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年玲奈整容前:论书短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53:28
秋心斋论书短语1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论古今书法家之不同
书法虽小道,但是古今所取不同。古人重艺,今人重术;古人重人格,今人重功利;古人重精神,今人重技巧;古人重内涵,今人重形式;古人重个性,今人重共性;古人心简淡,今人心浮燥;古人谈继承而各具面貌,今人言创新而千人一面;古人视馆阁体不叫书法,称为干禄书,只有形成个人风格才能称作书法;今人克隆评委的字就能获奖,还被称为著名书法家;古人惜名而有所不为,今人沽名而无所不为。我所说的古与今,是与历史学家的古与今划分有所不同,我是以文革为分界线。此亦是文革所造成文化品格之缺失和现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之腐败双重力量形成的古与今的分界点。
2009-5-08 13:12编辑回复此发言
2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于右任
魏碑行书,字里行间充满了郁郁芊芊的浩然之气。而其草书又体现了“小桥流水天然调,抱的琴来不须弹”的萧散和洒脱。其魏碑行书表现的是儒家的至大至刚正气;草书则表现的老庄的空灵和超凡脱俗。这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道互补的精神。

2009-5-08 13:18删除回复此发言
3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蒋中正书
如正人君子立于庙堂之上。端庄严谨,不苟言笑,正气凛然,不怒自威。
毛润之书
如小人得志,虽得意洋洋,而举止油滑,形态轻薄,坐立不正,奸邪之气跃然纸上。


2009-5-08 13:21删除回复此发言
4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张树候
于诸体皆能。其甲骨文以软毫写出刀刻味,比起同时期罗振玉,王襄等以小篆用笔写甲骨文,实在高出一头。其临《石鼓文》取其平正朴实,与吴昌硕之欹侧,难分高下,一正一奇,相互辉映。其隶书直追《张迁碑》古雅大方,不让邓石如专美于先、行书以刷笔刷成,其气如横扫千军,力敌万夫。篆刻亦自成格,不依傍他人门下。画梅清雅脱俗。所著《书法真诠》一书,见解独到,非人云亦云之言论可比。不愧于右任称之为“苍茫射虎屠龙手”也。
2009-5-08 13:22删除回复此发言
5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弘一法师书
如古佛入定,鼻息平和。已入忘我,不复有人。庄严宝相,令人生敬。

2009-5-08 13:23删除回复此发言
6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沈尹默
学汉魏则汉魏;学唐宋则唐宋;却无尹默自己。正如一则笑话所说“和尚在此,我却那里去了”一笑。

2009-5-08 13:24删除回复此发言
7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谢无量书
天真烂漫,风流洒脱,如竹林中人,不假装饰。

2009-5-08 13:25删除回复此发言
8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黄宾鸿篆书
用笔老辣,点线浑厚,结体修长。吉金鉨文,尽收腕底。古厚朴拙,自成一格。

2009-5-08 13:26删除回复此发言
9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林散之草书:
如千岁枯藤,盘根错节,褐皮苍颜。臃而蓄力,枯而蕴秀。老辣纷披,不可端睨。
2009-5-08 13:27删除回复此发言
10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司徒越狂草
滿纸氤氲,真气弥漫。如云卷云舒,变幻莫测。似天女散花,漫天飞舞。其章法之美,古今独步。
2009-5-08 13:29删除回复此发言
11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沙孟海行书
笔力雄绝,力扫千军。风樯阵马,沉着痛快。非常人可到。

2009-5-08 13:30删除回复此发言
12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王籧常书
如秦汉古陶,獻、鬲、缶、匜。浑穆朴实,不事雕琢,气度古厚,不落晋唐后一笔。

2009-5-08 13:31删除回复此发言
13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白蕉书
如东晋土人,风流蕴籍,熟中有生,雅量高远。

2009-5-08 13:32删除回复此发言
14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高二适
铁骨铮铮,在“兰亭论辩”中、非有置生死于度外的殉道精神,是不能顶邪风而直言的。其《柳文举要指谬》指出其师章士钊书中的错误,毫不顾及私人情靣。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一语,理当惊响千古。其书亦如其人,正气凛凛,无一点作态。

2009-5-08 13:34删除回复此发言
15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萧娴书
气厚力足,笔可扛鼎,真力弥漫。虽为巾帼,有须眉不可到处。

2009-5-08 13:35删除回复此发言
16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吴玉如书
正、草、隶、篆、行、五体皆能,加以学问博洽,清雅脱俗。欧阳中石学其行书,只得其形貌,不及内涵。与其师相比,实有鱼目与珍珠之别。优孟衣冠,有名无实。

2009-5-08 13:38删除回复此发言
17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赵朴初书
学苏东坡,而清秀过之。赵与苏均以学问文章滋养其书法,故其书充满了郁郁芊芊的书卷气。

2009-5-08 13:39删除回复此发言
18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舒同书
出自颜真卿,其字宽博、浑厚、气势开张是其长处。匠气十足,缺少书卷气是其短处。正所谓叉手胼足庄稼汉是也。

2009-5-10 13:26删除回复此发言
19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启功书
怯弱如新妇,通身俊丽,穿着得体,眉清目秀,靣容娇好。其神态若不胜罗绮。
2009-5-12 13:26删除回复此发言
20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沈鹏
中年草书:如狂风骤雨,纵横开阖,气宇非凡。其后职位日高,名声日隆。其书则每况愈下,一落千丈。以至于滿纸俗气,不复见佳作矣。

2009-5-12 13:27删除回复此发言
21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张海
早期学隶书,取法《礼器碑》之瘦硬,后形成了自己的面目。然用笔过于单薄,结体流于浮滑。后期转学草书,然格调失之于俗,章法上重行气之连贯,缺乏横向之穿插,通篇不能浑然一体。

2009-5-12 13:28删除回复此发言
22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刘炳森隶书
千篇一律,毫无变化,从容不迫,落落大方。实隶中之馆阁也。

2009-5-12 13:29删除回复此发言
23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李铎行书
俗气、火气、霸气、匠气。无一点文气,其名气实由其职务所至,非关其书艺也。

2009-5-12 13:31删除回复此发言
24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大康
著《中国原始文字及其构造》一书,于中国象形文字和外国象形文字源流,征引广博,资料翔实。实称得上学贯中西。所作篆书,非古非今,自成一派。其隶、楷、行、亦功力深厚,惜缺少灵动,才气略欠。题为学究书而非才子书。其子、侄、孙、以及弟子,或篆、或隶、或楷皆亦步亦趋,毫无变化,犹为刻板,然其学问比起大康先生不啻天壤之别。

2009-5-12 13:32删除回复此发言
25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卫俊秀
学傅山草书,其水准仅得傅山高度之一二。卫先生一生坎坷,淡于名利。死后却被其弟子捧为超越傅山、超越林散之、于右任。实为“情人看里出西施”也。还说“看不懂卫俊秀的书法 ,就是不懂中国文化”之说,更是荒谬绝伦。

2009-5-12 13:35删除回复此发言
26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赖少奇
学金农漆书,方正古拙,古朴浑厚。造诣非凡。惜未能走出金农之桎梏。

2009-5-12 13:36删除回复此发言
27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刘夜峰隶书
结体方正,用笔浑厚,深得汉隶形意,然过于刻板,殊乏韵致,行草书极差。

2009-5-12 13:37删除回复此发言
28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葛介屏
篆书尚佳,然缺乏趣味,隶书行笔一波三折,笔笔雷同,若算子摆成。行书学姚鼐,然其妙处未能得惜抱先生之万一。

2009-5-12 13:39删除回复此发言
29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李白忍草书
早期笔力强劲,气势开张。而晚年气血即衰,其字外强中干,形若强木,内乏笔力,

2009-5-12 13:40删除回复此发言
30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刘子善书
如长河奔流,一泻千里。然过于野,殊非上乘。

2009-5-12 13:41删除回复此发言
31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张翰书法
四体皆能,然皆浅尝则止,未能深入,甚为可惜。

2009-5-12 13:42删除回复此发言
32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陶天月
初学版画,本不能书。习字不得其门而入,难窥书法堂奥。实为俗书。

2009-5-12 13:43删除回复此发言
33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张良勋
以北碑笔法入行书,苍劲有力。然过于生辣,锋芒外露,缺乏厚实感。难臻佳品。

2009-5-12 13:44删除回复此发言
34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方绍武
小楷学赵孟頫,得其规矩。大字不佳。行书用笔太弱,用功虽勒,天资不高。

2009-5-12 13:45删除回复此发言
35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王镛与徐海
王镛书法取法于汉、魏徒刑砖,从而形成了强烈的个人面貌。这种面貌好不好呢?难说,就其形成个人风格来说,应该算是好吧。徐海学王镛,亦步亦趋,几乎是王镛的翻版,这样好吗?我说不仅不能说好,而且只能说非常差。因为王镛是首创,创出一种风格是非常难的,而艺术的灵魂是创新,所以说王镛的独创是真艺术、好!徐海临王镛是复制,而复制是艺术的大忌,所以我说徐海的字非常差。虽然他在中国书协举办的中青展中获过一等奖,但是当时的评委副主任是王镛。所以说获一等奖不能说明徐海的字写得好,而只能说明中国书协的腐败。


2009-5-12 13:48删除回复此发言
36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民国与今天书法比较
民国时期的书法,书家各具面貌,个性张扬。康有为.李瑞清.于右任.吴昌硕.张树候.沈增植.徐生翁.弘一等等,大师倍出。以各自不同与他人的风格出现。出生于民国,在一九四九年以后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陆续去世的书家,如:白蕉.谢无量.高二适.林散之.沙孟海.司徒越.王籧常.胡小石等人,也是即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同时代的人,他们都是每人有每人的风格,每人有每人的面貌,这才是真正的艺术。自上世纪八.九年中国书协进行书法海选以来,这种张扬个性的风气则一去而不复回了。不论是八十年代的魏碑风.章草风,还是九十年代的手札风.刘正成.王镛书风,以至于今天的王字小行书风,都是千人一面。一个展览悬挂的数百幅以至上千幅作品,就向一个人在办个展一样。现代的书法好像不是艺术而技术,他们太缺乏艺术的多样性和艺术的不可重复性。真正意义上的书家已不复存在了。中国书协不是在发扬光大书法,而是在毁灭书法。







2009-5-12 13:58删除回复此发言
37
汪维成

身份:圈主
发帖:40
“字如其人”吗?回答朋友的疑问
今天,XG先生来到秋心斋,与我谈论书法,他说“在网上看到蔡京.秦桧的字写得工整.温润.俊秀,一点不像奸臣写的。而理学家朱熹的字却写得支离八叉,想不到一个理学家怎么连字都写不工整。”他所以得出一个结论“字.不如其人”。我回答说:非也,您所看的只是字的外表,而非字的内涵。那些奸臣贼子为了取媚于人——当然是取媚于皇帝。他必须投皇帝所好,把字写得温润.工整.俊秀.柔媚。而那些忠臣义士.理学大师心怀的是“修.齐.治.平”的理想,怀抱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理念。他们心中想得是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而不是取媚于上。如颜真卿.苏东坡.黄山谷.左光斗.陈白沙.湛若水等人,他们或为忠臣.或为孝子.或为理学家。他们这些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哪里会在字上求媚于人呢!他们的字或浑厚苍茫.或大气磅礴.恣肆奔放.或古拙生辣.明代遗民傅山在明亡后穿朱衣,居土穴,决不和清政府合作。在书法上傅山提出了“宁拙无巧.宁丑无媚.宁支离无轻浮,宁率真无安排”的书学思想。他直斥赵孟頫的字无骨,说赵孟頫.董其昌的字柔媚无力,是由其人品不高。所以我说“字,却实如其人”。
汪维成  2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