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竭的早期能治愈吗:调高目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19:13:54

经句:哥林多后书13:11要作完全人,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如此,仁爱和平的神必常与你们同在。

有人说今天中国教会信徒的光景是「五里地只有一寸深」,信主的人多但是灵命很浅。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把标准定得太低了,以致于许多弟兄姐妹经常来信问到:“究竟是不是一次得救就永远得救了?”若是我们不明白神的心意把标准定得太低:「只要得救就好了」,结果我们的目标就是「仅仅得救」。

弟兄姐妹:神的心意绝对不是只要我们仅仅得救,而是要继续靠他得胜,丰丰富富地进神的国。

今天教会很容易效法世界,变得世俗化。当我们忽略展现新的生命、忽略靠主得胜的时候,我们把标准只定在「只要得救就好了」,我们就容易对罪抱着轻忽的态度,我们容忍罪、为所犯的罪找借口什至把罪合理化。有的弟兄姐妹抱着:“反正信了主的人还可能会犯罪,我们都是软弱的,每个人都还会犯罪。圣经不是说我们只要承认罪就好了吗?所以只要认罪就行了。”因此就拒绝改变,忽略我们是神用重价买来的、要在自己的身子上荣耀神。

如果我们抱着这样的态度过基督徒的生活,教会很自然就会失去见证。但是弟兄姐妹:这不是神对罪的态度。保罗在加拉太书6:7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说:“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侍奉神。因为我们的神乃是烈火。”(希伯来书12:28-29)所以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5:11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神的恩典是让人敬畏的,不是让人轻看的,更不是让人糟蹋的。我们是耶稣基督用自己的宝血重价买来的,这救赎的恩典是白白的但绝对不是廉价的。当我们信主得救以后,不要再容许罪继续在我们身上作王,不要顺从身子的私欲被罪捆绑,而要顺从圣灵过被圣灵充满的生活。

彼得后书3:14彼得说:“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当然,我们信主之后在许多事情上还会有过失,但是我们对罪的态度跟信主前是不一样的。加尔文曾说:“一个圣徒不是不可能再犯罪的人,而是对最小的罪有最大的敏锐。”当我们信了主之后,我们走上了一条成圣之路,我们跟神的关系不一样了。

过去我们死在过犯罪恶中,我们对罪毫不在意,从不觉得自己罪恶深重。我们不但没有觉悟到自己的罪,反而自以为义,得罪神而不自知,积蓄神的忿怒而不自觉。但是当我们信了主以后,我们被主的恩典挽回过来、在基督里成了新造的人,我们在神的手中成了他恩典的杰作,我们穿上了新人。歌罗西书3:10保罗说:“这新人在知识上渐渐更新,正如造他主的形像。”

神爱我们,约翰福音1:12使徒约翰说:“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感谢神!他按自己的旨意用真道生了我们,叫我们在他所造的万物中好像初熟的果子。神要我们作完全人,作他无瑕疵的儿女,要我们显在这个世代如同明光照耀,所以我们不要再跟着世界走。我们的标准不是世界的标准而是神的标准,我们的目标不是世界的目标而是神的目标。

创世记17:1经文记载:「亚伯兰年九十九岁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我是全能的神,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

弟兄姐妹:我们身上的瑕疵这么多,我们这么软弱,我们可能作完全人吗?可能,因为神是全能的。你来投靠在耶和华以色列神的翅膀底下就满得他的赏赐,你向他大大张口他就给你充满。我们是软弱的,神是刚强的;我们是有限的,神是无限的。

当保罗写信给年轻的传道人提摩太的时候提醒他:“贪财是万恶之根”。今天我们也要谨防教会的世俗化和物质主义的盛行。保罗对提摩太说:“但你这属神的人要逃避这些事,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摩太前书6:11-12)

保罗把提摩太当成是他属灵的儿子,也看好他成为福音的接棒人。这就让孙大中想到:在旧约圣经里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跟着以利沙作他的仆人,基哈西也很有机会成为神重用的仆人,他有很好的机会学习以利沙效法以利亚的心志,求加倍的能力、爱神、事奉神。可惜基哈西没有这样的心志,他寻求的不是神的能力而是存心贪爱钱财。

圣经记载亚兰王的元帅乃缦长了大麻风,遵照以利沙的嘱咐、指示,到约但河里沐浴七回就得到了医治。圣经记载:「他的肉复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洁净了。」乃缦要馈赠礼物给以利沙,但是以利沙坚决不肯接受,什至乃缦再三求他,他也不接受。为什么?免得乃缦说:“是我花钱得到医治的。”

以利沙要乃缦清楚知道他的大麻风得洁净完全是神的作为,神的恩赐不是用钱可以买的,以致这个当代强国的元帅乃缦临走时说:“从今以后,仆人必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乃缦看见再三求他以利沙也不收,就说:“你若不肯受,请将两骡子驮的土赐给仆人。从今以后,仆人必不再将燔祭或平安祭献与别神,只献给耶和华。惟有一件事,愿耶和华饶恕你仆人:我主人进临门庙叩拜的时候,我用手搀他在临门庙,我也屈身。我在临门庙屈身的这事,愿耶和华饶恕我。”以利沙对他说:“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缦就离开他去了。乃缦深怕得罪神,他一心寻求神,他要把以色列的土带回去筑坛献祭,他对神心存敬畏。

但是基哈西却大起贪欲的心,他跑了很远追上乃缦,谎称有两个先知的门徒刚才来到,说以利沙叫他来向乃缦要一他连得银子,还要两套衣裳。乃缦很大方,立刻给了基哈西两他连得银子,也给了他两套衣裳。基哈西回来后还欺骗以利沙,但是以利沙早就知道了。他问基哈西说:“基哈西你从哪里来?”基哈西回答说:“仆人没有往哪里去。”列王记下5:26-27经文记载以利沙对他说:“那人下车转回迎你的时候,我的心岂没有去呢?这岂是受银子、衣裳、买橄榄园、葡萄园、牛羊、仆婢的时候呢?因此,乃缦的大麻风必沾染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基哈西从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长了大麻风,像雪那样白。”

弟兄姐妹:你看乃缦一信主他想到的是神,他敬畏神、深怕得罪神,他有作完全人的心志,但是这个跟在以利沙身边的仆人基哈西心里想的是钱,他对属灵的原则是这样的无知、愚昧。他作以利沙的仆人却不能作以利沙的接班人,因为他没有一颗追求完全的心,他的心在世界里。弟兄姐妹: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就在那里。你看重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你一生的果效就是那样。你信的是什么,你就往那个地方去。提摩太后书4:10保罗提到:“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

弟兄姐妹:神救了我们,以圣召召我们。他召我们进他的天国得他的荣耀,所以我们行事为人要对得起主,要与蒙召的恩相称。我们得知真道以后再犯罪是不合理的!我们既然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

以利沙求感动以利亚的灵加倍地感动他。为什么是「加倍的灵」呢?因为那是长子所承受的产业,长子所承受的产业是加倍的。以扫虽然身为长子却一点也不看重,他为了一碗红豆汤就卖了长子的名份。

创世记25:32经文记载:「以扫说:“我将要死,这长子的名分于我有什么益处呢?”」33-34 节经文接着说:「雅各说:“你今日对我起誓吧!”以扫就对他起了誓,把长子的名分卖给雅各。于是雅各将饼和红豆汤给了以扫,以扫吃了喝了,便起来走了。这就是以扫轻看了他长子的名分。」以扫不持守长子的位份,结果长子的祝福就给了雅各。希伯来书12:14-17作者说:“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并要追求圣洁,非圣洁没有人能见主。又要谨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恐怕有毒根生出来扰乱你们,因此叫众人沾染污秽。恐怕有淫乱的,有贪恋世俗如以扫的,他因一点食物把自己长子的名分卖了。后来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弃绝,虽然号哭切求,却得不着门路使他父亲的心意回转。这是你们知道的。”

弟兄姐妹:自信得救的、自以为义的不一定得救,但那追求得胜、持定永生、立志作完全人的一定得救。让我们存着追求完全的心志,因为神是无限的、神是全能的,他要我们寻求他的面、寻求他的能力,他要我们得着作长子的名份,他要给我们双倍的祝福。大卫被称为「合神心意的人」,因为他有追求完全的心志。诗篇19:14大卫说:“耶和华我的磐石,我的救赎主啊,愿我口中的言语,心里的意念,在你面前蒙悦纳。”

保罗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若在什么事上存别样的心,神也必以此指示你们。然而我们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腓立比书3:13-16)保罗竭尽所能还感到不够完全,这是他所存完全的心志。

求主帮助我们照着他在我们里面运用的大能也尽心竭力,我们不骄傲,我们不自满,我们愿意顺从真理。哥林多后书13:7保罗说:“我们求神叫你们一件恶事都不作。”诗篇139:23-24 大卫说:“神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弟兄姐妹:让我们的心天天被主鉴察,求主帮助我们天天追求、天天被主的爱所充满、天天被主的灵所更新,我们存着完全的心志,走在这条主所喜悦的成圣的道路上。

请我们一起祷告:

主啊,我知道你察验人心、喜悦正直,愿你完全得着我,求主帮助我不是跟别人比较、觉得自己比别人好,而是以你为标竿、完全顺服你。求主恩上加恩,力上加力,让我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熟练通达仁义的道理,在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上满心知道你的旨意。求主帮助我在信仰上更加成熟,心意更新而变化,能够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能够按时候结果子。愿你在我身上得着一切的荣耀,主啊,我们爱你是理所当然的,愿你坚固我们的信心,保守我们永远在你的爱中。祷告祈求是奉靠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选自良友电台《现代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