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故事下载:中山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5:31:54
广东省中山市
   中山市市区一角
中山市是中国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中山人杰地灵,风光古朴而自然。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中山跻身广东“四小虎”之一的经济地位。
中文名称: 中山市
所属地区: 广东省
下辖地区: 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
政府驻地: 东区松苑路1号
电话区号: 0760
邮政区码: 5284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中南部
面积: 1800,14平方公里
人口: 140万
方言: 粤方言等
气候条件: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车牌代号: 粤T
市花: 菊花
目录
市情概况行政区划自然地理位置范围地貌地质水文气候特征自然资源林业资源环境质量
语言状况民风民俗服饰穿戴住宅形式饮食嗜好家宴菜谱
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农业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科普事业
人文景观著名人物城市荣誉名优特产轻轨站点导乘
市情概况
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
  中山市
地级城市。 中山,古称香山;人杰地灵,名人辈出。1152年设立香山县。1866年11月12日,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生在今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19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1983年12月22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1月7日,县级中山市升格为地级中山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1]
中山市全年平均气温23.0℃。市域公路通车里程1665.8公里;市内有3个对外贸易港口;市外周边有5大机场;铁路运输经由广州通达全国各地。
行政区划
广东省中山市是全国三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中山市下辖18个镇、5个街道、1个开发区;镇(街道、开发区)下辖若干个村和社区;村下辖若干村民小组,社区下辖若干居民小组。镇办事机构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机构为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办事机构为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村办事机构为村民委员会,社区办事机构为社区居民委员会。
截至2011年1月1日,中山市辖24个镇(街道、开发区);其中包括5个街道(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18个镇(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东升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民众镇、南朗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及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广东省中山市区由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组成;中山市人民政府驻,中山市东区街道松苑路1号。
广东省中山市面积:1800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42.3万。流动人口约280万。;长途电话区号:0760;汽车车牌号码:粤T;邮政编码:528400;市花: 菊花。
  中山市行政区划图
自然地理
位置范围
中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
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公里,东南至澳门65公里,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地貌
  中山市
中山市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中坳陷,中山位于北段。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最高峰。
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
地质
中山市出露地层以广泛发育的新生界第四系为主,在北部、中部和南部出露有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和北部零星出露的元古界震旦系的古老地层。新生界第四系在境内分布广泛,按其成因类型分为残积层
  城市建设
、冲洪积层、冲积海积层和海积层。地质构造体系属于华南褶皱束的粤北、粤东北、粤中坳陷带内的粤中坳陷。粤中坳陷又分为若干个隆断束,中山则位于其中的增城至台山隆断束的西南段。市境内断裂构造发育,分布广泛,出露清楚。按其走向可分为北东向、北北东向、北西向和东西向数组。褶皱构造,由于沉积岩出露不多,且受断裂变动和岩浆侵入的破坏,因而褶皱构造多不完整,较明显的仅有深湾褶皱、雍陌褶皱两组。矿产资源,由于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因而矿产资源不丰富。固体可燃矿产:泥炭土是中山唯一的燃料矿藏,分布在张家边,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部分高达16%至18%。质量较好,但储量仅100万吨左右,表土层薄,开采成本低,可供地方作小型露天开采。金属矿产:有磁铁矿、黑钨矿、砂锡矿等,均因储量少,品位低,矿脉分散,开采价值不高。建筑矿产:蚝壳,大量分布在北部三角洲平原,埋藏深度不大,厚度可达2至4米,成条带状及层状分布,含丰富钙质,是市内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石材以花岗岩为主,主要分布在五桂山低山丘陵区;高岭土,主要分布在环城和张家边等地。
水文
  中山市
中山市河网密度是中国较大的地区之一。各水道和河涌承纳了西、北江来水,每年4月开始涨水,10月逐渐下降,汛期达半年以上。东北部是北江水系的洪奇沥水道;中部是东海水道,下分支鸡鸦水道和小榄水道,汇合注入横门水道;西部为西江干流,在磨刀门出海。还有黄圃水道、黄沙沥等互相沟通,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全市共有支流289条,全长977.1公里。主要水道:
鸡鸦水道北接容桂水道,两岸北起经东风、阜沙镇;东岸北起经南头镇、马新联围和民三联围,在大南尾与小榄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3公里,面宽200至300米。该水道宣泄西江洪流,两岸成为中山市的防洪地区。
小榄水道北接顺德市马宁水道,于莺哥咀注入市境内。两岸途经小榄、坦背、港口镇;东岸途经东凤、阜沙镇,在大南尾与鸡鸦水道汇流注入横门水道出海。全长31公里,面宽150至300米。该水道宣泄上游西江洪水,河道两岸成为市境主要的防洪地区。
横门水道上接小榄、鸡鸦、石岐水道,经张家边、中山港区,由横门流出珠江口。全长12公里,面宽800至1000米。
黄沙沥西接鸡鸦水道,向东流经黄圃、三角镇边界,至石基沙头汇入洪奇沥,全长10公里,面宽130至150米。是黄圃镇、三角镇、民众镇农田的排灌河,又是鸡鸦水道的主要排洪分支。
黄圃水道西接鸡鸦水道,东至三星围口接洪奇沥,全长11公里,面宽100至150米。是黄圃、南头镇农田的排灌河。
石岐河横穿市境中部,往东北经郊区、张家边区出东河口水闸,注入横门水道;西往南经环城区和板芙镇,至西河口水闸,出螺洲门,全长46公里,面宽80至200米。
北台溪发源于五桂山的风吹罗带峰和梅花地顶之间。主干流向北及西北,流经槟榔山、石莹桥,转西抵梅花坑经马槽水出石鼓挞、南坑口、紫泥湾等村,经大东洋山穿过岐关公路的北台桥,绕湖洲山北麓注入石岐河。全长23公里,面宽6至12米。
大环河(小隐涌)发源于五桂山主峰和风吹罗带峰之间。主干流向北及东北,流经大寮村会童子坑水,过旧屋林,出西桠,经大环村,注入横门水道。全长25公里,面宽8至15米。
气候特征
  中山市
中山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热带北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气候温暖。太阳辐射角度大,终年气温较高,全年太阳辐射量为105.3千卡/cm2,其中散射辐射量为57.7千卡/cm2,平均直射辐量为45.5千卡/cm2。全年太阳总辐射量最强为7月,可达12千卡/cm2,最弱为2月,只有5.6千卡/cm2。光照时数较为充足,有高产的光能利用潜力。光照年平均为1843.5小时,占年可照的42%。全年光照时数最少时间为2月上旬至4月上旬,平均每天2.8小时,最多时间为7月至10月,平均每日6.7小时。气候温暖,四季宜种,历年平均温度为21.8℃。年际间平均温度变化不大。全年最热为7月,日均温度28.4℃;最冷为1月,日均温度13.2℃。无霜期长,霜日少,年平均只有3.5天。受海洋气流调节,冬季气候变化缓和。相对湿度和蒸发量。相对湿度多年平均为83%,最大是1957年为86%,最小是1967年和1977年为81%。年内变化,5月至6月大,12月至1月小。蒸发量多年平均为1448.1毫米,最大是1971年为1605.1毫米,最小是1965年为1279.9毫米。
常见的灾害性天气,有冬、春的低温冷害,夏、秋的台风、暴雨、洪涝和秋冬的寒露风。低温冷害,分干冷、湿冷两种类型,受北方寒潮影响,每年1月和12月,会出现24小时内气温骤降10℃以上的现象,甚至出现霜冻。虽然年平均低温只有7天,但对冬薯、香蕉、塘鱼和早造育秧造成威胁,是早稻的主要灾害。低温阴雨天气经常出现在1月至3月上旬,倒春寒天气通常出现在3月中旬或以后。台风是影响最严重的灾害性天气,据统计,造成损失的台风年均3至7次,损失严重的年平均1.3次。台风侵以7月至9月最多。暴雨多出现在4月至9月,占全年暴雨的90%。暴雨汛期雨量达1443.5毫米,占全年总雨量的82%。寒露风节气前后,每年9月20日至10月20日之间,日平均气温≤23℃,持续≥3天作为一次过程。1954年以来,出现寒露风年份占70%。
自然资源
  中山市
中山的自然资源主要有五类:
1、太阳能资源。历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达445155.4焦耳/平方厘米,是省内太阳辐射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2、水资源。中山属丰水地区,年降雨量1738毫米,降水量共达29.18亿立方米,西江和北江流经该市的磨刀门、横门、洪奇沥总水量1497亿立方米,每亩平均水量达12.57万立方米。此外,中山市地处滨海,可利用潮差进行排灌。
3、矿产资源。中山的地质发展历史悠久,地壳变动频繁,但地层分布比较简单,富矿地层缺乏,现已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仅有花岗岩石料、砂料和耐火黏土。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最为丰富;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一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火炬开发区濠头村附近。
4、动植物资源。中山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现存的经济动物主要有小灵猫、食蟹獴、豹猫、南狐、穿山甲、板齿鼠和各种鸟类、蛇类等;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和多种贝类。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物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为12.95%。
5、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孙文纪念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五桂山森林旅游庄园及革命历史根据地、紫马岭公园、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横门海上庄园、三乡泉林旅游山庄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土特产主要有三月红荔枝、神湾菠萝、小榄菊花肉、中山杏仁饼、石岐乳鸽、长江脆肉鲩、荼薇花制品、三乡濑粉等。
林业资源
  中山市
中山的林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五桂山和竹篙岭山一带。境内植物种类繁多,具有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特色,但由于人类长期活动的影响,天然植物几乎被破坏殆尽。目前,全市植被现状,绝大部分是次生植物和人工植被。林地面积5205万亩,人均拥有林地面积0.49亩。森林覆盖率16%,林木总蓄量251761立方米。现存的次生天然林零星分布在五桂山、竹篙山的部分地区和区民点附近的所渭“风水林”中。阔叶林共有50万亩,多分布在五桂山区,大部分是人工林。用材林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包括松、杉、竹、按等树种,共457128亩。其中马尾松占绝大多数,其余是杉和70年代从美国引进的湿地松等幼林或中幼林。炭薪林分布在居民点附近,主要是?仔树,多为人工种植。防护林3473苗,分布在南?、神湾、五桂山和长江林场等地,多为马尾松、竹、台竹、水松、苦楝、桉树、木麻黄等为主,构成平原林网。经济林多分布在山区海拔较低的山丘和坡地,面积达40567亩,主要树种有荔枝、龙眼、油茶、油桐、乌榄、板栗、茶、柑、桔和橙等。
环境质量
1、大气环境质量。2006年中山市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年日均值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1996)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日均值达到一级标准,降尘达到省推荐标准。二氧化硫的年均值比2005年有所下降,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降尘的年均值有所上升,二氧化氮年均值与去年持平。空气污染指数介于12~100之间,空气质量为优的有140天,占38.4%;良225天,占61.6%。空气质量为优时不报告首要污染物,2006年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
2、水环境质量。市内饮用水2个水源地(全禄水厂、马大丰水厂)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各监测因子达标率均为100%。城市河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石岐河水质达到Ⅳ类标准,属轻度污染级别;鸡鸦水道、小榄水道、磨刀门水道、横门水道均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优。根据2005~2006年综合污染指数均值的对比,石岐河水质比上年略有下降,其余4条河流水质变化不大,水质保持良好。按《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评价,近岸海域2个点位水质均为二类水质,全年没有出现超标项目,水质较上年有所好转。
3、声环境质量。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为54.5分贝,比2005年下降0.1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1类区昼间标准(55分贝)。影响该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噪声源主要是生活声源和交通声源,分别占55.9%和38.8%,声级较高的是施工噪声和交通噪声。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年均值为69.0分贝,下降0.3分贝,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4类区昼间标准(70分贝)。达标路长占总路长的57.7%,上升0.5个百分点,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比上年有所缓解。全市每季度开展1次功能区噪声监测,1类区和4类区的夜间等效声级均值出现超标,超标量分别为0.4dB(A)和1.8dB(A),其余各类功能区均达到所属功能区标准。
语言状况
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
粤语方言分为4种:(1)石岐话,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区、南区和南朗镇。(2)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坦洲镇、板芙镇及西区的沙朗、南朗镇的横门等地。(3)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4)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
闽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火炬开发区的张家边等地。
客家语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镇、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北部。
中山的语言状况,也为历史上多次人口大迁徙提供了有力证明。目前,中山市内最少存在三大方言。这就是粤语系(分布于以城区石岐为中心的区域)、闽南语系(分布于沙溪、三乡等地,但彼此间亦有区别)、客家语系(分布于五桂山一带)。由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加上几种方言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所有方言都演变得与其发源地相去甚远。例如石岐话虽然属于粤语的范围,但在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与广州话有明显的区别。其他方言也是如此。
不同的方言,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使到了近代,彼此间的区别还是存在的,例如以民间艺术中的民歌而言,粤方言地区流行粤曲和广东音乐,五桂山区流行客家山歌,隆都(沙溪一带)地区有独特的“鹤歌”,大沙田地区流行“咸水歌”和“高棠歌”。另一方面,不同背景的文化互相影响和渗透,又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地方色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产生于五桂山区靠近平原的边缘地带的民歌“白口莲”,这种民歌的曲调近似“咸水歌”,但调式依然是客家山歌的“6”调式,演唱时一般用“白话”(不大纯正的广州话),所以叫做“白口莲”。各种方言文化的撞击,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地区文化,于此便可见一端。
民风民俗
中山[2]民性爱国爱乡,勤劳敦厚,富于进取,勇于创新,灵活求实,较少保守思想。民风平和有礼,与人为善,团结互助,崇尚正义。
市委、市政府在2004年重新拟定“博爱、创新、包容、和谐”为中山人精神。
  中山詹园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最有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2006年,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沙溪凉茶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朗崖口飘色、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等5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3]
服饰穿戴
沙田区妇女劳动时喜用毛巾包头,称此毛巾为津头布;山区妇女则用布包头,称为包头布。沙田区和部分民田区妇女都习惯用围裙裹在上衣前面。民田区的围裙多用小银元作裙扣,或在裙边绣花,图案别致;沙田区的围裙则比较简朴,但也有用银元作装饰的。清朝覆灭后,香山的男人很快就剪掉长辫,改留平头装甚至剃光头,居城者逐渐留西装,俗呼“花旗装”。女孩子一般在四五岁时开始留长发,及长,未婚者用红头绳扎辫尾,婚后梳散辫或束发髻。30年代后,有钱人家逐渐兴烫发,一般人家则多插扁平骨针或铁质的“松头夹”。建国后亦无大改变,只是年青妇女喜结双辫。入80年代后烫发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逐渐讲究发型的多样化。
住宅形式
清末民初,石岐和民田区的居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平房,贫苦人家只有厅房各一,有钱人家则多有两条以上房屋(两幅山墙之间的房屋为一条),深度有两进以上,大的每条屋有17坑以上,小的只有15坑甚至更少。少数仿照西式建筑,高两三层。大户多用青砖砌墙,大门外辟一空地为地坪(院子),大厅与二厅之间设“天井”。在石岐、小榄和沙溪等地,少数大家族的房屋仿照北方的四合院,正中为庭院,四周为房间,院子里南向为正房堂屋,称内堂;两侧为厢房,正房对面为厅堂,称为客厅。近代许多侨胞回乡建房,多采纳西式房屋的结构形式,建成中西合璧的既美观新颖又方便实用的楼房,旧式房屋已逐渐被取代。建国后,民田区和石岐多沿用此种中西合璧的双层楼房,80年代起石岐则多建四层以上的住宅楼宇。沙田地区的居民多在河涌两岸形成聚居点,房子简朴,以草寮居多,主要是泥墙禾杆寮及小部分杉皮棚寮;砖木平房只是少数。但是70年代以后已有很大改变,茅寮已逐步消失,代之以混凝土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两三层楼房或平房。砖木结构的平房,有厅房各一,房边设一走道通后门,厅房之间开通花窗透光,有的在屋内搭建木板全楼或半楼,厨房厕所多建于屋外,房子前面一般辟有空地。粮食习惯囤放在屋外门前,以减少草寮经常失火造成的损失。
饮食嗜好
饮茶 中山城乡居民一般喜欢在闲暇时间上茶楼酒馆饮茶吃点心。城区和各墟镇都设有茶馆酒肆,有的每日开早午晚三市,顾客络绎不绝。打边炉(吃火锅) 冬天里,许多人都喜欢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边煮边吃青菜、豆腐和各种肉类,包括鱼片、肉片、各种禽畜的内脏和海鲜等。沙田区居民还喜用狗肉和鲤鱼打边炉。
吃禾虫禾虫是中山稻田里野生的软体小虫,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磷和各种维生素,其味鲜美,城乡居民历来喜爱,视之为席上佳肴。民间烹调方法甚多,或煎、炖、煲鲜禾虫,或晒禾虫干,腌制禾虫酱,后者甚至是农家常年的备用菜。
吃风鳝(鳗鱼) 风鳝肉丰骨少,肉质嫩滑,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堪称鳝鱼类中之珍品。民间多以蒜头焖焗,其味鲜美可口。
吃狗肉 中山城乡居民都喜吃狗肉,烹调方法则各地不一,多数用绿豆先煲后焖。小榄人也喜用狗肉打边炉。
蛇餐 城乡居民中的有钱人家喜在冬天吃蛇餐。食法有所谓“三蛇烩”(三蛇指金脚带、饭铲头和过树榕等毒蛇)、“龙虎凤大烩”(即蛇猫鸡同煲)、龙凤羹(老母鸡煲蛇)、水蛇花生汤(粥)等。
吃田鼠 中山部分农村居民喜吃田鼠。田鼠是稻田里的害虫,毛黄肉多,农人多在秋冬之间捕捉,腊制为田鼠干,其味鲜美;也有的以乌豆、老姜煲汤。
吃麻鸭 中山农村盛产家鸭和野水鸭,两者肉质俱佳。沙田地区居民用锅焖全鸭,俗称“燎鸭”,民田地区多用子姜焖鸭,酒馆用以烹制中山名菜“霸王鸭”,石岐居民喜在夏天煲冬瓜薏米荷叶鸭汤。秋冬季节,人们喜腌制成肉质甘香可口的腊鸭。
吃蟛蜞蟛蜞别称虾蜞、坑蟛蜞,一年四季产于淡水草滩、池沼和稻田河沟里。民间喜用蒜蓉、椒丝、紫苏、鼓汁蒸熟,其味清香微咸,鲜甘可口,风味不亚于羔蟹,沙田地区居民历来嗜食
吃田螺、石螺 中山水网地带盛产田螺和石螺,居民普遍嗜吃,多用紫苏炒熟啜食,沙田区居民则喜在饭面清蒸。
家宴菜谱
  小榄菊花宴
喜庆家宴 石岐和民田区居民的喜庆家宴一般为八菜一汤,俗称“九大簋”(粤音鬼)。每道菜的菜名,都有四个字以上,忌用三个字。“九大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容,大体包括如下的九道菜:乳猪拼盘或金猪成盘(或红烧乳鸽);发菜扒鸭或发菜蚝豉(或发菜配猪腿猪舌,粤语称猪腿为猪手,猪舌为猪脷);豉汁蟠龙蟮(或蒜子焖大蟮);蜜饯(或白灼)大虾或白切鸡(或豉油鸡);酥炸或清蒸鲜蚝(或带子);香芋扣肉(或果仁鸡丁);清蒸海鲜鱼;时菜炒杂;瑶柱粟米羹春节家宴一般将九大簋中一菜更换为发菜蚝豉烩猪脷;小孩满月酒宴则一定要有猪脚姜和红鸡蛋等小点;寿宴必有寿面(寿包)或蛋糕。沙田区居民家宴以大碗盛菜,每道菜盛两碗,共9碗至13碗不等,席间可添菜。每菜除主要肉类外,一般有蔬菜垫底;上菜时一般不上整个家禽。菜名字数多寡不忌。主要菜式有:燎鸭(或鹅);焖鸭(配马铃薯、葛、花生、藕等)或时菜炒瘦肉;发菜焖冬菇;时菜炒鸡;时菜炒尤鱼;炸鱼球。
小榄菊花宴 因小榄地区盛产菊花和塘鱼,故小榄居民擅长烹调此家宴。该菜谱以菊花为主,以塘鱼(鲮、鲩、鳙、鳊)为主要荤料。主要菜式有:菊花鱼球;菊花鱼丸;菊花羹;菊花鱼片;菊花虾球;油炸菊花;菊花牛肉;菊叶包。
宴丧事家宴 丧宴一定用七道菜,俗称“吃七”。菜式清淡,忌用烧猪肉,配菜多用豆芽、萝卜、芋头、荞头等,席间不设酒。其菜式有:金针、发菜、云耳、粉丝绘斋菜;荞头(或以瓜代)煮虾;白切鸡(忌用炸鸡);莲藕焖鸭肉(忌用全鸭);豆腐煮鱼(或煮鱼丸);萝卜煮猪肉;时菜炒鱿鱼。
历史沿革
  孙文纪念馆
中山,建制于公元1152年(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县。1949年10月30日,中山县解放,后来逐渐分出珠海县、斗门县(大部分)和划出部分地方归番禺县、顺德县、新会县。1983年12月22日,撤销中山县,设立中山市(县级),以中山县的行政区域为中山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1月7日,中山市升为地级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管辖。
从香山县建县之初起至今已有84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下等县-大县-模范县-特等县-城市几个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香山在汉代属番禺县地,晋以后为东官郡地,唐代为东莞县地。南宋绍兴22年(1152年)设香山县,隶属广州,由一群海岛组成,并“割南海、番禺、新会三县滨海地益之”,彼此没有陆地相连,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宋、元、明代均被朝廷列为下等县。
明《永乐大典》载:"香山为邑,海中一岛耳,其地最狭,其民最贫。"清康熙23年(1684年)广东宣布"迁界"令废止,加上原来几个分离的岛屿因沙田成陆连接而与顺德、南海陆地相接,因而使农业、商业和交通等骤然发展起来。至清嘉庆、道光年间,“乃与南(海)、番(禺)、顺(德)、东(莞)等同列大县”,且“户籍殷繁,驾出他邑而上”。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先生在香山县翠亨村诞生。民国后中山县直属广东省。
民国18年(1929年)2月,国民政府第19次国务会议以“中山县为总理(孙中山)故乡”,“该县为粤中最繁盛之区,岁入甚钜,民智早开,人才辈出”等确定中山县为全国模范县。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同年4月15日,香山县易名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1950年4月,中山县以其人口稠密、土地广阔、财税丰厚,被广东省民政厅列为特等县。1983年12月,中山撤县设市,1988年1月1日升格为省辖地级市。中山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自80年代中期开始,因经济社会发展迅猛,被誉为广东"四小虎"之一而名闻于世。1997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人居奖”。2005年在中国社科院公布的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中山市名列第17位。2005年,中山市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为全国9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中山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山成为广东省第7个被评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发展
2010年全年生产总值(GDP)1826.32亿元,按可比
  孙文纪念馆
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3.5%,总量继续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0.52亿元,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1073.60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702.20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8:58.7:38.5。民营经济增加值830.63亿元,增长14.5%,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5.5%。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3.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3.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3%。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六升二降”态势,其中,食品类、烟酒及用品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交通和通信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分别上涨6.0%、0.6%、3.8%、1.2%、0.9%和5.1%;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分别下降6.9%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其中轻工业上涨1.3%,重工业上涨4.2%。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人员8.01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29.0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7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9.38亿元,增长26.2%;其中税收收入127.74亿元,增长27.1%。
全年农业总产值86.82亿元,增长3.2%。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43万亩,下降0.5%;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5万亩,增长11.1%;蔬菜种植面积34.71万亩,下降7.3%;水果种植面积10.52万亩,下降5.3%。粮食总产量7.31万吨,增长0.2%;蔬菜产量50.12万吨,下降6.2%;水果产量17.69万吨,下降7.9%。
全年出栏生猪55.74万头,增长2.1%;出栏三鸟1078.00万只,下降0.73%;肉类总产量5.10万吨,下降0.7%。全年水产品产量33.90万吨,增长2.8%。其中海水产品2.24万吨,增长3.3%;淡水产品31.66万吨,增长2.8%。
全年完成全社会工业总产值5309.64亿元,增长20.4%。其中50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056.19亿元,增长20.8%。其中,轻工业2877.04亿元,增长18.0%;重工业2179.14亿元,增长24.6%。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2863.73亿元,增长23.5%。装备制造业总产值1435.67亿元,增长30.9%。全社会工业增加值1021.51亿元,增长16.3%;工业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1%,拉动经济增长9.1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9%;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0%;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8.2%。
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57.12亿元,增长40.5%;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61.28亿元,增长43.2%。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9.58%,比上年提高12.6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12.10%,资本保值增值率109.23%,流动资产周转率3.03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4.02%,资产负债率61.38%,产品销售率95.77%,全员劳动生产率10.36万元·年/人。
2010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09亿元,增长1.5%。全市建筑企业施工产值122.51亿元,增长3.7%;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591.22万平方米,下降7.7%;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58.14万平方米,下降22.7%。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23.36万元·年/人,增长4.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60.37亿元,增长21.0%。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41.79亿元,增长25.7%。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107.55亿元,增长4.2%;集体投资41.31亿元,增长8.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36.96亿元,增长18.9%;私人及其他投资374.55亿元,增长29.6%。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27亿元,下降30.0%;第二产业投资243.75亿元,增长22.4%。其中工业投资242.57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投资416.36亿元,增长20.3%。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2324.54万平方米,增长23.4%;竣工面积497.51万平方米,增长16.7%;销售面积671.61万平方米,增长19.2%;销售额349.71亿元,增长34.8%。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62.67万平方米,增长6.1%。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434.15亿元,增长23.4%;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房屋竣工率和项目建成投产率分别为 65.7%、28.6%和 71.2%。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11亿元,增长18.2%。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7.95亿元,乡镇消费品零售额60.16亿元,分别增长18.5%和15.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81.85亿元,增长18.7%;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6.26亿元,增长14.6%。
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汽车类零售额78.62亿元,增长38.3%;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9.82亿元,增长29.6%;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6.83亿元,增长28.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0.32亿元,增长33.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0.19亿元,增长24.8%;日用品类零售额8.19亿元,增长30.1%。
全年进出口总值311.19亿美元,增长27.2%。其中,出口225.05亿美元,增长26.9%;进口86.14亿美元,增长27.9%。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38.91亿美元,增长26.3%。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84.08亿美元,增长34.0%;加工贸易出口140.39亿美元,增长22.9%,占全市出口的62.4%。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10.21亿美元,下降9.7%;集体企业出口26.61亿美元,增长8.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0.74亿美元,增长28.9%;私营(个体)企业出口37.45亿美元,增长52.3%。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54.12亿美元,增长30.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5.37亿美元,增长31.0%;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1.20亿美元,增长15.2%。从出口市场看,对香港市场出口74.12亿美元,增长26.3%;对欧盟市场出口34.96亿美元,增长21.1%;对美国市场出口51.01亿美元,增长23.3%。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47个,下降5.2%;合同规定利用外资7.70亿美元,增长89.9%;实际利用外资金额7.30亿美元,增长19.8%。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4.70亿美元,占全市的64.4%;外资资金来源地主要是港澳、美国、日本 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全年实际投资6.34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的86.8%。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8.38亿元,增长11.0%。全市机动车拥有量70.62万辆,增长8.1%。其中,汽车拥有量37.13万辆,增长18.0%。其中个人汽车31.38万辆,增长20.7%。全年货物周转量64.81亿吨公里,增长10.5%;旅客周转量98.99亿人公里,增长30.3%;港口货物吞吐量4705万吨,增长40.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917公里。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94.98亿元,增长27.8%。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54.64万户,增长28.2%;本地电话用户123.24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96.20万户,增长6.5%。全市国际互联网络用户66.48万户,增长24.4%。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587.87万人次,增长6.5%。其中,国际游客48.05万人次,国内游客539.83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1018.52万人次,增长0.5%;旅行社接待总人数313.60万人次,下降7.2%。组团国内游142.08万人次,增长8.4%;出境游17.19万人次,下降6.2%。全年旅游总收入125.17亿元,增长13.5%,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6亿美元,增长35.0%。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36家,星级酒店客房数0.47万间,客房开房率57.2%。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65.35亿元,比年初增长20.5%。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1184.68和1462.96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4.0%和17.7%。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373.62亿元,比年初增长14.8%。其中,短期贷款370.80亿元,比年初增长8.1%;中长期贷款397.27亿元,比年初增长21.2%。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70.16亿元,比年初增长23.9%。其中住房贷款433.33亿元,比年初增长23.1%。全年人民币现金净投放277.11亿元,净增61.35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证券营业部17家,新增4家;期货营业部5家,新增1家;境内外上市公司12家,新增4家。全年代理证券交易额3575.32亿元,下降8.1%。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3477.34亿元,下降9.4%;期货交易额2893.46亿元,增长91.5%。年末证券市场投资额337.36亿元,增长9.6%;全市证券投资累计开户39.8万户,增加2.3万户。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37家,增加1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9家,人寿保险公司18家。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73.41亿元,增长25.6%。其中,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16.85亿元,增长25.3%;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56.57亿元,增长25.6%。保险机构各类赔款和给付12.19亿元,增长3.1%。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7.16亿元,寿险赔款和给付5.04亿元,分别增长5.1%和0.4%。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3万人,增长2.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29万人,增长 3.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77万人,下降3.8%;小学在校学生23.78万人,下降2.5%;幼儿园在园幼儿9.63万人,增长9.4%。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11.9%,高中升学率达90.0%,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5%。
全市专利申请量12032件,增长38.3%,专利授权量8538件,增长6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85件,增长52.7%,发明专利授权量165件,增长61.8%;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新增5个省级工程中心、32个市级工程中心、26个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256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26家。
全市有167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6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奖92项,其中产学研合作奖2项、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专利奖项目73项,其中专利金奖10项、专利优秀奖20项、优秀专利发明人奖3人、发明专利奖40项。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7个,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4个、镇区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290个。全年举办省级以上文艺演出33场、群众文化活动4500场、营业性演出243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2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数字电视节目116套,增加8套。全年出版报纸3959万份,图书馆总藏量107.62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86个,医院床位10114张,分别增长5.2%和14.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121人,增长12.0%。其中,执业医师4630人,增长11.5%;执业助理医师753人,下降1.4%;注册护士6223人,增长14.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928元,增长14.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1.7%。全年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41.8平方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57元,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2%。全年城镇居民现有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4.1平方米。
注:
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数,所有数据应以此后出版的《中山市统计年鉴--2011》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要等国家批复,统计公报暂不公布常住人口及相关指标数据。
4、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农业
中山市自然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品种较齐全,具有较大的资源优势。
粮食作物
  农业
水稻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众多。解放前,为适应挣稿耕作制的要求,品种形成了以茎秆高硬、根群发达、耐浸、耐咸、耐肥、抗风和抗倒的粗生形的迟熟品种为主,早造以新兴白、晚造以金凤类型为代表。民国26年(1937年)中山大学在《中山县的稻种检定报告书》中,列出早稻、晚稻和单造代表种共30个。 解放初期,从外引进试验推广的早造有七担种、南特16号等7个;晚造有三朝齐、晚白占3号等7个。1961年开始,推广高产、耐肥、抗倒的矮杆型品种为主,以解决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早造主要品种矮脚南特、红梅早等25个;晚造主要品种有溪南矮、木泉等19个。1978年以后,在推广稳产和常规良种同时,积极推广“杂交稻”。主要品种,早造有桂朝、双桂等18个;晚造有双白矮、二白矮等13个。小麦中山较大面积种植小麦,主要是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末期。种植品种多从外县外省或外国引进的,主要品种河婆六角麦、波达姆等19个。
蕃薯主要品种有:禹北白、雷州红、榄鼓薯、广薯7号、15号、16号、乌骨企龙、白花蕃薯、金山种等。
马铃薯主要品种有:兰花种、荷兰种、克山3号、玉外黄、里内黄、集农等。
油料作物
花生主要品种有:天津种、中山大珠豆、百日生、狮头企、狮选3号、狮选64号、从化穗豆、枫亭花生、粤油22号、琅江3号、红花126号、粤油551号、粤选58号、粤油551~116号、粤油187号、粤187~93号、汕油27等。
油菜主要品种有:坦背苦菜花、矮架早、胜利油菜、丰收4号、军农1号、沪州5号、东风油菜、曲江黄花油菜、兴梅油菜、高州油菜等。
黄豆主要品种早期有:早熟黄豆、迟熟黄豆;后期有:穗黄豆、?选1号、四季黄豆、田基黄等。
经济作物
甘蔗
民国22年(1933年)前,甘蔗品种以竹蔗为主。1933年以后至解放初期,陆续引进爪哇2878、2725、2883、3016等品种。1952年以后,主要品种是台糖134、粤糖54/143、华南56/12、闽选703等14个品种。桑、蚕桑树品种解放前主要是广东荆桑,解放后在荆桑中选育出伦数40、北区1号、沙选伦109(杂交桑)等。蚕品种解放前主要有大造、大109、轮月、细109等蚕种。解放后选育推广了解放1号、解放2号、560、258、42、301;多化性蚕种南农七号、广农三号、广农四号、群育五号、群育七号;二化性白蚕种有(东34X苏江)正反交、南农六号、广农五号(新九X8301)正反交、(新九X683)正反交、两广一号(新九X523)正反交。
水果
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据1980年调查整理,果树种类有30多个,品种约200个。
1、荔枝:三月红、元枝、妃子笑、黑叶、甜岩、桂味、糯米磁、槐枝、白叶、犀角于、大荔、柔枝等20个品种。
2、龙眼:脆肉(石陕)、乌园、十叶、漏核脆肉、陕西脆肉、中山脆肉、水眼、秋风子等15个品种。
3、香大蕉:香蕉类有矮肥、大种矮肥、高杷、黄把头。大蕉类有黑脚芒、高脚、木蕉、灰蕉和牛奶蕉、过山香型的高脚、矮脚等12个品种。
4、柑桔类:桔类品种:年桔、八月桔、十月桔、青皮桔、朱砂桔、碰桔、紫金浮莲、哈里曼丁桔、福州大桔等。橙类品种:滑牙仔、暗柳、明柳、水香橙、雪柑、酸橙、桂夏橙、五月红夏橙、新会甜橙等。构椽类品种:红柠檬、白柠檬、粗柠檬、甜柠檬和意大利柠檬等。袖类品种:沙田袖、桑麻柑、线袖、杂袖等。其它柑桔类:台山红皮酸桔、红皮山桔。
5、菠萝品种:主要品种是金山种(神湾菠萝),近年来引进小量的沙捞越(有刺、无刺)、菲律宾、巴厘种。
6、杂果类:乌榄(立秋乌、霜降榄、油榄、木榄、橄榄);桃(沙涌甜桃、掘笃甜桃、东坑甜桃、石马甜桃、毛桃);李(珠李、黄李、三华李、鸡蛋李、桂花李、沙李、滑李);梅、柿、沙梨、杨桃、板栗、黄皮、香荔枝、蒲桃、苹婆、枇把、木瓜(大南木瓜、蓝茎种、园果种)、拐枣、番石榴、西瓜、马蹄、菱角等90个品种。
7、热带果类:芒果、人心果和仁面子等11个品种。
8、野生、半野生类:余甘、山桔、木桂子、(狗囊)、水翁(水格)、桃金娘(岗枪)、金樱子、凉粉果等。
9、北方果类:枣、葡萄、苹果、水蜜桃等零星种植,结果不正常。
蔬菜
蔬菜品种繁多,五类干蔬、青亩瓜豆等60多个,遍布全市。主要种类有:生姜、马铃薯、大薯、深薯、红芋、槟榔芋、竹芋、粉葛、沙葛、莲藕、大头菜、萝卜、青瓜、白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豆角、玉豆、荷兰豆、番茄、菜心、白菜、绍菜、椰菜、芥菜、韭菜、生菜、西洋菜、波菜、茼莆、芥兰、葱、蒜、芹菜、茄等。
食用菌
草菇、磨菇、平菇、冬菇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中山教育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发展学前教育,推动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组建中山市职业教育集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现代化。
2010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53万人,增长2.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29万人,增长 3.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77万人,下降3.8%;小学在校学生23.78万人,下降2.5%;幼儿园在园幼儿9.63万人,增长9.4%。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11.9%,高中升学率达90.0%,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4.5%。
文化事业
2010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7个,文化艺术馆1个、公共图书馆2个,博物馆4个、镇区文化站24个、村文化室290个。全年举办省级以上文艺演出33场、群众文化活动4500场、营业性演出243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2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数字电视节目116套,增加8套。全年出版报纸3959万份,图书馆总藏量107.62万册。
卫生事业
中山市卫生事业走出了一条低投入、广覆盖、高效益的发展之路。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56个,其中三甲医院3家、二甲医院3家、一甲医院17家。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了78.05岁,高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预期寿命75岁的标准。
2010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86个,医院床位10114张,分别增长5.2%和14.7%。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121人,增长12.0%。其中,执业医师4630人,增长11.5%;执业助理医师753人,下降1.4%;注册护士6223人,增长14.0%。
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现代化医院,也是全国第一家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级市医院。
体育事业
2010年成功承办2010年中美国际篮球对抗赛及3项国家级比赛和3项省级比赛。全市1200名运动健儿在39项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174枚、银牌208枚、铜牌145枚。
20年来,中山体育健儿先后有5.15317次超(破)17项世界纪录、1人1次破1项亚洲纪录,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表现出色。
(1)在2009年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中,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山籍运动员苏炳添获得男子100米冠军。
(2)在2009年第十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中,代表中国参赛的中山籍运动员吴毅懿获得南拳冠军。
(3)在2006年世界举重锦标赛中,中山运动员邱红霞女子53公斤级比赛中打破挺举和总成绩世界纪录,并获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
(4)在第49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中,中山市运动员刘忠生勇夺男子25米手枪速射亚军,并与队友一起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获得该项目的团体冠军,为我国取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参赛席位。
(5)2001年11月,中山运动员卢裕富带领广东体操队夺取第九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6)2001年11月,中山运动员彭莎获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女子体操高低杠金牌。
科普事业
2010年全市专利申请量12032件,增长38.3%,专利授权量8538件,增长68.2%,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85件,增长52.7%,发明专利授权量165件,增长61.8%;获国家专利优秀奖1项;新增5个省级工程中心、32个市级工程中心、26个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市级以上工程中心增至256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226家。
全市有167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6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市级科技奖92项,其中产学研合作奖2项、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专利奖项目73项,其中专利金奖10项、专利优秀奖20项、优秀专利发明人奖3人、发明专利奖40项。
人文景观
中山市的名人胜迹、五桂山脉和珠江三角洲南部的水乡特色,形成多姿多彩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市内主要旅游景点有:翠亨孙中山故居、中山影视城、孙中山纪念馆、中山纪念中学、孙文纪念公园、孙中山纪念堂、五桂山逍遥谷、翠竹园漂流乐园及革命历史根据地、紫马岭公园、中山温泉、长江水库旅游区、孙文西路步行街、横门海上庄园、三乡泉林旅游山庄、坦洲的度假怡乐园、坦洲的快活谷、民众岭南水乡、丰本农业科技园、大涌卓旗山公园及烟墩山古塔、西山禅寺、南山古香林、宋帝遗迹、罗三妹山、桥头小琅环等。
著名人物
孙中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郑藻如: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
杨仙逸:中国空军之父
容闳: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中国第一位买办
郑观应:中国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
陆皓东: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第一人
郭乐: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创始人
蔡昌: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创始人
李敏周: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新新公司创始人
马应彪: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先施公司的创建人
王云五:四角号码发明者、商务印书馆总经理
郑君里:著名电影演员和导演
苏曼殊:著名作家、诗人、翻译家
阮玲玉:一代影后
吕文成:粤乐宗师
刘斯奋:著名作家
方成:中国漫画界常青树
吴冠英:福娃的原创和主要设计者
关颖姗:冰坛上的天才少女
卢裕富:体操世界冠军
江嘉良:乒乓球世界冠军
容国团: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位世界冠军
杨贯一:鲍鱼大王[4]
佘诗曼:香港TVB艺员
吴卓羲:香港TVB艺员
刘洲成:歌手(至上励合成员之一)
冯宝宝:演员
卢巧音:歌手
叶倩文:歌手
郭可盈:演员
温兆伦:电台DJ、演员
吴美珩:演员
郭晋安:香港tvb艺员
陈敏之:歌手、演员
古天乐:香港TVB艺员
萧凯茵:作家
麦浚龙:歌手、演员
城市荣誉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国家园林城市、教育强市、中国和谐之城、全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全民健身样板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全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畅通工程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5]
名优特产
  麻鸭
小榄菊花肉、小榄八大特产、家乡芦兜粽、石岐鸡(沙栏鸡)、黄圃腊味、三月红荔枝、沙溪扣肉、石歧乳鸽、石硖龙眼、五桂山土特产、杏仁饼、长江脆肉鲩、中山麻鸭、茂生围香蕉、神湾菠萝、罗氏沼虾、中山粉果金吒、三乡濑粉等。[6]
杏仁饼 清末,石岐易味庐饼家始创一种以绿豆粉为主要原料、用无筋肥肉片作夹心馅料的中式饼食。因该饼经咀嚼有杏仁香味而称之为杏仁饼。杏仁饼经烘烤后,其色金黄带绿,饼味甘香、松化可口、冰肉爽而不腻,食后齿颊留香。居民喜以此饼馈赠亲友。
白莲蓉月饼 始创于1930年前后。此饼选用纯正脱衣白肉湘莲配制而成,品种有莲蓉素月、莲蓉蛋黄、双黄莲蓉等,饼色油润,馅白带黄,气味香郁,嫩滑可口,是“广式”月饼中之姣姣者
濑粉 本地称之为“三乡濑粉”。此食品始创于清代,当时三乡白石村村民以山坑清水将精米粉和冷白饭
  白莲蓉月饼
搅拌,用手搓成坚韧爽滑的圆条状鲜粉。后来附近各村争相仿制,逐渐发展到用钵搓制,以后更改用机器制作。濑粉有干湿两种,是80年代广东五大名牌米粉之一。
荼薇酒 此酒是小榄特产,以当地盛产的荼薇花作原料,同粮食、酒曲一起精酿而成。荼微酒具有陈年米酒的香醇特性,又有荼薇花的特殊香味,酒色澄清而不沉淀,不失为色香味俱佳的好酒。
菊花肉 也是小榄的特产。此食品是用白糖精工制作的半透明无筋肥猪肉片,并在表面拌上一层半鲜半干的黄菊花花瓣制成。食用时花香扑鼻,其味清甜可口,爽而不腻,是一种精美的传统点心。
荼薇蛋卷 也是用荼薇花花瓣为主要原料,配以精面粉、鲜蛋、椰蓉、白砂糖等,经特定工艺精制而成。蛋卷甘香松脆,既有浓郁的椰子和鲜蛋的香味,又有醇和清新的天然花香,是家常食用的佳品。
石岐乳鸽 本是中山籍华侨从国外引进的优良鸽种,经同本地优良鸽种杂交后孵育出来的一种乳鸽。这种乳鸽以体大肉嫩、胸肉特厚而著名,烹制方法繁多,其中以红烧乳鸽闻名于省港澳各地。
三稔包 是中山民间喜吃的开胃消滞、提神醒脑的干果食品,制法是用鲜果三稔(酸杨桃)切片后夹以砂糖姜丝等,经腌制晒干而成。
龙头环豆豉 是沙溪龙头环村生产的精制豆豉,历史悠久,除在本地销售外还出口港澳和海外。其特点是豉粒完整饱满、色泽乌黑光润,味道鲜香,人们喜用作烹调食品的佐料。
轻轨站点导乘
珠海-南朗-中山-中山北-东升-小榄-南头-容桂-顺德学院-顺德-北窖-碧江-广州南站
新会-礼乐-江门-江海-古镇--小榄-南头-容桂-顺德学院-顺德-北窖-碧江-广州南站
2011年暂时两条线路,古镇不能直达中山市,需要转乘。部份站点尚未开通
直达:广州市、顺德区、江门市、新会市、珠海市
参考资料 1
现代中山市风光图片来源  
广航旅旅游网
2
中山市一共有23个镇  
http://0760.teambuy.com.cn/house/info.php?chno=11&Bigid=110000&infoID=13892
3
中山市行政区划图来源,行政区划、语言状况、民风民俗资料  
中国中山政府门户网站
4
著名人物资料来源  
中国中山政府门户网站
5
城市荣誉资料来源  
中国中山政府门户网站
6
名优特产资料来源  
中国中山政府门户网站
扩展阅读: 1 中山百科http://www.zseasy.cn/doc-view-46.html
2 维基百科—中山市:http://zh.wikipedia.org/zh-cn/%E4%B8%AD%E5%B1%B1%E5%B8%82
3 中山市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zs.gov.cn
4 中山国际网:http://www.zsnet.com/
开放分类:地理,城市,广东,行政区划
“中山市”相关词条:
珠海惠州广州顺德东莞张家边村
珠海惠州广州顺德东莞张家边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