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情卡通动漫图片网站:专家称美国大量产品比中国便宜 人均GDP至少高16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8 21:26:16
凤凰网财经 > 评论 > 经济时评 > 正文专家称美国大量产品比中国便宜 人均GDP至少高16倍

2011年01月24日 02:28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 作者:向松祚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如何看待中美实力的真正差距

向松祚

在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多少”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有大胆者提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论点: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

发布此论点的是华盛顿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该所高级研究员苏布拉马尼扬(Arvind Subramanian)称,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搜集的经济数据,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美国。苏布拉马尼扬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法。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估算,也同样超出许多人的预料。IMF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宣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10.1万亿美元,美国则为14.6万亿美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

最离奇的是,最新皮尤民调结果显示,竟然有47%的美国人相信中国已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只有31%的人认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民众是因为读了那些研究机构的报告产生了错觉,是因为失业压力和痛苦产生了幻觉,还是因为美国商店充斥着“中国制造”感到了迷惑?这是非常有趣的问题,答案我却不知道。

购买力平价不靠谱

然而,有一点倒是非常清楚,像彼得森研究所这样的高级智库,如此大幅高估中国经济规模,当有所指。比如,依照它所使用的购买力平价法,中国GDP已达14.8万亿美元,那么人民币对美元均衡汇率就应该是2.67:1。如果认为这一水平是均衡汇率,那么人民币升值就远远没有到位,快速大幅度升值也就顺理成章。在关于人民币汇率的辩论中,美国有些政客“理直气壮”地要求人民币升值,部分理由就是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出来的均衡汇率。

问题在于,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据笔者研究,以所谓购买力平价来评估和比较各国经济规模,基本是武断和误导,可以借鉴的真理成分少得可怜。

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或是达到了美国的70%,我想没有多少中国老百姓会赞同。假若中国GDP真的已经达到14.8万亿美元,那么人均GDP就已经突破10000美元了。即使考虑到GDP和可支配收入有很大差距,即使考虑到收入分配失衡,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应该有好几千美元了。然而,日常观察和各种官方统计数据,都难以证明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3000美元,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一个家庭的全年收入也不过1000美元左右。

货币化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数值,绝对无法准确度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享受。比较好的指标是“扣除物价水平后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水平”。最佳指标当然还要包括生活环境之优美、安全和自由;个人发展机会之均等;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障、文化艺术享受之丰富等许多层面。

以扣除物价因素的单位时间真实工资指标,中国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大。中国数以亿计打工者的工作时间至少是美国单个劳动者的1.5倍,如果折算为单位时间人均GDP,美国至少是中国的16倍。

而物价水平,凡是有中美两国生活经验的人或者做过一些调查的人都会发现,美国大量产品的价格比中国便宜。美国最繁华中心地段的公寓,无论是绝对价格还是相对价格,都比中国要便宜得多。不要忘记,美国公寓和别墅的周边环境,是中国那许多所谓豪华别墅完全无法比拟的。举凡汽车、服装、食品、教育、医疗,绝大多数相对价格甚至连绝对价格都比中国低。譬如最好的耐克运动鞋,美国市场新品最多卖60~70美元,中国则至少需要900~1000元人民币(150美元);最好的宝马奔驰汽车,美国市场卖10万~12万美元,中国则至少需要150万元人民币(22万美元);顶级服装和奢侈品的价格,中国价格至少是美国的2~4倍;美国五星级酒店住宿价格,一般城市不过200美元,繁华地区也不过500~600美元,只不过是人均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而已,中国五星级酒店全国均价也至少是600~700元人民币,起码是普通百姓人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难怪那些经常往返中美两国的人士,大部分物品都在美国选购。

因此,若是把物价因素考虑进去,美国的人均真实收入和生活享受水平,是中国人的数十倍,如此,怎能侈谈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越美国?

12  

相关报道:

·在美国买中国货比在中国买便宜 1美元在美国能买什么·魏雅华:在美国买中国货比在中国买中国货还便宜·中国游客感叹美国东西太便宜了 价格比在国内便宜得多·中国比美国:油便宜驾驶贵·国内外价差近半 茅台为何在美国更便宜·“回到美国,看啥啥便宜”(危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