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缴纳社保:2.若希望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15:59:28

2.若希望經[1]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稱呼比庫們:“諸比庫。”那些比庫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說: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2]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于諸學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他應完全持戒[3],致力內心之止[4],不輕忽禪那[5],具足於觀[6],增加空閒處[7]。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佈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已故、去世的親族、血親們以淨信心憶念我時,能使他們有大果報、大功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克服不滿與喜好[8],願我不被不滿所征服,戰勝已生起的不喜,住于勝利。’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克服怖畏與恐懼,願我不被怖畏、恐懼所征服,戰勝已生起的怖畏、恐懼,住于勝利。’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對於增上心、現法樂住的四種禪那,願我隨願而得、容易而得、不難而得。’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對於那寂靜、解脫、超越色的無色[定],願以[名]身觸而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三結[9],成為入流者,不退墮法[10],必定趣向正覺[11]。’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12]即作苦之終結。’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13],成為化生者,在那裏般涅盤[14],不再從那世間回來。’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證得種種神變:願我一[身]能成多[身],願我多[身]能成一[身];顯現,隱匿;能穿牆、穿壁、穿山,行走無礙,猶如虛空;能出沒於地中,猶如水中;能行于水上不沉,如在地上;能在空中以跏趺而行,如有翼之鳥;能以手觸摸、擦拭有如此大神力、如此大威力的月亮和太陽;乃至能以身自在到達梵天界。’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淨、超人的天耳界,聽到遠處、近處的天及人的兩種聲音。’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心辨別了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對有貪心,能了知有貪心;對離貪心,能了知離貪心。對有瞋心,能了知有瞋心;對離瞋心,能了知離瞋心。對有癡心,能了知有癡心;對離癡心,能了知離癡心。對昏昧心,能了知昏昧心;對散亂心,能了知散亂心。對廣大心,能了知廣大心;對不廣大心,能了知不廣大心。對有上心,能了知有上心;對無上心,能了知無上心。對得定心,能了知得定心;對無定心,能了知無定心。對解脫心,能了知解脫心;對未解脫心,能了知未解脫心。’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憶念種種宿住,也即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裏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那裏,在那裏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這裏。如是能以形相、細節來憶念種種宿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淨、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隨其業:“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惡行、具足語惡行、具足意惡行,誹謗聖者,為邪見者,受持邪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然而,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善行、具足語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誹謗聖者,為正見者,受持正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如此能以清淨、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了知有情各隨其業。’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于觀,增加空閒處。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于諸學處!

如是,[上述]所說的乃是緣於此而說。[15]”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大心材譬喻經[16]


 


[1] 若希望经 (âkaïkheyyasuttaü):《中部》第6经。世尊在该经中说:若有比库希望实现从世间直到出世间的十七个愿望,他应完全地持守戒律、修习戒定慧三学。

[2] 巴帝摩卡:巴利语pàtimokkha的音译, 有上首、极殊胜、护解脱等义。

《清净道论》中说:“若他看护(pàti)、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mokkheti)、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巴帝摩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pràtimokùa音译为波罗提木叉,意为别解脱等。

[3] 完全持戒 (sãlesvevassa paripårakàrã):他完全地持守四种遍净戒:巴帝摩卡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和资具依止戒。即是说应通过无缺失、完全地持守诸戒来成为一名戒具足者。

[4] 致力内心之止 (ajjhattaü cetosamathamanuyutto):致力于自己内心的平静。在此,“内”和“自己的”是同义词。

[5] 不轻忽禅那 (aniràkatajjhàno):不排斥禅那或不退失禅那。以排斥、退失之义为轻忽。当知舍弃了这种顽劣后他致力于谦逊等。

[6] 具足于观 (vipassanàya samannàgato):致力于七种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厌离随观、离欲随观、灭随观和舍遣随观。

[7] 增加空闲处:巴利语bråhetà su¤¤àgàrànaü的直译。意为增加前往空闲处的次数,频繁地去空闲处。于此,当知在把取了止观业处之后,日夜进入空闲处禅坐的比库为“增加空闲处“。

 “应完全持戒”乃是说增上戒,“致力内心之止,不轻忽禅那”乃是说增上心,“具足于观”乃是说增上慧学。“增加空闲处”对修止者来说,频繁地去空闲处为增上心学,对修观者来说则是增上慧学,这是包摄了两种学而说的。

[8] 愿我克服不满与喜好 (aratiratisaho assaü):希望能战胜、征服不满与喜好。于此,不满是指厌烦诸善法与偏僻住处。喜好是指喜好五欲功德。

[9] 三结 (tiõõaü saüyojanànaü):称为有身见、疑、戒禁取的三种结缚。这三种结为初道入流道所断除。

[10] 不退堕法 (avinipàtadhammo):已不可能再堕落到地狱、畜生、鬼和阿苏罗四种苦界。因为初道已断除了能令堕落苦界之法。

[11] 趣向正觉 (sambodhiparàyaõo):走向正觉的最终彼岸。即已证得初道的入流圣者必定将证得更上的三种圣道的意思。

[12] 只来此世间一次 (sakideva imaü lokaü àgantvà):只来到这人界结生一次。若在此人界修证一来道后,即在此处般涅槃者,则不在此属。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并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在其处般涅槃者;若在天界修道后,再生于此人界才般涅槃者;以及若在此修道后生于天界,在那里命终后再生于此处才般涅槃者,当知是这里的意思。

[13] 五下分结 (pa¤cannaü orambhàgiyànaü saüyojanànaü):下分,意即连接到下界的;为投生到欲界之缘的意思。五下分结即前面所说的三种结,再加上欲贪结和瞋结。不来圣者已断除了这五种下分结。

[14] 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 (opapàtiko assaü tattha parinibbàyã):不来圣者已排除了胎生等三种生,只会化生为梵天人,并在梵天界那里般涅槃。

[15] 如此,世尊在教导持戒功德论直到证悟阿拉汉之后,再综合这一切作出结论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乃是缘于此而说。”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简要说的:“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受持学习于诸学处。”具足戒的比库能得到同梵行者们喜欢、满意、尊重和尊敬,获得资具,供养资具的施主们能得大果报,去世的亲族们忆念时得大果报,克服不满与喜好,克服怖畏与恐惧,证得色界禅那、无色界禅那、较低的三种沙门果、五种世间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证得漏尽智。所说的这一切,就是因为此持戒功德的缘故才说的。

[16] 大心材譬喻经 (Mahàsàropamasuttaü):译自M.29。

在本经中,世尊通过寻找心材的譬喻,说明出家人本应该致力于灭苦,但有些比库却以获得利养、恭敬、名誉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枝叶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持戒清净为满足,认为已现实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表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禅定成就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树皮以为心材;有些比库以拥有智见为满足,认为已实现目标而陷入放逸,如执肤材以为心材。最后佛陀强调:唯有不动的心解脱才是梵行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