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载稳定平台:中国企业重组面临三大机遇和九大约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5:43:05
当今全球三大趋势决定“企业重组战略”成为最佳战略选择。否则产业重复建设、企业重复建设使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脱节。1、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制药、生物、投资、商业、IT等产业都进行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形成全球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潮流,欧美发展国家的企业。与上世纪不同的产业转移在于是高级产业转移,高级化包括上述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外,还有从利用自然劳动力到技术劳动力和庞大资金,唯一不变的“市场驱动和利益驱动”。在本国实现创新化而急需控制产业链高端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利润。
  • 临进中国市场本地化营销——中国是最大市场,更加注重中国本地化品牌而不是漂海过洋的外来品牌。比如让可乐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餐饮也有更多的中国元素,通用汽车更加具有中国智慧和基因等等。所有中国市场最难的竞争,就是与“来自中国本地的全球品牌”进行品牌级竞争。
  • 利用中国最广泛知识和技术人力资源而将研究开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与转移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标准化产品不同——只需要中国原材料和体力劳动力——更加需要中国产业技术和智力劳动力,来转移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需要大量依据本地市场进行改造以更加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也大规模阻止本地区企业仿制快速占领市场和消费者。而产品生命周期最具有控制力的创新阶段的产品则全球集中生产全球供应。
  • 利用中国更加成熟的产业条件将中国变成“中试基地”,使在中国产业化供应全球生产基地制造供应市场。中国企业生产要素“水和矿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工人劳动力、资本和金融服务体系、科技技术、QEHS业务管理体系、信息、装备技术、接近国际水平的制造工厂、政府政策法规和服务能力、产业配套体系”已全球具备条件。但是中国法规成本、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等成本提高,无法做“成品制造基地”。

2、中国区域产业不平衡加速领导企业的全国网络化布局。与原来中国区域产业缺陷——政策不均等、市场机会不均等、外部合作不均等——不同,现代主要是“产业配套体系”所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吸引力。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联合、兼并、收购”等将自身优势从区域分布到全国。

  • 珠江三角洲将成为中国骨干民营和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的管理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基地,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亚洲和全球的总部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交通条件好、资源条件好的区域转移,比如广西、云南、贵州省;将市场供应要求较高的转移到中部地区,如湖南、江西、福建、湖北、河南、安徽等地区;将人才、需求条件要求较高、技术资源要求较高的但环境要求也高地区转移到长江三角洲,比如江苏省和上海市等,尤其是服务行业等。
  • 环渤海经济圈形成钢铁化工等原材料生产制造中心,以地理优势辐射全国基本建设和客户。随着华北地区、长江三角洲、东北地区的崛起,这些地区材料生产基地优势更加明显。
  • 长江三角洲成为全球性中高端制造基地和全球物流等服务中心。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高度发达地区,将把自身低端产业制造转移到中西部,而自身保留中高端制造业。同时该地区利用长江及运输优势,为全球产品进入中国,为中国产品进入全球提供物流、商务、金融服务。而上海地区优势将吸引全球跨国公司直接服务和管理身边制造资源。
  • 西北和重庆四川将成为中国军工研究与制造基地东北地区成为农业原材料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也会成为第二深加工制造基地。
  • 北京地区将成为信息中心和本土市场总部基地。
  • 西安、南京、武汉、成都将成为中国四大研究开发基地。
  • 东北、长江流域将成为能源与原材料、装备技术基地,也是进入东北亚的基地。
  • 其他地区成为低端制造和配套产业制造中心,也是劳动密集性制造基地和物流基地。
  • 西南地区将成为旅游度假中心。
  • 新疆将成为中国资源供应地和中东俄罗斯中转地。

3、中国市场重新布局使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结构性转变,中国营销和商务服务网络重新调整面临着重大机遇。

  • 从深圳到大连沿海地带的东部地区将成为全球性商品消费中心和服务消费中心。
  • 华南地区(含港澳台)与商务配套的产品消费集散地也是耐用消费品消费地,本地消费弱海外消费为主,国际化服务中心集中地。
  • 东北、西北、华北将成为中国本土普通产品和服务消费中心。
  • 华中地区、西北、西南地区将成为全球性快速消费品中心。
  • 北京地区将成为技术与信息消费基地。
  • 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河南六大文化大省是本地品牌消费地,形成自我循环甚至有些封闭市场特征的经济地区。因此六大地区将具有完整地高端生产和中端消费的结构,这些地方会越来越富裕。

机会推动中国企业重新思考和构筑经济布局,也一度成为十二五规划重点和要点。但是仍旧有很多因素限制中国将“战略重组例行化”,使跨区域的价值链、供应链、营销链在新全国产业体系布局受到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影响,克服“缺位和越位”问题严重。

  1. 各地区经济与社会政策不明确导致未来发展风险大。尤其是产业政策不清晰,导致监管政策、引资政策、政府服务方式存在很大变数,也充满了随机应变成份,使中国企业很难从中长周期角度布局空间。
  2. 基础设施及配套产业不成熟,导致产业升级空间不足成本较高。不仅包括公路、铁路、航运、通信等基础设施,还有物质、信息、资金、人才配套体系。
  3. 服务业不成熟导致效率低下。如信息、金融、人才培训、商务服务、物流服务、行政办公服务等支持环境不均衡。尤其产业重组所需要的规范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融资专门服务机构、产权交易经纪人、财务顾问,使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获得相关信息资料,解决企业投资者、代理者、资源提供者的公开信息不对称,无法适应企业异地指挥和管理控制,因代理人行为偏离企业利益而导致低绩效重组行为成为主导,影响了积极性。
  4. 工业项目转移服务体系不完备,大企业大项目所需要政府与公共环境不支持,影响产业转移效率和主导产业塑造。
    • 政府服务体系彼此脱节,使转移速度较低。从启动、谈判、落户、建设、运营全过程跟踪落实的责任人不明确,无法满足东部地区卓越政府服务与管理环境培养出来企业的办公习惯。在土地、产业布局、能源、运输、融资、环保、审批等方面也有很多与产业转移要求相互矛盾的地方。
    • 人才保障体系使企业运营和管理效率降低。人才是产业转移的难点和重点,采用市场机制的产业转移,尤其是技术人才攻击无法保障重点人才需求。
    • 产业转移园区较为盲目,软件不足严重。产业政策准入条件要么盲目高,要么条件存在较大的谈判空间、关系运作空间,环境关、资源关、政策关、中央审批权限关等都需要改善。
    • 政府责任体系落实难,尤其是工业项目。各地方都有明确要求,但是尚未落实到具体部门或下属区县等。重大问题无领导体系、政策扶持无法得到资源到位、责任部门缺乏全过程跟踪协调、实际问题处理手段粗制滥造、领导督办体系不到位、考核奖惩制度与项目有冲突、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与项目所要求的中长期要求矛盾,无人对长期责任负责。
  5. 区域空间转移受到“制度空间、人文空间、经济空间”的矛盾的阻挠。
    • 基于市场价格信息的要素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信息具备“经营信息提供、经济激励、决定收入分配”三大功能,尤其是生产要素市场、人力资源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金融市场等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指导。加上要素市场分割严重,地方保护制约严重,限制自由流动。
    • 产业转移金融支持不足,使转型自身门槛高。政府设立产业转移资金,与金融对接合作机制不足,无法形成完整的融资平台,法规投资、融资、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开发性金融、中小企业集合式债券、产权转让服务、税收政策等尚未胚胎。
    • 未形成以核心产业区域品牌为中心上下游延伸和配套招引机制。尤其是在该产业品牌下的区域的文化内涵、技术保障、质量信息等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和连带效应。
    • 与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法规配套的地方性培育主导企业的政策与引导体系尚未形成,“小规模大多数”的制衡思维下地区产业管理思维使企业重组风险较大,使区域企业比彼此配合而是同质化严重,对新进入者引导不足。未能将“企业重组与产业宏观政策一致”,既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也不利于企业成长,“以企业优化促进产业优化”的战略不清晰,产业在区域内内生体系尤其是知识与技术培育不足。甚至未能培育企业群网络体系,未能改善企业成长环境,以企业关联为基础链的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分工合作在“各大空间”互动不足。
  6. 企业重组风险防范机制与体系没有形成。市场交易和机会主义行为严重,尤其是市场不统一、不完善、不准确、不对称给企业机会主义严重,导致关联交易、转移风险、免费搭车、盗用问题等问题随时随地发生。而重组企业的自身监督机制,防止机会主义和企业道德风险。
  7. 企业改组改造改制专业化水平低,限制股份、产品、市场、区域的进入。
    • 人事安排
    • 管理模式
    • 资产处置,债权债务关系复杂;
    • 市场调整
    • 企业文化:无法快速形成凝聚力,渡过艰难磨合期;
    • 企业法人地位模糊,使重组企业无形资产流失;
    • 转换经营机制优化流程不足;
    • 跨地区重组的人才不足,专题培训、集中学习、委托培养等形式缺乏,无形形成一批“懂资本运营、善经营管理、熟悉区域经济、通晓运行规则”的人才;
    • 面向重组周期内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措施不足;
    • 先进产业、优势产业、主导产业与落后产业的整合不足;
    • 自身循环周期不足;
    • 产业转移战略与操作系统的科学化不足,未与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运行规律、地区运行规则对接。
  8. 企业产业转移模式不清晰,
    • 产业转移认识模式。增量转移因感情因素而停滞,存量转移花费大量成本(甚至丧失转移中升级改造机会)。水平转移和垂直转移战略混淆。
    • 内部一体化模式。为了在产业内获得竞争优势,将受到资源制约的局部环境转移,形成全国内部一体化体系。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土地传统资源要求交稿的产业,如简单建功立业和农产品等。
    • 集群转移模式。利于原有优势形成彼此分工合作的产业分布网络,发挥地区的核心能力,突出自身专业能力,形成系统性较强的产业。适于“技术要求高、产品工艺复杂、系统集成要求高”的产业。
    • 产业整合模式。技术密集性产业,与原有产业的技术掌握、劳动技能与素养等短期难以形成,以先进部分与原产业开展技术合作、知识融合甚至是一体化运行,将企业所拥有业务种植到另外一个产业内部,形成“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劳动密集、信息密集”的新产业形态。
    • 梯度转移模式。利用地区差异形成各地产品的异构互补体系,占有不同等级产业的各自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