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章的概括:无锡市清名桥街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6 04:14:37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河而生,因河而兴,至今仍保留着运河聚落的传统风貌:两岸居民枕河而居,沿河工业遗存众多、保存完好。街区文物古迹荟萃,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9处,牌坊8座,新登记、新发现文物19处,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的历史原真性;两岸传统民居密集,原住民达90%以上,并仍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除夕夜到南禅寺撞钟祈福、元宵庙会、农历七月七放河灯等传统民俗活动代代相传,充分体现了历史生活的延续性。街区集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宗教文化于一体,被誉为运河文化的“露天活态博物馆”,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自2005年启动保护性修复以来,严格遵循“整体保护,有机更新”的总体指导思想,本着“全面保护、合理利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兼顾、协调推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开拓创新、务求突破”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整体风容风貌保护工作、重要节点修复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文化内涵彰显工作,得到各级领导、专家和市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罗哲文、谢辰生等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旅游专家组等都先后视察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并给予很高评价。

  古老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清名桥

  1.历史沿革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地处1995年12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的无锡市历史文化保护区内,以2008年公布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古运河为中轴,南长古街和南下塘古弄分列左右,为独具特色的古运河江南人家历史文化街区。

  据史料记载,3200多年前,泰伯由中原奔吴,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开凿了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伯渎港(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后吴王夫差开凿无锡古运河,至隋、元时期,伯渎港、无锡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连通,成为贯通中国南北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伯渎港的枢纽地位,使舟楫往来不断的清名桥街区逐渐“店多成市”,形成独特的江南市井文化特征;便利的漕运条件,使近代民族工商业在“前店后坊”式的经营模式中逐渐萌芽,两岸密布的工业遗存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崛起的历史见证;旺盛的人气催生一街文明,由此诞生的戏码头、道教音乐、宗教文化构成街区丰富的文化内涵。街区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2.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伯渎港

  千百年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因河而生,因河而兴,其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①中国吴文化的发源地。泰伯奔吴不仅留下了礼让贤者的美德,而且还给尚处蛮荒之地的吴地传播了中原文明,带来了当时先进的狩猎、种植和其他技术,开创了吴地文明的先河。

  ②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清名桥街区在元代已成为朝廷储藏、转运漕粮的基地,在明万历年间形成了丝市和米市,之后又形成了窑业、修造船业、冶铸业,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纺织、缫丝、面粉加工等新型企业,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先河。

  ③古运河畔江南人家的原生态风貌。清名桥沿河历史街区现有少量明、清古民居,绝大部分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建。历史街区民居建筑丰富多彩,有着浓重的运河江南人家特点,粉墙黛瓦、花格木窗、方砖铺地、屏门隔断、前店后坊,几乎家家都有水码头,形成了既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院落式、竹筒式、独立式的枕河人家,又有中西合璧的石库门商贾别墅,风格多样。

  ④运河“申遗”的重要示范地。“无锡古运河开拓最早、保护最好,既是古运河的发源地,又最具原生态风貌,是古运河文化绝版之地。”这是2007年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对2500公里古运河进行全线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运河以其开凿最早、在全国惟一穿城而过、最具原生态风貌和文物古迹最为密集而广受好评,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标本性节点之一。

  3.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现状

清名古渡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依河而建,因水而市,街区在宋代以驿道驿馆成雏形,至明清而兴旺。古运河和伯渎港两条历史文化水道在街区相会,形成了街区独特的自然属性和人文风情,并至今保留着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城市格局,“小桥、流水、人家”充分展现了幽深古巷的江南水城特色。

  街区内清名桥古运河段长1.6公里,河面宽约20米,两岸前店后坊的江南民居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除普通人家的水码头外,还有达官贵人的“官码头”、寺庙的“神码头”、运送蚕茧丝绸的“丝码头”、装载砖瓦的“窑码头”等,形成了千里古运河独特的“水弄堂”景观。由于受到良好保护,街区内至今依然保留着原生态风貌以及代代传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古河古桥、古寺古塔、古街古坊、古窑古庙等交相错落、互相辉映、蔚为大观。

  4.品类丰富的历史遗存

张氏嘉乐堂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拥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19处,牌坊8座,其他文物遗存17处,文物遗址品类丰富,集寺、塔、河、街、窑、宅、坊、弄、馆等众多人文景观于一体,涵盖江南民俗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水弄堂文化、古建景观文化、宗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被誉为“露天活态博物馆”,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①全国文保单位:古运河段

  ②省文保单位:清名桥及沿河建筑、永泰丝厂老厂房、薛南溟旧宅、祝大椿故居

  ③市文保单位:南禅寺妙光塔、鼎昌丝厂旧址、首藩方岳坊及锡山驿遗址、定胜桥、耕读桥、许氏旧宅、张氏嘉乐堂、胡氏务本堂、周氏余庆堂、钱同义旧宅、南区第三段海宁救熄会、坎宫救熄会旧址、镇塘庵旧址、南水仙庙

  ④新登记、新发现的文物:清和楼茶室、木樨厅王氏嘉蔚堂、酆家大院、齿德兼优坊、钱少卿住宅、华宫大戏院、张元庵、大公桥、和平书场、御马头与清名古渡、乌浩宫救熄会、古运河伯渎桥、尤记老虎灶、振艺丝厂旧址、永兴寺、耶稣教堂、矮脚楼面馆、窑业公所旧址、冯益昌砖瓦制造所         5.风格独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名桥街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南禅寺作为街区的文化地标,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街区内的南水仙庙,现为无锡道教音乐馆,传承、弘扬无锡道乐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落户在清名桥街区的泥人研究所,是研究、创新泥人制作工艺的场所;丝业博物馆重现了“一丝一缕、编织华彩”的美景;窑群遗址博物馆再现了“窑有百座、窑工近万”的盛景,展示了传统的丝织工艺和制砖工艺;和平书场等历史建筑是评弹、锡剧等无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表演的所在地,真实记录了“舟泊梁溪莫拍曲,船过无锡莫唱歌”的“戏码头”的繁华。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运河文化特征。

  6.清名桥街区保护性修复

  1983年12月,无锡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无锡市区古运河规划》的决议;1987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无锡市古运河管理暂行规定》;1995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无锡历史文化保护区;2004年1月,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无锡市历史街区保护办法》(2007年修订);2008年9月,无锡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同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发布《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办法》。

  从1992年至2007年,无锡市、区对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做出的六轮规划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以下保护要求和目标:

  ①基本原则:第一,全面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按照“吴文化的窗口、古运河的精华、老无锡的缩影”的理念,全面发掘和保护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在确保历史真实性、风貌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合理改造和开发。第二,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对街区的保护性修复坚持整体规划,分阶段推进,做到试验先行、慎重建设。第三,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原则。将街区保护性修复与太湖广场建设有机结合,文物保护与街区风貌有机结合,街区环境整治与环保截污有机结合,街区建筑恢复与危旧房改造有机结合,南禅寺文化商城综合整治与街区旅游开发有机结合。第四,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原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必须切实维护和保障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满足人们对生活、工作、休闲的要求,建设良好的人居环境。第五,开拓创新、务求突破的原则。积极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搬迁新模式,创新融资平台,探索市场化保护性修复的新路子。

  ②总体目标:通过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复兴,延续历史文脉,塑造人文特色,优化综合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把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街区,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最具江南文化特色、最显运河古韵风情的绝版地,以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文化景区。

  16年规划,慎重落笔

  在运河清名桥段的保护性修复过程中,北大、清华、东南大学的专家学者曾在古运河畔展开激辩,历时16年,经过6轮反复论证,定下运河清名桥段保护基调:打造运河活态露天博物馆。以不破坏沿河街坊肌理和空间轮廓为原则,运河清名桥段自2005年启动保护性修复工程。如今在人们面前徐徐展开的江南市井文化风情画卷,得益于1992年至2007年历时16年的慎重规划。

  无锡对运河清名桥段水工及聚落遗址的保护,采取了慎之又慎的做法,力求展现运河清名桥段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始终坚持“保护传承、有机更新”的理念,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全力保护历史文物;挖掘文化内涵,恢复街区风貌,展现运河魅力;着力加快水工设施、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复;积极推动聚落遗址风貌、肌理、内涵的整体保护和有机更新;努力彰显历史时空、文化视野、现实体验中的“天地人和”,努力实现“保护与传承并举,人文与自然同辉”,努力打造最具江南文化特色、最显运河古韵风情的绝版地。

  借智专家,高起点编制保护规划

  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过程中,无锡努力聚全国之才、汇全球之智,借智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编制规划,然后严格按规划实施,确保规划不走样。

  自1992年开始,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复兴,先后历经16年反复论证,最后的保护性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领衔,并在2007年得到了有关部门批准。这确定了街区古迹文物修缮、移建、复建等具体的形式内容,使这些资源真正构成南长区古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展现出南长区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并将这些古迹文物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精品线路供人们细细品味南长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体而言就是挖掘无锡市古运河清名桥沿河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把握古运河发展史和民族工商业发展史两条主要的历史发展脉络,构筑“一核、三线、四面”的复兴保护格局。

  “一核”即清名桥核心区:清名桥、伯渎桥及附近地区共同形成的街区内最具有历史价值的核心地区,其中包括镇塘庵、窑业公所等文物建筑,也包括清名桥堍、伯渎桥堍等传统的开敞空间。

  “三线”即古运河“水弄堂”、南长街、南下塘,其构成的三条线性空间串起了清名桥沿河地区的所有精彩地段,是街区的特色所在和保护重点。

  ①水线:古运河、伯渎港“水弄堂”

  伯渎港和古运河是吴文化和运河文化的重要见证,是清名桥沿河地区的灵魂。随着城市的发展,其航运功能已被新的京杭大运河替代,没必要再恢复。规划清理和疏浚两条河道,开辟古运河水上旅游航线,以揽古赏景。古运河两岸的房屋直接坐落在河岸上,建筑的后墙在运河两边形成了强烈的线性边缘。规划整治两岸的民宅,有选择地恢复渡口和码头,恢复泱泱千里的水弄堂景观,其两岸民居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周边河浜纵横,曲幽深邃,同时加强水上桥梁的保护和修缮。从北到南,运河及周边河流上的主要保留和规划桥梁达11座。

  ②岸线一:南长街

  南长街得古运河滋养,因交通便利,很早就形成了米行、地货行、棉花、蚕茧等集散地,十里长街,商贾熙攘。现在的南长街两侧也是商铺,以零售业和服务业为主。规划保持原有街道宽度和街道形态;控制建筑高度不超过三层;历史建筑保持传统样式修缮,新建筑视其质量和形态,或改善或更新;功能上以锦泰餐饮娱乐区、永泰商业区和清名民宿区三个区域构成;疏散公共交通以外的机动车流;在入口和桥堍等处布置小广场,引入多层次的绿化;保证通向古运河的开敞空间,增强亲水性;增加符合人体尺度、具有传统特色的街道小品,营造亲切舒适的传统商业街。

  ③岸线二:南下塘

  南下塘路东多为工厂的院墙,路西多为年代久远的民宅。幽深的巷道,深居简出的住户,与隔河相望的南长街的熙熙攘攘形成鲜明对照,沉淀着闹市中特有的一片宁静。规划保持南下塘2—6米的街巷宽度和原有的进退收放的空间趣味;两侧建筑以修缮改造为主,拆除新建为辅;其整治可与东边居住地块的开发统一考虑,保持居住功能,塑造深巷幽弄的景观和风貌。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以整治一河一区、打造两桥(跨塘桥、清名桥)景观、启动“三馆”(中国丝业博物馆、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运河文化艺术馆)建设、恢复四宅原貌、修建五条道路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12个历史文化和旅游节点。通过这一工程,完成了街区内两条岸线的污水管网铺设,进行了河道清淤、水环境治理、驳岸整治和码头修复,对沿河两岸六面的立面进行了综合整治,使历史街区的风貌进一步统一,同时利用老厂房、老遗址遗存等改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多个名人故居、博物馆等,进一步丰富了街区历史文化内涵,对推动其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2009年,无锡又召开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峰会,40多名专家学者以清名桥段保护为蓝本,共商运河保护与利用良策。罗哲文、郭旃、朱光亚等专家学者再次实地考察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并就其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意见。与此同时,举办运河文化活态再现和艺术创意论坛,对历史文化街区修复不仅“护其貌、显其颜”,更注重于“铸其魂、扬其韵”,使其形神兼具。在街区保护性修复过程中,无锡充分尊重专家、尊重规划,力求保护街区文化生态的原真性、完整性和成长性。

  活态展示街区文化内涵

  活态展示街区文化内涵,是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修复过程中,力求再现古街古韵的着力点。

  在顺利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一期工程之后,无锡通过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文化特色的准确定位,实现着由“形似”到“神似”的提升。无锡清晰认识到:中国丝绸博物馆、窑群遗址博物馆、运河博物馆,与枕河人家的日常市井生活一起,构成街区文化的核心内容,但曾经流传其间的民间传说、巧生其中的民俗工艺,薪火相传至今,正是街区文化的活态展示。清名桥街区在“抢救第一”的前提下,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使街区保护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合理引进“非遗”项目,规避过度商业化导致的“千街一面”,成为无锡在清名桥街区保护过程中着力解决的重点。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根据街区的市井文化、民族工商文化的特点,在12个重要文化节点之中穿插锡剧、评弹、泥人、砖雕、丝绸、民俗小吃等吴地“非遗”,在此基础上,将南禅寺升级改造纳入街区整体保护的范畴,放大老无锡的风情,使之真正成为展示吴文化的窗口。

  街区对“非遗”项目,不仅仅停留在引进的层面——运河博物馆内,一座长达170米左右的运河泥塑,便是以泥人手艺创作的作品,而且保护与利用相结合,这种“二合一”的手法,在清名桥街区的保护过程中,频频使用。例如,大公桥节点,原和平书场成为锡剧、评弹表演场所;清和楼两侧街面,一条近200米的里弄将荟萃本地民俗小吃;民俗工艺园节点,依托周边学校,将“非遗”带进校园,使保护与传承做大做实;窑群遗址博物馆中,互动区可以动手体验制砖艺术;跨塘桥至清名桥沿岸,重现200米“丝绸之路”。

  “非遗”进入历史文化街区,极大地丰富了街区的文化内涵,而在此过程中,也成就了“非遗”进入产业化系统,步入传承发展的良性轨道。

  社区居民参与街区保护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古运河被誉为“运河绝版地”,其保护与修复长期以来受到党和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特别是社区居民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多年来,社区居民对文物古迹和遗址遗存自发、自觉的保护,使得古窑、古桥、老宅等未遭毁灭性破坏而消失。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启动后,利用原窑群遗落、老厂房等改建无锡窑群遗址博物馆和中国丝业博物馆,社区居民积极提供展品线索,主动捐赠家传或收藏物品达2000多件,并成立了古运河保护协会等民间组织,多方开展对街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街区内的清名古渡创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主要解决丝厂女工上下班和学生上学不便的困难,期间曾几次遭到停运危机,但在社区热心人士的斡旋和支持下,筹资购船确保通行。历经百年岁月沧桑,渡口和摆渡船已成为历史风情和人文风范的载体。

  街区管理模式、管理方法

  为切实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工作的组织领导,无锡市成立了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组织指挥,南长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和市规划、建设、文化、旅游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聘请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担任顾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指挥部),由南长区委书记任主任(指挥),区长任常务副主任(常务副指挥),市各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任副主任(副指挥)。领导小组对重大问题进行科学决策,对工程实施进行有效管理,形成切实可行的规划、计划与实施体系,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考核机制,确保保护性修复工程顺利实施。

  在无锡市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领导小组的统筹指挥下,无锡市南长区人民政府成立了南长新城古运河片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同时成立江苏古运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确保工程所需资金的落实。在主要节点基本修复后,立即着手组建清名桥古运河景区管理处,对街区实行统一扎口管理,同时组建无锡古运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街区旅游运营。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在管理上实施“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点面结合、以面集点”的方法,即以市领导小组统筹指挥和区属地管理相结合,以片区办具体实施与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实施相结合,确保政策到位、资金落实、规划先行、人员保障和超前监督、有效监督,在“整体保护、有机更新”总体指导思想下,通过保护性修复实现街区复兴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