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引用】“小升初”乱象之下,权力浑水摸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4:08:05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北京各区县“小升初”渠道多达10多种,2010年北京市8个城区“小升初”入学方式竟高达15种。在五花八门的“小升初”渠道中,最主要的有“占坑班” 、“点招”、推优、特长、电脑派位、共建、“条子生”。在调查中, 90%以上的家长认为“占坑班”是北京市“小升初”的“头号天敌”,花费可达10万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北京各区县“小升初”渠道多达10多种,2010年北京市8个城区“小升初”入学方式竟高达15种。在五花八门的“小升初”渠道中,最主要的有“占坑班”、“点招”、推优、特长、电脑派位、共建、“条子生”。在调查中,90%以上的家长认为“占坑班”是北京市“小升初”的“头号天敌”,花费可达10万元。 可以说,北京“小升初”的乱象,是“集全国之大成”的,所有可以采用的手段,都采用了。而导致这种乱象的根源,是政府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作为有限,而公众却无问责政府的基本权利。 其实,早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成为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但是,该法中的诸多均衡条款,比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班、重点校,却并没有得到落实。政府部门高喊着均衡的口号,而在实质推进方面,却是“蜻蜓点水”。 实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育政绩观,明确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教育,而非制造“拔尖教育”。过去30多年来,在高考制度的牵引下,我国各地的教育政绩指标,都围着当地“教育出人才”而设计,为此,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采取“锦上添花”式,当地政府关注名校、优才生,远高于每一所学校的均衡发展。这种教育发展观,是与政府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相背的。但是,目前这种教育观还十分盛行,没有转变的迹象。 其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大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教育经费投入无疑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从目前各地退经义务教育均衡的措施看,还基本沿用传统的以县乡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而这一机制,正是造成目前义务教育存在严

 

可以说,北京“小升初”的乱象,是“集全国之大成”的,所有可以采用的手段,都采用了。而导致这种乱象的根源,是政府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作为有限,而公众却无问责政府的基本权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查显示:北京各区县“小升初”渠道多达10多种,2010年北京市8个城区“小升初”入学方式竟高达15种。在五花八门的“小升初”渠道中,最主要的有“占坑班”、“点招”、推优、特长、电脑派位、共建、“条子生”。在调查中,90%以上的家长认为“占坑班”是北京市“小升初”的“头号天敌”,花费可达10万元。 可以说,北京“小升初”的乱象,是“集全国之大成”的,所有可以采用的手段,都采用了。而导致这种乱象的根源,是政府部门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作为有限,而公众却无问责政府的基本权利。 其实,早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成为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但是,该法中的诸多均衡条款,比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班、重点校,却并没有得到落实。政府部门高喊着均衡的口号,而在实质推进方面,却是“蜻蜓点水”。 实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育政绩观,明确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教育,而非制造“拔尖教育”。过去30多年来,在高考制度的牵引下,我国各地的教育政绩指标,都围着当地“教育出人才”而设计,为此,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采取“锦上添花”式,当地政府关注名校、优才生,远高于每一所学校的均衡发展。这种教育发展观,是与政府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相背的。但是,目前这种教育观还十分盛行,没有转变的迹象。 其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大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教育经费投入无疑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从目前各地退经义务教育均衡的措施看,还基本沿用传统的以县乡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而这一机制,正是造成目前义务教育存在严

其实,早在2006年颁布实施的《义务教育法》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成为各级政府发展义务教育的首要责任,但是,该法中的诸多均衡条款,比如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班、重点校,却并没有得到落实。政府部门高喊着均衡的口号,而在实质推进方面,却是“蜻蜓点水”。

 

实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至少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转变教育政绩观,明确政府的责任是保障公共教育,而非制造“拔尖教育”。过去30多年来,在高考制度的牵引下,我国各地的教育政绩指标,都围着当地“教育出人才”而设计,为此,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采取“锦上添花”式,当地政府关注名校、优才生,远高于每一所学校的均衡发展。这种教育发展观,是与政府应当承担的教育责任相背的。但是,目前这种教育观还十分盛行,没有转变的迹象。

理“小升初”乱象开出了药方,其中包括加大教育问责。这十分重要,而问题是,由谁来问责?是上级政府部门吗?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有问责条款,但问责的方式,就是上级问责下级,这种老子问责儿子的问责方式,有何效果,大家都已目睹。切实建立起教育问责机制的方式,该是把教育评价权交给社会,建立受教育者参与办学管理、决策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 在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此有明确的描述,具体包括,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等等。对照“小升初”的乱象,以上这些,全部缺位。所以,不是政府部门没有看到问题所在,也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愿不愿意真正解决问题,让乱象继续存在,以便权力之手还可继续浑水摸鱼。

 

其次,增加义务教育投入,加大省(市)财政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统筹力度。教育经费投入无疑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基础,从目前各地退经义务教育均衡的措施看,还基本沿用传统的以县乡财政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而这一机制,正是造成目前义务教育存在严重的区域、城乡、校际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这一传统机制下,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就属于奢望了。从发达国家发展义务教育的经验看,由中央或省(州)政府统筹教育经费是普遍做法,这可保障区域内的学校按照同一标准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

 

再次,赋予受教育者参与教育决策、监督、评价的权利。我国义务教育均衡的推进工作,是由政府主导的,该增加多少教育经费、增加的教育经费投向哪些学校、这些学校的使用效果如何等等,都是政府部门说了算,其结果是,政府想增加就增加,不增加公众也没办法;想投给谁就投给谁,轻易就知不合理,但却无可奈何。这种由行政机构主导的教育发展模式,体现的就是行政机构的权力和利益,而难尊重每个受教育者的权利。总体看来,我国教育投入不到位、义务教育不均衡、择校热严重、乱收费屡禁不止……这一切教育乱象,都与此有关。如果在制订教育拨款预算时,有公众参与的渠道;如果在制订学校收费政策时,要事先听取受教育者(家长)的意见;如果一个地区办教育的好坏、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不是由上级政府部门操作,而是交由社会评价,甚至可以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决定学校是否继续开办,这些教育乱象,还可能一而再地发生吗?

 

以笔者之见,受教育者的权利维护,是当前治理所有教育乱象的根本。事实上,就是转变政府的教育政绩观、调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也是权力和权利博弈的结果,只有公众有权利参与参与管理、决策与评价,才可能转变政府部门的政绩观,才能监督政府切实履责,而不是把教育权力,作为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当前“择校热”以及择校利益链条的存在,政府部门就被指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该课题研究人员为治理“小升初”乱象开出了药方,其中包括加大教育问责。这十分重要,而问题是,由谁来问责?是上级政府部门吗?在《义务教育法》中,也有问责条款,但问责的方式,就是上级问责下级,这种老子问责儿子的问责方式,有何效果,大家都已目睹。切实建立起教育问责机制的方式,该是把教育评价权交给社会,建立受教育者参与办学管理、决策的中小学民主管理制度。

 

在去年7月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此有明确的描述,具体包括,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实行校务会议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等等。对照“小升初”的乱象,以上这些,全部缺位。所以,不是政府部门没有看到问题所在,也不是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愿不愿意真正解决问题,让乱象继续存在,以便权力之手还可继续浑水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