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贴吧:麦苗汁-----绿色的血液,抵抗癌症的物质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9/21 11:23:43

麦苗汁-----绿色的血液,抵抗癌症的物质2010-05-03 23:56

麦苗汁-----绿色的血液,抵抗癌症的物质     

近20年来, 欧美等东方健身术不发达的地区发现了一种极有效的抵抗癌症的物质:富含在麦苗中的绿叶素和其他的营养物质。

有关麦苗汁的神奇功能在后文中也有所叙述, 要补充的有两个典型的事例:
1992年, 6个癌症晚期的病人, 在与各自的律师签订责任自负的声明后, 搬进曼哈顿一栋高楼的顶层。 在露台上养起了各种各样种子的芽。 其中养的最多的就是各种麦苗。 他们每天食物的60%以上都是这些3英寸以内的嫩苗。 一年以后, 这六个晚期癌症患者无一人去世, 之中5人痊愈, 一人的病情有极大的好转。

    同样是在90年代的初期, 加拿大一位外科大夫被确诊为晚期子宫癌并已扩散。 她没有采取手术和放疗的办法, 而是搬到大山里, 每天吃各样的草, 天然的谷物。 一年后, 她又回到曾工作过的医院, 不仅癌症的病情基本消失, 而且还年轻了十岁。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 发现她服用过的数百种草中, 麦苗中包涵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 之后, 欧美的医生就使用麦苗汁辅助治疗癌症和治疗数十种慢性病。 由此, 麦苗汁逐渐被推广运用。

  下面是本人使用麦苗汁的一些事例:

    04年回国, 见到母亲时被吓了一跳。 脸色是典型的青绿色, 整天吃不下东西, 伴有极大的口臭, 血压血脂极高。当时, 一直服用中药, 但是, 连药都消化不了。 她自己认定将不久与人世了。 见这种情况, 我弄来大量的麦种, 开始教她用无水栽培的方法养麦苗。 8天后她开始服用,3天后, 血压明显下降, 半个月后验血, 血脂也大幅下降。 但是, 她的脸色却没有同其他服用麦苗汁的人一样在服用3天时发生明显变化。 这样一直坚持每天饮用至少2两麦苗汁, 到服用第三个月时, 我正好从外地回家, 见她不仅仅能吃饭了, 而且还吃的很多, 药是早就不吃了, 血压也完全正常, 血脂也早就回到正常范围。 尤其令我欣慰的是她的扣臭没有了, 脸色也有菜青色变得健康红润了!

    另外一个例子是我的姑姑在四川住院后来北京, 见面吃饭时, 她一直在说她的身体是如何如何的不好, 每天吃好几把的药片。 她的血压也是可怕的高,伴有心脏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 和脉管炎等毛病。 上5层楼要歇3次才能到家。 听说麦苗的好处后, 她也开始服用。 不到一星期, 她打来电话说自己下楼去锻炼了,10天后, 就停了降压药, 每天下楼买菜锻炼, 不消说开心极了。 半年之后, 她吃腻了麦苗汁, 就停了下来。 又过了半年, 她的哮喘复发, 她认定她的心脏病也犯了, 可是到北京医院做的详尽的检查后, 医生告诉她说: 你的心脏比许多年青人还要健康。 她奇怪极了, 拿出一年前在重庆住院的病历, 就轮到医生纳闷儿了。 其实, 就是麦苗汁起的作用。

    由于篇幅的关系, 就不再举例了。 其实, 我们所有的人每天的膳食中对绿叶素的摄取都不够的。有研究证明,每人每天需要的绿叶素是15磅芥蓝花中所含的绿叶素的总和。 试想有谁能一天中生吃下15磅的芥蓝花?但是, 如果服用麦苗汁, 仅3个盎司的麦苗汁中就含有等量的绿叶素。

    麦苗中的绿叶素, 在5分钟之类立即被小肠直接吸收, 并对体内的所有细胞充氧, 尤其的大脑的细胞。 大家都知道, 癌细胞只能存活于缺氧的酸性环境。 麦苗汁在提供修复细胞的绿叶素的同时,用本身携带的大量氧气改善细胞的缺氧状态。 在所有的食物中, 麦苗是碱性最强的一种, 它不仅能直接改善体内的酸碱值, 还能同时对在酸性环境中已经受损和变异的细胞一到修复的作用。 这就是为什么麦苗汁看上去好像能治百病的道理。

    其实, 麦苗汁还有一个十分特别的作用, 就是排除体内的重金属。 比如由食物进入体内的铅和铝等有害金属物质。

    麦苗的营养及药用价值
    麦苗的营养及药用价值,早在我国明朝就已发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6中写到:麦苗,气味辛、寒、无毒。主治消酒毒、暴热、酒疽、目黄,并捣烂绞碎滤服之,又解蛊毒;煮汁滤服,除烦闷.除时疾狂热,利小肠,作苗食,甚益颜色。
    成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活性酶、叶绿素、氨基酸等活性有效成分,可称为天然食品之王。
  功能:
  1.蛋白质:是含有十八种氨基酸的优良小分子蛋白质,尤其含有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一种较好的氨基酸补充源,完全和易于吸收的优质蛋白质。
  2.叶绿素:叶绿素的分子结构已被鉴定: 叶绿素的结构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几乎相同,只是中心离子有点区别。麦绿素富含叶绿素,被称为“绿色血液”。这种血液进入人体后,分子中的镁离子会被铁离子置换出来,直接成为血液,成为人体的血红蛋白。对伤口、炎症及胰炎有治疗效果,皮肤炎症用麦叶青汁擦后即能消除。
  3.矿物质含量既丰富、且搭配均衡 麦绿素富含钾、铁、钙、镁、锌、硒等多种矿物质。麦绿素含钾量是香蕉的25倍,含钙量是牛奶的11倍,维生素C含量比柑橘高7倍,含铁量是菠菜的5倍,所以,每天摄入少量的麦绿素就能够满足体内所需矿物质的量。钾在人体中使机体内环境平衡,人体缺乏钾元素会使细胞渗透压改变,导致心肌或血管平滑肌无力,体弱、疲劳、乏力。铁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钙是人体骨骼、牙齿生长的物质。人体缺乏会导致骨骼发育不良、软骨病、骨质疏松等症状。锌是胰岛素成份之一,人体缺乏胰岛素会导致血糖升高,久而久之导致糖尿病。硒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有预防肿瘤的作用。硒与维生素E一起服用后,其抗氧化能力更强,它能加强免疫系统与清除自由基,加强心脏与肝脏的健康,预防前列腺肿大。

    4.维生素 大量摄入人工合成维生素会产生一定副作用,且摄入过量的某一种维生素会影响体内平衡。麦绿素中维生素含量令人惊奇, β-胡萝卜素是胡萝卜素的5倍,维生素素B1是牛奶的30倍,维生素B2是菠菜的9.2倍,它给生物体内酶以活力,能促进新陈代谢。维生素B、C和胡萝卜素是细胞内的抗氧化剂,均具有消除自由基,解除细胞色素等作用,对各种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组织损害起屏蔽作用。麦绿素中维生素B含量是牛奶的30倍,维生素C是蔗糖的33倍,即使过量饮用,也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是无公害的天然食品。
    5.酶 大麦嫩苗中含有几百种有活性的酶,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超氧化歧化酶(SOD)、细胞色素氧化酶、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氮碱氧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等多种酶。麦绿素中的铁、铜离子产生抑癌酶,是防癌食品。粘多糖体已确认为抑癌物质之一,禾本科植物体内,含有粘多糖体,而裸麦叶片中粘多糖含量尤高。
    6.另外,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酸碱平衡才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否则易罹患疾病。我们日常摄取的食物大多为酸性食品,要达到平衡的酸碱度,碱性食品必不可少。麦绿素的高碱度是极少几种碱性食物中最好的。
综上所述,麦绿素保健功能有:抗炎症作用、抗溃疡作用、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皮肤过敏、增强耐力和体力、减肥降脂、抵御酒精性胃炎出血。
  发现、提倡小麦草疗效的,是一位来自东欧的美国人安威格磨尔(Ann Wigmore)博士,她21岁即结婚,却到32岁才怀孕生女,因子宫长瘤而分娩困难,好不容易才保住母女两人的性命,却在不久之后又发现罹患了严重血毒,医生宣布它存活机会渺茫,她却不绝望。
    让安女士绝处逢生的,正是生机饮食。重病在身又生活贫苦的她,靠着生食野草及自己烘焙的面包和马铃薯,慢慢重拾了健康与活力。安女士所吃的野草,是在野外采集的药用野草,而她的知识是来自身为草药医师的外婆。
    由于相信青草具有天然的保健功能,安女士于是试着栽种各类种子,终于发现其中具特别疗效的是小麦的幼苗。她榨小麦草汁给一些患重病的人喝,并教他们生机饮食,居然使得许多癌症患者和麻疯病患重获健康。
安女士在50岁时又患了气喘及直肠癌等重病,于是毅然戒除一切熟食;经过三年的调养,她竟然不药而愈。安女士活到八十多岁,仍然身体硬朗、乐在工作,热心助人的她对于生机饮食的推广,一直不遗余力。

  清除口腔毒素、防止蛀牙

  消除体内铅、汞、铝、铜、镉有毒金属

  抑制细菌孳生繁殖

  抑制癌细胞分裂

  清肝、增强心脏功能、增强性能力

  促进伤口愈合

  减肥

  消炎、杀菌

  抑制癌细胞滋生;

  产生抑制细菌滋生繁殖的环境;

  降低高血压,清除各类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治疗各种血液的疾病,如贫血等;

  增加毛细管的作用;

  增加心脏功能;

  促进伤口愈合;

  解除便秘;


  用小麦草汁试擦头皮上,可去头皮屑,防止长白头发;

  把榨汁后剩下来的小麦草渣连同泡沫敷在伤口上,可消炎杀菌;

  增加性能力;

  消除头痛。
 
  原来除了含丰富营养成分(大量活性矿物质、蛋白质、维他命及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外,小麦草有个特点,就是它的分子成份结构,与人的血液分子极为相似。植物靠叶绿素把养份输送到各部分,人体则靠血红蛋白(haemoqlobin),二者员然颜色一绿一红,分子结构却大同小异。所以内行人称小麦草汁为"绿色血液"。

   自从安•威格摩尔博士提倡小麦草汁医病之后,世界各地病人获益者不计其数,有轻症重症,也有疑难杂症。以临床纪录的病症而论,以下各种都是有大量治愈病例的:各类癌症、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症、糖尿病、低血糖症、过敏症、气喘、便秘、头痛、各类溃疡、胆结石、肾炎、血管肿胀、癫痫症、结肠炎、粘液囊炎、肋腔炎、肺结核、尿道结石、痔疮、狐臭、头皮、喉头发炎、妇女白带、面泡、性无能等。
    据最近的报告,逐渐有爱滋病患者使用小麦草疗法,大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