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包装技术:治水大智慧从哪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23:54
来源:中国财经报道

  治水大智慧从哪来

  在刚刚结束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列出了当前要全力以赴完成的六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提出——要“下大气力在全国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全面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那么,要解决农田水利多年欠账的难题,是不是光挖渠打井就行?有没有创新性的思路?有没有高效率低成本的办法呢?我们的调查,从甘肃开始。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的庄浪县,是我国最干旱的地方之一,因为缺雨少水,庄浪人曾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筑起了100万亩的水平梯田,用来集水保水。7月,是庄浪一年里最忙碌的季节,既要开镰收割小麦,又要组织劳力修梯田。在大曹村,午饭后,村民正一队接一队地来到地头,配合两台装载机修梯田。吴映安是一个“老水保”,从事水土保持工作已经30多年了。他说庄浪人修梯田不为别的,就是想留住天上的降水。

  庄浪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到了总面积的93.5%,人多地少,干旱多灾,直到现在,庄浪还是全国4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干旱贫困县之一。水土流失,流走的是土,是肥,更是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77岁的李明德回忆说,四十年前庄浪的地非常陡,一点降雨都存不住。当地老百姓就有这么一个顺口溜说:‘十山九破头,耕地滚了牛,种的麦子像马毛,亩产难过百斤’,老百姓特别苦。”这句顺口溜是当年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修梯田是庄浪人无奈的选择,也是被严酷的生存条件逼出来的求生之路。曾经当过大曹村社长、组织过梯田建设的李明德,一听说村里改造劣质梯田,第一个上了工地,一干就是一月多的时间.

  通化乡阳坡河村的朱宝仓,曾经担任过村上的会计,细心的他,给我们拿出了他家的账本,账本上记载的是他家这二十多年粮食产量的变化。现在,这里每亩地能产出800斤麦子,这在以前庄浪人想都不敢想。翻阅当地农牧局的资料我们也看到,1981年,全县修梯田50.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1.7%,粮食总产量5.68万吨,人均产粮177.5公斤。而到了2010年,全县拥有梯田面积89.1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7.3%,粮食总产量达到14.2万吨,人均产粮319公斤。是什么让庄浪的粮食产量三十年间翻了一番,除了兴修、改造梯田,农民们之前提到的地膜小麦又是个什么新鲜事物呢?

  南坪乡史湾村是当地小麦生产的主产区,每年农业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到这里测算亩产量。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已经30多年的李高社,每年测产都会到现场来。他告诉记者,越是像庄浪这样缺水的地方,就越是要密切关注亩产的变化。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测量每亩小麦的麦穗数量,也叫亩穗数。

  今年庄浪特别干旱,一直没有有效降雨,这让李高社的心一直悬着,但今天的测产,终于让他松了口气。每亩400多公斤的产量,在一些粮食主产区算不上高产,但对庄浪县来说却是个奇迹。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这里的小麦在大旱之年达到了三十年没有过的高产呢?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得益于一项农田集雨工程。这项技术看似简单,但却是当地农技人员,通过多年的抗旱研究,反复试验才慢慢试出来的妙招。

  这地里的垄被划分为大小两行,大行70厘米,小行40厘米,开沟起垄,大垄高10厘米,小垄高15厘米,形成一高一低两个垄面,覆上膜后,雨水自然会往低的地方流,流进膜上的渗水孔,把年降水量300-400毫米变为局部600-800毫米的有效降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使降水利用率达到了90%以上。

  庄浪县境内的水洛河、庄浪河和葫芦河,今年因为持续干旱已经基本断流,大型水利设施也因为缺水几乎全都停用了。原本的水利设施用不上,地膜覆盖保墒无疑就成了救命的法子。

  邑乡杨王庄村的王志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全膜覆盖需要投入6公斤地膜,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公斤地膜需要13元,每亩地就要投入78元的地膜成本,虽然多花了一点钱,但这钱花得值得。在水肥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当地露天种植的玉米只能产400多斤,地膜覆盖的玉米产量却能高达1500斤,要高出差不多3倍。王志锐告诉我们,这个技术能让大家增收不说,还能腾出更多的土地。

  目前世界上对水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国家之一,以色列对水的利用率达到90%以上,将水的生产能力达到每毫米降水生产2公斤粮食,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不足0.5公斤。但让庄浪人自豪的是经过甘肃省农科院严格试验和观测,这里的农田地膜集雨已经达到每毫米降水生产2.46公斤粮食。比以色列还要高出0.46公斤。李高社说以前村里要种1000多亩的粮食才够吃,现在只需要种300多亩粮食就够了。

  庄浪在这么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依然创出了高产的奇迹,也给我们带来一个重要的启发,那就是修建农田水利,未必就是我们通常思路中的挖井挖渠。依照生态环境,寻找智慧的集约用水办法,或许能另辟蹊径。不过在庄浪人看来,修梯田,搞地膜集水,依然不够,他们还有什么高招呢?

  越是缺水,人们把水看得也越金贵。修梯田蓄住了水、覆地膜保住了水,这在庄浪人眼里看来还远远不够。他们的目光现在又落在了治理沟道上,开始打坝拦水。这种坝当地人称作淤地坝,为了管护,当地专门设置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办公室,唐永红就是这个淤地坝的工作人员。唐永红说,如果把庄浪比喻成一个人的话,这个人虽然地处黄土高原,但它从头到脚都是绿草成荫。

  庄浪县已经在全县十二条重点小流域,建成了治沟淤地坝61座,总库容将近2039万立方米,相当于三座700立方米的中型水库的蓄水量,这不仅解决了全县3万8千人的生活用水和1.8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还能解决山区2万5千亩的灌溉面积。采访中,我们正赶上川边村节水灌溉工程建成通水的日子。

  据工程技术人员介绍,投资157万元的川边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全县还能增加灌溉面积700亩。对于和水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苏振明来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山地梯田都能灌上水。然而,修建提灌工程的资金缺口,给他带来了巨大压力。不过,庄浪被列为全国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这使他对治水有了信心。

  庄浪曾经被人看成是一个在水利方面没办法治理的县,但庄浪人却一直在探索,在实践,寻找符合自己的用水模式。最终走出了一条以梯田为基础,地膜、节灌相配套的旱地农田水利的解决方案。

  其实不止是在庄浪,河南的鹤壁,也有一项先进的水利技术.。李茂松,从事了多年的农业防灾减灾工作,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和研究人员在河南鹤壁的一片实验基地里调研。

  这是中国农科院下设的数字农情监测基地。田里设置的监视仪上有个牌子,上面写着9要素监视仪,这9要素指的是风速、风向、土壤温度和湿度、空气温度和湿度、日照、降雨、病虫害等9种状况。李茂松告诉我们,他们研发的这套农田监测系统就好像是农田里的“哨兵”,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及时反馈信息,去年冬小麦播种的时候,监测仪就开始对鹤壁的小麦地进行监测,1月17号他们就根据监测信息发现了干旱的预兆。

  这样的监测仪在鹤壁总共设置了三个,能辐射将近150万亩的农田,约占鹤壁农田总量的三分之一。在数据接收中心,工作人员正忙着采集和分析从田间监测仪反馈来的数据。这些数据最后会形成有效建议和措施,一些将传达给当地政府作为决策依据,一些则通过短信或者喇叭广播的方式指导农民生产。

  李茂松告诉记者,今年4月底旱情看似有所缓解,很多地方已经不再浇水抗旱了,但根据他们监测到的数据,鹤壁的麦田还需要补一次水,这个信息当时就被立即传达到了当地农民。

  这是鹤壁钜桥镇的万亩良田,沉甸甸的麦穗正等着收割。品种没变,栽培方法没变,气候条件甚至更为恶劣,但产量却逐年提高,这都得益于监测仪的“站岗放哨”。根据李茂松他们的统计,从建国以来到现在,粮食因灾害减产最严重的十次,本世纪短短11年就占了6次,灾害发生的频率在加快,影响在加重,在这样的变化下 ,要想把水利建设和农田用水安排得更为妥当,灾情监测预警应当成为重要的一环。

  与鹤壁周边同样温度和气象条件的地区相比,设有监视器的农田,每亩收成平均要高出100斤,节水30-40立方米。既然这个农田哨兵,让节水和增产的效果如此明显,又为什么不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呢?李茂松告诉记者,建设一套监测系统成本虽然只有10多万块钱,但它必须在水利基础设施好的地方才有推广的价值。监视仪中显示的这片农田是农业部在鹤壁开展的高产创建示范田,今年这样的示范田已经扩大到5万亩。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用水,是今后农业灌溉的一个方向,而先进的技术也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推广。

  在鹤壁的调查让我们有了另一个感受——要想解决农村水利的欠账难题,就要积极顺应灾害的变化,利用科技做好预警、高效节水用水,才是正确有效的办法。而这个办法,需要我们对“水利”有更为科学的认知。

  隶属于水利部和中国农科院的农田灌溉研究所,已经有52年历史,主要从事农业水资源合理开发及配置、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和推广。灌溉所的大本营设在河南新乡,在这片试验田里,工作人员正在记录不同的灌溉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小伙子告诉记者,这片地里的庄稼分为好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滴水的量不同,有的每秒只有一滴,有的2秒一滴。这样做实验的目的,就是寻找可以推广的既能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又能最大程度节水的灌溉技术,在灌溉所科研处,处长吕谋超向我们说起了,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预计到2030年,在降水不减少的条件下,我国人均水资源会下降到1760方立方米,逼近目前国际上公认的严重缺水的警戒线。除了人均水资源不够,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也不均衡。降水一般集中在6到8月份,不同地区的降水差别很大,年降水的变化也非常大。

  在水资源严重短缺、时空分布不均以及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的情况下,发展农田水利,就必须走节水灌溉之路。一方面是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加紧完善和改造,另一方面传统的大水漫灌造成用水效率低下的状况也必须改变。

  就在灌溉所的研究人员还在进行各种对比试验的时候,河南省水利厅农水处副处长赵文奎,也刚刚收到一份“河南省十二五高效节水规划”。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把节水放到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重要位置。

  从2008年到2010年3年间,我国农作物每年因旱受灾面积达3.77亿亩,成灾2.02亿亩,年均造成粮食损失近700亿斤。与此相对应的是,2009年国务院制定了《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要达到11000亿斤以上,比现有产能增加1000亿斤。

  粮食要增产,必须有灌溉来保障,但是根据中国气象局的预测,2020年,我国平均气温将比2000年升高0.5度-0.7度,降水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尖锐。灾害在发生、粮食要增产,水却注定不够用,这个结,又该怎么打开呢?

  水利部农水司副司长倪文进告诉记者,根据他们的统计,最近十几年,我国在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农业用水基本做到了零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到2010年年底,我国节水灌溉工程的面积已达4亿1千万亩,能够节水310亿立方米。在倪文进看来,目前的农田水利建设,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迫在眉睫。

  尽管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农业用水系数提高了10个百分点,但和国外的用水效率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目前在我国的不少地方都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从地图上拉出图片+字幕)例如:甘肃的石羊河流域和黑河流域,大力推进喷灌、微灌;新疆番茄和棉花的膜下滴灌;内蒙古牧草种植区采用了大型的喷灌机组;山东胶东半岛果园的微灌;以及东北的西部地区也开始推广以喷灌和滴灌为主的节水形式。

  从今年开始,中央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中每年安排约50亿元,支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根据测算,目前要发展节水灌溉,比如喷灌和微灌,每亩地要投入1000到1500块钱,这部分费用大部分由财政来投入,但如果加上运行和维护费用,就不太够了。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今年的一号文件给出了相关的补贴细则。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这是党中央对水资源地位的全新定义。今年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将节约用水、高效用水作为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农田水利的发展主线。按照水利部的计划,“十二五”期间,全国要确保有5000万亩农田能够发展先进的灌溉技术,并力争突破1亿亩。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我们也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