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决口 观看心得:土地奶奶”被判死刑冤不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10/05 21:00:00
“土地奶奶”被判死刑冤不冤?

  背景: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贪污、受贿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判处原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国土资源局局长罗亚平死刑。法院查明,罗亚平贪污受贿3000余万元,另有折合人民币3000余万元的财产无法说明来源。

  东方早报发表何三畏的文章: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被司法处置的省部级别的官员十多位,没有一例死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贪污受贿没有罗亚平多,他们一般都比罗亚平多;也不是手法没有罗亚平“恶劣”,贪污受贿的恶劣程度不好评价。罗亚平为什么被判死刑呢?我国贪污受贿罪的“死刑标准”是什么呢?有两个标准。一是刑法标准,即十万元以上,可以处死刑。但这个标准,已经被现实抛弃,早就不可能这样量刑了。于是就有第二个标准,即“现实标准”。现实标准是飘移的。它又必须要确定两个指标,一是官员级别,像罗亚平这样的基层公务员,千万元以上是可以杀头的;而同样的贪污数额,放到相当级别身上,在近年来,一般是不会被判死刑的。当然,这就等于无法可依。那么,司法也就可能在等待上级官员的旨意。中国有杀贪官的传统。中国百姓会为杀贪官叫好。这次罗亚平一审被判死刑,网络上除了叫好,也是抱怨为什么只杀这么小的贪官。但是,要知道杀贪官跟反腐败不是一回事。杀贪官不会遏止腐败,杀更大的贪官也不会遏止更大的腐败。此前,有过一段时间杀贪官的级别比较高,人大副委员长,副省长都杀了。结果当时也没有遏止住腐败,否则,今天的反腐形势也就不会仍如此严峻。此外,杀贪官可能使腐败线索灭失。例如媒体上的罗亚平,她被称为“土地奶奶”,仿佛那一方土地就是她的。但这事实上可能吗?如果她的领导前天不喜欢她,她昨天还是“土地奶奶”吗?既然她被任命的时候,公众没有发言权,她被排除的时候,不也是她的领导的事吗?

  小蒋随想: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句话表明,杀贪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民意基础”。但是,杀贪官并不代表一定能减少腐败。马克思说过:资本家为了暴利,可以冒上绞架的危险。腐败者则是以权力作为获取暴利的筹码,在贪婪面前,从不缺少亡命徒。在是否杀贪官的问题上,法学界与坊间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些专家认为废除死刑是一种世界趋势,不杀贪官也有利于将外逃贪官引渡回国。坊间则认为在贪腐案件多发、案值越来越大、涉案官员级别越来越低的背景下,若废除腐败死刑,会令腐败分子更加有恃无恐。更重要的是,既然死刑没有在我国废除,贪官凭什么拥有“优先免死”的权利?一些国外司法机关对“黑金移民”网开一面,恐怕也不单单是因为中国有死刑。送上门来的“投资移民”肥肉,人家岂有不吃之理?所谓的“意识形态差异”,更不是死刑与否能够解决的。就本例来说,罗亚平完全符合“死刑标准”。至于某些比罗亚平官级更高、贪腐金额更大的贪官为什么没被判死罪,则是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的问题。

  “勤奋工作赶超涨价”是怎么出炉的

  背景:“2010年度汉字盘点”评选正在进行中,目前“涨”字遥遥领先,超过半数。与此同时,有媒体写道:以勤奋工作赶超物价涨幅。

  齐鲁晚报发表郭松民的文章:这个药方让人感到哭笑不得,因为这简直是在对溺水者说,你要靠自己的努力挣扎来确保自己免于被淹死,虽然笔者并不愿意揣测别人的动机,但还是从这张药方当中,嗅出了一点幸灾乐祸的味道。普通老百姓靠勤奋工作,无论如何是追不上物价涨幅的。原因很简单,目前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货币投放量过多,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其面临的问题就如同面对漫过堤坝的洪水一样,除非能够抓到一块木板或者救生圈什么的,否则的话再“勤奋”地扑腾都无济于事;二是贫富差距太大,既得利益阶层手里掌握着大量剩余资金,也就是热钱,这些热钱由于规模特别巨大,所以完全可以操控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用来炒房,则把很多人变成了房奴;用来炒“蒜”,则“蒜你狠”;用来炒姜,则“姜你军”……价格动辄几倍、几十倍地往上涨。面对这样的滔天巨浪,普通老百姓毫无博弈能力。“以勤奋工作赶超物价涨幅”的论调,其实还暗含了对大部分普通民众的蔑视和讽刺:似乎他们是一群不愿意勤奋工作、只知道抱怨的人。但事实上,那些无力应对物价上涨的人——无论是起早贪黑的小商小贩,还是拖着“亚健康”的身体,生活在“过劳死”阴影下的一般白领——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勤奋的阶层,游手好闲的恰恰是无须担心通胀的既得利益阶层。通胀问题根本上是一个宏观经济政策问题,因此也应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解决,各国皆然,从来没有哪个国家是靠号召民众通过“勤奋工作”来应对通胀的。

  小蒋随想:“以勤奋工作赶超物价涨幅”的出处源于《工人日报》的一篇新闻。受访者是一个名叫张英的家政服务员。原话其实是“现在什么都在涨价,生活成本高……前几年,我做得累的话就会告诉公司少给我单子做,今年我经常会给公司沟通说多给我点单子,这样我的收入就会上涨,可以应付物价和房租上涨”。这本来是平凡人对物价上涨的无奈,只能不得已多打工维持生计。但到了记者笔下,就升华为“以勤奋工作赶超物价涨幅”。文字游戏的魅力就在于此,它可以将困苦转化为动力,将无奈升级为进取。这种文字在宣传导向上是正面的,但对当事人却缺失了基本的体恤。几年前,“中国人为什么勤劳却不富有”曾引发众多讨论,虽然我们不能在短期内改变国际劳资的分配格局,但我们知道中华民族一直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之一,中国工人甚至入选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请不要给中国工人已然疲惫的脊梁上再加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