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vip破解版ios:企业杂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11:41:52
走出去:要“两条腿走路”
——访文化部部长蔡武
记者: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文化交流实行两条腿走路,扶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为什么要在走出去中坚持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并重的方针?
蔡武:实际上,我们国家很早就提出文化“走出去”这一命题。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我们就开始了广泛的对外文化交流,创造更好的国际环境。目前,我国已同145个国 家签订政府间文化合作协定和近800个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与上千个文化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但是随着近年来体制改革的加速,我们发现文化“走出去”一定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文化“走出去”还应该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走出去”,这里面包括艺术演展、海外商演、版权输出、影视剧出口、有形文化产品和无形服务贸易等等。所以,我们在继续扩大政府间文化交流的同时,要着力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成为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主体。
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形势变化,我们发现只有政府性质的文化交流是不够的,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实际上,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文化“走出去”可以更多地利用市场和商业渠道进行,所以我们现在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坚持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两个渠道并重的方针。
记者:下一步,文化部如何利用政府资源,为企业搭建平台,扶持有能力的企业“走出去”?
蔡武:早在2003年文化部就制定了支持国有院团利用商业演出渠道的鼓励措施,当时院团主要是在执行文化交流之余进行一些商业演出,规模比较小,尚未自觉去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现在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培育起来的市场主体,除了在国内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促进文化市场主体发展,走向国际也是很重要的方面。
下一步,我们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要采取相应措施。例如为他们面向国际市场提供市场细分服务,比如告诉他们欧美市场是怎么样的,中东国家市场是怎么样的,发展中国家市场是怎么样的。同时,充分利用政府渠道为文化企业“走出去”提供信息渠道。
另外,在文化企业出口的产品和服务中,我们通过人才支持,引进培训人才,使他们生产出适销对路的商品。此外,在营销渠道中,帮助他们利用政府在国外设立的文化中心和商贸中心为他们提供渠道,帮助他们取得合适的营销渠道和商贸对象。最后,我们还通过各种出口退税政策、贴息政策增强他们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还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参股、合资、收购的各种办法在国外建立实体。
记者:我们了解到,文化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比如在政策配套上,就存在一些问题,有些政策在“走出去”中并不适用,在文化“走出去”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政府配套措施的完善,为企业“走出去”搭建更好的平台?
蔡武:这方面确实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目前,我们主要在两个方面加强磋商和努力,一个是与文化“走出去”相关主管部门研究落实相关政策措施。拿文化企业资产评估这一问题来说,文化企业没有什么固定资产,主要是品牌创意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怎样评估,怎样形成一种可以交易的、可以流通的内容都是新的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正在研究落实。
第二是,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过程中,文化企业对国际贸易规则也不很熟悉。针对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各项政策,使文化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融资渠道,并更加熟悉国际文化市场规则,更规范地走向世界。
此外,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对于目前我们出台的一些支持措施,民营企业反响较为积极,相比之下国有企业在传统思维影响下,更希望获得直接拨款,对政府贴息等政策兴趣不大,这是一个误区,如果文化企业真正把自己作为一个市场主体来看待,这些政策含金量是很高的,要充分利用这些政策壮大自己的竞争力。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try { showAd(3,0,1); } catch(ex){}
高端对话
走出去:要“两条腿走路”
——访文化部部长蔡武
/////////////////////////////////////////////////////////////////////////////////////////////////////////////////////////////////////////////////////////////////////////////////////////透视文化体制改革新动向
评论:0 条   查看:53 次  lijiefxx 发表于 2010-08-27 15:45
8月19日,中宣部会同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在中央外宣办新闻发布厅联合举办文化体制改革专题新闻发布会,会议传递出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中新的亮点,并勾画了未来文化体制改革的发展蓝图——文化体制改革思路已明确
2009年新闻出版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文化
部6个局级事业单位、228家国有院团已完成改制;
中国电影和电视剧年生产量已分别居世界第三和第一位……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说,从2009年8月至今,我国全面推开出版、发行、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领域改革,2012年以前将基本完成中央已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从近年来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及所取得的成效看,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文化发展的宏观体制环境不断优化,文化发展的全新格局初步形成。”
孙志军指出,文化体制改革能够克服困难、顺利推进主要把握了三个方面:
一是明确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必须是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资提供有关的服务。对于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针对不同情况来加以实施和改进;
二是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先行试点主要对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市场经济条件有一定基础的,像出版、发行,包括电影等这样一些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对市场发育程度相对不够成熟、底子比较薄弱的,比如文艺院团的转企改制,应允许它有一个过程;
三是以人为本、政策保障,确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谈到下一步改革思路,孙志军概括为“三个加快,一个加强”:
一是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
二是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大投入力度,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进一步加大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文化发展方式转变。
四是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出更多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精品力作。
增加政府补贴降低演出成本
2002年,我国一年仅仅能生产100部电影,2009年则能生产456部,还不包括110部电视电影和60部短片;
2002年,全国电影票房还不过10亿元,去年已经达到62亿元;
2002年,我们电影院只有800家1400块银幕,现在增加到1800多家5000多块银幕。
“这组数据说明,改革确实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电影生产力,提高了艺术创造力,而且也增强了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肯定说,“同时也应看到,尽管影院建设发展很快,但是距离中国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影院建设的步伐还需要再加快。”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县城、乡镇的城市影院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便捷、方便地、随时随地看到好电影。将来政府将继续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国有院线能够多安排一些公益场次,培养一些校园院线、青少年院线、艺术院线等等,通过多种措施降低票价,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赵实表示。
当记者问及演出、电影市场供需矛盾及部分票价偏高的问题,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谈到,下一步,文化部将鼓励城市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城区,都要建有演出场地,并对公益性、主旋律的演出,在税收上实行减免,将进一步采取政府补贴的办法来降低公益演出成本。同时,调控剧场的收费标准,降低演出成本,使更多的演出院团能够在低票价的情况下多演出,通过多演出来摊薄演出成本。
“我们现在正在推行舞台演出院线,已经有五六条院线建成。这些院线建成以后,一台好的节目就可以在若干个全国的甚至国外的剧场进行巡演,从而使一台演出由过去的一个新的创作剧目一个档期最多演出20场,改变为连续在巡演过程当中能演200场甚至300场,这样就能在实现低票价的过程中,增加演出单位的收入,扩大受众面。”欧阳坚说。
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将区别对待、分类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转制以后的这200多家院团创作的新节目比转制前增加了2倍,演出场次增加了3倍。”欧阳坚说,在看到改革成效的同时,下一步转企改制的任务还非常艰巨,“到现在为止,国有2400多个院团当中完成转制的还不到10%,我们还将付出不懈的努力。”
欧阳坚分析,国有院团改革难,一是身份的认同,大家对过去事业单位的身份非常看中;二是基础薄,固定资产少;三是市场意识弱;四是经营管理能力素质偏低,这些都使它转制为企业进入市场带来很多困难和障碍。经过多方面努力,文艺院团改革从去年开始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我们在整个改革推进中,主要保两个既得利益,一是院团的既得利益,主要在财政投入、税收减免等方面对转制院团各个方面的投入不减,而且还要增加,确保转制以后院团的实际利益。二是保职工的既得利益,通过职工权益保障基金、工资补贴,以及社保等予以保障,基本养老保险费与事业单位离退休费形成的事企差,由财政、企业、个人三方一起来补齐,这样使得转制院团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不会低于在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以此保证职工的既得利益,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得整个改革得到顺利推进。”欧阳坚说。
谈到下一步改革思路,欧阳坚提出,对歌舞、杂技、曲艺、地方戏曲等市场发育相对成熟的国有文艺院团,要积极推进转企改制,争取取得更新的进展。对于介于公益性和经营性两者之间的文艺院团,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文化部直属的代表国家水准、起着示范作用的院团;二类是体现民族特色、民俗瑰宝的重点院团,其中含京剧和昆曲;三类是少数市场发育还需要有一个培育过程的高雅文艺院团,比如芭蕾、交响乐、歌剧,等等——这类院团按有关程序经过审核、批准以后,可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进行内部机制的改革,形成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2020年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将占 GDP 的5%
2009年,我国新闻出版全行业实现总产出10668.9亿元;实现增加值3099.7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9%。“生产规模和产出总量都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说,“我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把我国建成新闻出版强国。”
蒋建国介绍,到“十二五”末,新闻出版产业实现增加值将比2006年翻两番,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基本到位,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和速度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扭转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出口逆差状况,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健康繁荣的现代出版物市场体系,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到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国GDP的5%左右,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数字媒体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蒋建国预测说。
蒋建国指出,为此,新闻出版系统将加快发展步伐和转变发展方式,通过自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在深化体制改革方面,继续推进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确保2010年全面完成转企改制;加快非时政类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内部改革,完善新闻出版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大力整合新闻出版资源,培育一批大型出版传媒、印刷复制、发行物流集团公司和战略投资者;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包括境外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业;加强资本、产权、信息、技术、人才等新闻出版市场要素建设,形成统一开放的新闻出版业市场体系等。在转变发展方式方面,主要是加快结构调整,优化产业格局;推进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公共服务,扩大消费市场;同时,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分享到:转发到新浪微博转贴至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推荐到豆瓣分享到google buzz转贴到MSN ///////////////////////////////////////////////////////////////////////////////////////////////////////////////////////////////////////////////////////////////////////抓住新机遇实现文化产业新突破
评论:0 条   查看:99 次  lijiefxx 发表于 2010-08-05 17:14
language="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pv('',450,400,'dzwwwvideo')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不利因素和影响。尽管在历史上多次经济危机中曾经有过文化发展反周期繁荣的现象,文化产业由于其特殊属性和特殊功能,面对经济危机依然可以发挥其特殊作用,但我国文化产业要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实现逆势上扬,还需要做出艰苦的努力,特别要抓住新的机遇,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要把握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实现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地位上的新突破。我国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这既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家软实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在当前形势下充分发挥消费拉动作用。在落实中央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针落实过程中,应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将其培育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确立产业目标。文化产业知识和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人数多,发展潜力大,关乎国家发展和民心安稳,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应当在调整中加大对文化产业投入的力度,重视发挥其作用,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振兴。要实现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地位上的新突破,尽快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则是当务之急。大萧条时期,美国政府曾出台一系列扶助文化艺术相关行业的政策,如联邦戏剧计划、联邦音乐计划、联邦艺术计划、联邦作家计划等,在20世纪30年代实现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日本和韩国明确提出“文化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短期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反周期繁荣,长期内奠定了两国在国际文化产业格局中的有利地位。我国应尽快组织制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增加资金、政策的投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多方面的作用。
二是要抓住国际文化产业竞争态势变化的新机遇,实现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新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正在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国外文化企业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步伐明显放慢,竞争态势暂时趋缓。我们应抓住当前这一有利时机,推进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及时完成产业升级。要进一步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家支柱性产业,首先要把经营性文化单位建设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只要我们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方针,抓住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这个重点,解决好人员安置和身份转换这个难点,那么,文化产业在这项改革中失去的将只是某些体制性束缚,获得的却是广阔的市场和产业更大的发展。
要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我国文化产业集中度明显偏低,市场分散,成本过大,效率偏低。以出版业为例。有关资料显示,我国CR10(前10名出版企业的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约为25%左右,美国CR10则为64%。我国文化产业应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下,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通过跨媒体、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战略重组,尽快提高产业集中度。
三是要抓住广大群众文化消费需求变化的新机遇,实现文化产品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的新突破。根据广大群众文化消费需求的新特点,当前要高度重视文化普及、理论普及和科学普及等类优秀产品的生产,大力推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原创作品的生产,精心组织生产应对危机的实用性文化产品,积极提供帮助人们精神减压的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在经济不景气时,文化消费的比较利益较之以往要更受重视,往往能推动传播手段的创新。有声电影、无线电广播、彩色动画片、摄影技术、动漫产品等传播手段都是在经济危机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手机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等低价位、新科技的传播方式必将受到市场追捧,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传播手段与培育新型业态的重要突破口。要广泛组织培养最广大的文化服务对象。要有力拉动文化消费,特别需要做好文化消费的引导和服务工作。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加大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为拉动文化消费、培育文化市场提供了重要条件。文化产业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些基础设施,通过产业经营和市场运作,为广大群众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在美国经济最糟糕的1929年,好莱坞举办了第一届奥斯卡颁奖典礼,有效培育和拉动了电影消费。自2008年起,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发起在全国书博会上举办“读者大会”,有效地激发了广大读者读书的热情,拉动了图书销售。
四是抓住国际文化市场变化的新机遇,实现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新突破。当前,国际文化产业的经营发展出现阶段性疲软,让出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机会,为我国文化产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要构建系统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文化“走出去”,主要是通过版权“走出去”、成品“走出去”和实体“走出去”这三条途径。其中版权输出简便,但相对被动;成品输出见效较快,但受到语种局限;而在海外创办实体,实施本土化战略,则既能贴近国际社会的实际和受众,又能为我所用,能有效进入国际主流市场。国家应当出台政策支持国内重要骨干文化传媒企业,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在海外创办文化传媒企业,通过实施本土化战略,尽快构建起系统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要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传媒企业。我国文化产业很少在海外创办经营实体,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整体实力不强、战略投资的能力不足。目前,应当在政府的主导下,组织研制文化产业国际一流水平的评价标准,编制文化产业国际发展的总体规划,抓住有利时机,创建更多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文化传媒企业,让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乘风破浪,驶向蓝海。
五是要抓住国内外人才频繁流动的新机遇,实现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突破。要为文化产业人才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近几年来,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一条经验是国家要主动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另一条是通过实施重点项目,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多机会和条件。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可以规划参与面更为广泛的若干国家大型文化产业项目,更广泛地吸纳各类文化人才参与,必将收获一举多得的效果。要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化、市场化、数字化、国际化趋势正在凸显,亟须培养更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创意营销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外向型人才和领军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他们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军人才不足且整体水平不高,要创造有利于领军人才成长的竞争环境,把一些具有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熟悉资本市场、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及时安排到重要岗位上来,让他们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分享到:转发到新浪微博转贴至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推荐到豆瓣分享到google buzz转贴到MSN
//////////////////////////////////////////////////////////////////////////////////////////////////////////////////////////////////////////////////////////////////////////////古文昌地黄冈步入全国文化名市之列  评论:0 条   查看:146 次  lijiefxx 发表于 2010-01-01 20:32
日前,黄冈市与上海电影集团联合摄制的电影《黎明行动》获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黄冈历史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零的突破。
同时,更多具有黄冈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正在紧锣密鼓筹拍与后期制作:46集电视连续剧《大明医圣李时珍》、25集电视连续剧
《张浩》、20集电视连续剧《邢绣娘》和数字电影《秀水家园》等都在其中。
面对荆楚大地上涌现出的“黄冈文化现象”,黄冈市委书记刘善桥说,黄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打造“文化名市”的目标,激发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竞争力、影响力,黄冈的文化资源优势不仅变成了经济优势,同时也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信息:黄冈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着新的辉煌,不仅包括经济,也包括文化,黄冈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文化繁荣的明天。
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
步入黄冈的土地,古文化风韵扑面而来,每行一步都踩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黄冈的文化积淀源远流长,城北古邾城(女王城)文化、三国赤壁大战文化,四祖、五祖禅宗文化、苏轼东坡文化、黄梅戏发源地文化、黄麻起义红色文化,以李时珍、庞安时、万密斋等为代表的医药文化……这些著名的品牌文化惊世骇俗、举世瞩目。
然而,文化资源如何转化为文化价值?文化价值如何转化为经济价值?近年来,黄冈市文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和促进作用,取得显著的成绩。
今年4月,以弘扬东坡文化为主题的遗爱湖公园开园。7月,大别山(黄冈)省级地质公园在李四光纪念馆举行揭碑开园仪式。9月,中国·湖北第七届黄梅戏艺术节暨黄冈地方戏曲新作展演在荆楚大地隆重举行。
打造高层次的文化论坛。黄冈市市长刘雪荣在“黄冈讲坛”带头开讲文化专题——《人间绝版苏东坡》。《东楚文化讲坛》自2007年5月开坛以来,易中天、纪连海、王立群、于丹等一批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来黄冈开讲。
在文艺活动繁荣的基础上,黄冈文化“创建”工作好戏连台。蕲春县被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县。红安县文化馆被中宣部、文化部命名为“全国先进文化馆”,黄州区建新社区、青砖湖社区被中共中央文明办、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黄梅戏和黄梅挑花等被列入首批国家级保护名录。黄冈境内文化团体还先后赴乌克兰、新加坡、韩国、泰国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
文化设施惠及百姓
夜幕降临或清晨,到社区广场、城镇乡村活动场所打腰鼓、跳舞习拳,看电影欣赏戏曲,已成为许多黄冈人生活中的“必修课”。近年来,随着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的完善,黄冈市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改善。黄冈城区“社区大家乐”文艺展演、“鄂东民歌大奖赛”成为湖北省知名的群众文化品牌。
黄冈市累计投资2亿多元,完成黄冈市文化中心、李四光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和李先念图书馆、王树声纪念馆、麻城市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工程的建设和修缮工作。
“十一五”以来,黄冈全面实施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等“文化惠民工程”,农村电影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普及到3733个村,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接通宽带网。
同时,加快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28个、标准农家书屋1000多个,组建农村放映队184个,每年放映电影5万多场,全市专业艺术院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全年演出2800余场。11个市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全市每年利用节假日举办的大型文艺活动在50台次以上,遍及城乡。
目前,黄冈已形成市、县、乡、村四位一体、上下延伸、整体联动、配套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体制改革促文化产业崛起
2006年,黄冈下属的武穴市被列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今年1月,武穴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正式成立。改革让武穴的文化事业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市电影公司年年亏损,新成立的风云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今年已完成营业收入190万元,补齐拖欠的职工养老金50多万元;市新华书店配合省图书发行集团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企业化改造,完成全员身份置换,今年完成销售收入1500万元,在黄冈市同业中领先。
蕲春县在推进乡镇文化站改革中,一手抓人员素质提高,一手抓文化阵地建设,被评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黄州区、团风县在改革中,坚持县乡一体,上下联动,整体推进,激活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农村书屋工程建设等取得长足进步,得到新闻出版总署的高度赞扬。
现在,全市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剧院(团)等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正不断推进,一批表演团体正在深化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新机制。
此外,黄冈市网络文化、娱乐演出、电影放映、影视制作、音像制品、艺术教育、印刷发行等产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体系。2008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了奥康文化城,年创票房达300多万元;组建的黄冈市新农村数字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网络覆盖到全市城乡,进入全国先进行列;李时珍国际健康文化园项目由北京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动工兴建,总投资40亿元,正在形成李时珍医药文化之旅的规模效应。创意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
分享到:转发到新浪微博转贴至开心网分享到人人网推荐到豆瓣分享到google buzz转贴到MSN /////////////////////////////////////////////////////////////////////////////////////////////////////////////////////////////////////////////////////////////////////////////////////21世纪的新老媒体创意回顾与展望
评论:0 条   查看:72 次  sxprimetime2007 发表于 2007-12-14 23:09
21世纪的新老媒体创意回顾与展望
进入21世纪,人类便进入了信息产业化的网络时代,各种新媒体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不知不觉,如的电脑在大中城市已经大面积的普及开来,而且产业更新速度正在不断的加快,报纸、杂志、广播、这类传统媒体的地位正在被网络所冲击,有人说,看现在的媒体发展势头,在不久的将来,网络媒介将逐步取代报纸、 杂志、广播等传统媒介成为媒体市场的老大,但是,笔者认为,这是错误的观点。传统媒介从人类社会产生到如今,经历了多少年的历史,它们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它们具有的很多功能是网络媒体所做不到的,比如报纸的可保存性,网络媒体的快速更新必然导致了它的难保存性,并且多项数据显示,面对电子和网络媒体,人们仍然喜欢报纸这种古老的媒介,这是由于报纸媒体的权威性而形成的,虽然网络媒体快捷、方便,但是层出不穷的假新闻让人们逐渐对网络新闻有了一定的距离,如今人们并不完全信赖它传播的信息,而报纸媒体则不同,从它的采写、组织、后期编辑、排版、发刊来看,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这样的形式让人们对报纸媒体产生了信赖感,因此报纸这种媒介仍然会不可忽视地存在于当今社会。
广播媒体曾经成为冲击报纸媒体的一个新媒体出现,它与电视媒体一样,夺走了报纸迅速传递信息的地位,而今天的它已不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据调查显示,城市中收听广播的人仍不在少数,这种媒体虽然没有报纸媒体权威,没有网络媒体迅速,但是它的神秘性也深深的吸引着广大听众,看不到播音员,听到的是他们的声音,这种听觉上的冲击或许可以激发逐渐变懒的现代人的想象能力。
可见,虽然网络媒体出现的快,并且霸占媒体市场,但是传统媒体的地位网络媒体仍然无法取代,而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搞媒体创意的人,不能只着眼于新媒体的创意,老媒体的创新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开拓领域,但对这些事物的创新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而要改进就要从事物本身的特性出发,在本身的特性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让其重新散发活力,例如现在有很多报纸针对人们走马观花看报纸的现状,大力增加了版面的视觉冲击力,报纸的写作也从原来的通篇冗长转变到现在的简洁明了,甚至新闻奖的评定都有严格的字数限制,最大限度的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可见,这个行业的创新与转变是很有效果的。
另外,笔者想谈一谈这几年新出现的楼宇电视,这是一个很好的新媒体创意,它让动态广告走出了电视机,以这样一个媒介来承载,使广告走进高级写字楼和公寓电梯,这样的做法即快捷又直观,被人们认为是很好的创意,但是笔者同样提出问题,这种形式是否可以算作视觉强迫,人们被动的接受广告的信息,但是大多数人对无用的广告持反感态度,如果是这样一种形式,不但不会增加广告品牌的知名度,反而会引起受众的反感。而地铁中的液晶电视就避免了这个问题,它并没有完全在播放广告,而是穿插了一些动漫、DV短片、公益标语之类有意思的信息,把广告穿插其中,这样大家在期待中观看那些有用的信息时,穿插进简短的广告,受众也是可以接受的,这种做法是对这类媒体很大的一个改进,因此,楼宇电视应该利用自身的特点,改进传播内容,让这类媒体迅速转型,最大限度地丰富人们的生活。
总之,我们这些21世纪的传媒人,要看到当今媒介的特点,对它们原有的、不好的现状进行改进,然而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漫长的,它需要几代新老媒体创意人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粘贴自我的个人博客:blog.sina.com.cn/sxprimetime2007
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