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密尔诗博s121pe价格:中美联合声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1:17:26
中美联合声明加强双方关系促进高层交往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04:26  外交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声明
二〇一一年一月十九日,华盛顿
1. 应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于二〇一一年一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胡主席会见了美国副总统约瑟夫·拜登,将会见美国国会领导人,并访问芝加哥。
2. 两国元首回顾了自奥巴马总统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以来中美关系取得的进展,并重申致力于建设二十一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符合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利益。双方重申,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为两国关系奠定了政治基础,并将继续指导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重申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两国元首还重申了对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中美联合声明》的承诺。
3. 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和挑战。中美正在安全、经济、社会、能源、环境等广泛领域开展积极合作,需进一步深化双边接触与协调。两国领导人还一致认为,需要与国际伙伴和机构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以形成和落实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并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和各国人民的福祉。
加强中美关系
4. 鉴于两国面临重要的共同挑战,中美决定继续建设伙伴关系,以推进共同利益、处理共同关切、强调国际责任。两国领导人认识到,中美关系既重要又复杂。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双方同意进一步努力培育和深化战略互信,以加强双边关系。双方重申要深化对话,拓展务实合作,确认需共同努力,处理分歧、扩大共识、加强在一系列问题上的协调。
5. 美方重申,美方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中方表示,欢迎美国作为一个亚太国家为本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努力。两国领导人支持通过合作努力建设二十一世纪更加稳定、和平、繁荣的亚太地区。
6. 双方强调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重要性。中方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希望美方信守有关承诺,理解并支持中方在此问题上的立场。美方表示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美方赞扬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欢迎两岸间新的沟通渠道。美方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期待两岸加强经济、政治及其他领域的对话与互动,建立更加积极稳定的关系。
7. 双方重申,尽管两国在人权问题上仍然存在重要分歧,但双方都致力于促进和保护人权。美方强调,促进人权和民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方强调,不应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中美强调,各国及各国人民都有权选择自身发展道路,各国应相互尊重彼此选择的发展模式。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精神处理人权问题上的分歧,按照国际文书促进和保护人权,并同意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举行下一轮中美人权对话。
8. 中美同意在下一轮人权对话前恢复举行法律专家对话。双方还同意将加强两国的法律合作和法治交流。两国正积极探讨关于加强妇女在社会中作用的交流和讨论。
9. 中美两国确认,一个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是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关于积极合作全面中美关系共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一致认为,有必要加强各层次的实质性对话和沟通,以减少误解、误读、误判,增进了解,扩大共同利益,推动两军关系健康稳定可靠发展。双方注意到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本月早些时候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美方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于二〇一一年上半年访问美国。双方重申,中美国防部防务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未来将继续作为两军对话的重要渠道。双方表示,将继续推动二〇〇九年十月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与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就发展两军关系达成的七项共识得到落实。
10. 中美同意采取具体行动,深化在航天领域的对话和交流。美方邀请中方代表团于二〇一一年访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总部和其他合适的设施,以作为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长二〇一〇年对中国富有成果的访问的回访。双方同意继续在透明、对等、互利的基础上讨论在航天领域开展务实合作的机会。
11.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是两国最早签署的双边协定之一,双方认可在该协定框架下取得的成果并欢迎签署该协定延期议定书。中美将继续在农业、卫生、能源、环境、渔业、学生交流、技术创新等广泛领域进行合作,以增进双方福祉。
12. 中美双方欢迎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在反恐等诸多领域加强执法合作取得的进展。双方同意通过双边和其他途径加强反腐败合作。
促进高层交往
13. 双方认为,强有力的中美关系离不开高层交往,密切、频繁、深入的对话对推进双边关系以及国际和平与发展十分重要。本着这一精神,两国元首期待在二〇一一年再次会面,包括在美国夏威夷州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中方欢迎拜登副总统于二〇一一年访华。美方欢迎习近平副主席此后访美。
14.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一两国政府间十分重要的协调机制,同意二〇一一年五月在华盛顿举行第三轮对话。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帮助两国建立互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双方还同意二〇一一年春在美国举行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二〇一一年下半年在中国举行第二十二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双方同意两国外长通过互访、会晤等方式保持密切沟通。
15. 双方强调两国议会继续保持交往的重要性,包括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的机制化交流。
应对地区和全球挑战
16. 双方认为,中美两国在促进亚太及其他地区和平安全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同意加强沟通与协调,应对紧迫的地区和全球挑战。双方致力于采取行动保护全球环境,在全球性问题上协调合作,维护和促进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中美同意在下述领域增进合作:应对暴力极端主义,防止核武器扩散、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加强核安全,消除传染性疾病和饥饿,消灭极端贫困,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打击海盗,预防和减少灾害,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打击跨国犯罪,打击贩卖人口。中美将与其他各方一道,努力加强合作,应对共同关切、促进共同利益。
17. 中美强调致力于最终实现无核武器世界,强调需要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以应对核扩散和核恐怖主义等威胁。在此方面,双方支持《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尽早生效,重申支持日内瓦裁谈会尽早启动“禁止生产核武器用裂变材料条约”谈判,并愿为此进行合作。双方注意到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后中美在核安全领域合作深化,签署了关于在华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的谅解备忘录。
18. 中美一致认为,正如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和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所强调,保持朝鲜半岛和平稳定至关重要。双方对近期事态发展导致半岛局势紧张表示关切。双方注意到两国在半岛问题上保持了密切合作。中美强调改善半岛南北关系的重要性,都认为朝韩开展真诚和建设性对话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鉴于半岛无核化对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中美双方重申,有必要采取切实有效步骤实现无核化目标,并全面落实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中的其他承诺。在此背景下,中美对朝鲜宣称的铀浓缩计划表示关切。双方反对所有违反六方会谈“九·一九”共同声明和相关国际义务和承诺的活动。双方呼吁采取必要步骤,以尽早重启六方会谈进程,解决这一问题及其他相关问题。
19. 中美重申,将致力于寻求全面长期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以重建国际社会对于伊朗核计划仅限于和平目的的信心。双方同意伊朗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同时伊朗也应履行该条约规定的相应国际义务。双方呼吁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所有有关决议。双方欢迎并将积极参与六国与伊朗进程,强调包括伊朗在内的各方应致力于建设性的对话进程。
20. 双方同意全力支持苏丹北南和平进程,包括全面有效落实《全面和平协议》。双方强调各方应尊重自由、公平和透明的公投结果。中美双方对达尔富尔问题表示关注,认为应推动达尔富尔地区政治进程取得进一步实质性进展,以促进该问题早日得到全面妥善解决。整个地区继续保持和平稳定符合中美双方利益。
21. 双方同意,本着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精神加强在亚太地区的沟通和协调,并通过多边机构等渠道和其他亚太国家一道促进和平、稳定与繁荣。
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
22. 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认识到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对两国和世界经济极其重要。两国领导人同意推进全面经济合作,并将依托现有对话机制,基于以下要素,到将于今年五月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进一步确立全面经济合作框架。
23. 为推进中美两国和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双方同意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沟通与合作:
(1)美国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美联储近年来已采取重要步骤增强其传递未来展望和长期目标的清晰度。
(2)中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服务部门的私人投资,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中国将继续坚持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双方同意继续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并关注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两国支持欧洲领导人为增强市场稳定性和促进可持续长期增长所做出的努力。
24. 双方认识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创新和繁荣的重要意义,重申将采取进一步措施推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双方也同意愿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
25. 两国领导人强调将指示其谈判代表进行跨领域的谈判,在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发展回合授权、锁定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促使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成功、富有雄心、全面和平衡的结果。双方同意加强和扩大两国谈判代表的参与度以完成谈判。
26. 两国领导人同意实现更加平衡的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并高度赞扬包括近期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二十一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在此方面取得的进展。
27. 中方将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包括进行审计以确保各级政府机关使用正版软件,并依法公布审计结果。中国的创新政策与提供政府采购优惠不挂钩。美方欢迎中方同意在世界贸易组织政府采购委员会二〇一一年最后一次会议前提交一份强有力的新的修改出价,其中包括次中央实体。
28. 两国领导人认识到培育开放、公平和透明的投资环境对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重要性,重申双方继续致力于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双方认识到成功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将通过促进和保护投资,为双方投资者增强透明度和可预见性,支持开放的全球经济。中方欢迎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一种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中方欢迎中美双方讨论美国正在推进的出口管制体系改革,以及在符合美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这一改革对美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的潜在影响。
29. 双方进一步认识到双边商贸关系广阔和强有力的特点,包括此访所达成的合同,双方欢迎双边商贸关系经济上的互利性。
30. 双方同意继续通过将要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商贸联委会等进程致力于推进双边经济关系取得具体进展。
31. 双方认识到企业在两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潜力,并愿加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
32. 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在符合审慎监管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领域营造开放的投资环境。美方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
33. 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鉴此,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34. 双方承诺致力于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双方将继续强有力的合作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多边开发银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双方将共同促进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努力。双方还将与多边开发银行协作,寻求合作支持包括非洲在内的全球减贫、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35. 双方重申支持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重申在二十国集团首尔峰会公报中的承诺,包括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减少过度外部失衡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双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并承诺加强沟通协调,落实二十国集团峰会承诺,推动戛纳峰会取得积极成果。
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合作
36. 双方认为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是当今时代两大重要挑战。中美同意继续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行密切磋商,为实现两国和世界人民的能源安全而开展协调,加强现有清洁能源合作,确保市场开放,在气候友好型能源领域推动互利投资,鼓励清洁能源,推动先进清洁能源技术开发。
37.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伙伴关系、《中美能源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和中美能源合作项目启动以来两国在清洁能源和能源安全领域合作取得的进展。双方重申继续就能源政策进行交流,在石油、天然气(包括页岩气)、民用核能、风能和太阳能、智能电网、先进生物燃料、清洁煤、能效、电动汽车及清洁能源技术标准等领域进行合作。
38. 双方积极评价《中美能源和环境十年合作框架》自二〇〇八年启动以来取得的进展。双方同意在该框架下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落实水、大气、交通、电力、保护区和湿地、能效等优先领域的行动计划,开展政策对话,实施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高兴地宣布两个新的绿色合作伙伴计划。双方欢迎两国地方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参与十年合作框架,共同探索中美能源环境合作的创新模式。双方对根据十年合作框架将于二〇一一年开展的合作项目和活动表示欢迎。
39. 双方对坎昆协议表示欢迎,认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也应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双方同意与其他国家一道,积极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全面、有效、持续落实,包括落实坎昆协议,并支持今年的南非会议达成积极成果。
扩展人文交流
40. 中美两国一贯支持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人文交流,这也是双方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努力的一部分。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步骤加强人文交流。双方满意地注意到,二〇一〇年上海世博会取得成功,中方对美国馆的成功展示向美方表示祝贺。双方宣布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决定进一步支持两国地方各级在一系列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包括增强友好省州和友好城市关系。中美还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特别是通过“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对话与交流。美方热忱欢迎更多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并将继续为他们提供签证便利。双方同意讨论扩大文化交流的途径,包括探讨举办中美文化年及其他活动。双方强调将进一步推动相互旅游并为此提供便利。双方认为,所有上述活动都有助于深化了解、互信与合作。
结语
41. 胡锦涛主席感谢奥巴马总统和美国人民在他访问期间给予的热情款待。中美两国元首认为,此访进一步推进了两国关系,双方决心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元首均深信,一个更加强有力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整个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
分析称奥巴马安排私人晚宴为凸显与中国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04:00  汉网-武汉晚报

奥巴马款待胡锦涛
当地时间19日晚,美国总统奥巴马将在白宫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盛大的国宴。这是中国领导人13年来首次参加美国国宴,也是中国领导人第三次参加美国国宴。
我国领导人首次参加美国国宴是在1979年1月29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参加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举办的国宴。之后在1997年10月29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出席了由美国总统克林顿夫妇主持的国宴。
国宴作为美国接待外国元首的最高规格仪式,过程十分复杂隆重。
当地时间19日晚上6时,在美军仪仗队的簇拥下,奥巴马总统及夫人将在白宫礼宾官马歇尔的陪同下在白宫北门廊迎接胡主席夫妇。在一个简短的媒体拍照时间后,奥巴马夫妇将陪同客人进入白宫。
随后客人将在橙黄椭圆厅稍事休息,白宫将为胡锦涛主席夫妇备上香槟、鸡尾酒和红酒等。国宴开始前,两对领导人夫妇将在白宫会客室“蓝房”依次会见受邀参加晚宴的其他客人。
国宴由四道菜肴组成,并佐以美国产葡萄酒,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军乐队将在宴会全程演奏助兴。不过白宫没有透露具体菜单。国宴结束后,美方照例会安排文艺表演。
私人晚宴“极不寻常”
奥巴马此次招待胡锦涛,除了美国媒体常说的“全红地毯待遇”之外,还安排了一个“极不寻常”的私人晚宴。
私人晚宴其实并不是国事访问的必备环节,所以很多人认为奥巴马设下私人晚宴,特别凸显对中国的重视。私人晚宴能通过近距离接触,增加与会者特别是两国元首的私人友谊。同时,双方也能在正式场合前沟通达成共识,保密性高有助于双方放开禁忌进行深谈。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奥巴马访问中国的时候,胡锦涛主席也在钓鱼台国宾馆为他设置了一个中方的小型私人晚宴。
一共只有6人参加
美方此次安排的私人晚宴“小得不同寻常”,一共只有6人参加。除了中美元首外,美方出席人员为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多尼伦。,中方出席人员为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和外交部长杨洁篪。
私人晚宴对媒体的保密程度非常高,现场不允许任何记者出现,而且将不会有拍照的环节,连具体开始的时间也都没有向媒体公布。
如此安排意义重大
为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政所所长高祖贵分析称,此次私人晚宴规模不大,美方主要有三个人出席,这样一个安排有助于两位元首深入地交流很多问题,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安排,并不是所有的国事访问都有如此安排。
这样的一个私人晚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用多尼伦的话来说,这次私人晚宴是非同寻常的,反映了目前的两国关系。他希望两国的领导人能够在这种不太正式的氛围当中,更加坦诚地交换意见。综合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19日晚间6时开始,美方将在白宫为胡锦涛举行国宴。哪些贵宾将出席国宴成了美国媒体猜测的焦点之一。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正在主持筹备这次国宴,奥巴马华裔“女军师”陈远美被委以“第一夫人幕僚长”重任,她与白宫其他工作人员一起,为国宴制定宾客名单。白宫到目前为止仍对国宴的细节守口如瓶。已经确认将会参加国宴的贵宾中,有许多活跃在美国政坛的华裔。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美国联邦女众议员赵美心、新当选的加州奥克兰市女市长关丽珍等。
奥巴马:是时候停止用敌对视角看待中美关系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13:46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杨美萍
胡锦涛19日与奥巴马进行了双边会谈,会后他们共同出席了联合新闻发布会。胡锦涛在会上表示,与奥巴马的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奥巴马则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并表示中国和平崛起对全球都有利。美联社分析称,胡锦涛和奥巴马都尽量表现出一种更为成熟和相互尊重的关系,而不局限于人民币汇率、主权和人权问题等争议话题上。
美国媒体提问犀利
此次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四家提问媒体分别是美联社、中央电视台、彭博社和新华社。美国媒体无论是提问胡锦涛或者是奥巴马,都比较犀利。
胡锦涛在回答有关人权状况的提问时表示,中国在保护和促进人权方面一直在作出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中国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另外奥巴马在回答汇率问题时表示,他已经向胡锦涛表达过他的看法,即美国欢迎中国增加汇率弹性,但始终认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促请中方让人民币更有效跟随市场机制调整。奥巴马称,人民币升值不仅能增加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还能有利于中方增强国内民众的购买力,从而实现中国刺激国内需求的目标。
美国应消除偏见
不过奥巴马同时强调,美中经济关系并不局限于汇率问题。他表示,他已就美国企业在华投资等问题与胡锦涛进行了交谈。
另外,奥巴马在记者会上重申一个中国政策,并表示中国和平崛起,对美国以至全球都有利。他表示,美国首先希望中国发展,但同时也希望把中国的发展纳入一个能让国际社会接受的轨道里。
奥巴马在发布会上特别提到,中国是美国的贸易伙伴,美国应该消除自己长期持有的偏见,即认为中国抢走了美国制造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他表示,是时候停止用敌对的视角看待中美关系了。他还明确表示:“我绝对相信,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整个世界和美国都有好处。”
胡锦涛:中国已成许多美企全球利润最大贡献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2日 02:1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本报综合报道
国家主席胡锦涛20日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时表示,过去的十年中国改革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新成就,但尽管如此,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属性没有变。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这是中国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的10年,也是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显著增强的10年。10年间,中国经济保持年均11%左右的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10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进口6870亿美元商品,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
谈到中美关系的发展,胡锦涛指出,中美两国都致力于加强双边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人民。目前,美国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和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也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据不完全统计,过去10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为美国消费者节省了6000多亿美元。中国已成为许多美国企业全球利润的最大贡献者。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最严重的2008年和2009年,仍有超过70%的美国在华企业实现盈利。
胡锦涛进一步指出,要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他表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尊重、增强双方战略互信的关系,是突出共同利益、加强全方位合作的关系。
20日晚些时候,胡锦涛抵达芝加哥会见了芝加哥市市长戴利,并出席了戴利市长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
胡锦涛在晚宴致辞中说,明天,我们将结束这次美国之行。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使中美两国人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永远生活得幸福安康,让世界持久和平、持续发展。我们今天播下的友好合作种子一定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外国媒体评胡锦涛访美称中美实现双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2日10:34  环球时报
环球网记者仲伟东1月22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自1月18日至21日对美国展开正式国事访问,并于21日离开美国中部城市芝加哥回国。外媒评价称本次对话中美两国实现了双赢,两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稳固。不过也有外媒指出,中美关系仍然面临着来自两国之间的以及外部因素的挑战。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21日刊载题为“中美峰会:哪个国家是最大赢家?”的报道,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中美关系定性为“双赢”,虽然胡主席访美给两国关系带来的重要影响不会立即显现,但似乎中美双方都从此次访问中实现了各自的“赢”。
《纽约时报》21日将胡锦涛主席访美称作“突破性”访问,报道还说,虽然本次访问并未完全结束,但两国明显为之感到“轻松”。在此次访问过程中,中美虽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和谐仍然是主旋律。报道还引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袁鹏的话说:“在2010年时,中美相互对对方存有猜忌,但本次访问成功地消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同时指出,许多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都表示,通过放宽经济对话范围和加强对话频率,中美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的稳固。
英国路透社21日报道说,中美两国的整体关系仍然面临着一些难题的挑战。贸易和货币政策问题仍然是困扰中美两国的难题。此外,朝鲜问题仍然是隔在中美之间的一层“晨雾”。《纽约时报》也评价说,尽管中美会谈取得众多成果,但美国更加关注希望得到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如何化解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日益增多的贸易问题。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1日引用胡锦涛主席的话说,尽管中美经济政策存在不同,但中方将会继续尽力解决这种不同。
美国专家:美中加强战略互信最为迫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09:45  新华网
戴维·蓝普顿,是当今美国权威的“中国通” 之一。他从事中国问题研究近40年,曾担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达10年之久。目前他是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国际问题高级研究学院中国项目主任。在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加强战略互信最为迫切
记者:请你谈谈对两年来我们双边关系的总体印象,好吗?
蓝普顿:美国和中国正在进行拉锯战,介于一体化和相互依赖之间。我们需要对方来改进世界环境,我们需要对方来稳定我们的经济,我们需要对方来创造地区与全球安全,我们需要对方来关注全球问题、全球疾病。因此,将我们拉到一起的力量就是我们各自对对方的需要。但是,还有一个力量在分离我们。分离我们的力量就是相互战略怀疑。因此,我认为胡主席的访问非常重要,在我看来,主要目标应当就是加强相互信任。
我认为过去30年,中国有非常成功的对外政策。它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文化实力得到了大大提升,而且没有加剧其他国家的威胁感。但是,我认为,过去几年当中,随着中国的实力不断增强,美国人、当然有时还有中国周边国家的人产生了较大的战略怀疑。因此,我想我们有必要回到互相打消疑虑和较为令人放心的关系的轨道上。
记者:鉴于过去几年的两国关系发展,胡主席对美国的访问有何重大意义?
蓝普顿:我想从若干方面来说这都是一次重要的访问。但是,也许最重要的是,它表明即使我们的关系有起伏——而且我认为现在正处于下降时期,但是我们两国仍然认识到我们必须保持这一关系处于良好的工作秩序。我认为胡主席此行是表明致力于这一关系发展的声明,任何时刻,不论困难与容易,我们都要解决问题。而且,我相信它将加深我们的相互信任,从而能够探讨棘手的问题,而且是以文明的建设性方式加以探讨。我认为他此行可能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而且我也希望如此,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一切问题都将退居其次——那就是加强相互战略信任。我认为我们已开始质疑我们的战略利益。我们双方都需要稳定吗?我们都希望看到各自经济健康运行吗?所以,我认为奥巴马总统需要增进与胡主席的信任,反之亦然。
美国处于非常敏感阶段
记者:实际上,你提出了我们双边关系两年来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或难题。我想继续谈谈那个问题。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美国)政府官员承认:两国之间的相互战略信任两年来已降至令人震惊的低点,尤其是过去一年。请你向我们明示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一点?
蓝普顿:我当然不是在为我们政府说话。这是我自己的个人观点。我认为朝鲜半岛的局势很可能是最为伤害美国人,中国被误解为支持朝鲜的挑衅活动。我承认美国人对朝鲜并不特别了解。但是,这种击沉军舰和炮击平民区域的行为令大多数美国人认为那绝对是违背国际法的。其次,还有钓鱼岛或尖阁群岛的问题。这给人们留下了印象,误认为中国要利用经济实力达到非经济目的。我认为这几起事件都非常重要。
公正地讲,美国现在处于非常艰难的经济时期。如果你留心一下美国的舆论调查,就是最近的一次,你会发现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我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中国有很多问题。但是就美国民众的舆论而言,认为中国正在非常迅速地获得经济实力。现在人们不清楚中国将如何利用这种实力。因此,我认为关键在于中国必须像它过去30年那样实行同样成功的对外政策。
我想我们尤为敏感,因为欧洲面临经济问题,日本也有问题。我们的问题比盟国少一点,但是我们正处于非常敏感的阶段。我们常常听说中国人很敏感,对不对?其实我们也很敏感。我们处于非常敏感的阶段。那么,中国必须重新回到那种细微的、令人放心的对外政策上。
“帮助我们教育美国国民”
记者:产生这种误解的原因是我们拥有不同的理念。举例来说,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队,而被击沉的韩国军舰是一艘反潜军舰。常识告诉人们,让朝鲜潜艇击沉一艘韩国反潜军舰然后逃之夭夭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中国人并不相信美韩调查得出的结论。与此同时,孤立朝鲜也对事情的解决没有帮助。
蓝普顿:这正是国际关系如此难以处理的原因。我们的国民不完全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不了解中国人是如何看待此事的,也不了解朝鲜人的心理。所以这就成了我们领导人的责任,一方面要向美国人解释发生了什么,另一方面还要在国际上采取行动以恢复或建立平衡、保持稳定。
我认为大体上说,美中两国都希望保持稳定,他们希望朝鲜半岛保持稳定。所以我们的目标是相同的。但我们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有着不同的想法。以史为鉴,美国认为我们必须用武力威慑朝鲜,一旦我们示弱,朝鲜就会得寸进尺。现在你们的历史和我们有些不同。你告诉我,当外界势力向朝鲜施压的时候,他们会变得更难以控制。所以我们拥有类似的目标,但对此理解不同。尽管如此,我们都有责任向自己的国民解释,这也是我认为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原因。他不仅应当出席政府会议,同时也需要和美国人进行交流,体现中国人性化的一面,以便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在美华人。
记者:你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观点。能对胡主席访美体现中国人性化的一面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吗?
蓝普顿:让我来举个例子吧。美国人非常担心失业。目前中国正在美国大量购买美国公司的股票进行投资,但在某些情况下,中国也买入工厂,这实际上为美国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我想如果胡锦涛主席前往 —些这样的企业,或者去那些因中国投资、美国对华出口而受益的城镇走走,跟人们谈谈中美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那将在美国国内产生很大影响。我认为两国举行高层会议是非常重要的。但在美国,人民说了算。所以中国领导人必须帮助我们教育美国国民,告诉他们中国的问题是什么,告诉他们中国和美国合作能让双方受益,这很重要。
对美投资“农村包围城市”
记者:你知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中经济和贸易关系对于稳定两国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双方在这一领域内产生了一些摩擦和分歧。对于减少经济领域内的摩擦、扩大共同利益,你有什么建议?
蓝普顿:迄今为止中国在美国投资了大量证券、债务票据、国库券及其他资产。但我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不仅会增加对债务证券的投资,还会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地投资工厂、设施和资源——其中也包括美国。如果中国回头看看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的做法,他们会这么做。当时日美出现的很多问题类似于今天美中之间出现的问题,日本作出了将一部分生产转移到美国境内的战略决策。那时候我生活在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日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本田汽车工厂。这个工厂为俄亥俄州的失业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现在你可以看到虽然我们对日本也有贸易赤字,但赤字对日美关系来说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所以我想说,中国能做的唯一大动作是开始使用它的投资资源,不仅仅是作为金融工具,同时也作为在美国境内创造就业的工具。当然,你们正在欧洲和非洲采取这种做法,你们的投资组合很均衡。但是让美国人在中国投资的企业内工作,这会改变地方上的政治格局,华盛顿的国会议员会纷纷考虑自己选区的利益。所以如果你想把它变成毛泽东式的人民战争,那就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吧。(本网驻华盛顿记者 严锋)
专家称中国无需刻意对美阐述战略意图
时间:2011-1-20 8:49:00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早报记者 吴挺
黄仁伟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战略合作要保持稳定
东方早报:胡锦涛访美要传递的最重要信息是什么?
黄仁伟:最重要的信息是中美要保持战略合作,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会因为一些小风波或曲折而改变的战略合作。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相对力量下降,中国上升比较快,造成双方在一些大的问题上判断有变化。美国认为,中国发展这么快,可能影响美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而中国某些人的认知呢,则是美国重返亚洲是在建一个遏制中国的包围圈。在这种气氛下,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重新见面,就是要增加战略互信、战略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东方早报:有没有最高和最低期待?
黄仁伟:不能说最高期待,建立战略合作的稳定性是符合两国利益的。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中美也是通过合作才能使事态得到缓和。如果放任冲突继续发展,便不会有后来半岛事件对抗性下降的局面。其他地方也是这样,中美都不想让对抗无限升级。没有什么最高期望,就是要建立稳定性。
东方早报:听说对联合声明的内容,双方仍有分歧,会不会难产?
黄仁伟:听说是在起草中。但联合声明不是公报,有人说是第四个联合公报,这是曲解。如果是有分歧的话,大不了就不讲,可以在联合声明中避免。实在分歧太大了,各说各话的情况也不是没有过。如果能不讲,就避开不讲,但中美之间大部分问题还是可以讲的。
东方早报:联合记者招待会和私人晚宴是两个亮点,你怎么看?
黄仁伟:中国领导人临行前接受美国媒体书面采访,原本是想面对面的,后来改了。至于白宫联合记者招待会,作为大国领导人,这点自信总归是有的。这次没有太大问题。
进一步讲,要发展公共外交能力,不完全只是政府对政府和元首对元首。过去,我们在元首外交能力上不强,但后来也增强了。现在元首要增强对外国民间和媒体的公共外交能力。在西方,就要学会用西方的方式传播想法,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来传播。
中国媒体在咄咄逼人
东方早报:有人批评说奥巴马访华签署的联合声明后来并没有能够防止2010年两国关系的吃紧,奥巴马对于中国核心利益的尊重也没有兑现。
黄仁伟:心态要放平和。还是拿朝鲜半岛危机举例,危机是朝韩之间的,并非中美挑起,但要求中美事发后马上达成一致很困难。两国毕竟不是盟国,利益各有各的。但在利益间找到稳定点,在一个突发事件面前,开始会比较难。但不能因为出现过问题和纠葛,出现了关系波动,就说奥巴马访华的效果不好了,实际上双方还是在2010年照顾到了彼此关切,沟通很多,否则直接就是对抗和冲突,不会反复沟通。
不过,2010年一系列危机之后,的确对于彼此核心利益的关切要更加具体化,要更加具体的机制化,如海上安全机制的建立等,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作为美国来讲,总归要保住自己的利益,与中国再三讨价还价。
东方早报:美国学者整体认为中国外交去年“咄咄逼人”,你怎么评价?
黄仁伟:中国没有咄咄逼人,而是中国媒体在咄咄逼人。我要批评中国很多媒体的报道,不是按照事实本身,而是夸大紧张的部分。这种做法有点学西方媒体,什么耸人听闻就报什么。合作不报,妥协也不报,充斥着竞争和对抗。真的到了妥协和协调时,读者就感到很意外。
东方早报:但有人也拿解放军学者的表态当作证据。
黄仁伟:他们也是通过媒体出来发表看法的。是属于个人行为,没有人授意他们讲这些话。
东方早报:似乎华盛顿政治圈内对华笼罩着一种失望和质疑的情绪?
黄仁伟:有种说法是“中国傲慢论”,实际上在金融危机之后,他们需要有个心态调整过程。德国GDP被(中国)超过后也经历了这个阶段。但美国的调整过程会更长,因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要长期相处,无法避开。
一方面我们认为美国对中国压得太过;而美国认为中国想改变现状的诉求提得太快,大家都需要适应。哪些东西暂时不需改变,哪些改变了对中国也没有好处,需要我们客观分析。主张改变越快越好,不是事实。
中国要提供更多公共品
东方早报:有欧洲学者提出中美已经陷入了一场安全困境,导致周边国家纷纷开始搞军事建设,是吗?
黄仁伟:中国军事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很长时间来,中国军队是用一种忍耐的方式在发展。邓小平过去讲,在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我们的军队不能太多,现代化不能搞得太快。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开始补偿过去的欠账,投入多了些,快了些。90年代后期的投入,到现在成果开始慢慢显现。80-90年代上半段,15年时间几乎没有动,甚至还有下降,国防人员大量流失。90年代中期之后开始搞研究,十几年后现在成果出来了,让外界大吃一惊。
实际上,中国隐形飞机上使用的材料是30年之前就完成了的,是获得过国家科技一等奖的。刚刚用到飞机上,外界就觉得不得了了。中国在科技上并不落后,放到军事用途上,有时是时机不到,或者是其他配套没赶上。所以,我们军事现代化过程很漫长,最近成果连续出现,让人很吃惊。
对于外界的反应,我的看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外界对中国军事现代化过程要适应,不能要求GDP人均达到了10000美元了,还用人均500美元的军事装备。另一方面,中国也要逐渐增加透明度,要逐渐说明现代化的前景、用途和目的。越是现代化,自信应该越高,透明度也就相应要越高,透明度和军事现代化成正比。
周边国家和外界对中国军事现代化一时感到不安,可以理解。从中国自身来讲,在对外释放这些军事现代化成果的信息时,要注意方式,不要突如其来,不要集中在一起,可以拉长释放的时间,一点一点地披露出来。军事现代化早晚是要让外界知道的。
总之,军事现代化是个客观过程,如何让别人接受则是个主观过程,这两个过程都要同时处理好。
东方早报:胡访美会向美国阐释战略意图吗?
黄仁伟:不用刻意去阐述。关键在于和平发展道路是不是事实,如果是事实,外界迟早会接受。军事现代化并不等于侵略,武器很差也可以搞侵略。武器好是为了自卫,对别人进攻的意图产生威慑,这是我们军事现代化的主要目的。另外,随着我们越发强大之后,承担的国际责任越来越重,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品的需求越来越多,也需要军事现代化为支撑,如亚丁湾打击海盗。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品未来肯定要增多,因为中国在世界上使用的航道份额大大超过其他国家之后,不提供公共品,是说不过去的。
东方早报:元首会谈会涉及军事和安全议题吗?
黄仁伟:两国最高领导人会面不会谈细节性的东西,主要还是谈战略总方向。联合声明则主要还是确定战略意图,把战略互信稳定下来了,其他细节由两国各部门去详细谈。
外交部长杨洁篪谈胡锦涛访美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3日04:49  人民网-人民日报
胡锦涛主席这次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明确了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增进了中美战略互信,推动了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扩大了两国人文交流、促进了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加强了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沟通协调,达到了增进互信,加强友谊,深化合作,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必将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 向前发展,开创两国伙伴合作新局面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记者 吴绮敏)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1月18日至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即将结束之际,陪同出访的外交部长杨洁篪向随行记者介绍了胡锦涛主席此行的有关情况和访问成果。
杨洁篪说,胡锦涛主席这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是在中美重新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之际和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进行的一次重要访问,也是中国外交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开篇之作。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关系总体保持积极发展势头,同时难免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胡锦涛主席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就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同美国领导人坦诚深入交换意见,意义极其重大。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出席奥巴马总统举行的欢迎宴会及拜登副总统、克林顿国务卿举行的午宴,会见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博纳、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里德、芝加哥市长戴利等政界人士,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胡锦涛主席还同美国社会各界广泛接触,向美国人民和国际社会传递中国致力于发展中美关系的信号,阐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展现中国和平、发展、开放、进步形象。胡锦涛主席还接受了美国主流媒体联合采访。美国和国际舆论十分关注并高度评价胡锦涛主席访美,认为这是中美两国在关键时刻的一次历史性访问。在68个小时内,胡锦涛主席访问华盛顿、芝加哥两地,出席近20场活动。美方十分重视胡锦涛主席来访并给予最高规格礼遇。奥巴马总统打破惯例在白宫为胡锦涛主席举行私人晚宴,拜登副总统前往机场迎接,两国元首会谈、会见及共同出席各项活动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胡锦涛主席这次访美,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影响深远。
一、指明新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
杨洁篪说,建交32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总体保持良好发展。两国广泛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富有成效,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形势下,中美两国拥有的共同利益在扩大,肩负的共同责任在增加,双方合作前景更为广阔。
这次访美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意见。胡锦涛主席强调,当今世界,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中美作为在国际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两个大国,要大力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美关系发展需要新思路、新行动、新气象,胡锦涛主席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提出5点建议,强调双方要发展求同存异、平等互信的政治关系;深化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经济关系;开展共同应对挑战的全球伙伴合作;推进人民广泛参与的中美友好事业;建立深入沟通、坦诚对话的高层交往模式。胡锦涛主席表示,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妥善处理敏感问题,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开创两国伙伴合作新局面。奥巴马总统完全赞同胡锦涛主席关于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重要意见,表示胡锦涛主席的来访为美中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美方珍视两国关系,愿意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基础上,加强高层接触,增进战略互信,在推动解决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促进亚太和世界繁荣、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应对全球环境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加强合作。
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全面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中美关系的重点方向和深化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两国发表《中美联合声明》,确认中美双方将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两国确定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基于中美在双边、地区和全球领域广泛开展合作的事实,旨在进一步推进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以相互尊重的精神开展伙伴合作,妥善处理分歧,实现互利共赢,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做出贡献。
二、进一步增进了中美两国的战略互信
杨洁篪说,如何增进战略互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突出课题。正如胡锦涛主席在访美期间强调指出的,中美两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互利合作持续拓展,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日益凸显。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最大发达国家,在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拥有更加广泛的合作基础、承担更加重要的共同责任。同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双方应共同努力,扩大共识,加强协调,深化战略互信,慎重妥善处理分歧。他强调,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双方应该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双方应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排除干扰,应对挑战,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奥巴马总统完全同意胡锦涛主席关于加强中美战略互信的意见,高度评价中国几十年内取得的巨大发展,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了不起的成就。奥巴马强调,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全球来说是件好事,对美国也是件好事。美国欢迎一个强大、繁荣、成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美中合作符合双方重大利益,两国在很多领域可以本着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精神开展合作。美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加强高层接触,增进战略互信,继续发挥战略与经济对话机制的作用,通过对话解决分歧,携手合作应对21世纪多边问题。
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两国将继续致力于推进共同利益,应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双方再次明确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在两国关系中的政治基础作用,重申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重申对2009年《中美联合声明》的承诺。美方在联合声明中重申奉行一个中国政策、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
联合声明体现了两国在战略层面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加强互信的积极意愿,宣布了两国高层及机制性交流计划,相信这些举措对进一步增进两国战略互信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三、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取得新进展
杨洁篪说,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离不开互利互惠经济合作的有力支撑。建交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快速发展,两国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经贸合作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力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艰难曲折,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都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改革。两国更需要通过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为两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全面复苏作出贡献。
针对这种形势,胡锦涛主席在访问中明确提出,中美两国应继续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寻求和扩大互利合作,向全球市场发出积极有力信号。中方愿同美方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相向而行缓解贸易不平衡,共同倡导自由贸易和反对保护主义,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尽快取得实质进展。胡锦涛主席敦促美方在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给予中国赴美投资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方面尽快采取积极措施。
奥巴马总统对两国经贸合作取得的重要进展表示赞赏,认为两国强有力的经贸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好处,表示愿认真对待中方在经贸领域重要关切,努力取得积极进展。在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并推进出口管制体系改革。
双方一致同意建立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加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推进两国和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访问期间,两国政府和部门间达成了十余项协议、备忘录、意向书等具体成果,两国企业间也达成一系列丰富合作成果,涉及贸易、投资、科技、人文、能源、环境、高铁和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既有数量,更有质量,亮点纷呈。这充分体现了中美各领域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也将为促进两国经济发展、提高两国人民生活水平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在繁忙的访问日程中,胡锦涛主席专门抽出时间与奥巴马总统共同会见中美企业家,积极评价两国企业家为各自国家经济和中美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鼓励两国企业家把握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积极开拓对方国家市场,促进两国互利合作。胡锦涛主席还在芝加哥参观美中西部中国企业展,听取介绍并参观产品展示,受到中美企业家的好评。
四、增进了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了解
杨洁篪说,人民交流是国家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一个良好的中美关系离不开两国人民理解和支持。
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着眼于美国人民,强调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抱有浓厚兴趣和友好感情,加强两国人民交往特别是青年交流,对中美关系发展至关重要。中美双方应该鼓励两国政府有关部门和民间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对中美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夯实中美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胡锦涛主席同美国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出席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关于进一步发展中美关系的政策主张,表明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受到与会听众的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充分肯定两国地方交流合作为促进中美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赴芝加哥市访问,表示希望芝加哥市继续在促进两国务实合作,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方面作出表率。芝加哥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热烈欢迎胡锦涛主席到访。芝加哥市长戴利携全家赴机场热情迎接胡锦涛主席,并表示希望把芝加哥市打造成对中国最友好的美国城市,成为中国进入美国的门户。胡锦涛主席还专程走访了佩顿中学,与美国青少年进行面对面交流。
访美期间,双方就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推进人民交流达成共识,宣布建立中美省州长论坛,支持两国地方各级在一系列领域开展交流合作。双方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特别是通过“十万人留学中国计划”,加强两国青年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并通过举办中美文化年、推动相互旅游等活动继续推进两国人民交流。
五、加强了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与协调
杨洁篪说,在人类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经济全球化使中美两国的相互依存和利益融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两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肩负着越来越多的共同责任。中美合作对两国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两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地区热点和全球性问题上保持着有效沟通和协调。
访问期间,胡锦涛主席同美方就世界经济形势、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苏丹、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胡锦涛主席指出,中美两国应就涉及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强磋商和协调,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开创美好未来。
美方赞同胡锦涛主席的重要意见,表示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在应对全球问题上加强合作,携手解决21世纪多边问题。双方同意加强协调合作,继续致力于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推进开放包容的地区合作,维护和促进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可持续发展。
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充分体现了两国发挥建设性、负责任作用的意愿。面对世界和平、国际安全、全球发展等方面的各种挑战,中美两国已经成为解决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联合声明明确、充分反映了这一重要趋势,体现了两国在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气候变化、核不扩散等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上达成的重要共识。这些共识传递了中美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积极信息。
杨洁篪最后说,胡锦涛主席这次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明确了中美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增进了中美战略互信,推动了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扩大了两国人文交流、促进了两国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加强了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上的沟通协调,达到了增进互信,加强友谊,深化合作,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必将推动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两国伙伴合作新局面。
国际舆论评胡锦涛访美:中国资金到来并不是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3日 07:56  人民网-人民日报

1月1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讨论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连日来,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各国媒体对胡主席此访进行充分报道,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这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访问。
印度尼西亚《国际日报》的评论说,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取得历史性突破。《中美联合声明》书写了两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新篇章。该报认为,亚洲国家欢迎中美两国元首确立的新定位和取得的新成果。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会谈中强调两国的共同利益,淡化分歧,这正成为指导美中这一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行为准则。两国领导人都表达了进一步加强两国商业、经济关系的强烈愿望。《洛杉矶时报》网络版22日刊登文章,介绍胡锦涛主席在芝加哥参观美国中西部中国企业展等访问行程。文章引述一位美国企业集团总裁的话说,中国资金的到来并不是一种威胁,她的公司正在进行资料翻译工作,准备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芝加哥商业地产开发商鲍罗斯对胡锦涛访问芝加哥十分激动,认为“中国真正为美国中西部带来了就业岗位”。当地人将中国公司的到来视为巨大的机遇。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盛产大豆(4518,-13.00,-0.29%),该州大豆协会主席荣·摩尔说,“中国不仅是伊利诺伊州大豆最大的全球市场,而且是一个仍然在增长的市场”。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认为,胡锦涛主席的美国之行,给美国民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两国在许多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将有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
芝加哥市长重大活动办公室公共关系与市场部主任辛迪女士对《人民日报》记者说,胡主席对美国的访问相当成功,意义重大,对芝加哥的访问更是令人感到特别兴奋。中国日益崛起,美中两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世界大国,尽管两国今后仍会存有一些分歧,但友好合作的发展,不仅对美中有利,也是世界的福音。对于芝加哥来说,很荣幸能接待胡主席,这是我们当地举办的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现场负责媒体工作的工作人员瑞萨告诉记者,美中两国在维护世界稳定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多共同的历史使命。
俄罗斯《生意人报》的报道指出,中国国家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是“今年关键的地缘政治事件”。《俄罗斯报》报道说,胡锦涛和奥巴马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虽然在许多问题上存有分歧,但中美两国不仅能够和平相处,而且可以开展互利合作。俄罗斯之声电台的报道说,胡锦涛对美国的访问是30年来中国领导人最重要的出访活动之一。专门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马斯洛夫表示,胡锦涛和奥巴马的会谈使中美关系驶入新的轨道,这次会谈将对今后的世界政治产生影响。
印度《电讯报》22日谈及中美合作关系时称,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下,全球许多国家仍然受困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而中美两国发展互利合作一定程度上将对世界共同发展带来长远的好处。
越南河内国家大学汉学专家傅氏梅非常关注此次胡锦涛主席对美国的访问,她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不仅对中美两国很重要,对世界也有很大影响。胡锦涛主席此访推动了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向前发展。中美两国加强合作不但对两国有利,也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泰国《经理人报》网站认为,胡锦涛主席的此次访问是中美建交以来最重要的访问之一,将决定新一阶段中美关系走向,两国增进互信、深化合作,会进一步提升中美两个大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泰国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拍汕表示,全世界日益感受到中国积极向上的活力和日益强大的实力,中美加强互信和合作有利于促进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巴基斯坦媒体对胡锦涛主席访美给予高度关注。多家巴主要报纸在头版刊发了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会谈的大幅照片。巴《黎明报》报道说,美方给予胡锦涛主席最高规格的接待,这是中国影响力提升的表现,显示出中美关系更加突出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悉尼孔子研究会会长钱启国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次访美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胡主席访美受到的礼遇高,取得的成果大,产生的影响深,是一次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访问。澳华文联主席余俊武说,中国的崛起和胡主席这次成功访美不仅使中美两国受益,而且让千千万万海外侨胞感到振奋。(人民日报北京1月22日电/驻外记者马小宁、陈一鸣、席来旺、张光政、廖政军、刘刚、孙广勇、张慧中、牟宗琮、李景卫)
美专家称中美须克服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疑虑
日期:2011-1-20 5:56:00
作者 早报记者 吴挺
班宁·加勒特(Banning Garrett)
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亚洲项目主任
美国国防部长期顾问
东方早报:你个人对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此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能否成功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加勒特:可以用短期和长期成功来判断。谈判桌上议题很多,朝鲜、伊朗、人权、人民币等,中国可能在立场上能有一些进展,或者说至少不会是太负面的内容,有些相互的谅解。
譬如朝鲜问题,我大胆地预测可能会有一些进展,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会与美国达成某种协议——协调如何应对和处理朝鲜挑衅行为,当然这些内容只有一部分会公开讲。
再比如台湾问题,是中国一个极大的关注,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关注则是解放军的现代化将走向何方。
在经济领域,两国领导人都知道同舟共济的道理,要保持全球经济成功的可持续性。这里就牵扯到美国和其他国家担忧的人民币汇率升值过慢的问题。相较于双边关系中一些共同关注的方面而言,全球性问题可能更容易向前推进一些。
从以上这些短期的领域来看,应该都会有一些积极的进展。
我的担忧在于长期的成功性方面,即两国关系在未来是否能够打造一个坚实的基础,并建立起深厚的互信——就现阶段而言,这种东西恰恰是最缺乏的。
东方早报:胡锦涛预计20日会在华盛顿发表有关中国外交政策的演讲,你最期待听到什么?
加勒特:中国过去一年的一些行为似乎造成了很多亚洲国家的担忧,所以大家会关心中国长期的战略意图是什么。去年,有解放军的专家出来发表强硬言论,将美国说成是亚洲的敌人,在美国看来,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1999年,约瑟夫·奈还是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时就说过,将中国视为敌人对待,你将面对一个敌人。我想说,你视美国为敌人,你也将面对一个敌人。但这符合中国的利益吗?我跟军队打交道好多年,我知道任何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发泄最终都不会产生好结果。我认为,所谓美国包围、遏制中国的说法是错误的认知,有负面的影响。所以,中国发生了什么,这是美国想要知道的。中国将走向何方,中国把美国看作敌人吗?是要想把美国赶出亚洲吗?然后统治该地区?还有南海?当然还有跟印度的领土争端,这些都是美国这边人们的认知和心里的疑问。因为中国的表现相比以前的发展道路是截然不同的大转弯,甚至和两年之前都不一样,那时我们都相信“和平崛起”是可能的。
认为美中之间会爆发战争的想法是很愚蠢的,我们不会打仗,不会为了台湾与中国大陆开战。我们在安全上有那么多的共同利益,维护国际航道、全球运输以及全球能源供应,实际上,我们在索马里打击海盗上合作得很好。
因此,我希望胡锦涛演讲可以涉及以上这些问题。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对于两国利益至关重要。之后,我们必须克服双方对彼此战略意图的疑虑。相信我,美国方面的疑虑跟中国方面一样正在变糟。
东方早报:对于元首可能发表的联合声明,有一种看法是不会太长,至少和2009年奥巴马访华时签署的那份比。
加勒特:美中两国领导人都面临国内的压力,譬如奥巴马总统就面临强硬派、军队、两党政治、民族主义倾向集团等的施压,有时候会因此对华表现得更加强硬。但当两位领导人坐到一起来解决国际层面的问题时,他们眼中看到的共识比分歧多得多,包括很多全球性问题。面对这些威胁,两国不可能是战略竞争对手,相互威胁,而是共同应对全球问题的伙伴。两国领导人都清楚这是双赢或双输的游戏。
回到联合声明的问题,双方似乎很难出炉一份让两方国内都满意的东西。声明的长短表明双方在多个议题上面临国内政治难以获得妥协和支持的困境。此外,双方可能达成协议的内容不一定完全写进联合声明。内容中不可能包括美中不愿谈的敏感内容,而是一些双方都愿意谈的东西,这样一来内容变短并不让我意外。
比尔-盖茨:中国速度让美国感到威胁吗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4日 01:31  《新世纪》-财新网
2010年9月下旬,两个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与“股神”沃伦?巴菲特携手来华,邀请数十位中国富豪参加“巴比慈善晚宴”,其后又赴深圳、长沙参观访问。新年伊始,比尔?盖茨撰文回顾此次中国之行,并授权《新世纪(20.08,-0.79,-3.79%)》周刊独家刊发。原文标题为“中国,全速迈向未来”(In China, Speeding Toward the Future)。小标题亦为编者所加。   —编者
“我相信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影响净值是积极的”
比尔-盖茨 | 文
1990年,我因为微软的公务第一次访问中国。从那以后,我多次访华。最难忘的一次是在1995年——当时,我和我的父亲比尔、妻子梅琳达,以及好朋友沃伦?巴菲特一起来到中国。我们当时单纯是以游客的身份,花了几周时间,坐着火车去了很多地方。
每次访问后,我都会为中国在诸多领域的进步而惊叹,尤其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在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很多城市,一台台起重机下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让人明显感受到中国变化的速度。
多年来,一直有分析家预测说,中国经济不可能总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认为一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瓶颈。但这个预言并未实现。2010年第三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又增长了9.6个百分点,而这还是一年中最慢的增长速度。即便是这个最慢的增速,还是比经济学家们之前预测的要快。今年,中国已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这次的中国之行很特别。尤其让人兴奋的是,我有机会接触到多个很感兴趣的领域。我访问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团队。在那里,我看到了有关搜索技术方面令人难以置信的创新。我考察了一些疫苗公司。在旅程的最后,我还和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其他董事会成员一起参加了一些活动。比如,我们访问了比亚迪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在那里拥有10%的股份。比亚迪没有辜负它的名字——“成就你的梦想”。它生产电池、电动和混合动力小汽车和巴士客车,以及许多极具创意的绿色产品。
中国疫苗工业潜力
与疫苗公司会面,是为了探索在中国拓展新疫苗开发并进一步为全球提供服务的可能性。历史上,最重要的疫苗研发几乎都源于欧洲和美国。如今,像中国、印度和巴西这些国家,也都开始生产和提供一些重要疫苗的低成本版本。理想情况下,它们也会涉足新疫苗研发的领域。在这些国家,仍有很多人遭受重大感染性疾病的困扰,急需新疫苗来应对,而本国本土的参与会更好地帮助疫苗的推广。此外,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制造低成本疫苗方面经验丰富。因此,如果他们也加入开发新疫苗的行列,那么从研发之初就会体现出低成本制造的优势——那将是一件很棒的事!
盖茨基金会正努力接触那些本地的新疫苗公司,看看是什么限制了它们的发展,我们又能提供怎样的帮助。这是我第一次访问这样的公司,疫苗工业发展速度之快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真正懂得如何实现低成本生产,并且正努力让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在未来的五到十年,他们很可能有潜力研发出很多突破性的疫苗产品,并且通过降低疫苗价格来促进现有疫苗在世界上最贫穷人口中的推广。毕竟对这些穷人而言,价格是疫苗使用的重大障碍。
具体来说,基金会正努力确保世界上每个孩子都能够接种到三种疫苗:五联疫苗(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乙肝和B型流感的复合疫苗),轮状病毒疫苗(预防严重的急性肠胃炎)和肺炎球菌疫苗(预防肺炎)。这三种疫苗每年能够减少100万儿童的死亡。如果我们能降低疫苗的成本,那么即使是世界上最穷苦的孩子也能够接种上这三种疫苗。目前看来,中国能够在制造低成本的轮状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上有所贡献。我们在中国看到了合作的机会,如同在印度和巴西一样。
在疫苗生产过程中,使之符合国际质量标准是个昂贵并且复杂的过程。在中国,我们参观过一条非常独特的流感疫苗生产线——科研人员在鸡蛋中培养流感病毒用于疫苗制造。不过,工厂必须购买大量的鸡蛋,并确保它们都是无菌的——这是相当大的工程。人们担心,在(流感)大规模爆发的时候,他们未必能买到足够的鸡蛋,并在短时间内培养足够的病毒来制造疫苗。我们此行还访问了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位于北大生物产业园的总部。他们已经脱颖而出,迅速建立起大批量生产流感疫苗的能力。这令我印象尤为深刻。
跟巴菲特呆在一起
我喜欢找各种理由跟巴菲特呆在一起。不管是打我们俩都不大擅长的高尔夫球或者是玩我们都还算凑合的桥牌。
我们在比亚迪的访问也很精彩。这个公司由一个电池专家创建于1995年。之后,它慢慢成长为手机电池和汽车电池领域的强者。2003年,比亚迪决定开始生产自己的汽车。目前,它已拥有中国市场大约6%的份额,并计划扩大其生产线和市场份额。比亚迪是个创新的公司,推动了电池技术、电动出租车、电动巴士客车和电子存储系统的研制等。
比亚迪的总部设在深圳。那是一个位于中国东南部、毗邻香港的城市。深圳不仅是个经济特区,更是中国经济奇迹开始的地方。因此,如果在那里看到很多现代化的建筑以及汽车工厂,我并不会感到惊讶。但是,当听说他们盖楼的速度有多快时,我深感震惊!在美国,那几乎就是不可能达到的速度。
我还去了中国中部的一个城市——长沙。在那里发现了更神奇的事——在这个生活着600万人口的城市,存在着每年可以生产40万辆汽车的工厂。而它从破土到竣工,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年!在这个城市周围,新的高层建筑正拔地而起。可就在几年前,那里还只不过是一片片玉米地。你可能听说过(中国)10%的经济增长率,但若想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你就必须亲临实地去切身感受——那种投资、建设和克服重重困难的强大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不只在模仿西方,也正在做出富有创新性的贡献。举个例子,比亚迪已经研发出一种全部靠电能运转的巴士客车,使用特别的电池和电机系统驱动。公司运用创新技术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池寿命。如果它能像设计的那样工作,那么使用者就能从燃料使用方面节约出足够的钱,用于支付巴士客车本身很大一部分费用。我们进行了试乘,并参加了一个活动。活动上,当地政府承诺购买1000辆这样的巴士。这将帮助减少中国城市的烟雾污染,甚至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中国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前进着。如果你能在那里待上六天,一定也会受到震动:他们关注关键问题并且推进改变的能力;学术界、政府以及商业之间的合作;他们对行动力的重视等等。虽然中国的人均GDP仍然只是美国的十分之一,但是他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拉近这个差距。
这让一些美国人感觉到威胁。但是,正如我过去对美国公众所说的那样——我相信中国经济的发展(如同其他国家的发展一样)对美国的影响净值是积极的。因为事实表明,这个国家的人民在购买美国的产品、科研人员在研发抗癌的药物;并且,如同其他富裕国家一样,中国在众多领域的努力也为美国人民的幸福和健康做着贡献。
当然,对美国而言,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可能被视为一个颇具竞争力的挑战。但是,竞争也会促使我们更为强大;特别是如果竞争能激发出一种应对挑战的紧迫感,来促使我们直面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开发出更清洁、更便宜的能源,或是建立更好的教育系统或税收体制。
中国国内的一些政策也引发了外界一些可以理解的关注。从历史的角度而言,几乎在每个走进富裕的国家里,中产阶级的出现都会带来对社会自由的更大尊重。我相信在中国也会这样。美国社会所面对的真正重要的问题是:一方面,我们如何把积极务实的态度和关注创新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另一方面,如何细心关注个人的权利并努力照顾好每一个人?我想,那才是非常重要的挑战。而美国的优势将在于把过去最好的经验和当前的长处结合起来。
外交部官员撰文称未来20年美国仍将主导全球
www.eastmoney.com2011年01月25日 08:52东方早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的美国之行刚刚结束,部分媒体和分析人士对于此行的国事访问定义、13年来中国领导人在美国的首次国宴、美国总统奥巴马特设的私宴等等细节依然津津乐道,有关中美“平起平坐”的说法被频繁提及。不过,中国外交部政策规划司司长乐玉成却撰文称,至少在未来20年,美国仍将保持无可置辩的全球主导地位,他呼吁中国政府在自信和克制中寻找平衡点。
乐玉成的文章虽然在胡锦涛访美前夕撰写,但以其官员身份,文章的内容应该反映了当前决策层对于中国定位、中美关系等问题的态度,既肯定了美国的实力犹存,给部分愤青泼了冷水,也同时含蓄表达了中国要求更平等地位的意愿。
美国优势缩水≠衰落
乐玉成在昨天出版的《外交评论》中称,全球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余波将继续影响发达经济体,并促使国际力量均衡加速发生历史性转变,但他指出,中国不能因此认为美国势将衰落或两国很快就将实力相当。
乐玉成称:“由于其他新兴大国增长加快,美国享有的‘馅饼’在缩小,优势有所缩水。”“但美国毕竟是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1/4强,军事、科技和创新能力无与伦比,我们尤其不能低估美国的自我调整和修复能力。”
他称,美国的实力及影响力仍然遥遥领先,在未来20-30年无法超越。
2010年是中国GDP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的元年。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仍在持续:欧债危机继续扩大,美国仍处于“无就业的缓慢增长”。乐玉成说,中国无法承受“美国老大、中国老二”的说法。他说,中国人均GDP还排在世界100名之后,按联合国的标准还有1.5亿贫困人口,且没有一艘航母。
胡锦涛上周在华盛顿访问期间,美国方面给予“与中国国力相当的”招待规格。华盛顿自由派智库卡托研究所的副总裁詹姆斯·多恩对媒体说:“胡锦涛在美国的一次午宴演讲的时候用了一连串的词来形容美中关系,头一个词是‘平等’,说这种关系是一个平等、互信、互利的关系。中国人认为中国和美国现在处于平等的地位,这跟五年前胡锦涛第一次访美时是不一样的。”
不过,《中国崛起》一书的作者,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战略研究室主任加里·施密特并不认为这次访问体现了美中关系已经发生了什么重要的变化,也不认同华盛顿的对华政策出现了重要的调整。施密特说:“如果说美国为什么对胡锦涛这次访问如此重视,给予国事访问的待遇,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去年两国间发生了太多的摩擦,关系过于紧张,奥巴马希望通过这次访问改善一下关系。”
中国不会忍气吞声
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外界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乐玉成强调,尽管中国正在崛起,但并不想被视为美国或西方发达国家的对手。胡锦涛在美国也表示,中美关系不是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关系,暗示中国不会挑战美国,中国的发展反而让美国的经济受益。
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也在昨天出版的《国际问题研究》上指出,金融危机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远变化,但发展中国家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乐玉成指出,尽管中国强调要低调努力工作,也不会称霸,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或被动行事。他说,在中美双边合作中,中国认为在许多地方受到美国的不平等对待。乐玉成指出,对同美国发展关系,中国的要求并不多,只希望多一些平等、多一些相互尊重,“在这方面美国做得还很不够”。
在胡锦涛离开美国之际,一家美国法院上周五宣判一名密歇根州男子四年监禁,罪名是他“为北京刺探情报”,这似乎表明中美间冷战回声仍挥之不去。
中美关系大事记
1971年4月10日至17日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代表团的访华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
1971年7月9日至1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使、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为尼克松访华铺平道路。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问中国。2月28日中美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这是中美第一个联合公报。
1978年12月16日 中美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即中美建交公报。这是中美第二个联合公报。
1979年1月1日 中美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双方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和文化协定。
1979年7月7日 中美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中美贸易协定,规定双方互享最惠国待遇。
1982年8月17日 中美两国政府就美售台武器问题发表“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逐步减少并最终停止售台武器。这是中美第三个联合公报。
1997年10月26日至11月3日 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10月29日,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声明》。
1999年4月6日至14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朱镕基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2003年12月7日至10日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五条原则,布什总统表示赞同。
2005年8月1日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
2005年11月19日至21日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访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布什总统举行会谈,双方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2006年4月18日至21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中美双方一致认为,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良好的中美关系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具有战略意义。
2008年8月7日至11日 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应邀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及其相关活动。
2009年4月1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伦敦举行首次会晤。
2009年11月15日至18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许多重要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