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膜:我们的抗癌日记:美式医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04 20:42:41

我们的抗癌日记:美式医院

荣筱箐 2011-01-20 16:55:57   核心提示:有一次,食堂的师傅来发饭,妈妈又不懂英文,我走进来时刚好看到一场即兴喜剧:师傅用非常清晰而缓慢的英文问:“鸡还是鱼?”妈妈摊开两手,用清晰而缓慢的中文回答:“我听不懂英语。”

妈妈就诊的这家医院有一个纽约市公立医院系统中最好的癌症中心。化疗的病人大都不需要住院,所以中心里并没有病床,只有一些躺卧式沙发,摆放在可以极目远眺的大玻璃窗前。每张沙发扶手上都配有一台小电视,让病人可以在打点滴时解闷,很像飞机上的头等舱。但在我看来,电视节目远没有病房里的活剧精彩,毕竟这是走在生命边缘的人们在演绎人间的悲喜。

这里的病人肤色各异,除了家庭关系紧密的亚洲病人常常有人陪伴,大部分病人都是独自来就诊。但他们在打点滴的时候可以放心酣睡,药用完了机器会自动发出警铃,叫来护士。其实护士们就等在近旁,病人出了状况,不管是身体上的化疗反应,还是情绪上的波动,他们都会马上出现在你面前。有一次,一个黑人大婶盯着一滴滴进入自己身体中的药水顾影自怜,突然哭了起来,边抹泪边自言自语:“我的甜心儿,我觉得自己真可怜……”护士就走过来把她的头揽在怀里,藉着这种不需要解释的默契,两人几乎没有对话,伤心独角戏变成了温情哑剧。

化疗输液的时间一般都在三到六个小时,在这期间,医院会给每个病人发一份简餐,内容包括果汁、牛奶和三明治。美国人珍视自主选择的权力,即使是小小的三明治也要分成夹鸡肉和夹鱼肉两种,让病人可以照顾到自己的喜好。

有一次,食堂的师傅来发饭,妈妈又不懂英文,我走进来时刚好看到一场即兴喜剧:师傅用非常清晰而缓慢的英文问:“鸡还是鱼?”妈妈摊开两手,用清晰而缓慢的中文回答:“我听不懂英语。”师傅抓抓脑袋,想出个主意。她先是伸开双臂像母鸡一样咕咕的叫着在病房里跑了一圈,然后又把两手变成鱼鳍,分别放在身前和身后“游”了一圈。这下妈妈终于明白了,她也把手变成鱼鳍比划着,为自己要了一份夹了沙丁鱼的三明治。

剧情冲突的时候也是有的。有一次,一个捂着大头巾,留着长胡子的巴基斯坦大叔带他的太太来看诊,到了以后才发现不知是医生说错还是病人听错,原来离预约的时间还有10天。大叔央求医院破例加诊,省得白跑一趟,但前台坚持照章办事,要他以后再来。大叔拿起手机拨了几个号码,不一会,来了好几个捂着大头巾,留着长胡子的大叔,气势汹汹见谁跟谁吵,这在后9/11时代的美国看起来着实有些吓人。但跟医生护士全吵了一遍确信毫无用处之后,大叔们竟然带着病人嘻嘻哈哈有说有笑的离开了,情绪收放自如让我几乎怀疑他们是职业演员。

这倒不能证明医生们不近人情,只不过是美国人一丝不苟照章办事的秉性在医院里的众多体现之一。其实也不光是医生,病人很多时候也是一样的一板一眼。

这家医院有个药房,可以让符合资格的病人以比市价低得多的价格购买处方药。药房里天天人满为患,总是要等上两三个小时才能排到窗口前。有时候看看自己手中的号,再看看窗口屏幕上叫到的号,遥遥无期的差距让人觉得是在上演“等待戈多”。不过,如果你只有一张处方单,就可以到特快窗口办理,这个窗口几乎不用排队,最多五分钟搞定。

每次到这里买药,我大脑里中式思维的细胞都特别活跃。心中暗暗盘算,假设你把手里的三张处方单拆开,一张一张拿到特快窗口去用,那岂不是半个小时之内就能离开?

不过我最终还是抵制住了投机取巧的巨大诱惑,和一根筋的“老外”们一起老老实实按规矩排队。自从过了30岁,我就确知这个世界谁也不比谁傻,在这个前提下,我就必须相信这条“妙计”之所以在这里之所以没人用,其实无关智商,而是情商决定的。

本文源自21世纪网,文章地址:http://www.21cbh.com/HTML/2011-1-20/1NMDAwMDIxNzU1NQ.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