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毓民 不是中国人:通货膨胀的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17:17:36
2010年12月13日02:38上海证券报
字号:T|T
周六,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即CPI同比上涨5.1%,、创下28个月以来的新高,国内经济面临的通胀压力继续增强。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11月份比10月份物价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食品、居住类以及衣着类这三项商品的环比指数上涨决定的。因此正如各方所观察到的,中央政府近期以来所实施的众多抗通胀行政措施,继续集中在食品和能源等重点领域。
就在数据公布之前,人民银行宣布了今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决定,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以此加强对流动性的控制。虽然短期内二次加息的预期有所削弱,12月物价水平在各项措施下有望趋向稳定,但是依然难以排除未来出台严厉紧缩政策的可能性。而抛开操作层面,本轮通胀也值得我们从其他角度思考。
事实上,今年9月以来,通货膨胀就开始重新成为资本市场乃至全社会的焦点问题。上一次对通胀的担忧还要回溯到2007年下半年,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衰退和通货紧缩便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通胀似乎无限遥远。
关于本次通胀,相当多的观点认为并不是由商品供给不足造成的,而是由于货币增速远远超过经济增长速度而带来的。当然,也有很多的观点坚持认为货币超发并不是通胀的主要原因,农产品和资源品的持续上涨造成了通胀。在学术界,关于通货膨胀的货币论争论已久。
就此争论,有学院学者和市场参与者,通过对西方近几十年经济史的分析比较获得经验性的论据,即广义货币供应领先通货膨胀约11个月,该论据在资本市场的分析中也获得广泛应用。本轮货币超常规投放源自2008年末、2009年初,在2009年末达到本轮货币投放增速的峰值,也达到近数十年来的峰值。有意思的是,在2010年上半年,代表对未来通胀预期的固定收益利率产品市场还走出了一波收益率下降的走势,即表明利率产品的主流参与者,预期通胀水平在未来一段时期将保持较低水平,对通货膨胀没有任何预期。对于9月份以来的通货膨胀上升趋势,大部分的分析师、投资者都用突然、超预期来形容。
资本市场乃至经济科学的规律性并不像自然科学那样,通过理论基础和实践检验相结合就可以写进教科书,并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科学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同样是存在规律性的,只是这种规律性受到经济领域所有参与主体的预期、情绪和相互作用,而变得很容易健忘。经济规律仍将继续,健忘也将继续,这正是市场的魅力所在。

财经首页头条推荐:国务院9大金融财税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如果你对财经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到微博反馈】
',1)">
热点推荐
中国富人离绅士有多远
中国股市冷对汇金购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