韩永胜  上海市七宝中学
    语文学习是一种长期浸润的过程,这一点已经为大众所接受,而现实往往会有一种矛盾——人们在承认这个前提下却做着旨在快速提高语文成绩的急功近利的事情,其结果往往不如人所愿。于是社会上对语文教学所谓“少、慢、差、废”的批评尘嚣日上,语文教师因此而蒙上不白之冤!
    功利之下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都变味了。随着年级的提升,好多具有语文教学本身特点的东西在课内外都逐渐消失了——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听不见了,因为美文怡情比不上考试的知识点重要;课堂上的畅所欲言质疑激辩不见了,因为思维发展也比不上考试的知识点来得快;名著内容变成了填空题选择题,阅读也变成了看摘要背要点搜百度了,因为考试知识点只须记几个人名,又何须耗费时间去啃大部头的原著!取而代之的是,课上反复强调所谓的知识点,划重点字词和课下注释的内容,课间督促学生识记背诵重点内容,不断重默相关知识点,课后留足强化作业。到了毕业班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要用来做模拟题和讲试卷,目的是把学生训练成适应考试的“自动化机器”。大量的为考试而设计制作的模拟考试题铺天盖地,如果勉强把进行阅读训练的文章看作语文学习的材料的话,那阅读材料后面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噩梦,要挖空心思“理解”出题者的意图,说白了,理解有时等同于“猜”,“猜”对了就皆大欢喜,错了“分”就没了,真是欲哭无泪啊!为了考试和批改而出的阅读题,阅读的乐趣已经被修剪得荡然无存,阅读的基本规律“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莱特”已经变成了“哪怕是一万个读者也只有一个哈姆莱特”!考题也往往被“科学”化了,科学彻底战胜了人文。然而讽刺的是,据调查,中国人的科学素质从改革开放至今却没有明显提高,语文考题的科学普及率却是高得出奇。这样下去,功利环境之下的“科学方法”迟早会将人文学科绞杀殆尽。
    我曾经为完成论文做过一次关于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学习语文的调查,和社会上其他人士所做的调查相似,结果很不乐观。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呈现递减趋势,且递减的幅度大得惊人。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教学内容的呆板枯燥”,“阅读试题答案的不确定性”,“考试成绩不稳定,难以快速提高成绩”等影响兴趣的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从这些影响学习语文兴趣的因素中不难看出,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的功利动机成分已经成为统治当今语文学科的达摩利斯之剑!
    学生无奈,学生形象地说语文是:平时学习的是“1”,复习的是“1”和“2”,考试的内容却是“3”。找不到方向,难有成就感,还有什么兴趣可谈呢?为什么没兴趣还学它,答案只有一个:为了考试!教师无奈,同样道理,语文教师没有按着考试要求进行教学,即使讲得天花乱坠,听者与讲者都眉飞色舞,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各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合二为一,语文课堂的思维训练、独立思考、美文熏陶、文化承袭等大都变成了答题步骤、知识要点等的强化训练,毕业班的教师几乎每天课上都会重复答阅读题“一要全面,二要体现知识点”、“看好每题的分数,根据分值列相应的小点”之类的话,不大敢让学生阐发深刻或独特见解,因为要理解出题者的意图,毕竟考试的分数是“硬道理”。对于热爱语文教育的老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方式充满了无奈和酸楚;对学生来说除了无奈更有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呼唤人文环境的今天,我们不愿再看到学生连孙权、曹操分别是三国中哪一国的人都不知道;我们更不愿看到“鉴赏”别人的文章头头是道、套路纯熟,可自己的文章却除了几个所谓的漂亮整句外,空泛虚假,毫无思想见解。
   
高考试卷如何体现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考试分数的高低与语文能力的高下有时并不能形成正比,这就会出现“高分低才”的现象
    郑炜昳  上海交大附中
    有关“标准”答案一说对于一线的语文教师的确是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尤其是在高三的语文教学中,这时学生对题目的关注点可以说全部放在了自己答案的“对”与“错”以及可以得到几分上。而面对一些题目的答案,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常常也是无可奈何,很难给学生以一个“正确”解答。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2008年上海语文高考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第二篇《灯笼红》中的一道题目是这样问的:家乡的女人把丈夫叫“汉子”,曾祖母却这样叫“我”,这是因为 。参考答案是曾祖母热切盼望“我”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必须答出‘热切盼望’或者意思相近的说法”。而在考试结束后,就有学生提出,《灯笼红》的作者是牛汉,原名史成汉,“汉子”的称呼难道就不是祖母依据其名字对他的昵称?这个问题的提出,显示出学生广泛的阅读面,但显然,这样的回答是难以与我们的标准答案相契合。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线教学中可以说是不胜枚举。
    而当我们将时间浪费在这些难以辨析的问题上,并为此争论不休的同时,我们就会丢失语文教学的一些基本意义。
    先来说说基础知识。在全国重点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语文试卷中,各大高校无一例外地将字音、字形、字义、成语、病句等内容作为考查项目,可见对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例如,2010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试题要求用汉语拼音默写出国歌歌词。而在上海高考的试卷中,相关内容却基本不见踪影。记得一位老师在一次讲座中提到,她在参加高考命题的时候曾提出要考一分分值的拼音,可是最终被否决了,原因是拼音并不在考纲的范围内,所以不能命题。对此,这位老师表示相当遗憾。然而,我们学生语文的基础知识如何呢?放眼学生的作业,不能说错别字满天飞,但也是经常飞。更严重的是我们的学生对此不以为意,认为错别字并不影响理解,何必锱铢必较。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并不是高考的内容。因此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老师将错别字标注出来,但下一次这些错别字依旧是昂首挺胸地出现在书写中,“必竟”二字从高一写到高三。当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越来越薄弱的同时,我们想要提高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目标就是在缘木求鱼了。
    再说说应用能力。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目前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考试分数的高低与语文能力的高下有时并不能形成正比,这就会出现“高分低才”的现象。以应用文为例,教材中其实也有相关知识,可是因为在我们的考试中并不考查,所以即便课堂讲解涉及到这些知识,多数学生也会从“实际”角度出发,象征性地听一听。以最简单也最常用的请假条为例,学生请假是学校生活中最常见的问题。当老师要求学生写请假条的时候,我们就会收到类似的假条:
    “老师:我因为生病请假一天。某某某”如此言简的假条常常使语文老师无言以对。
    其实注重与生活相结合的题目在上海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曾出现,例如2004年高考试卷第5题,为一张广告市场份额图拟写标题,答案是2002年1-10月中国各类报纸广告市场份额。还有一些诸如想象描述类、介绍说明类、联想感悟类、生活应用类、续写仿写类、图文转换类的开放型题目应该说与现实生活结合紧密,有利于学生注重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不过这一类题目相对来说考查力度并不大。今天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所以如果我们将学习仅仅放在单纯的文本知识上,恐怕是要与社会脱节的。如何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在教学中落实到位,恐怕先要在高考试卷中有所体现。
    一份高考试卷承载的重量不言而喻。高考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是否可以真实展现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更是一份高考试卷的内涵所在。上海语文高考试卷一贯秉持“稳中求变”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之上,是否还可以考虑将“变”的方向更加多元、“变”的步伐有所加大,避免“标准”答案,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培养,我想这也是《文汇报》此次讨论的意图所在,更是全社会对于中学语文教育的关注所在。
   
应试扼杀文化,不仅仅是语文
    今天化学和语文一样,教学过程已经变成了一堆习题。其实每门经典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始森林,当务之急是找到它,认识它,修复它,捍卫它。
    郑胤飞  化学特级教师
    从教学到考试,原来文科和理科是患难与共的。
    一、有习题没文化
    化学和语文一样,首先是一种文化,也是对待这个物质世界的一种独特而又通达的态度、观念和思想方法。万物始于元素、质量守恒、结构决定性质、能量由高到低、动态平衡、电子得失、异电相吸,等等,它们是一个个概念,更是一种种观念。它们是化学的,也是哲学的、社会学的。但今天化学和语文一样,教学过程已经变成了一堆习题,这堆没有骨架的杂碎竟然还被镶上了一道建构主义或探究性学习的金边。当今有几个高中毕业生知道动态平衡是一种能够让众人终身受益的素养呢?
    二、返朴归原成了一种奢望
    应试教育的强大甚至表现于能在经典学科中制造出若干教学“分支”来。比如语文的“48种提问方式”,化学的“12种计算题解法”等等,都可以是自成体系的,都是“低层次”的高级应试组织,都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生窒息。既然经典学科各有其本来的文化面目和逻辑线索,按它的本原来组织学科教学却为什么那么难呢?原因很复杂,但考试的导向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当我们从文本中“抠考点”时,当我们给出那些编造痕迹毕露的考题时,我们想过这道题是语文,那道题是化学吗?是这门学科本身如此蹩脚吗?见树不见林,因为我们已经把森林给毁了。
    其实每门经典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始森林,当务之急是找到它,认识它,修复它,捍卫它。
    三、自主招生的拯救作用
    就在应试教育看似无药可救之际,民间的一朵带刺玫瑰——自主招生——开放了。
    自主招生的本意可能是抢生源,它的客观效果却是对基础教育的一种拯救。自主招生的考试不可能在识记、理解、探究等外在形式上穷讲究,这就使学科的文化内涵得到尊重,有利于让学科回归自然、素养和规律。面宽代替井深后,他们根本没有必要死磕那些鸡毛和牛角,可以“年年不同”,可以去问真问题,可以用沉浸经典替代覆盖表皮。尽管已知他们的试题还很不成熟,甚至有些随心所欲,但相信他们会在杜绝应试念想的前提下不断地完善。指不定正是某些方面的“不完善”、“不成熟”造就了它的不应试。
    文科也好,理科也罢,经典学科重新成为文化的理想迟早会实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