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大君和金宗瑞:儒家文化圈的孔子崇拜之朝鲜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6:42:14

儒家文化圈的孔子崇拜之朝鲜篇

(2009-11-13 20:35:21)转载 标签:

外国邮票

儒家

孔子

朝鲜

分类: 集邮茶座

    本文中的朝鲜是指朝鲜半岛地区历朝历代的国家,并非指狭义上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是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箕子朝鲜时代,孔子思想便和汉字一起传入这个国家。《三国志魏书东夷传》载秦朝时期就有中国人为避重役而来到朝鲜半岛,既带去了中国的生产技术,也传播了中国的精神文明,其中包括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广泛传播,则是朝鲜进入封建时代以后的事情。

    高句丽、百济、新罗鼎立的三国时期(公元一至七世纪)是朝鲜早期封建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吸收、消化,儒家思想逐步成为三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高句丽于372年依中国制度建立太学,以儒家的“五经”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教育贵族子弟,以后又大量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百济的儒学也是很早就发达起来,285年百济王派遣王仁渡海向日本王子献《论语》、《千字文》,后来曾聘请南朝梁的毛诗博士和礼博士前去讲学,百济王公大臣深受儒学薰陶,义慈王“事亲以孝,兄弟以友”,被称为“海东曾子”。新罗按唐制建立国家机构,同时向唐朝派遣学生研究儒学。新罗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道思想,创立朝鲜特有的花郎道。675年新罗统一朝鲜,在首都设立国学——儒学的最高学府,大量派遣留学生赴唐学习,并且确立读书三品出身法,以儒家经典和汉文作为主要考试科目来选拔官吏。儒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孔子及其弟子的画像,开始供奉在太学。

    935年统一朝鲜的高丽王朝,一面尊崇佛教,一面继续推行儒家教化;立文宣王庙,扩充国学,并且令各州立学,实行科举取士。许多大儒还开办私学,使儒学教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儒学影响更为深刻。当时涌现了儒学大师安裕。

    1392年取代高丽的李氏朝鲜,属于后期封建社会。李朝统治者改变高丽王朝儒佛并重的文化政策,全力推行儒教,使之成为唯一正统思想。儒学在李朝达到全盛时期,不过当时儒学主要是朱子学,涌现了儒学双璧李滉李珥师徒。李朝政府积极发展儒学教育,太祖7年(1398年)以儒学要谛仁、义、礼、智为基本,建立了成均馆。同时府县置乡校,民间还开办了无数书堂,参加各类学校学习的除文武两班官员子弟,更有众多的平民子弟。

    为了满足儒学教育的需要,李朝一面大量进口和翻刻中国儒家经典,一面令朝鲜的名儒依据本国情况以汉文、朝文和图画编写各类儒学教材如《礼记浅见录》、《孝行录》、《五礼仪》、《三纲行实》、《三纲行实图》等等,让忠孝节义的观念普及到包括文盲在内的所有民众中去。

    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朝鲜的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它的精神支柱朱子学越来越表现出保守性。但是,因为朝鲜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能够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少数先进知识分子倡导的实学未能批倒朱子学,所以尽管它已僵化、腐朽,但仍然占着统治地位。

    十九世纪末年,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侵入朝鲜,一面在政治上、经济上奴役朝鲜人民,同时在文化上打击儒学,废止科举制度,以新式学校代替旧式书院等等,以便摧毁朝鲜人民的传统观念。在民族斗争中,朝鲜民间曾产生一个东学党,提倡以儒学为中心的东学,反对西学。但是日本侵略者很快改变了对儒学的态度,大搞祀孔、讲经,利用儒学的忠孝为他们服务,从此儒学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彻底没落了。

    但是,孔子为国尽忠,敬信节用,爱民如子,人伦之中,忠孝为本的思想在今日韩国被认为是韩国国家发展和人生道路的精神能源。时至今日,每年阴历二月和八月,在首尔(汉城)成均馆孔庙大成殿都要举行盛大的释奠大祭

    成均馆大学位于韩国首都汉城,作为连接韩国古代王朝高丽时期的太学,统一新罗时期的国学,高丽时期的国子监,成均馆是韩国大学教育的发源地,也是最初的国家教育机关。馆内有儒教建筑大成殿、学校建筑明伦堂、东西寝室、存敬阁、香官厅等。明伦堂前面有59号国宝—千年银杏树,每年会举行对儒教创始人孔子的祭奠。

    韩国1998年9月25日发行“成均馆大学建校600周年”邮票1枚和小本票1枚,票面上即为明伦堂和“仁义理智”四字。邮票背景为金黄的银杏树,象征孔子杏坛讲学(古代学校中均有银杏)。成均馆大学的另一英文名称为“孔子学院”。

 

    朝鲜2009年发行的“洛阳世界邮展”邮票4枚、小全张2枚、小本票1枚、邮资片2枚,其中1枚邮票的图案即为汉城的成均馆。

    在朝鲜的成均馆中,每次祭祀孔子时均要演奏专门的祭孔雅乐。

    1974年4月20日韩国发行“传统乐器”系列邮票第2组,

    2-1    箱鼓(专用于演奏祭孔雅乐,是雅乐的起奏乐器)
    2-2     籲 (专用于演奏祭孔雅乐,是雅乐的终奏乐器) 

 

    1974年8月20日韩国发行“传统乐器”系列邮票第4组,共2枚,其中第1枚为排箫,共16管,专门用于演奏祭孔雅乐。

   

    1974年10月20日韩国发行“传统乐器”系列邮票第5组,共2枚,其中第2枚为编钟,共16只钟,亦用于演奏祭孔雅乐。

 

    韩国2000年1月3日日发行“千禧年(3)-三国时期”小版张1枚,含5枚邮票,其中第4枚为五条非宗教强制令“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战无退,杀生有择”。而前三条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1999年11月3日韩国发行“韩国之美”系列邮票第3组,共8枚,为朝鲜民间传统的附图汉字屏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表现了儒家文化的八德观念。附图汉字,是把某一汉字的音形和与该字意义相关的故事或符号结合起来的象形文字,18世纪朝鲜开始流行使用屏风作为家庭装饰,并在屏风上绘上有关儒家教义的图案作为装饰。

 

    2000年3月2日发行“千禧年(4)-高丽时代”小版张1枚,含5枚邮票,其中第1枚为当时的科举考试场景。高丽王朝时期,国家开始正式实行科举考试,此幅古图即记录了当时考试的场景。

   

    2000年3月2日发行“千禧年(4)-高丽时代”小版张1枚,含5枚邮票,其中第4枚为儒学大师安裕画像及其书信手稿,背景为朝鲜历史上最早的书院绍修书院(即白云洞书院)。

    安裕(1243~1306),原名安珦,高丽代的名臣与巨儒,号晦轩,兴川人,因朝鲜文宗名珦,而改安珦为安裕。1286年,出任征东行省之左右司郎中及高丽儒学提举。同年,随国王忠烈王赴元朝朝拜,在北京阅及《朱子全书》,视为儒学正统而亲自抄缮,并绘孔子及朱子画像返朝。安珦因崇拜朱熹,醉心朱子学说,常挂朱子肖像于壁上以表敬意,并自号晦轩,盖取朱子之号晦庵之晦字也,以示追随不忘之意。高丽忠肃王为纪念其功业,于其逝世十二年(1318),命在王朝服务的中国元朝画家绘其肖像,现存绍修书院,是为现存画像中历史最悠久者之一。1542年,李朝中宗时,丰基郡守周世鹏于顺兴白云洞建其祠庙作书院,名绍修书院或白云洞书院,是为朝鲜书院始祖。

   

    2000年5月1日发行“千禧年(5)”小版张1枚,含5枚邮票,其中第3枚为朝鲜的“儒学双璧”李滉(左)和李珥(右)师徒,背景为李珥的作品《声蒙要诀》和李滉创立的陶山书院。

    李滉,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朝鲜朱子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初名瑞鸿,字景浩、季浩,号退溪、陶翁、退陶。朝鲜安东府礼安县温溪人。历任礼曹判书、艺文馆检阅、公州判官、丹阳郡守、大司成、大提学等官职。晚年退职后定居故乡,在退溪建立陶山书院,从事教育和著书事业,成为著名的教育家。著有《退溪集》、《朱子书节要》、《启蒙传疑》、《心经释录》、《天贫图说》、《四端七情论》等。在哲学上,李滉既反对以徐敬德为代表的唯物主义,又排斥佛教和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崇信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他创立了退溪学派,是朝鲜儒学泰斗,被称为“东国朱子”。 

    李珥(1536—1584),是李元秀与申师任堂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于江陵(江原道),字叔献,号栗谷、石潭、愚斋。其母申师任堂在诗文和书画上有很高的造诣,李珥从小受母亲的熏陶,8岁就能作汉文诗,1548年13岁的李珥考中进士初试,震惊了当时江原道的教育界。1551年,其母申师任堂离世,后李珥离家进金刚山学禅,经过长期的苦心探究,对禅学取否定态度,重回家乡攻读儒学典籍。1558年去陶山拜大儒家李滉为师。1564年再次考中生员、进士科和明经科,历任户曹佐郎、吏曹佐郎、户曹判书、大提学等官职。在因病辞官期间,他回到地方专心从事书院教育事业。李珥创立栗谷学派,与其师李滉创立退溪学派的学说针锋相对。

  1568年,李珥代表朝鲜国出使明朝,期间著有《精言妙选》,充分而又细腻地表现出他去中国后的复杂心态。诗中有对中国礼义文化的倾慕衷情,有对明朝军防松弛腐败的担忧,也有对京师恢弘场面的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