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搭配什么泡酒:震惊!“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其实是贪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4 04:29:57
范仲淹和“两头马” 鄢烈山、朱健国的《李贽传》中,有一段话涉及范仲淹。范仲淹标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窃得圣贤美名,却热衷于光前裕后,为范氏一门谋利,才发迹便置“义庄”于老家,兼并良田千顷,赡养族人。
  范氏置“义庄”一事《宋史》“范仲淹传”及南宋吕族谦《宋文鉴》都有记载。顾炎武《日知录》记苏松二府田赋之重时,也有“范氏无穷人”之评。李贽讥“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为“两头马”(其实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工资并不高,如果范氏真的是清官、好官的话,他是没钱买得起上千顷良田的,是不会巧取豪夺千顷良田的,是不会做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当官,把自己的鸡犬也带上天”这种事的。——转贴者点评)。
  很多人知道范仲淹,都是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开始的,很少人去追究他究竟做得怎么样?其实,如果是光明正大获取财富,使族人沾一些光,似也无可厚非,只是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这也使我有了进一步的思索:我们读历史、读文章,只能看到表面的东西,所以很容易对人产生崇拜——也即产生心中的偶像,但是知道的事迹越多,或者说知道的内幕越多,渐渐就有很多走下神坛,甚而至于不齿。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偶像的过程,也只有破除了一些偶像,才能使自己茁壮成长。所以很有必要:“听其言,观其行。”发现生活中的“两头马”!

  皇帝的抄家
黄裳在《榆下说书》中对于古代皇帝抄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历代皇帝有一种高妙的创造发明,好像一直不曾引起过怎样的注意。那就是“抄家”。一个奴才,受到主子的宠信,逐渐爬起来了,一路上贪污、受贿,巧取、豪夺,终于积累了一大笔家私。到了一定的时机,皇帝就将面孔一板,抄家问罪。既平了“民愤”,皇帝自己也在“山呼万岁”声中写写意意地将贪官的辛勤集聚搬到内库里来。这实在是极为巧妙的一举两得的方法,比起自己出面接受“孝敬”要干净得多也省力得多。因此一代代继承下来照办无误,不过一直心照不宣,也从不写进什么总结里去。
  这段话说得很透了,我忍不住还要啰嗦几句:古时候的交通不发达,交易也受到相当的限制,所以不存在把大量巨款转移到国外的情况,所谓“肉烂在锅里”,对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拥有天下的人来说,不管怎么折腾,都跑不出自己的掌心。何况,宠臣多弄钱,也是主子喜欢的事情,总比做别的事情更令人放心。
  现在情况大不相同,据说某退休领导,知道了自己在位时受到了很多蒙蔽,更为痛心的是很多钱被转移到了国外,即使“抄家”也难以追回,居然痛哭失声,大概也因没有与时俱进吧!

  假话和假骂
牧惠有一篇《圣君需要假话》的文章,其中说:上头需要下面的人讲假话,明知假话仍当作真话,拆穿了假话,于是假骂,这就是统治术。越是衰败的朝廷,越需要靠假话来维持,来自欺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