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分类:高中《经济生活》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01:08
前言
一、        教材的基本理念
1、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统一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课既要引导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知识,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注重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教育要服从于、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思想政治1》就是按照这一基本指导思想进行编写的。这也是本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严格把关的首要方面。
同时,思想政治课教材是时代的产物。我们力求在教材中体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特点,使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具体来说,教材的编写是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为基础和指南,在编写中体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
2、针对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遵循高中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循循善诱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与初中学生相比较,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趋于成熟,知识积累量增多,社会接触面扩大,社会交往更加频繁,思想意识日趋活跃,思维能力明显提高。高中学生处于思想品德形成的特定阶段: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地接受他人的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地、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其思想活动和品德形成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新教材的编写充分考虑高中学生成长阶段的特点,在结构安排、观点阐述和材料选择上始终体现循循善诱,以求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帮助学生认同正确的价值观,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希望通过新教材的教与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以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学生观来统领教材的编写。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课程的功能正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而且要综合形成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各种能力;教材从主要表达知识的“仓库”变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工具和指南,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载体。与此相适应,我们对学生的认识也要有新的转变,确立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知识的建构主体。有鉴于此,我们认为,优秀的教材不仅是知识、信息的载体,更是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积极开展活动的工具,是激发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乐园。因此,新教材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人文素养。
4、构建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经济学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突出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现实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课程模块的设置既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又依托经济学学科知识,体现了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发展的过程。
教材力求在引导学生认识经济生活,适应经济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经济生活领域应用学科知识,进行理性思考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的内在需要;同时,教材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气氛中受到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二、           教材的主要特点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新教材编写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在编写上具有以下特点。
1、新教材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文本
新教材以《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为准则,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围绕我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这一主线,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高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和市场道德教育,使学生真切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切实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新教材自始至终坚持鲜明的政治导向,将鲜明的政治导向与严谨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进入新世纪,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全新的环境:在经济生活领域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商品货币关系普遍形成、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多姿多彩、就业、创业方式多种多样、多种分配方式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等等,这些方面的新情况和新变化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思想政治1》作为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向导,鲜明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价值标准,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学习。因此,《思想政治1》在观点、内容的确定和材料的选取上,尽力寻求经济学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价值的交汇点,注重“把最有价值的知识编进教材”,也就是将经济学学科知识中最具有思想教育价值的内容选入教材,使教材成为培养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文本。如第一单元在让学生认识商品、
货币、价格和消费等常见的经济现象时,着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善于理性地消费(第三课提出的正确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第二单元在介绍企业和劳动者的相关知识时,强调自主创业意识、自主创业能力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培养。
其次,坚持以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统领新教材的编写,使教材突出地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反映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任务,让学生懂得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是分不开的,要立足现在,把握未来,了解我国未来20年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明确自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所肩负的使命和应尽的责任。如第四单元专门设有“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一课,集中体现了十六大的基本精神,简要介绍了我国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发展基础、经济目标和战略重点;第二单元在介绍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时,展现了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
再次,新教材引领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仅体现在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确引导,而且还体现在能够提供多种活动设计,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体现思想教育内容的生成性,实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2、教材构建了以经济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知识体系,符合高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规律
《思想政治1》的教材内容以高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经济生活为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充分考虑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长与学生生活体验、社会实践关系的基础上,选取高中学生关心的经济生活和经济问题为教材内容。在教材编排上,我们注重用有意义的典型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使学科知识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建构知识,以求达到“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的境界。我们在《思想政治1》的每一课都设计了若干材料来呈现问题,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并提出由此材料引出的种种观点,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如在说明“影响价格的因素”时,我们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价格变化的多个镜头,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然后引出相关的知识点。
新教材把大量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建设新成果的素材加以典型化,把经济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经济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教材知识结构。
3、教材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新教材的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这具体表现为:第一、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材既充分反映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又通过每一课文中的“名词点击”“相关链接”和“名家点评”等栏目和“探究”模块,以及每一单元后面的“综合探究”模块,在学习内容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深入思考。这就使得课程教学内容具有较大的开放度,是以往教材所不能比的;第二,呈现方式的开放性。教材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镜头等作为话题呈现问题,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并配以解决问题所必备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因此,现在的整个教学过程需要调动教师、学生、家长、学校直至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才能完成。
4、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深化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
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思想政治1》在教材呈现方式上,我们每一部分均由单元与课文构成,每一单元分为3课,单元前面有“单元导语”,简要概括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教育点;每一课分为2框,前面有课文引言,说明本课的基本要点。一般完成每一课的教学需要用2课时(1课时/框),教材共有12课,需要用24课时;另外,每一单元的“综合探究”要用1课时,共计4课时。本教材的总学时为28节。
我们考虑到教材应该有利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和兴趣的发挥,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由选择学习的课程,因此,我们在每一课的呈现方式上并不强调统一,而是鼓励编写者发挥各自的特长。
5、教材的语言文字简明朴实、新颖活泼,课文的图文并茂,版式设计与装帧风格独特,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的主题和内容。
新教材的语言简明、朴实、活泼,但内容丰富,涵义深刻,深入浅出;同时,课文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烘托主题,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充分反映了我国各地经济建设欣欣向荣的景象,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如教材第34页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漫画、第40页区别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漫画,第64页表现同富不同路的漫画,第112页表现生产全球化的“探究”:欧洲多个国家联合生产的空中客车,比较优势说的呈现,第111页亚洲金融风暴的图示等等,都是作者和美编独具匠心的共同创作成果。
三、教材的设计思路
a)         教材体系的构建
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投资与创业--收入与分配--面对市场经济
思想政治1: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观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l         认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l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l         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l         珍惜诚信的价值,增强法律意识,培养进取精神;
l         树立科学发展观。
相关知识
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常见的信用工具;商品价格;消费心理、行为和观念;银行存贷;商业保险、债券、股票;利润、利息、股息;公司经营;就业与创业方式;我国的分配制度;财政与税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WTO及国际贸易;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等。
框架设计思路:
课程整合
生活与消费
投资与创业
收入与分配
面对市场经济
生活主题
生活的体验
生活的创造
生活的规划
生活的“舞台”
生活逻辑
如何花钱
如何挣钱
如何管钱
如何发展
学科知识
消费的意义
投资的意义
财政的意义
经济建设的意义
价值观
消费者
创业者
管理者
建设者
总特点1:
这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方案,一个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支撑的方案;一个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的方案。
知识内容的把握:
l        更注重获得知识的体验、感悟的经历。
l        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操作性。
l        更注重思想道德和政治观点的形成。
l        更注重教学策略的运用: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的学习过程和认知途径。
总特点2:
力求淡化对相关学科知识的概念化、标准化的识记和理解要求,寻求在活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控制教学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