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白线怎么练:为了个体生命的提升 李 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4:26:58

——写于2009年中国教育站在现代的门槛上

 

    2009,新中国教育走过60载。

    我们说,走过了“一甲子”,就是—个轮回的结束,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对未来教育的走向,在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曾说:“要立足于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求,从我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教育要实现现代化,不只是数量增加,规模扩张,技术改进,它更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教育生活方式的改变。

    教育现代化,最终影响的将是每一个生命的成长。民智则国智;民强则国强。只有有了“人的现代化”,才会有“国家的现代化”。于此,教育任重道远。

    个体生命要获得制度的尊重

    教育,决定了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的精神分量。

    直到今天,我仍然清楚地记得一位初中老师的话。他说:“我们开展各种校园活动,就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那是一所普通的初中。但每到年末,稍显简陋的校园,便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他们四处演讲,拉选票,参加全校的海选,争当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委员会,参与、监督学校的管理。

    就在上一次学生代表大会上,247名学生代表提交了185份有效提案,对学校管理的各方面提出了改进要求。然后,在学生代表和学校领导的互动环节时,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一个学生代表提问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改进食堂工作?副校长作答。学生代表不满意。于是,再问,再答。

    足足半个小时过去了。

    那是冬天,副校长的脸涨得通红,鬓角旁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最终,那位学生代表对答案满意了,这才施施然地坐了下来。他的表现,博得了整个会场最热烈的掌声。

    老师告诉我,这位学生代表不是成绩优秀者,也不是传统的“好学生”。但让他们感到骄傲的是,这位学生是有着独立个性人格和健全公民精神的个体。现代化教育的目的之一,不就是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么?火热的学校生活,就要让学生明了如何去参与民主生活,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权利和要求。

    很多人因此佩服学校领导者的眼界与胸怀:他们愿意创造一种制度,去尊重学生个体的生命,去唤醒学生人格的独立,

    而这,正是现代化教育制度的价值取向之一:面对每一个学生,哪怕是最平庸、最困难的学生,我们也要去鼓励他们,去为他们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让他们展示自己,宣告大写的“自我”的存在。

    学校领导也很感慨,他们说:“学校之所以能举办这么多活动,关键还在于教育行政部门。”原来,当地的教育局领导鼓励所有学校勇于创新,去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此相配套,教育局出台了—系列制度,鼓励学校“文化育人”,不片面追求升学率。

    于是,一个良好的链条出现了:教育局用制度解放了学校,学校用制度解放了学生。也许,教育制度里最本质的东西,就不是制约而是解放,是去解放所有人内部成长的力量——没有思想的解放,没有个性的解放,就没有个人的创造力。而个人的创造力,才是教育改革的第一生产力,也才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

    但在现实巾,学生的差异如此巨大,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在制度的固定框架里发展不同的个性?这着实是对制度改革者的考验。

    今年在研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过程中,大家对高中是否文理分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赞成者说,文理不分科,势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反对者说,文理分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影响很大。

    各说各有理。但深究下去,我们会发现,前者站在“知识本位”的立场,而后者站在了“能力本位”的立场,但双方都没有站在“人的发展本位”的立场上。(“人的发展本位”,是把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去思考入的发展从哪里出发,如何展开,到什么程度。其关键衡量指标是一个人的核心基本素养,而不是单一的知识和能力。)

    于是,在这场讨论中,知识与能力被看成了人的唯一规定性和人的本质。受教育者无形中被异化了,成为了一个个知识或能力的符号和代言人。

    在这种思维方式下,文、理分不分科,都脱离不了“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学什么”的怪圈,哪里还谈得上解放学生、发展个性?即使是那些设计良好的制度,也极有可能在实践中被扭曲、变形,从而只留下“初衷是好的”深深遗憾。像我们从国外“舶来”的学分制,设计的本意是为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业计划,从而认识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但在“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的大前提下,学分制成厂加重学业负担的原因之一。北京一位高中在读学生就曾抱怨说:“受学分制的影响,考试次数多了,教材量猛增,一个学期疯狂赶将近20本书的进度……某些学分设置成为学习中的一种变相负担。”

    一些教育制度,就这样在“尊重个性”的旗号下泯灭了个性,在“张扬主体”的口号声中忽略了主体。这在许多人仍然高呼学习西方教育制度、热衷于“制度万能”的今天,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创办厂日本第一所大学的福泽谕吉,是现代口本民族的灵魂人物。今天日本钞票最大面额是一万日元,上面的头像既不是天皇,也不是任何政治军事人物,而是这个福泽谕吉。

    他曾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与经济的改变。这三个方面的顺序,应该先是心灵,再是政治体制,最后才是经济。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表面上看是捷径,但最后是走不通的:近代日本基本上就是按福泽所指的方向前进,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福泽说的是民族之崛起,但细想,教育现代化不也如此吗:第一应是价值观的改变,第二是制度的改变,第三才是经济投入。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之所以遇到这么多难题,就是因为我们在没有彻底解决价值观的前提下,便先大量投入、再改革制度,恰好走下一条福泽认走不通的路,从而才有了投入效益不高、制度结果变形等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要解决教育的价值观问题,首先要关注学生。我们怎样看待学生,就会有怎样的教育价值观。对学生的理解,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和奥秘所在。经费投入、制度没计,都要从这个核心出发。只是,我们该去如何理解学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R•J•斯滕伯格经过研究,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是“批判——分析性思维”、“创造——综合性思维”、“实用——情境性思维”这三种智力按不同比例合成的产物。教育者需要培养所有类型的智力,而不是仅仅重视一种。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也表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

    所以知识也好,能力也罢,都不过是一种教育手段.是—种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发展自我的手段。学生发现的自己是各不相同的,发展的自我也是大相径庭的。

    这些各不相同、大相径庭的未来公民,是将来中国社会保持永不衰竭的活力之源:

 

    差异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珍宝。

    作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早期倡导者,美国学者科尔曼在《教育机会均等》报告发表20多年后,又重新纠正了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是一个“错误的”、“误导的”概念,“比‘平等’更为合理的概念用语应该是‘不平等的减少”’。完全的平等与完全的自由只有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现实中只能追求“减少不平等”,即自由和平等的均衡:科尔曼对自己的纠正,很大程度上正源丁他对学生个体之间巨大差异的深刻思考。所以,当我们建设现代化教育制度时,必须思考的一个“上位”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在保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准则下,给每个人适合的、可选择的教育?

    现在,我们有对智力障碍学生开设的特殊教育,但智力和天赋高的学生却只能接受统一的教育。我们不是在呼唤精英主义,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行业,是需要精英的,他们是社会与国家进步的“关键人才”。正如比尔•盖茨所说的那样:“拿走最关键的20%的员工,微软也只是一家普通的公司:”一个国家何尝不是这样?

    良好的教育,能成就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论教育如何改革,这一点绝不能忽略。

    重新认识学校

    学校是个体生命的“孕育”之所。理想中的学校,是能和学生在精神、气质上相契合的。

    曾经行走在天津南开中学的校园里.所遇到的学子大都沉稳而内敛,他们或拿一本书在走廊里静静地阅读,或是在篮球场上奋力地拼抢;住过新中国两位总理的宿舍,青砖,绿檐,红窗,静谧得仿佛让人一瞬间穿越厂百年时光。

    就在那一刻,我想,一所学校能培养出两位总理,绝非偶然。因为南开中学的鲜明特色,已经为学生的个性打下厂一生的底色:学校的校训“允公允能,口新月异”,既是学校育人的宗旨,又是学校特色的宣言,这八个字,清晰而义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代学生,从而具有了一种特殊的魅力和价值。

    此时,学校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生命的相遇,更是一种精神的感应。这就像美国诗人惠特曼所吟唱的那样: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个东西, 

    那东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

    那么它就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

    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同样是长大,那会多么不一样!”

    可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去给孩子样的长大”?

    如今,走进很多学校,它们的校训总呈让人心生感慨:校长和老师们的词汇以及想象力,实在是太过贫乏。说来说去,就那么几个词。记得已故北人中文系教授、著名小说家吴组缃先生曾说过,宁愿被人说成是“司机”而不是“人”,因为,前者虽不准确,但还努力在抓特点,后者则几乎是不动脑筋。

    一个“不动脑筋”去抓住特色的学校,怎么能给学生留下一生的印记?

    有一位校长曾经很诚恳地请教:学校是薄弱校,未来该怎么发展?这所学校有一个特长项目,就是体育抓得挺好。于是我们建议他,薄弱学校要想快速站起来,恐怕得走特色学校的发展路子。

    校长一脸迷茫。也许在他看来,我们应该有更为立午见影的妙招,或者是——招制胜的教学方法,以便让学校的成绩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

    但这种忽略了学校的本土资源、总把眼光放在外面的做法,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实在值得怀疑。君不见,有的学校引入一种教学方法,热闹几年过后,或由于领导的更替,或由于方法创始人的不继续等原因,便逐渐冷清下去。

    学校的发展,必须“基于学校”。

    其实早在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里,已经提山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色”。但直到现在,“千校一面”的问题仍未解决。仔细分析,关键原因就在于课程的整齐划一上。

    如今,第8次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学校可以开发自己的校本课程,省级和国家级课程也需要“校木化”。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校开始梳理自己有哪些可资利用的资源,而这正是学校寻找自己个性特色的起点。

    意识到这一点的校长,就能在改革中走到前面。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原本是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但校长陈立群敏感地意识到,现代学生“重物质,轻精神”。于是他们在浙江省第一个创办“宏志班”,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到学校就读,用他们的行为影响城市孩子。而且他们还规定:凡城市家庭的孩子,在高中三年一定要利用假期,到宏志生家里生活两星期。他们想让这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知道,宏志生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中国的农村到底是怎么样的,

    校长陈立群强烈的社会关注和问题意识,让他把学校的特色定位为“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特色,使学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便声名鹊起。

    此时,长河高级中学寻找学校特色的过程,就是一十学校自我发现的过程:它让学校充分地认识自己,从而成为一个自觉的改革参与者,而不是—个盲目的生存者。

    此时,真正撬起整个长河高级中学特色的,不是外部力量的介入,而是学校的自我和自我承担。一个有志于办出特色的学校,从来不会把问题归咎于历史、环境,而总是将思考指向自身的精神构成。

    说到底,特色学校的建设过程就是通过建设有特色的载体,从而去影响学生精神和学校文化的过程。

    就拿前面那位校长来说,与其向外部寻求帮助.不如回过头来“扎根”学校:既然体育已经是一个特点,为什么不从中提炼出学校的特色?体育中有能影响人精神的东西,比如“合作”与“竞争”,那么,学校就可以立项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合作与竞争”、“如何在教师队伍里实现合作与竞争”、“如何在学校管理中实现合作与竞争”等一系列子课题。这个研究的过程,就是一个把学校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汇聚成创造自我的“资源”的过程,就是一个挖掘自我,并活出自我色彩的过程。

    而在那些活出了自我色彩的学校里,它们的校长往往是具有实践理性的理想主义者。他们一边往下看,看特色是不是从学校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看特色的旗帜有没有插稳;一边抬头往—看,看理想主义的旗帜是不是依然在飘扬。

    现在.很多教育者愿意谈“理想主义”,以为它不过是凌空蹈虚、脱离实际。但事实上,理想主义者的主要特点,并不在于他们空有理想,而是在于其高扬的理想背后,有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有他们对自己主张的执守,还有饱满的热情和精神。

    很多时候,学校办不出特色,原因就在于教育者思考的软弱和对主张的放弃上。一旦思考缺乏了穿透历史和现实的力度,学校特色也就随之失去了深刻性和独到性。

    只是,教育生活本身平凡。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思考的力度,创造出有生命力的特色?

    美国作家梭罗在其名著《瓦尔登湖}中,描写了一种“黎明感觉”。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意味着获得了一次新生,生命开始了新的一天,就有了黎明的感觉:一切刘你来说都是新鲜的,你用新奇的眼光和心态去重新发现,重新开始。

    校长有了这样的状态,学校才会有丰富的可能性:每天的学校,都是新奇的;每天的教育,都是新鲜的。如果校长有了这样的状态,他才能一直保持初次的眼光和心态,去倾听,去发现,去思考,从而在平凡琐细的教育生活中发现特色的潜力。

    基础教育改革行进至此,叶澜教授曾经做出判断:“我们要重新认识学校,认识学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确实,是到了重新认识学校的时候了。

    给教育一个情感的基座

    因为教育,人才最终成为了“人”。

    但包罗万象的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就是现代化教育的本来面目吗?

    温家宝总理曾提到,钱学森先生多次对他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钱先生讲过五六遍。

    这样的问题值得所有教育者深思。如今,信息技术让世界变得平坦,地球上的各个知识中心开始统一到一个单一的全球网络中,知识不再是少数精英掌握的机密;思维方式的培养,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重视,有利于创新的交叉学科总是吸引了大批人才。

    然而,为什么在知识和思维的差距逐步缩小的时候,我们还是培养不出有重大成就的人才?我们的教育还缺少了什么?

    一位学者在回忆自己接受的中学教育时,非常遗憾地说,课堂“从来没有引起我心灵的震动”。

    他说到了我们教育的一个“盲点”。

    如今,我们的教育总是过于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关注学生的行为是否合乎规范,却极大地忽略了学生的内在情感和信念是否发生了改变。

    在缺少了情感参与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光滑的头脑可以像一面镜子似的,把教师给他们看的东西都反映出来,但没有留下印象。”(卢棱语)

    此时,学生获得的知识就只能是—种“脆弱的知识”。

    一位高中教师曾经做过一个小试验。一次寒假。他的刚升人大学的学生来看他。老师拿出——套试卷,请这些高分考上名校的大学生做一做。结果出来了,让他感到惊讶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及格!这些学生花/十多年学习的知识,竟然在高考的短短几个月后,就忘得一干二净!原因很简单.因为高考过去,这些知识再也没有用了。

    故事虽小,但振聋发聩:当知识只是作为“知识”,当方法只是作为“方法”时,学生所获得的,就只能是种种可资利用的工具或“敲门砖”,他们无法体会到知识的美好,也就无法在美好的、正面的情感的影响下,去毫无功利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世界里,也就无法做成大学问,达到大境界。

    当代数学家丘成桐,说起自己花了二三十年工夫去解决的“庞加莱猜想”时,不住口地称赞,说它“太优美、太重要了,我们没办法来抵抗它的魅力。就像我们年轻时,喜欢漂亮的女孩子一样”:对他来说,“庞加莱猜想”不是冷冰冰的知识,而是一直拨动他情感之弦的有生命的东西。

    此刻,知识的获得与方法的思考,紧紧地和情感的激发融合在了一起,从而进发出无穷的力量。尽管在一些教育者看来,就传授知识而言,情感毫无用处,但它却暗含着大用;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情感看似无效,但它却有着放眼长远的大效率。

    一位普通的高中化学老师曾对我说,她很喜欢引用各种课外的资料来上课,但不管用什么资料,她都有—个标准,一定是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学生看。

    她的学生都很喜欢她的课。他们说,“老师把自己学科中最美的东西教给了我们,在她的课堂上,我们体验到了优美的崇高和精致的喜悦”。

    在学生们看来,听她的课,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一次次宝贵的人生经历:

    她的很多学生也因此把化学作为自己终身从事的职业方向:她对学生说:“将来恐怕不好找工作。”可学生说:“化学太荚了,我舍不得离开。”

    听过她的课,很多人才发现,其实这位老师从来没有特意对资料进行过道德的拔高或解读,她只是以资料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力量作为教育的因素,而最终以“无形胜有形”的方式实现了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可见,在教育教学的世界里,情感有其独立的价值,并不是知识或技能、德育或思维的附庸。但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把情感简单地等同于兴趣和爱好,并把它们视为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手段,这是极其狭隘的。当一个人在学习和研究中.面临一个接一个的困难和挫折时,兴趣和爱好会逐渐湮灭,唯有一个人对学问和世界真正的爱才能持久。所以,英国教育学者麦克•马兰慎重地提醒教师:“以兴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不可或缺,但其本身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如果应用不当还会引起严重问题。”丘成桐在谈到自己的成长之路时,也没有提到兴趣,而是说“你要修养自己的感情……这是学有所成最重要的条件”。

    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习惯于从道德的层面去狭义地理解和认知情感教育,这是极其片面的。情感教育,不是让学生去知道情感,而是要让学牛在知识的获得、思维的养成以及德性的培育过程中,去感受各种情感的高峰,去经历各种心灵的变化,从而让知识、思维和德性在情感的触发下,真正地内化于心。

    情感是知识和能力的融合剂,也是善好德性的助燃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大厦是建基在人的丰富情感世界之上的:学生的情感世界,既是教育教学法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动力。每一次教学,每一次育人,会激发起受教育者什么样的情感?目的又该如何达到?确实需要教育者好好地思考。

    今年出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引发了热议。原因就是其中第十六条明确指出:“班主任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曾把批评视为解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杀手锏”,而对其教育意义予以贬低。

    但是否有人想过:批评作为惩罚方式的一种,其目的不在于压制,也不在于恐吓,而在于维护良知,在于让学生产生对正当规范的敬畏之情?

    如今,过度的保护和溺爱,让一部分学生“无所畏惧”,不怕家长、不怕教师、不怕纪律……不是有新闻曾经报道说,几个少年为了寻找刺激,就将一位避雨的妇女活活打死吗?也许,我们对一个陌生人说不上“爱”,但我们可以对陌生人的生命心怀“敬畏”,而且必须对庄严的纪律和法律心怀“敬畏”。一个心中没有敬畏的人,也就没有了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一个没有了敬畏的社会,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底线,无法维持。

    我们的教育,需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情感世界:既有爱的上线,也有敬畏的底线。试想:一个没有体会过敬畏的人,怎么会对生命和道德保持敬意?一个没有感受过对丑陋和渺小的厌恶的人,又怎么会对不良现象产生深深的抵触?一个从来没有被美震撼过的人,又怎么会对生活和知识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爱?缺失了完整情感世界的人,只能是一个残缺的人;而缺失了情感的教育,也只能是一个根基不稳的“空中楼阁”。

    然而,情感教育太容易被忽视了,因为它无法评价,无法考核。但我们必须知道,当我们眼里只有可考核的知识和能力时,学生就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种工具,而当我们带着工具理性的冷冰冰的眼镜,去考量教育的一切时,教育的大多数问题,也就从此而生了。

                                              摘自《人民教育》2009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