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力咳说明书:“我爸爸是李刚”是怎样教育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0:40:54
  河北大学车祸案肇事者李启铭在出了事之后脱口而出:“我爸爸是李刚”,并引发网络中的热议。这件事情发展到现在李刚和河北大学校长都“被卷入”,昨天人民日报有一篇人民时评:《“被卷入”者如何回应质疑》,这件事以及已经震动整个社会。而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就是“我爸爸是李刚”是怎样教育出来的?

  让今天的教育来回答这个问题,无论是学校、家庭、社会都不会接受这是由它们教育的结果,而实际上就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出了问题,现在流行的“拼爹”已经有年头了,过去也许是一种潜意识,而今是堂而皇之走进孩子们的意识中,这种教育是非常失败的。

  为了说明白这个事情,我讲三个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这三件事最早的发生在60年代。

  我上高二的时候,暑假院子里学院里的党委书记和院长的孩子争论一个问题:“党委书记的官大,还是院长的官大?”这件事引发大人的关注,知道内情的人分析这件事说:“这件事情的背景是党委书记和院长在工作中发生不同意见,而不同的意见却在家庭中宣泄,让孩子们听到了,于是孩子互相之间也就比较起来。”

  这大概属于“拼爹”的初级阶段,孩子们本身还没有物质欲望的追求,家庭的教育却是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90年代初,一个民警打电话给我,这位民警是我的朋友,他问我曾经在我所在企业中工作过那位副市长是不是有一个侄子?我告诉他,这位副市长不是本地人,没有什么侄子在本地。原来那一天发生一起斗殴,民警在制伏其中一个小青年的时候,他脱口而出:“×××是我叔叔!”民警怕自找麻烦,于是就把这个青年人放了。

  结果民警最后还是将这个青年人处以拘留处罚,但为什么先放人?说明他们也担心搞不好会给自己找麻烦。“×××是我叔叔”管用,那么流行到“我爸爸是李刚”也是一种必然,这种意识社会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客观的说这种潜移默化到今天已经非常公开了,自然“拼爹”也就成为很平常的事情。

  我的大外孙是在他妈单位附近的一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是一所省示范幼儿园的分园,由于是分园,进去并不困难,只是收费高一些,后来这个幼儿园拆迁了,于是就并到省示范幼儿园的本部,这不是一般孩子能进得去的幼儿园。教师节了,孩子们都给老师送礼物,老师把礼物放在教室里展示。我孩子根本就没有介意。结果老师就直截了当的问:“你家的确很困难吗?”看到教室里的礼物,我的孩子才恍然大悟,下班的时候塞给老师几百元购物卡。

  后来我的孙子要上一年级了,离这所幼儿园不远就有一所全市一流的小学,而且幼儿园负责推荐,我孩子坚决不让孩子上这所学校。我问为什么?她说:“这所学校几乎全是干部子弟,每天放学接孩子的汽车都能把路给堵死了,我们没有任何背景,上这样的学校简直是在受罪。”

  我是支持孩子的这个看法。平民百姓没有“拼爹”的资本,只有远离这歧视人的地方。

  我们所看到的,我们所想到的,“我爸爸是李刚”虽然不是学校大张旗鼓的这样教育学生,失去教育公平的教育中的歧视却让充当了“我爸爸是李刚”教育者。

  社会天天都在宣传公平,平等,但是社会处处都渗透着不平等,干部的特权已经不再是干部自己的,社会各种机构,包括警察、学校甚至招工都会高看这些权利一眼,能说“我爸爸是李刚”不是社会教育出来的?

  家庭教育是重要的,但是家庭教育最终爆出:“我爸爸是李刚”,家庭教育不仅是失败的,而且家庭对孩子的过错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也是李刚为什么在央视公开道歉而社会并不满意的原因,社会质疑李刚也就成为必然。

  特别是网络疯传“我爸爸是李刚”造句,把这个恶性事件娱乐化实际上也是宣泄着一种不满,是通过娱乐造句释放内心不满的压力。这种现象只能说明公众对“拼爹”不满的忍耐程度已经到了极点。

  最近强国论坛有一篇网友文章:《我们都在坏的教育下长大》,据说作者也是一位教师,如果说我们的教育是坏的教育,似乎有些偏激,因为绝大数人都还是长大成人了。当我们的教育爆发出“我爸爸是李刚”!这个时候,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沉默,更不能为自己做辩护,因为这是三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这种教育又能说是好的教育?

  “拼爹”已经是一种普遍社会现象,也可以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虽然这是另类解读,也许这是需要整个社会共同深刻反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