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简易手电筒步骤图:优秀文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7 16:15:14
谈谈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

 


“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为此在教学改革的大潮中,我努力实践,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要打造优质课堂,教师应该注重自身修养。教师要有事业心,尊重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永远拥有一颗火热、诚挚的童心,永远保有一双公正、诚实的眼睛;永远想着带给学生新鲜圣洁的思想……那么学生就会对他产生信赖感、亲切感,深深地被他的魅力所吸引,学生就会对他所教的内容感兴趣。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用人格力量征服学生,我们称之为“人格效应”。有了“人格效应”,教学效率才会提高。


教师还必须有深厚的业务基础。一个业务水平较高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甚至成为学生崇拜的偶像。这种崇拜可以变成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一个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相反如果教师知识广博,教学才能深刻独到,富有启发性。


二.改革课堂,更新理念。


   为了真正让学生享受到从有效课堂到有效课堂的成果,我们学校提出了全新的教学理念,结合洋思、杜廊口的经验和本校实际提出了具体目标:教学理念——变传统为现代;课堂结构——变封闭为开放;教学进程——变预设为生成;教学氛围——变专制为民主;教学方式——变灌输为对话;学习体验——变枯燥为情趣;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得轻松,掌握得更好,发展得更全面。


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对于学生确切、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很大作用,不仅如此,它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


为此,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对知识既要讲清,又不要什么都讲清,要给学生留有独立钻研和思考的一些余地。主干知识要讲好讲透,派生性的知识不一定全由教师去讲述,不分巨细,都“嚼碎”了“喂”给学生,这种传授知识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反之,界限分明,对学生提出的似乎“超纲”但能拓宽思路的问题,简单地以“不考”为由而不去涉及,容易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积极性。对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方法,都要适时地鼓励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总结,使其条理性、结构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深入、概括的理解。


总之,追求优质教学,关键在课堂,在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学的一切出发点与归宿都必须指向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学生精神发育和人格成长的需要。


三.以人为本,注重发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质教学的关键。弘扬人的主体性,唤起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优质教学是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北京师大教授肖川先生说:“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欲使教学从有效走向优质,必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欲使学习有效,必先让学生高度参与,说、写、练是参与,唱、演、做是参与,“愤悱”而后启发更是参与。参与之功效是让孩子们的学习过程成为一种经历,在经历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悟得真谛,在经历中掌握方法、归纳规律、体验情感。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赏识的目光、开放的胸怀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以鲜活的氛围、真实的情景、多样的手法促进学生的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的高度参与与教师的适时指导趋于和谐,才算优质的教学。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启发、指导、点拨、评价、矫正,起到拓展思路、开阔视野、提炼精要、升华情感、化繁为简、点石成金的作用,让师生对话得以持续,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刻。


目前,象《心声》中这样的课堂现象还不是个别。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爱好、智力与能力等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但每个学生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应对,同时还要注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都要有层次性,既要照顾优生,又要兼顾差生,不可一个模子一刀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课上要让他们能听懂大部分,课后必做作业都能做起来,每次考试成绩都有所提升,让他们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进,这样就不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课上要留思考题,课后要有钻研题,让他们永不满足,保持旺盛的斗志。


四.重视评价关注情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因此,评价教学过程应从三个方面入手:⑴情意过程。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是否对语文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⑵认知过程。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能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⑶因材施教。教师能否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使不同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摸得到”。


并且,优质教学的课堂目标要重视三维目标的实现。学科教学的重心在学科还是在人?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科,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是学科本位论的反映。学科本位论把学科凌驾于教育之上,凌驾于人之上,学科成为中心,成为目的,学校教育、课堂教学成为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后备人才的手段,这种只见学科不见人的教育观从根本上背离了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和神圣使命。从实践层面讲,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


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以人为本思想在教学中的体现,其实质就是关注人。关注人(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关注学科(关注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也是教学中一对至关重要的关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乐学与学会、会学的关系;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教书与育人(教知识与教做人)的关系,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它表现为认识与情感的关系。


   我们的教学要从有效走向优质,追求优质教学,才能真正使教育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