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有限公司招聘:中国名家名画之四——李苦禅的鹰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0:35:58

中国名家名画之六——李苦禅的鹰画

李苦禅:(1898-1983)名英,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对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1978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辑》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集》影印本。

  

 

 

 

 



 

        李苦禅,1898年生,1983年逝世李苦禅是现代画坛大写意巨匠。李苦禅原名英,号励公。

山东高唐人,出身贫寒,曾拉过人力车,借住庙宇过活。1920年他拜齐白石为师,不久,齐白石看出

22岁的他乃天纵英才,视他为知已,赞赏他道:“英也奇吾心,苦也过吾,英也无敌,将来

英若不享大名,世间是无鬼神也!”他的同学林一尽眼见他的困苦,赠他“苦禅”二字。“

苦”取自佛门四谛之第一字, “禅”乃他擅常之大写意画,他欣然接受,以苦禅为号,更孜

孜习画,李苦禅求学艺专,未及毕业,即崭露才华,29岁便成为杭州艺专教授。解放后一直

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生前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政协第五、六

届委员会委员。艺术特色及高风亮洁的人品李苦禅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60余载。他

性情直率、不擅逢迎,喜怒皆形于色,这种文人性格虽带给他可贵的友谊和尊重,但也带给

他一连串的不幸。“七七”事变后,李苦禅虽身居沦陷区内,但广结志士,暗抗敌奸,拒伪

职,陷囵圄,抗逼供、忍酷刑,激浊扬清。一身铁骨铮铮,浩然正气。文革期间,他是被红

卫兵批斗的第一位名画家。70高龄,在8月的烈日下,游街示众,在狱中,连续十天遭到严

刑拷打审问,几乎死去。艺术上,他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

辈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画方面发展出独到的特色。他的画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

李苦禅常言:“字画如其人,艺术及人品之体现,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

方。”李苦禅尽管征途劫难环生,备历艰辛,但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执艺不辍,及至老

年。欣逢盛世,深感祖国振兴有望,为人民大会堂作巨幅《盛夏图》。又作巨幅《松鹰图》

,以象征祖国之未来。作画时,他一面以大盆调墨,握大丝团代笔,奋臂泼洒。李苦禅传世

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容》、《秋节风味》等。1978年出版《李苦

禅画辑》。作品流传 李苦禅去世后,山东济南市政府将“李苦禅纪念馆”建在山东济南西青

街的万竹园里。这是一座占地1.2万平方尺、历经六百年历史的庭院,1986年正式开放,里

面收藏有李苦禅的重要画作及古董。其中有李燕在文革中冒死救出的文物,明版的周易、乾

隆手抄本《奇门五总龟》(奇门遁甲)及《玉匣记、道家方士典籍》、齐白石的几方印章等.

   陈百生

    国画大师李苦禅原名李英杰,1922年考入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学习油画,后来,一位好友因英杰在绘画艺术上的孜孜追求,就给他起了个“苦禅”的名字。此后,大师一直用着苦禅的名字。

    大凡大师,一生中总有几件让人难以忘怀的故事。而苦禅先生的故事,让人听起来极为心酸。苦禅进京学画,因经济拮据,囊中羞涩,连旅馆也住不起,只得在北京一所破旧的寺庙里栖身,每天早出晚归地到北京艺专听课,还得马不停蹄地赶到齐白石家学画。有一天,他遇上了一位拉洋车的旧友,于是产生了拉洋车糊口的念头。那位旧友连连摇手说,不行,不行,哪有大学生拉洋车的呢?旧友就给了苦禅一个大洋以解一时之急,然而,李苦禅却婉言谢绝了。那位旧友拗不过他,只得替他作担保,在车行里为李苦禅租了一辆旧洋车。

    李苦禅自从拉洋车后,吃喝总算有了着落。他每天需照常听课学画,傍晚或休息天都得凭力去拉车挣钱。有一个星期天,李苦禅拉车到北京繁华的王府井大街兜生意,不料被恩师齐白石发现,白石老人忙叫住了苦禅,“苦禅,还不过来,送我回家。”拉车途中,齐白石和蔼地问他:“苦禅,你经济困难,拉车度日怎么不告诉老师呀?”苦禅忙说道“我对不起老师,给老师丢脸了。”齐白石说:“丢脸,丢谁的脸呀。你不知道老师是木匠出身,鲁班门下吗?这难道也算丢脸吗?苦禅呀,靠劳动吃饭是不丢脸的,是正当的。”

    为了帮助李苦禅学画,齐白石让李苦禅搬到自己的住处,腾出一间厢房让苦禅居住,并挑选了苦禅的一些画,亲笔题款后送去画店卖掉,以资助他学画。

    李苦禅是很讲究诚信的人。一次,一位极崇敬苦禅的平民老者来向他求画,他当即应允了。不巧是苦禅生病了,一连几天没有作画。忽然听说求画老者病故了,这让苦禅追悔不已。于是他走近画案前,含泪挥就一幅《白莲图》,在题款上写下了那位老者的名字,然而走到后庭肃立焚烧,含泪祷告。事后他对子女沉重地说:“我从未失信于人,今日事愧对老友,铸成终身遗憾,今后,若再有朋友索画,决不失信。”

    年轻时的苦禅很善于交友,一些画坛的名家、京剧票友,以及一些拉洋车的、练武的、卖泥人的,几乎都成了他的知心朋友。李苦禅经常将这些朋友请到家里来,与他们一聊就是大半夜,有时甚至把他们留宿在家中,就把爱妻推进岳母的房间中。妻子为此陷入了精神与情感的苦闷之中。“她不理解李苦禅正是在广泛结交中,兼采众长,将京剧的传统美学、民间的民俗艺术融入国画教学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当李苦禅赢得了当年《晨报》“北方艺坛上创造派的先锋”的美誉时,他自己婚姻却出现了变故。

    在李苦禅的艺术生涯里,以毕生的精力塑造了他自己心目中的“雄鹰”的形象。早年苦禅画的鹰,十分写实,毫无夸张之处。随着阅历的增长与艺术见解的不断提高,他开始仔细观察了鹰的同类隼、雕、鹫等等,在脑子里逐渐把它们的形象综合了起来,经过不断改变,它不再是客观世界原始的真实了,而是艺术的真实了。他说:“鹰栖息在山崖,伴云高飞,它那赫赫逼人的气势,穿云破雾,勇猛搏击的雄姿,给人博大豪放、奋发向上的感觉。通过长期的观察与体验,心中自有雄鹰千万,我才能凭借自己的感受,画出我理想中的雄鹰,作画并不是摹仿自然,它是在真实的基础上,重新再创造。”

    这一再创造,使李苦禅的鹰,有了自己的鲜明特征,在用笔上,他融进了“古拙的金石风格”,他把鹰的嘴、眼与爪都描绘成方形,突出了鹰的凶猛与雄伟,给人以无比锋利的一种艺术张力。李苦禅的鹰画,实际上是他内心的写照,以鹰来展现了他的坚毅刚强的性格,以鹰来表达自己对绘画艺术的执著的追求,以鹰来塑造民族的博大豪迈、雄伟坚定的精神风貌。

鹰的画法


 


鹰是猛禽,矫健雄强。画大写意鹰者莫过于当代著名花鸟画大师李苦禅老师。
李苦禅老师画鹰,浑厚苍劲,大气磅礴。他综合了鹰、鹫、雕几种凶猛型禽鸟的特点,创造了具有大师风格的典型的鹰的形象。
李苦禅老师画的鹰,眼是方形的,嘴像利斧,背上的羽毛用几块厚重的略浅的墨块来表现。画完背羽接着用如“屈铁”般的几条线画肩和几片第一层飞羽。在第一层飞羽下再用重墨依次按结构画第二层飞羽和第三层飞羽。画鹰的腹部、腿部与头部、颈部一样用淡墨画成。爪用重墨勾勒。
等笔墨未干时,在鹰的头部、背部、胸部、腿部用积墨法,疏密有致地点上重墨点,以增加鹰的力度。
《雄风》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鹰的头部,先画眼、画嘴,再画淡墨冠羽。鹰爪要注意透视和结构(见图一)。
步骤二:先从背部画起,先画淡墨的背羽毛,再用线画肩和第一层飞羽及尾。(见图二)
步骤三:画眼、嘴、头冠、胸、腹、腿、爪,依次完成。(见图三)
步骤四:待笔墨未干时用积墨法在背上、肩上、头、腹、腿部画重墨点,尤其是第一层飞羽的白色部分画两个重墨点,表示是羽轴。(见图四)
画墨鹰可以不着颜色,如果想着色,嘴上花青色,眼圈、眼睑、肩、第一飞羽的线都可以着浅赭石色。
李苦禅老师画鹰时用墨水分比较大,淋漓酣畅,重拙有力。他曾说:“大写意画,只要笔墨效果好,形象不够准,也不算大错。”
 李苦禅《写鹰随感录》

  “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乃中国绘画传统的精髓。

  余少时幸得白石恩师启示,初师国画即陶冶于乾坤造化之中。蒙恩师赠诗,谓余“深耻临摹夸世人,闲花野草写来真。”( 1924 年)

  当是时,余笔下画材并非“有闻必录”,乃择选近余性情者反复写生,深入研讨,以理绘形,以意取神,兴酣之际,造化“无形”融于我心,意象“无意”浚发于灵台!凡苍鹰、灰鹭、渔鹰、寒鸦、八哥、山雉、沙鸥……常来笔端。而足堪舒意畅怀者当属雄鹰为最也。 www.findart.com.cn

  鹰之为物:威猛雄健,袭狐鼠,奋苍穹,展羽翱翔于云霓之间,驻足独立于天峰之巅。形据一隅而神往河汉, 敛翼一时而搏击万里……故余笔下之鹰,已将鹫、周鸟、鹰、隼之属合于一体,显其神魄处着意夸张之,无益处毅然舍弃之。

  须知。在大写意的传统造形观念中,从不追寻极目所知的表象,亦不妄生非目所知的“抽象”,乃只要求“以意为之”的意象。昔白石翁画虾,乃河虾与对虾二者之惬意的“合象”。世间虽无此真物,而唯美是鉴的观众却绝无苛意校真的怪异;余常书“画思当如天岸马,画家何异人中龙”:我等画者实乃自家画的“上帝”——有权创造我自家的万物;意之所向,画之所存。余画雄鹰,乃胸中众鹰之“合象”——庄生之大鹏是也! www.findart.com.cn

  “大鹏”即生,遂淋漓落墨,信手涂抹,随意泼洒,实则笔笔皆需“写出”而非“画出”。写者,以书法笔趣作画者也。昔梁楷、法常、青藤、雪个、老缶、齐翁无不如此。故余常示学生云“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若此,则笔墨不唯现出雄鹰之美,亦笔笔生发其自身随缘成迹的墨韵之美。写意笔墨倘臻此境,直可“肆其外而闳于中”矣!

  然庄子云:“既雕既琢,复归于璞。善夫!”如上一切劳心用意,流年一切笔下功夫,皆须寓有意于“无意”之中,蕴有法于“无法”之内,方能浑然一体,步入化境——笔飞墨舞之时安知鹰为我耶?我为鹰耶? www.findart.com.cn

  又闻,贤者因时而行藏,灵禽择枝而栖宿。若鹰之伦,非松柏巨石而不栖,非同族本属而不侣;伴流云,瞻群峦,聆瀑音,屏碧嶂,英视瞵瞵直射斗牛,振羽熠熠反照青辉……直如猛士配虎賁,骋龙骏,临沙场,方益显气壮山河之雄魄也!而曾见有人以牡丹配鹰成画,直如置壮士于闺阁之中矣!忆白石翁每语余曰:“通身无蔬笋气者勿画笋。“以之参诸画鹰能不悟乎?

  诗人“缘物寄情”,画者亦如是。但不可释之为彰明昭著的图解,更不当流之于曲意穿凿的陋习。观画思人,思人观画,三复如是,则不难感到林良鹰的古穆,八大鹰的孤郁,华嵒鹰的技巧,齐翁鹰的憨勇,此所谓“画如其人”是也。 www.findart.com.cn

  余一生坎壈( lan ),饱历沧桑风云,至老年才得欣逢盛时……胸中所快,唯期祖国励精图治,奋发振兴!是以 * 下雄鹰乃日趋增多,或展于公共场所,或刊于书报,或赠于朋友……时人谓余画鹰尚有“时代气息”,余不自知,唯愿于“鹰”之上,多题“远瞻山河壮”之句,“鹰”当会我意矣!

 李苦禅于先生1983年6月11日逝世。

  艺术上,李苦禅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在花鸟大写意画方面发展出独到的特色。他的画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他融中西技法于一炉,作品雄浑厚朴,磅礴大气,笔墨豪放,天趣自然,个性鲜明。李苦禅先生的作品主要以松、竹、梅、兰、菊、石、荷、鱼、鸡、鹰、虫等为题材,各以不同的风貌,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精神。

  李苦禅常言:“字画如其人,艺术及人品之体现,人无品格,行之不远,画无品格,下笔无方。”

  李苦禅一生劫难环生,备历艰辛,但始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执艺不辍,及至老年。其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容》、《秋节风味》等。1978年出版《李苦禅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