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爱兄欢: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二章:网民规模和结构特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7:25:25
 

一、网民规模

        (一)总体网民规模

        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继续稳步增长,网民总数达到4.57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4.3%,较2009年底提高5.4个百分点。全年新增网民7330万,年增幅19.1%。截至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占全球网民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

 

图 1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宏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网络基础建设务实推进,移动互联网加快发展,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农村信息化使用深度增强等,共同推动了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和普及率的稳步提升。

        一、国家扩内需的政策力度持续加大,推动了信息产品需求的释放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国家出台了一揽子扩大内需的政策,内需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同时,政府加大了国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实现较快增长。伴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力的逐步释放,各阶层人群对信息产品的消费需求也进一步释放,推动了信息产品消费量的稳步提升,使接触互联网的人群进一步扩大。

        二、信息设施资源建设稳步推进,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

        2010年,我国基础网络资源和国际带宽服务基础资源不断增长,城乡宽带接入网络的覆盖率进一步提高,促进了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净增2091.1万户,达到12488.9万户。全国电信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81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此外,2010年三网融合和云计算分别启动试点,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进程加快,带动了互联网基础层面的转型升级。

        三、移动互联网向纵深发展,社会化媒体渗透用户生活

        2010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呈现加深发展态势,智能手机价格和通信成本继续降低,3G应用的用户体验逐步提升,开启了更多用户的移动网络生活。同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更为明显,而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展现信息资讯内容的“第五媒体”,进一步促进了媒体的融合化和信息分享行为,推动了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深层次渗透。

        “十一五”期间,我国网民规模跃居全球第一,宽带普及率接近100%,手机网民规模迅速发展,企业互联网应用更加深入,互联网建设引领我国信息化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同时还存在地区差距较大、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宽带速率相对滞后、网络安全诚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互联网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当前,随着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我国互联网急需提升发展质量,实现从“扩量”向“提质”转变。
(二)宽带网民规模

        2010年,我国宽带基础服务覆盖率继续扩大,带动了宽带用户规模的增长。宽带网民规模达到4.5亿,年增长30%,有线(固网)用户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98.3%。同时,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为4299万,占整体网民的9.4%。


 

图 2中国宽带网民规模
        (三)手机网民规模

        2010年,我国手机网民规模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12月,手机网民达3.03亿,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2010年,手机网民较传统互联网网民增幅更大,成为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移动互联网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但是,对比2009年的手机网民发展速度,可以看出目前中国手机网民增长趋缓。新增手机网民的来源主要是两块,一个是存量手机用户,一个是新增手机用户,而2010年这两块都没有为手机网民新增提供很好的支撑,进而导致手机网民增速减缓:

        一、存量手机用户中潜在手机网民不足。存量手机用户在2009年的手机网民爆发之后潜在手机网民大幅缩减,不足以支撑2010年手机网民的高速增长。2009年是3G元年,虽然在3G用户发展方面并没有取得很大的突破,但是由于运营商的大力推广,“手机上网”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受这一刺激,2009年全年手机网民净增超过1亿户。这一次用户激增,将存量手机用户中的很多潜在手机网民都发展为了实际手机网民,导致存量手机用户中潜在手机网民大幅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又没有新的更大的刺激因素,因此手机网民增长减缓。

        二、手机用户新增乏力。2010年实际手机用户新增量也出现了下滑,无法支撑手机网民快速增长。2010年初手机用户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规模,达到7.5亿户,也开始显现出增长疲态。尽管2010年手机用户也保持了超过1亿的净增,同时3G用户出现了高速增长。但是,这些新增中,尤其是3G用户新增中,更多是用户转网换号的结果。某些运营商在统计中将3G上网卡用户、3G固话用户也计入3G用户,也造成了手机用户净增数据比实际手机用户偏高。总结来看,剔除一人多号、换号后旧卡未及时作废、统计口径误差等因素,我们认为实际手机用户在2010年也出现了新增乏力的情况,进而影响了手机网民增长的势头。


 

图 3手机上网网民规模         (四)分省网民规模 

        2010年,我国网民规模超千万的省(市)数量进一步增加,达到19个,较2009年增加3个。从互联网普及率上看,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差异依旧明显。

        第一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好,普及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省份。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天津、福建、辽宁、江苏、新疆、山西、山东、海南、重庆、陕西十四个省或直辖市,较2009年增加4个。其中,北京互联网普及率高达69.4%,上海和广东分别为64.5%和55.3%。

        第二梯队: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包括青海、湖北、吉林、河北、内蒙古、黑龙江六个省和直辖市,较2009年减少2个。

        第三梯队:互联网发展水平较为滞后,网络普及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集中在西南部各省和中部地区,包括宁夏、西藏、湖南、河南、广西、甘肃、四川、安徽、云南、江西、贵州十一个省或直辖市,较2009年减少2个。

 

图 4 2010年中国各省互联网发展状况

        从发展速度上看,中西部地区网民规模增速较快,其中西藏、贵州、陕西、安徽网民数量年增幅最大,分别为52.7%,31.1%,30.2%和30.2%。由于京广沪的网民规模相对庞大,网民增长速度较低。

表 2  2010年分省网民规模及增速

 二、接入方式 

        (一)上网设备

        2010年,网民的上网工具更加多元,各类上网设备使用率普遍上升。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有78.4%,仍然居于首位。使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网民分别为66.2%和45.7%。与2009年相比,笔记本电脑上网使用率上升最快,增加了15个百分点;手机和台式电脑上网使用率分别增加5.4和5个百分点。

 

图 5  网民上网设备

        (二)上网地点

        网民在家上网的比例仍显著高于其他地点,有89.2%的网民在家上网。在网吧、单位和学校上网的网民分别占35.7%、33.7%和23.2%,还有16.1%的网民在公共场所上网。

        与2009年相比,网民在家上网的比例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单位和在公共场所上网的用户比例分别提升了3.5和0.4个百分点。


 

图 6  网民上网场所

        (三)上网时间

        2010年,我国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3个小时,日平均上网时长2.6个小时。


 

图 7 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         三、网民属性 

        (一)性别结构

        男性网民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2010年,我国网民男女性别比例为55.8:44.2,男性群体占比高出女性近11.6个百分点。


 

图 8  2009.12-2010.12网民性别结构

        (二)年龄结构

        网民年龄结构更加优化。2010年,30岁以上各年龄段网民占比均有所上升,整体从2009年底的38.6%攀升至目前的41.8%。10-19岁年龄段的网民所占比例下降较多,与该年龄段实际人口数下降有关。

 

图 9 2009.12-2010.12网民年龄结构

        (三)学历结构

        2010年,我国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增加明显,占比从26.8%提升到32.8%,增加6个百分点。高中学历的网民占比首次下降,从40.2%下降到35.7%,降低了 4.5个百分点。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网民均保持相对下浮的态势。


 

图 10  2009.12-2010.12网民学历结构

        (四)职业结构

        2010年,学生、企业一般职员、个体户/自由职业者三大群体在网民中占比进一步增大,分别占整体网民的30.6%,16.2%和14.9%。同时,农林牧渔劳动者占比上升较快,从2.8%上升至6%,无业\下岗\失业人员占比从9.8%下降至4.9%。

 

图 11 2009.12-2010.12网民职业结构

        (五)收入结构

        互联网进一步向低收入者覆盖。与2009年相比,个人月收入在500元以下的网民占比从18%上升到19.4%,月收入在501-2000的网民群体占比也从41.7%上升至42.8%。无业\下岗\失业网民占比降低,因此无收入群体网民也从10%降低至4.6%。


 

图 12 2009.12-2010.12网民个人月收入结构

        (六)城乡结构

        随着信息化建设加快,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网络硬件设备更加完备,推动了农村地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2010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同比增长16.9%。

        农户自发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显增强。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式,我国农村信息服务普及有了显著的提升,“沙集模式”成为农村自发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典型代表。农户通过自发使用市场化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直接对接需求市场,带动农村地区制造及其他配套产业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也带动了周边地区信息化使用深度的提高。然而随着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的绝对规模下降,使农村网民的增长势头相对平缓,低于城市网民的增长速度。


 

图 13 2009.12-2010.12网民城乡结构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二章:网民规模和结构特征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四章:个人互联网应用状况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摘要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五章:中小企业应用状况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一章:调查介绍 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基础资源 第27次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第六章:互联网安全环境 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9日,《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我国网民达4.85亿(热点解读) 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称 中国手机网民逾3亿人 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宿迁市新兴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2008-2009年我国服装市场规模发展状况(三) 2008-2009年我国服装市场规模发展状况(四) 2008-2009年我国服装市场规模发展状况(五) 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结构及经营业绩分析 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报告(上) 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 集邮市场目前状况和未来发展 互联网问题系列调研报告之一:网民,掀起你的盖头来 网民突破四亿 解读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 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网:一站式电子商务!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