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盆网下载:从张之洞的“读书先立行”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6:31:22
 

少年在黔西南度过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曾写过《輶轩语》一书,被称为读书之门径,百年前风行一时。周作人曾认为该书“平实而亦新创”,“一字千金”。书中提出的读书法,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其中提到读书首先要立行的观点。

张之洞认为,读书人首先要讲品行:一是要德行谨厚。也就是心术慈良不险刻,言行诚实不巧诈,举动安静不轻浮,不为家庭事兴讼,不致以邪僻事令人告讦,不谋人良田美产。不结党妄为,进考场要守规矩,不生事。二是要人品高峻。也就是不涉讼,不出入衙门,不结交吏胥,求功名不夤缘,试场不作弊。三是要立志远大。要不随流俗,常与古人比较,志在圣贤。四是要砥厉气节。要持正不阿,多交正直的朋友,以名节廉耻互相激发。五是要习尚俭朴。相率崇俭,不图浮华,戒专讲酬酢世故。六要戒孳孳为利。渴死不饮盗泉,祀亲必求仁粟,切忌损人自利,作奸犯科。等等。张之洞的这些观点,与古人治学当先治身心之说是一脉相承的。

其实不光是读书求学,就是经商做官,为人处事,也当以品行为先。读书不讲品行,只希望投机取巧,满脑子想的都是歪门邪道,怎么能读好书、写出好文章来。经商、办企业也是同样的道理,靠的是质量过硬,诚信为本,童叟无欺,靠假冒伪劣、欺行霸市能做出多大的生意来。为人处事也总要心正行端,虚伪奸诈、吹牛拍马能有几个真朋友?联想起我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深感作为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的必要。

俗话说,做官先做人。在古代,做官而无品,很少有善终的。秦朝时的李斯不能说没有才,他的一篇《谏逐客书》能说动王侯,自己最后也身居相位。但他小时看到厕中鼠食不洁,有人来则惊扰,而仓中鼠则大腹便便,于是立志做仓鼠,先是忌贤妒能,害死韩非,后又为了保住相位和赵高勾结谋立秦二世,谋害扶苏与蒙恬,最后被赵高陷害而腰斩,落个牵犬东门而不能得的下场,这就是心术不正的结果。现实中有的人不是谋做事而谋做官,甚至不惜血本买官,结果没几年自己便栽了进去,印证了如果只想做官,那么做官背后便是坐牢的道理。

所以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重品行。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白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做到不跑不送。要明白要来的官,买来的官,当起是最没成就感的。就算是面对贪婪的上级,也要敬而远之,宁可不当官,也不要随波逐流,败坏风气。要明白“良禽择木而栖”的道理,否则自己一旦陷进去,最先毁灭的就可能是自己。当然,面对贪婪的上级,更重要的是敢于抵制、揭露和斗争,不然,大家都抱着事不关已、黄鹤楼上看船翻的态度,只会纵容腐败的滋生和蔓延,结果损害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的利益。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腐败案件中揭露出来的卖官买官现象,往往是一人卖官,则买官者众。不禁想问一句,这些买官的人党性在哪里?品行又在哪里?行贿同样也是犯法的,这些人不是荣辱观颠倒了吗?就象鸡与蛋的关系一样,没有人买官,卖官是不成立的,卖官者之所以能得逞,就是因为存在买方市场。不管是为保住现有官位而送钱送物,还是为了追求当更大的官,同样都是党性不纯、品行不端的表现。而让买官者继续留在领导干部岗位上,则是与“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背道而驰的。俗话说,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应当说,这也是一些地方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前腐后继的原因之一。

反观古人修身立行的观点,我们应当明白,良好的品行是一个人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