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之光欧贝伦650:南沙守礁官兵精彩文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7/14 02:34:57

感悟南沙

向晓东

    戍守南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世间风景,瑰丽多姿。绝佳之处,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欣赏独特的美景。着一身潜水衣,尽情遨游大海。海底世界多姿多彩,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有信的日子,欣喜若狂。慈母一声"家中一切平安,望儿保重",朴实无华,爱意无限,驱散了思乡之情、年假之苦,化作股股暖流,进入甜美梦想。"千里送别两泪横,两地相思万般苦。"爱人一句"等你平安回来",胜于甜言蜜语、海誓山盟,总有万种杂念,也于顷刻间荡然无存,心中更多了一份安宁与刚强。

    升我国旗,扬我国威,壮我军威!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华主权不可侵犯!北望神州,放眼天下,尽显共和国军人的豪迈情怀: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岛礁共存亡!

    夜幕降临,晚霞染红了天,也映红了海。海风亲吻脸颊,海浪弹奏妙曲。睡梦中,守礁人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我爱你,南沙!

南沙卫士的情怀

孟令立

    越过祖国的宝岛海南岛和美丽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我们终于抵达了南沙。

    南沙!小时候我从课本的文章里读过你,长大了我从媒体的报道中关注过你,今天我竟可以如此近距离地端详你,我可爱的南沙。

    这里的海水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色调,深蓝色的是深海,翠绿色的是暗沙、浅滩,湛蓝色的是碧波轻漾的礁盘泻湖了。远出处帆影点点,辛劳的南沙渔民在这里撒网作业,看见祖国的战舰他们纷纷招手致意。

    我们这些第一次来南沙守礁的战士们在船舷边欢呼雀跃,我们或三五成群地指点交谈,或摄影留念,尽情享受着这片海洋国土带来的视觉盛宴。

    来到南沙后听说了"守礁王"龚允冲。他曾经说:"我们驻守的礁盘仿佛一艘艘军舰停泊在辽阔的南中国海,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从第一代竹棚式高脚屋到第二代铁皮式高脚屋,再到现在的第三代钢筋混凝土构成的礁堡,官兵们自己动手以礁为家,茫茫大海因此悄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军人以爱国卫国为荣,军人的命运与祖国安危休戚相关,以身报国,何以得酬?我们选择的是南沙。选择到远离大陆远离亲人的海防前线站岗放哨,就是不想让祖国的利益再受侵害!"一位战友用一句设问表达了自己建功南沙的决心,也赢得了身边战们的一片掌声。

    我还听说以前有一个炊事班的战士在守礁时父亲去世,可他没有提出下礁,当时炊事班人手紧。他一直坚持到1月份换防的时候才下礁回家奔丧。自古以来忠孝难两全,这位战士用自己的行动为军人的荣辱观作了最好的诠释。

    有小家庭的老兵们多么希望能和自己的妻子、孩子团聚,可他们肩上扛着保卫祖国南大门的神圣使命。一个如此简单的道理虽然朴素无华,却透露出南沙卫士博大的精神世界,如同南沙瑰丽的风光一样动人心魄。

大 海

肖拥军

    每当寂寞、思念困扰我时,大海,你总是向我挥动快乐的手。我独自坐在礁石上,便与海融为一体。在你永不退色的记忆里,找回昔日的欢乐。

    第一次上礁,我环顾四周,海水淹没了我所有的视线,天空是那么的宽阔,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渺小,感觉礁盘就像一叶孤舟,漫无目的地漂流在海上。狂风巨浪拍击着礁盘的角角落落,那逼人的气势吓得我倒吸一口凉气,后退数步。第一次站岗,汹涌的海浪搅得我心神不宁,真害怕被卷进你那暗蓝色的怀抱。

    我忘不了礁上生活的点点滴滴。与我朝夕相伴的礁盘哟,在我困惑的时候,使你听我耐心地发牢骚;当我思乡的时候,你会为我送来慰藉;当我痛苦的时候,是你用那博大的胸怀来拥抱我……

    我将铭记每个与海相伴的日子。我的心静静地停泊在你温柔的港湾里,久久不愿离开,倾听着你永不停息的蓝色交响。爱不完的蓝色礁盘,爱不完的海……

美丽的南沙 让梦飞翔

袁峰

    碧蓝的天空,如水般清澈的大海,还有那潮起潮落、海浪相互追逐、嬉戏的情景……这种被自然美景所束缚的感觉,一直弥漫在我的心头。可能这就是水兵对大海的向往吧。补给船启航的汽笛声,拉开了实现憧憬的序幕。

    小艇渐渐靠近码头,那颗如海潮般澎湃的心,越发不能平静。屹立在眼前的礁堡,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旷日远航的疲倦,顷刻间烟消云散了。走上礁堡,带着好奇的心情,跑到顶楼,环顾四周,伸伸就为展开的双臂,伴随着柔柔的海风,一起远眺海的那边:深蓝的、浅蓝的、淡蓝的,像一个调色盘里的染料,错落有致地镶嵌在海的每一个角落。那层层叠起的海浪夹杂着一缕缕阳光,一起涌入我的心田。抬头望望那洁白的云朵,深呼吸一下,有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美感,真希望永远沉醉其中。

    太阳渐渐落下,把星星和月亮留在了这孤寂的夜空中。我站在窗外的某个角落,静静地享受这份独有的自然美景,心里无法平静,无法融入这漫长而又孤寂的黑夜中。或许眼前的某个景色,勾起了我对家乡的无限留恋之情;或许是那挂在天上的月亮,在我思念的目录里又添了一份对远方朋友的牵挂;或许是那柔柔的海风,让我朝思暮想着她,也总想知道她是否还依然爱我。或许……这些"或许"越发加剧了我内心的矛盾。想想,自己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南沙卫士,想想此时此刻的我,肩负着誓死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在想想着美丽富饶的万里海疆,是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时,那股复杂的思念之情,顿时烟消云散。伴随而来的那种自豪感、责任感,如风一样弥漫于整个天空,久久挥之不去……

感悟高脚屋

魏延杰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着记忆中一段难忘的岁月;每个人的世界里,也都有一份心中最珍贵的情感。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命运怎样坎坷,只要重温一下那段岁月和那份情感,心里就会腾起一股热流,眼中就会涌出一行泪水,身上就会产生一股力量!

    我那段最难忘的岁月和最珍贵的情感,是在南沙,在高脚屋!

    现在的高脚屋,已是锈迹斑斑、千疮百孔。出于安全考虑,我们已经不再是用它了。但作为一种精神、一种象征,它却永远矗立利在南沙卫士的心头!

    沧海孤礁上,它与狂风恶浪搏斗,虽然历经风雨却依然顽强。在那战天斗浪的日子里,我也曾不止一次地因为它的简陋而心怀忧虑:几块木板,一层铁皮合成的高脚屋,一旦打起仗来,能承受几颗炮弹的袭击呢?但是,面对我国的制空权还不能完全有力地覆盖南沙海域的现状,我们这些南沙卫士只有以生命的代价来守卫南沙。也就是在这艰苦的高脚屋里,我慢慢地品出了南沙卫士特有的自豪。

    在那曾经住过和战斗过的高脚屋里,它将永远记录着我一生中最火热的青春和最豪迈的岁月!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已经融入了南沙的高脚屋里。它所赋予我的岁月和记忆,必将影响我一生的爱憎和追求。或许,高脚屋的生活在我的肉体和灵魂里还注入了许多我尚未察觉的东西。在以后的人生潮汐变化中,它将支撑我战胜一切狂风恶浪,帮助我度过所有的险滩苦海。

守礁趣事

李明强

    白鹭灭蟑:随着强劲的西南大风,一群白鹭飞到了南沙永暑礁。也许跋涉几千里,飞累了,飞不动了,瘦得只剩下骨架;也许被永暑礁的美景所吸引,不愿走了。刚来时,显得惊恐和胆小,只敢停留在屋顶和树梢。时间长了,看到战士们是那么的和善和友好,便渐渐地胆子大了,时时迈着优雅的舞步,忽起忽落地在战士脚边跑来跑去,当战士们钓着小鱼喂它们时,白鹭扇动着洁白的翅膀,两条细长的腿跳上跳下,像是给战士们表演舞蹈来答谢。

    白鹭还是永暑礁灭蟑活动的最大功臣呢!永暑礁以蟑螂为患,一种小指甲盖大的蟑螂生命力和繁殖力特强,有很强的耐药性,药物灭蟑螂收效不大,人工灭蟑螂更是难奈蟑患,特别是饲料间、杂物库内,蟑螂密密麻麻、成千上万,负责此处灭蟑的后勤人员,经常是挑灯夜战,时常望蟑长叹。白鹭上礁后,嗬,怪了,蟑螂日渐减少。一晚,战士们抵近杂物库侦察,白鹭正在捕食蟑螂呢。白鹭眼睛有夜视功能,尖嘴叨食蟑螂一口一个准,蟑螂无处逃生。这下,战士们乐了,纷纷打开食品库、储藏室,让白鹭自由进出,渐渐白鹭长肥了,蟑螂之患消除了。

    巧捉鲨鱼。永暑礁防波堤西侧礁滩,外侧是笔陡的深海,礁滩就好像是悬崖峭壁旁突兀出的一块平地,礁滩上深洼浅沟纵横。退大潮时,潮水退的急,一些贪吃的鱼儿没及时游回大海,就猫在那深洼浅沟的水里,等着涨潮。这时,战士们就拿着几米长的木棍站在已露出水面的礁石上,对着深洼浅沟里的鱼,照着鱼头只管打去,打昏了捞上来,一斤多重的鱼一次总能打个7、8条。一天下午大潮,司务长小张又带几个战士去打鱼,转了一圈竟没打到一条像样的鱼。几个战士咕噜道:"怪了,这块地方每次都能打到鱼的,今天咋啦?"

    大家正欲失望而归时,细心的小张走到一处最大的深洼边,细细地看着,突然叫道:"都别走,水里有大鱼"!几个战士赶快围了过来,顺着小张的手指望去,只见一条鲨鱼钻进了礁石边的洞中,洞口太浅,身子进去了,尾巴留在外面。莽撞的安强正欲跳下去捉,被小张一把拉住,"别动!看样子这鲨鱼也有几十斤,捉的不好被它咬一口也会伤的不轻。"眼看着涨潮了,洼里的水已有一米来深,怎么办?这时,只见小张脱掉作训服,对小安讲:"咱俩下去,呆会儿你抓鱼尾,慢慢地往外拖,我用衣服包着鱼身,蒙着它的头,让它咬不着咱们……"一会儿,在晚霞映红的礁边,几个抱着鲨鱼回来的战士,歌声比平常更加响亮。

    守株待鱼。礁上为了搞射击训练,在离礁盘约一百米远立了两根钢管,射击训练时,钢管间拉上铁丝,系上汽球,便也成了天然靶场。退潮时,钢管就像两棵光秃秃的小树。机要员小黄也许是看了守株待兔的故事受了启发,突发奇想,能否守"株"待鱼?于是他便用鱼钩挂一条小鱼,用铁丝做线,乘着退大潮时,趟水过去,把铁丝绑在钢管上,期盼着涨大潮时,大鱼乘潮上礁觅食,钓一条大鱼。第二天一退潮,小黄迫不及待地赶到钢管边,果然,一条10多斤重的海鲤挂在钩上,经过一夜的折腾,已气息奄奄,小黄兴奋地从钩上摘下大鱼,举过头顶。向礁上观望的战友报喜,以后每逢大潮,小黄总是如法炮制。守礁半年,竟也钓到了十余条大鱼,有的达30多斤呢!

    智锁大海鳗。赤瓜礁以盛产赤瓜参而得名,殊不知赤瓜礁的海鳗又多又大,在南沙是小有名气的。据曾在此作业的海南渔民讲,有的海鳗几十斤重,张开大嘴比海碗还大,虽不主动攻击人,但人只要动它,它的嘴可以把人的手咬断,虽然海鳗味美价高,但渔民也难奈其何!

    一天退大潮,士官刘胜利奉命下海维修被海浪掀倒的标识铁杆...... 完成任务返回时,小刘戴着潜水镜,趟着齐腰深的水,很惬意的边走边把头埋在水里,看是否能利用难得的下海机会,拾个漂亮的虎斑贝回去。猛然,只见前面礁石中,一条大海鳗身子在洞中,露出碗一般大的脑袋看着刘胜利,不时张开大嘴露出上下两排锋利的牙齿。怎么办?用手去抓,海鳗牙齿锋利,断不可如此冒险。回去拿钢尖叉?不行!礁长平时再三强调安全,不许下海!回去了礁长肯定不让下来。

就这样放弃,小刘心有不甘。有了,用腰带来捉。小刘迅速解下腰带,将腰带做成一个大活扣,悄悄地游到礁石上,站在大海鳗身后,将活扣从海鳗头前穿过,到它脖子位置,再慢慢地把活扣缩小,快触到海鳗时,再猛然一提,死死地卡住海鳗的脖子往外拽,海鳗本能地身子使劲往洞里缩,张开嘴想咬腰带,却由于卡住脖子,怎么也咬不到,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海鳗被拽得没了力气,被小刘拖出了水面,直到把这十余斤的海鳗拖到礁堡上,战士们看的目瞪口呆,不少同志惊出了一身冷汗,小刘受到礁长的狠狠批评,却赢得"刘大胆"的称号。

特殊的桑拿浴

卓文学

    南沙是个火海,炎炎烈日,将蓝色的海面染成金黄血红,有人称它为"太阳海"。

    守礁官兵每天头顶37度的高温站岗放哨,一班岗下来会晒脱一层皮。几年前,守着海却严重缺少淡水洗澡。有人想了个绝招:先用毛巾将自己包裹住,捂出一身汗,接着用毛巾搓擦全身,擦干后再让海风吹干。没想到这种办法还挺过瘾的,被大家公认为是南沙"桑拿"和"自然蒸汽"。当然,这还不能与现代都市的"桑拿浴"相媲美。

    时间一长,前胸后背就会长出一块一块的汗斑。礁上的用水很紧张,除了一些是大陆运来食用的,其他都是靠上天的资助。不过,碰到老天下雨,战士们会在这个没有女性的天地里脱个精光尽情地洗澡,还风趣地说:"这种原始野性的大自然'礁浴",在大陆是无法享受的。"

螺贝文化--盛开在礁盘上的艺术奇葩

李根成 胡嘉

    南沙礁堡,远离祖国大陆1600多公里,信息不畅,条件艰苦。然而,驻守在苍海孤礁上的海军南沙守礁官兵,以"把礁堡当家建,把守礁当事业干"的豪迈情怀,苦中作乐,乐守天涯,在圆满完成各项战备任务的同时,利用南沙螺贝多的特点,在退潮时礁盘上捡到的各类贝壳上,刻写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对守礁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对战友的深情……

    南沙海洋资源十分丰富,除了蕴藏着宝贵的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滔滔大海也繁衍着无以计数的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素有"蓝色宝库"之称。南沙官兵泅渡训练或退潮赶海之余,常常在礁盘上捡到许多色彩斑斓的唐冠螺、七角螺、虎斑贝等。守礁官兵的书信靠3个月一次的换班船补给,在寂寞的日子里,大家便在一个个捡到的各类贝壳上,用饱蘸激情的笔墨刻写自己的思念和豪情,挥洒青春的智慧和豪情。于是,普普通通的螺和贝,在守礁官兵的手里变成了有思想、懂灵性的当代"甲骨文"。

    东门礁战士陆春飞的女朋友是山西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的一名老师。为了寄托相思,每次守礁,小陆都在捡到的贝壳上刻下自己的心语。"那是我们爱的见证,海枯石烂不变心。" 他指着一只刚刚刻有"爱如南海水,情似南沙礁"的六角螺对笔者说。像陆春飞这样以螺寄情、以贝言志的官兵不在少数。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封闭的南沙卫士以自己的特有方式表达他们对爱的诠释。

    在东门礁的"海上花园"里,笔者还在一只漂亮的唐寇螺上看到这么两首小诗:"我骄傲,我是一名守礁兵,南海的礁堡上有我矫健的身影。潮起潮落记载我无悔的青春,熠熠军徽伴我迎接每一个黎明。我的青春与波涛共舞,我的梦想与狂风同鸣,滔滔热血与大海一起翻腾。""我们拥有万顷碧波,却没有家庭的温馨;我们拥有整个太阳,却没有一片阴凉;我们拥有灿烂的星空,却没有灯火辉煌。然而,我们拥有一个伟大的民族,那是我们的自豪和荣耀,因为,祖国就在我们心中。"这个部队的龚允冲部队长告诉笔者,别看南沙物质生活单调,但南沙官兵的精神世界却十分的丰富。寂寞的守礁生涯,培养了许多的"南沙诗人""南沙作家"。"不过,他们的作品不是发表在报刊上,而是发表在贝壳上。" 龚允冲笑着补充说。

    南沙距离赤道只有3个纬度线,号称"太阳海",太阳一出海面便直射礁盘。中午最热的时候,地面温度高达60度。在这高温、高湿、高盐和与世隔绝的环境中,80%的守礁官兵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50%的患有胃病,30%有反映迟缓、前列腺炎、结石等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生存和生活条件十分不易。为了激励和鼓舞守礁官兵"今朝立业南沙,千秋有功国家"的战斗精神,在南沙丰富多彩的"螺贝文化"中,最多的当数格言类作品。"拥有了大海的胸怀,卫士才能面对守礁的寂寞和苦涩"、"男儿不遇到困难就不会磨练出坚强的毅力,浪涛不碰到礁石就不会撞击出巨大的浪花"、"大海是试金石,对懦弱者会成为退缩的理由,对勇敢者会成为进取的动力"、"学会放弃,淡泊名利,才会体验和发现人生的真谛"、"甘于清贫,耐住寂寞,是卫士的闪光之处;无私奉献,守住礁堡,是卫士的理想所在"……读着这些南沙卫士自己的话语,笔者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南沙,那高脚屋下喧天的涛声又一次撞击着我的心房。守礁官兵"人在礁在国旗在,誓与岛礁共存亡"的誓言,再一次在耳边回响。

    啊,螺贝文化,盛开在南沙礁盘上的艺术奇葩。

南沙钓趣

李明强

    近日,和几位南沙"老钓"品茶、谈钓,以飨读者:

    最美的一钓。大柳巡礁到华阳。大柳有"三大","官大、人大、酒量大。"官大,是礁上最高首长;人大,体重近200斤,面如包公,声如宏钟;酒量大,夜钓时,一手拿鱼线,一手拿酒瓶,两不误。那晚,船夜泊华阳礁边,风高浪大,船摇得厉害。只见大柳准备铅笔粗的鱼钩,圆珠笔芯般粗的鱼线,吆喝到:"风大浪高,定有大鱼。"只见他在鱼钩上挂了条半斤重的小鱼,把线放出200米开外。半夜,只听大柳高叫:"快来帮忙,上大家伙了!"把一船人都惊醒了,大伙儿涌到后甲板,七手八脚帮大柳拉线,一会儿,只见一条近2米长,罕见的大石斑被拽出了水面。大家找来吊网兜才把鱼弄上甲板。一称,哇,有182斤!把鱼嘴掰开,人的头都可以伸进去,石斑鱼是名贵鱼,鱼皮像礁石一样黑糙,身上布满铜钱般大小的黑斑,生长于礁石珊瑚之间,食性凶猛,在大陆要卖一百多元一斤呢!这条鱼可好好地让船上、礁上的同志美餐了一顿。

    最遗憾的一钓。6-7级的东北季风呼呼地刮着,永暑礁海上掀起了3-4米高的大浪。地方海洋局到南沙工作的老张值完班后,照例放他擅长的漂钩。今天风大、潮高,漂钩能顺流漂出几百米开外,说不定能碰上大鱼。老张特意把他带的笔芯粗的尼龙线用上了,特大号钩上挂了条小鱼,绑在塑料瓶上顺流往深海漂去,鱼线直漂出300米开外,才收紧鱼线,线盘上留下百来米,鱼上钩后,再放出几十米,以消磨鱼的锐气,消耗鱼的力气。守了几个小时,只见鱼线猛地一抖,线盘里的鱼线飞一样地又拉出几十米,老张一看,线盘里的线不多了,只能硬拽,两位看钓的战士见老张硬拽,一起上来帮忙,三个人竟拽得纹线不动,反而被大鱼拖着步步往码头边上走,眼见要掉入海中,老张不得不松开线盘,放鱼归海。说起此事,南沙"老钓"都很遗憾,若此鱼能钓上来,兴许能评南沙钓鱼之最呢!

    最长脸的一钓。南沙换班补给,中央电视台记者希望拍一个钓鱼实景。记者们在礁上只能呆几个小时,而拍钓鱼实景的时间最多只有半小时。这时,正赶上太阳大、潮水平、鱼最不爱咬钩的时节,怎么办?大家以期待的目光望着老孙,只见老孙很自信地说:"看我的。"有道是"放长线,钓大鱼。" 南沙钓鱼,要在钩的上方绑上铁器或石头,然后手持线抡圆,要越抡越快,再朝正前方使劲一投线,使线有很快的初速度。老孙钓鱼有一绝招,臂力大,甩钩远,因此,赢得了"老孙出手,鱼儿定上钩"的美誉。老孙甩钩可达80米开外。

    只见老孙绑钩,挂铒,甩线,鱼线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落在80米开外的深水处。十几双眼睛盯着鱼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了二十多分钟了,一点动静都没有。举着摄像机的记者也似乎失去了耐心,放下机子,露出失望的表情。猛然,只听老孙兴奋地叫一声:"看你往那跑!"只见鱼线绷的笔直,在水中左右抖动。"上鱼啦!"记者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镜头一会儿对着海面,一会儿对着老孙,有的干脆放下像机去帮老孙拽线,不一会,一条十几斤的大白鲳拖出了水面,老孙和他钓上的大鱼一下子成了镜头里的明星。

    最丰收的一钓。这一钓,实际上是以老刘为首的号称钓坛"三剑客"的一夜所获。老刘巡礁回到永暑,夜半时锚泊西南锚地。船刚停稳,老刘就夜观海情,只见明月高悬,海面风平浪静,波光粼粼,不时有飞鱼跃出水面。只见40多岁的老刘像孩子般地叫起来:"月明浪平,飞鱼跃水,肯定有金枪鱼在追食,快把船上探照灯打开,把飞鱼和鱿鱼吸引过来,大家回去睡觉!"甲板上只留'三剑客'!接着,老刘给另两人布置钓鱼战术:"金枪鱼牙齿锋利,一定要用细钢丝绑钩;每人只准放两盘线,以防缠到一起;每盘线要有200米长,挂上整条冰鲜鱿鱼,线头绑上浮漂,线放出150米左右再快速收线。

    钓鱼开始了,"三剑客"徐徐将线放出150米开外,然后收线,拽着鱼线不时动一动,停一停,金枪鱼以为是游动的小鱼,猛扑过来咬食。不一会儿,刚被评为"三剑客"的小许手中的线一沉,上钩了,鱼线绷得笔直,即使带着手套,也把手勒得火辣辣的生疼。没拔头筹的老刘见此骂道:"笨蛋,不要猛拽,金枪鱼力大凶猛,先放几十米线,消磨掉它的锐气后再收线。"话没落音,只见老刘手中的线一紧,上钩了,老刘可不紧不慢地放线,掏出一支烟点着了,再松一阵,紧一阵地收线。半小时后,眼见着一条10多斤的金枪鱼拉到了船边。这时,只觉被猛地一拽,差点让老刘摔了个跟头,待再收线时,顿时觉的轻了许多,提出水面一看,只剩个鱼头,鱼身让鲨鱼咬跑了,气得老刘有失"大侠"风度地把线盘摔在甲板上……。

    早晨,战士们梦中醒来,走到后甲板时,只见"三剑客"瘫坐在甲板上,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甲板上横七竖八地堆着五十多条大金枪鱼,其中有六条鱼只有鱼头,不见鱼身。

    最惊险的一钓。永暑礁码头南侧面临深海,应钓鱼爱好者要求,每次杀猪都在码头南侧,猪血、猪下水扔到海里后,可以吸引大鱼。阳光明媚,微风和煦,正逢天文大潮。上午,刚开始杀猪,几大"高钓"便蜂拥而至,纷纷亮出家底最硬扎的钓具,5-6个漂钩随着猪血、猪下水向深海漂去。机要员小黄别看人长得瘦小,可他用的钩、线却是礁上最大号的。今天,他早早地抢到半块猪肺挂在钩上。战友们戏谑地说:"阿黄,你这要钓多大的鱼?小心别让鱼把你拖跑了。"几个小时过去了,咋一点动静都没有呢?大家都失望地收起渔具打道回府。小黄不甘心地一个人又守了一会,眼见着要开饭了,只好收线,一拉线,竟纹丝不动,莫不是钩挂海底了?把线缠在腰上再拉拉看,小黄将线在腰上缠了几圈,再用劲一拉,突然,一股巨大的拉力,只把小黄往码头边拖去,鱼线解又解不脱,拉又拉不过,吓得小黄紧紧抱住码头系缆柱,放声大喊:"快来人啦,救命!"闻讯赶来的战友紧紧抱住小黄,其余的一起拉线,不一会,一条近两米长约200多斤的大白板拉出了水面。

    晚上加菜时,小黄举杯说到:"谢谢同志们救了我,晚一分钟恐怕我就顶不住了!"只见同志们纷纷答道:"不要客气,这鱼味道不错!"

    最痛苦的一钓。新兵何忠上礁后,时常给"老钓"干点找鱼饵、拽鱼线、摘鱼钩的下手活。眼见着"老钓"时常钓起大鱼,不禁眼热、手痒,不甘心老是跑龙套、当配角,总想着自己也钓条大鱼,美一美同批上礁的其他新同志。

    学钓就得从绑钩开始,"没杀过猪还没见过猪跑吗。"见了几位"老钓"绑钩后,何忠也找来钩线,别看他是新手,找来的钩大线粗,准备好好地大干一场呢。经过一阵手忙脚乱后,钩是绑上了。见"老钓"绑钩后都要用牙咬住线头,这头用手使劲拽线,让钩绑得更扎实些,可他没注意用牙咬时钩尖要朝外,并用左手把正的细节。何忠嘴咬线头,用手一拽,只听"哎哟"一声,拽线时用力过猛,牙又没咬住线头,鱼钩竟从他嘴唇穿过,扎个对穿,满嘴鲜血直流。吓得小何托着线盘往卫生队跑。军医找来老虎钳 "咔嚓"一声,绞断鱼钩倒刺,才把钩退出来。战友们见此情景,既心痛不已,又忍俊不禁,编了歇后语:"何忠学钓--拿自己开刀"。

    最意外的一钓。本人爱钓上鱼时的那一阵喜悦,却耐不住孤独地守渔时的那一份寂寞,偶尔钓鱼也多是去钓箭鱼。箭鱼的身子像擀面杖一样,圆而细长,尖尖的嘴占到了身子的四分之一,爱吃红色的漂浮物,咬钩时力量很大,在水中像箭一样快速窜动,钓者拽着线,很有一种钓鱼的成就感。

    南沙箭鱼很多,特别是阳光明媚,风平浪静,潮高水清之时,箭鱼成群地游到礁边觅食。礁上钓箭鱼,中午最适宜。这天午饭后,我找来钩线,用半只干虾做饵,抛钩 ......这时,箭鱼会像绅士一样,悠闲地在鱼饵边缓缓游动,似乎不感兴趣、无动于衷。钓箭鱼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快速收线,拉动鱼饵。刚才还像绅士一样的箭鱼,这时一下子像饿极了的强盗,猛扑过来,一口把鱼饵含在嘴里,上钩了的箭鱼拖着线快速地窜来窜去,惊得其他鱼四处散开。箭鱼似乎也会吸取教训,可就是不长记性。钓第一条时很容易上钩,再钓时,鱼游到饵边,见有鱼线,就不再吃钩了。要等很久才能钓上第二条。就只见鱼群围着钩边游来游去,就是不咬钩。气得我使劲一拉线,咦,怪了,明明没咬钩,却有一条鱼挂在钩上。拉出水面一看,鱼钩竟意外地钩在一条约两斤重的箭鱼的背鳍上。意外吗?好在观钓者不少,由不得你不信。