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中间业务发展趋势: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2 19:17:00
伴随着中国制造业高速增长及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近年来,“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实业界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并取得了一些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一、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1.中国工业品出口的增长实绩与结构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出口结构不断优化。2004年,我国进出口总额由381.4亿美元增长到11547.9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29.3倍。其中,出口额由181.2亿美元增长到5933.7亿美元,增长了31.7倍。
  从出口商品结构来看,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90.1亿美元,占当年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49.7%,到200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达到了5528.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93.2%,大大超出了目前约75%的世界平均水平。其中,机电产品出口额由1985年的16.8亿美元提高到2004年的3234.0亿美元,在我国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6.1%上升到54.5%,成为我国出口额最大的产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4年,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由46.8亿美元增长到165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6.2%上升到27.9%。仅仅在20年的时间里,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已经由玩具、纺织品、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的提供者,迅速成长为大规模输出门类齐全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制造基地”。目前,中国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成为国际市场主要的参与者。
  从外贸主体结构来看,随着我国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在全国出口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从1990年的120.5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3386.1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从16.8%上升到57.1%。与内资企业相比,外商投资企业具有较强的出口倾向。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额占其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4.8%,而内资企业这一比值仅为16.7%。同时,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商品结构明显优于内资企业。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高技术产品出口在当年全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85.5%,远远超过了同期国有企业占比10.4%的水平。因而,总体上看,外商投资企业带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成为拉动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再从贸易方式结构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贸易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加工贸易获得了较快发展。1995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了一般贸易,在当年出口总额中占到了52.5%的份额,2004年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5.3%。加工贸易扩大了中国制成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拓展了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渠道和方式,并为加工贸易发达的沿海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尽管加工贸易促进了我国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张,但现阶段我国加工贸易项目仍以装配环节为主,加工贸易的高增长对我国出口贸易布局、产品结构以及出口效益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1)加工贸易大量依赖进口料件,引致了我国进口规模的持续扩大。2004年,加工贸易进口额为2217.4亿美元,在当年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9.5%。从这一角度出发,如果在出口总额中仅记入加工贸易的增值部分,我国出口总规模将明显缩水,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也将有所下降。(2)加工贸易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004年,广东、江苏、山东、上海、福建五个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84.51%,而西部地区这一比值仅为0.80%。随着加工贸易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1996年,上述东部五省市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8.51%,西部地区的比重为3.37%。2004年,这五个省市的出口比重达到了70.41%,而西部地区的比重则下降为2.72%。(3)目前,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角。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78.67%,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外资企业出口比重24.47%的水平。外资企业在我国大规模开展加工贸易表明,跨国公司对华产业转移的主要动机在于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并试图将中国长期锁定在其全球价值链的加工装配等低端环节。结果势必造成,一方面,我国因为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廉价制成品而不断成为各国贸易制裁的对象,制约了“中国制造”国际形象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制造业产业链条难以实现自我延展与完善,一定程度加剧了制造业内部结构调整对外资的依赖。
  2.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共同作用下,特别是随着FDI的增长和跨国公司的全球布点,传统意义上以商品贸易为基础的国际分工格局正被打破,国际分工逐步深入到了企业内部,国际分工的方式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部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延伸,呈现出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和要素分工并存的新模式。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价值链中的每个环节都配置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区位,国际分工的接点由产品逐步转变为要素。同时,在国际分工新模式中,跨国公司扮演着全球生产和交换的“组织者”的角色。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不仅带动了公司内部贸易的发展,而且通过直接投资、战略联盟等方式,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广泛的伙伴关系,将拥有不同竞争优势的合作者结合在一起,组成核心能力共享的合作企业网络,从而确立了其在当代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微观主体地位。
  毋庸置疑,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是自身制度创新与外部环境变换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十多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首先,在产品分工中,随着工业品出口总量的扩大,中国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显著提高。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世界制成品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仅为0.8%,2003年这一比值增至7.7%,中国在世界制成品出口国排名中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6位跃居2003年第4位。2001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41%,高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54个百分点,2003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率达到了34.00%,是当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平均增长率的2.67倍。可以说,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国际分工格局中逐步确立了中国工业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新形象。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上升的同时,中国主要工业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中国纺织品、服装、钢铁、化学制品、汽车及制品、办公机械与通讯设备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4.6%、4.0%、0.3%、0.8%、0.0%、0.1%提高到2003年的15.9%、23.0%、2.7%、2.5%、0.5%、12.9%。进入21世纪,中国主要工业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3年,上述6类工业品出口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了31%、26%、45%、28%、33%和56%,表明中国制造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已经具备了广泛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其次,从要素分工的角度来看,通过大规模利用外资,中国从最终产品制造起步,参与跨国公司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展。目前,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对这种国际分工方式已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虽然加入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符合当代国际分工发展的趋势,但如果单纯被动接受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而缺乏设计、延展全球要素分工的能力和主动性,未来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也只能局限于“量”的累积,而不是“质”的改善。   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国际影响  尽管目前对“中国是否已成为世界工厂”仍有争议,但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及其在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提高却是不争之实。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全球经济运行以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
  改革开放前,中国工业化基本上是在封闭状况下进行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的互动十分有限。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推行的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激发了生产要素的活力,中国经济迎来了长期、稳定、高速增长的历史阶段。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国际分工地位迅速提高,特别是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国由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提供者成长为工业品贸易大国仅用了20年的时间。国际上各界惊叹中国经济增长成就的同时,不少人对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角色转化之快始料不及,加之对中国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存在“刻板印象”,一些学者就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中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提出了质疑。由于现阶段中国大量出口的主要是廉价工业品,对部分国家的国内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一段时间内关于“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议论不绝于耳。而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高增长和开放程度的提高,中国对原材料、零部件及部分机器设备的进口需求不断扩大。同时,2003年以来,中国自身经济运行出现了“过热”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引发世界性通货膨胀”的论调又被抛了出来。毫无疑问,这两种观点都是偏颇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中国制造业与全球经济增长的关系?
  (1)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加大,对世界经济运行的影响力逐步增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1990~2003年间,中国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26%,而这一时期世界GDP的平均增长率为2.52%,其中,发达国家为1.91%,发展中国家为4.03%,亚太地区为5.22%。在制造业领域,中国制造业的增长速度同样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1980~2002年间,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9.87%,而这一时期世界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长率则为2.79%。随着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和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大。2002年,中国对当年全球GDP和世界贸易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了17.5%和29.0%,中国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同时,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市场开放进程加快,进口规模不断扩大,进口增长速度超过了出口增长速度。2003年,中国进口额达到了4127.6亿美元,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5.45%,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进口国和最具潜力的进口市场之一,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更多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创造了条件。由于中国经济总量仍然较小、人均GDP较低,因而,现阶段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增量的贡献,并形成了较强的“撬动力”。据世界银行估测,1999~2003年间,中国占据了全球经济增量部分的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软着陆,看作是影响2005年世界经济运行最关键的因素,该组织对中国经济地位做出如此评价尚属首次。可见,“中国经济已经足以对更广泛的全球范围内产生显著影响”。当然,受制于经济总量、人均GDP水平以及自身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尽管中国已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中国对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还存在不确定性。
  (2)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要素的流向与布局。二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高增长是在开放条件下实现的。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在许多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日益开放的中国市场不仅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步伐,而且直接影响到全球要素的流向和布局。除了对外贸易之外,中国利用外资(FDI)的实绩也足以证明这一点。2004年,流入中国的FDI为606亿美元,占当年全球FDI总流入量的10%,中国已连续11年成为FDI流入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积累了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FDI存量。然而,随着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增长和中国工业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大量资本、制造能力、出口机会甚至是工作岗位流向了中国。如何看待全球要素流动的这种变化及其影响引发了不少争议。从根本上讲,全球要素大规模流向中国是国际产业转移和改革开放后中国区位条件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众所周知,在开放条件下,生产要素必然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寻找最佳配置区位和获利机会。作为从封闭走向全面开放的大国,中国不断改善的贸易与投资环境减少了全球要素流动的障碍,为全球要素提供了更广阔的增值空间。同时,外部要素的大规模流入带动了中国制造业的扩张,加快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进程。其次,尽管中国出口与利用外资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替代效应”,对于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接近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这种替代效应的冲击可能更为突出,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中还将对全球要素利用形成更多的“创造效应”。外资进入中国后不仅促进了中国出口增长和就业增加,而且从跨国公司内部分工和外部关联的角度来看,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也使母国及其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各个关联环节获得了更多出口与就业机会。从这一意义上讲,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仅将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福利。
  (3)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大量中国制造的工业品进入国际市场加剧了国际制成品市场的竞争,特别是低端市场的竞争。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部分中低档工业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生产和出口的高增长刺激了对初级产品、工业原材料以及中间品和零部件的需求。由于这些产品需求的扩大超过了国内供给的增速,加之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开放程度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初级产品、工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等产品的进口规模大幅度增长 (见表1)。随着中国进口规模的增长,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工业原料的供求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部分初级产品和原料价格上涨或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据统计,2003年10月,国际市场上40种主要商品中,价格同比上涨的商品有32种,价格下降的商品仅有8种。到2004年11月,价格同比上涨的商品有27种,价格下降的有11种。尽管中国市场需求的扩大并不是导致国际市场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波动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中国进口”的影响正在加强。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发展仍主要采取粗放型规模扩张的方式,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生产组织方式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将加剧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同时,粗放型增长模式不仅一定程度上造成对世界资源的浪费,引发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波动,而且还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环境带来危害,不利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从总量上看,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也居世界前列。因而,如果中国制造业增长继续沿用传统模式,即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会大打折扣,而惟有走新兴工业化道路,转变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成为全人类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