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小龙虾做法:对中产阶级的敏感反衬了公众渴望改革的心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1:41:54

对中产阶级的敏感反衬了公众渴望改革的心愿

2011年10月13日08:30红网王国信我要评论(0) 字号:T|T

评论作者 王国信

近日,安联集团近期发布第二期《全球财富报告》,分析了50个市场的个人家庭财产与债务的动向。该报告显示,近十年间,中国人均金融资产增长了5倍,领跑亚洲。在全球崛起的富裕中产阶级中,四分之一来自中国,大概为1.1亿人口。

中产阶级似乎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词汇,每次就会让人们产生刺痛感,这一次,亦不例外。自然,要说中国富裕的中产阶级有1.1亿,大多数人的态度也依旧是“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不信”。不相信,其中有屡屡“被中产”的因素,也是在现实沉重担子压迫下的最直接反应。不过,“1.1亿的富裕中产阶级”虽难言与中国客观情况是否符合,也有夸大的嫌疑,但也并不是“别有用心”。

近些年来,关于中国中产阶级的研究不少,在不同的研究报告中,中国中产阶级的数目一直相去甚远: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中,中国中产阶级的数目被认为高达8亿,并且被预计将在2020年超越10亿;而哈佛大学东亚经济研究所主任德怀特帕金斯认为,目前中国的中产阶层规模比较小,总数应少于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甚至更少。统计结果出现差距是源于统计标准的不同。亚洲银行的统计结果是把中国置于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划分标准上——每天消费2美元至13美元。而后者则是根据全球中产阶级标准,也就是每天消费10至20美元之间的阶层。

两个标准都没有错,只不过他们作为一个简单的划分尺度很难衡量中国的复杂情况。中国的阶梯式发展让这个国家充满着矛盾,各地差距也相当大——上海、北京、天津等发达地区人均GDP都突破了5000美元,某些地方人均GDP还超过1万美元,按照这个标准其已迈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按照人均GDP属于发展中国家最穷困者也不少。比如贵州省,其人均GDP在2010年才不过2000多美元。两者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这样一个国家,衡量“中产阶级”显然不能一刀切下去。中国需要有自己的划分标准,但中国并不是没有。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就就给中国的中产阶级下了定义——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国人就是中产阶级。今年8月份,社科院一份报告称,2009年中国城市中等收入阶层规模已达2.3亿人,占城市人口的37%左右。按照这个数字,中国中产阶级比率已经超过全国人口的16.8%。不过,很多人依然认为这有被美化的嫌疑,而自认为是社会中下层的更是居高不下。

可以预料地是,对于“中国究竟有多少中产阶级”这个问题,短时间内很难有一个让公众都满意的答案。人们不满意,表面看来是因为标准有待商榷,不符合现实。实际上,这种强烈的“被中产”感却是日益严重的“相对剥夺感”的写照。伴随现代化的扩展,人们的阶层意识不断增强,而与其同时,“向上流动”困难重重、共富之路崎岖曲折仍未有显著改变。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其他群体,甚至外国群体为参照物进行对比,“相对剥夺感”也日益严重。人们对中产阶级数目的极其敏感,实际上也是对社会改革的迫切希望。

对于执政者而言,进一步调整社会结构必须是未来政策的重点,而且将推出的具体调整措施也不应该是一时兴起的那种不成体系和碎片化的临时性政策。中国必须解决经济社会跛足发展的问题,正如某报所言:“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像重视调整经济结构一样调整社会结构,郑重地将调整社会结构置于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